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芬芳六零年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秋这天,娉婷特意把许桂兰接了过来一起过节。
  “我本来说过来陪你一起吃个饭,我婆婆说过节了,还是人多才热闹,再说她也好久没见你了,问你要是愿意过去,就一起去吃个饭。”去之前娉婷也征求了许桂兰的同意。
  “我这能有啥愿不愿意?你婆婆啊,就是太周到了。”
  前阵子娉婷忙,卞颖芝也忙着雷放和陈青青的婚事,许桂兰确实有段时间没去西山大院了。她现在和周围的邻居关系处的都不错,也已经习惯了北平的生活,心态也平和了不少,不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容易想太多了。
  有许桂兰在,今年中秋的晚饭自然更加丰盛,几个孩子对外婆的到来也异常的欢迎。
  “之前成军哥还来了电话,说家里的小卖部生意很好,大伯,大伯母在家看店,一天也能纯赚十几二十来块钱。遇上节庆或者有人家办事的,那就赚的更多了。”
  其实何成军打电话过来也是为了再谢谢娉婷,毕竟这事要不是娉婷提点,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弄。以现在的情况看,一年起码能赚个上万块,那是多大一笔钱,何跃廷和田桂芳想想都能惊着。
  “这做生意也太来钱了,你说我们就是卖些个大家常用的东西,顶多再加些烟啊酒啊什么的,怎么就这么来钱呢?”
  一家吃饭的时候,田桂芳也和儿子儿媳唠着嗑。
  在开店之前,何成军也听了娉婷的建议,不光卖日常用品,比如草纸、肥皂、牙刷、牙膏等,也卖些鸡蛋、糖果、豆油、烧饼之类的,生意果然好得不得了。
  村里好些人家都不用去逛集市,也不用为了买什么特意去镇上,他们说只要来他们小店,家里日常用的上的就全齐活了。
  “我们也不能光这么受娉婷的恩惠,还得好好谢谢她才成。现在谁赚钱都不容易,你们可不能说出去家里的店一天赚多少,那得受人记恨呢。特别是你四叔一家,别让娉婷受了拖累。”
  何家三兄弟,除了已经去世的老二外,也就老四一家过的最差。这几年老四家的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小一辈倒是还可以,可老四两口子的毛病还是没改过来。要是知道他们开店的主意是娉婷出的,说不定就要闹出点事儿来。
  “妈,你放心,我们知道这几年的厉害。就是娉婷那,过几天我给她去个电话把事情说一说,你们也就别太操心了。”
  所以何成军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也和娉婷提到了分红的事,娉婷自然是拒绝了。
  “哥,你这不是寒碜我吗?你们日子过得好我只会为你们高兴,也不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你要是这么跟我见外,我还真生气了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娉婷自己日子过的好,自然不会去眼红别人的好日子。
  “嗨,我哪是寒碜你,我爸妈你是知道的,眼看着每天进账不少钱,心里不踏实,总觉得欠了你的情,不还给你他们吃饭都吃不香。”
  何成军知道娉婷不缺这些,可他做人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除了应该谢谢娉婷外,既然答应了父母的事,他是肯定要办的。
  “大伯大伯母也真是,跟我还这么见外。那你就跟他们说,我妈现在在北平,平常也照顾不到爷奶,这钱就当是我妈给爷奶的赡养费。”
  “我爸去的早,这么些年我们家为爷奶出的力也少,都是劳烦的你们。既然是一家人,咱们就别外道了。不管赚多少钱,你们把日子过好就行。就跟我上次说的,现在国家形势好,以后说不准有什么商机,你存些钱留着以后用也成,其他的就别考虑了。”
  娉婷把话说的这么透,何成军也没什么不同意的。通了电话后,他把娉婷的意思也转达给了父母,何跃廷和田桂芳直夸娉婷仁义。
  “这人呐,命数都是定好的。你看你堂妹,为人处事又大气又仁义,不怪她日子越过越好,合该她就有这个命。”田桂芳最后感慨的说了两句,至于小店的收入问题,她也接受了娉婷的说法,留下一部分专门给两位老人作为生活开支。
  “咱家之前条件也不差,对老人那也是没的说的。可现在你堂妹这样说了,我们也不能做那不讲信用的事。以后你爷奶的生活开支单独列出来,吃的用的要比以前更好些才行。他们也这么大岁数,能享的福不多了,也是该好好享享儿孙福的时候了。”
  田桂芳最后一锤定音,家里没人提出异议。虽然赚了钱,可他们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做买卖也讲究个实诚,偶尔还给一些条件差的乡邻一些优惠,没人眼红不说,还获得了很不错的口碑。
  娉婷把老家的事和许桂兰一说,许桂兰也高兴的很。
  “你大伯一家对我们多好。平常总帮我们忙,现在能回报他们一二,我心里也能放下一半的心了。”
  不管谁对许桂兰好,她心里都是记着的。何跃廷一家,还有自己的亲姐姐许桂芳,都是对她帮助最大的人。以前她的条件相比而言较差一些,她就是想回报也无处回报,现在女儿能帮着报答他们,许桂兰自然高兴。
