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亏大嫂是炊事员!”叶三叔感叹道,“大嫂这暖水壶果然顶用,热水跟刚烧差不多。”
“天气那么热,后院水缸里的水,现在都是热的!”叶奶奶瞪他一眼,大儿媳的暖水壶去年就坏掉,不怎么保温,尤其在冬天。但往常家里可以烧热水,因此这事只有她与大儿媳知道。
最近,叶家人有在后面木屋里放一大缸水,然后在后院外,也晒一小缸水,再加上叶妈妈每日从食堂带回的热水,晚上老人妇女娃娃们都可以冲凉。
全家人省着点,基本‘管够’!
他们正小声聊着,恰好这时,脸蛋红红的叶二婶与叶二叔,也满身大汗从屋子里出来,似乎在这之前,他们竟有闲情雅致做羞羞羞的事儿。
叶爸爸遗憾瞅一眼媳妇儿,得到一对嫌弃的白眼球。
思丫头乖巧道:“爸爸妈妈,你们出这么多汗,肯定口喝,快喝点水。”
俩口子恨不得钻地缝里头。
半夜,叶家土屋大门敞开,屋檐下,一块接一块的木板,变成一张超大床,一直沿展到客厅,上面铺上一张张凉席,依旧闷热,却比屋里好许多。
还有白老爷子提供的,薄荷味防蚊虫特效草药。
“这天气,明日恐怕不能下麦!”
“油菜花籽长出来了吧,也不知道能放下去不?”
山娃娃们滚啊滚啊,不久后,滚到周公梦里。把旧衣裳盖上他们的肚子,大人们小声聊一会儿,破蒲团扇一动一动的,最后也在朦胧月色、清晰蝉叫、热气暖气中,陷入梦乡。
直到公鸡打鸣,叶妈妈条件反射睁开眼睛,抬起头,眯一会儿解困。
‘吧嗒吧嗒’
几滴豆大的雨珠,零零星星,打在院子里的大榕树上,发出轻微的声音,似乎一股冷风袭来,她立马清醒。
“快起床,下雨啦。”叶妈妈大力摇醒自家汉子,再温柔体贴叫醒其他人,“爸妈,二弟二弟妹,安小子……在外面睡会着凉生病的。”
迷迷糊糊的小丫头们,在酣睡中,直接抱着被移动回屋里头。
大雨哗啦哗啦下起来,凉风吹散热气,闷热一扫而空,除去俩妯娌,叶家人舒舒服服睡着回笼觉。
今天下大雨,很多活都被耽搁,早上出工自然晚的。当然,没干活工分是不算的,只是后些天的补救措施,加班加点,工分也是加倍的。增增减减,算起来也差不多。
“总算下雨啦,再不下,黄老爷子都得愧疚坏。大嫂你瞅瞅,这事本来跟他没关系,没想到他这么负责。”叶二婶一提到这事,感叹万分。
村里的小干部们都不错,团结一致,为民办事,不得不说,张队长挑人眼光很好。哪怕年轻记工员霉娃子,都有着毛头小子没有的稳重感。
“可不是呢!都十月多了,这么大的雨倒是少见,说不定还有一些鱼膳可以逮。”
叶妈妈叹一声,对于仓库粮食不够,她也清楚一些。
“我就盼望它今天上午下完,中午咱们去地里头放水,下午就可以插麦秧……”
“应该差不多,去年也这样,十月下旬最反复无常两次,一直热到十一月底才降温。”
一出门,还未穿蓑衣,四面八方突如其来的几股冷风,将俩妯娌的头发都吹起来,哪怕穿着长袖单衣,此刻,她们也感觉似乎有点冷飕飕的,鸡皮疙瘩起来。
“这天气竟然降温如此厉害!”
“冷热交替,家里娃娃们都得注