  “这件事你做的好,就是你爸不在了,我们也不能丢了气节,丢了厚道。你爸要是知道你这么知书达理的,肯定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刚好是中秋节,提到亡夫,许桂兰心里还是忍不住的酸楚,可她还是忍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大哥还说,半个月前哥打电话给他了,除了说家里那几块地的事,他也问了你的情况。大哥也没瞒他,告诉哥你来了这,哥知道了也没说什么。”
  这件事娉婷也没打算隐瞒许桂兰,她不想重复之前的错误,该做什么决定还是要许桂兰自己做主才行。
  “行,我知道了。只要你哥你侄子侄女过的好就行,其他的我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子不教,父之过”。可惜丈夫已经去世了,她也没这个心情再去和儿子计较个什么。可他就是犯再大的错,也总归是她的儿子。
  晚上,照例在院里赏月。今年几个孩子还给大家表演了几个节目,让大人们很是欣慰。
  “也只有看着孩子们越想越大,才发现自己越来越老了。”
  孩子和长辈是彼此的参照物,时间流逝不易察觉,可只要看到对方,彼此就会发现生活到底给予了彼此什么。
  “就是老了,看着他们心里头也高兴,多好的孩子,有这样的子孙,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没有人不惧怕衰老,不惧怕死亡,可总归是要接受现实,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从容优雅的老去,而不是战战兢兢,担心受怕。
  “我们都是有福气的,现在的好日子可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这么好的日子,合该高高兴兴的过才是。”
  卞颖芝怕许桂兰觉着孤单,陪着许桂兰说了好一会儿话。
  吃过饭后一家人吃着月饼赏月,翟仲凌开车送许桂兰回小院,娉婷本来想跟着一起去,许桂兰没让。
  “就这么一点路,不用你们俩一起送了。要不是天晚了,我自己坐上公交就能回去了。”
  来北平后许桂兰也学了不少东西,像是怎么坐公交,怎么看路线她就硬是花了好些时间学会的。
  之前来来去去总要麻烦翟仲凌,要不就是要打车,她总觉得不大方便,这才花心思学会了自己搭车。
  “妈,那你回去早点休息,我就不跟着去了。仲凌,路上开慢点,别着急啊。”
  到家后,许桂兰拿出以前的全家福,对着照片怔怔出神。
  “跃强,你放心,现在我过的挺好的。今年没办法去给你上坟了,我跟着闺女到了北平享福,你不用担心我。”
  照片上何跃强英伟又坚毅,儿子笑容满面,还是少年模样,女儿还是个十来岁的娇娇女。
  这张照片是有一次何跃强探亲回家的时候,一家人在县城拍的。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已经物是人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总是要长长久久在一起才好。”
  窗外的月光映着斑驳的树影,许桂兰在月光下静静地坐了许久许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二十五章 
  娉婷在外交部的工作经常是忙忙碌碌; 国庆前雷放结婚,翟家除了翟景升和翟仲凌外,都去参加了雷放和陈青青的婚礼。作为媒人的卞颖芝; 也收到了男女双方给的谢媒礼。
  除了礼节上该有的礼品外,两家人不知道是不是私下里商量好了; 红包包的足足的,礼品也是往厚里送。
  “妈,就他们送来的这些肉; 我们家得吃挺久才能吃完吧?”
  谢媒礼里就有猪肉这一礼; 看着餐厅桌上那两大扇猪肉; 娉婷已经在思考这些肉该如何存放了。
  “别担心; 等会让你姐过来割些带回家,剩下的带骨头的就炖汤喝; 或者给你做糖醋肉也行。还有那半肥半瘦的好肉; 切下来剁了炸成丸子; 放冰箱也能吃个几顿。”
  “现在要是冬天就好了; 还能做成腊肉呢。”
  以前小时候; 家里就经常蒸腊肉吃; 上锅前先加好料酒、糖、生姜等,再撒上一把香葱,出锅时那香气扑鼻,娉婷这会想起来都能流口水。
  这本来就是一道不大值钱的菜,还不费什么力气,可她愣是好多好多年没有再吃到了。
  “你想吃腊肉啊?那今年冬天我们家也买些肉回来风干; 等过年那阵子你就能吃到了。”卞颖芝一听娉婷提到腊肉,还当她是真的想吃了。
  娉婷在一旁笑了笑,一个地方的菜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就是这会有了腊肉,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会是记忆里的味道。
  十一月份,托福考试抵达北平,我国第一次托福考试开始。这次的考试程序全部按照美国要求进行,光准备就达半年之久。考试答题所用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美国货,因为担心中国铅笔质量不达标,影响机器判卷。
  作为中国人,娉婷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觉得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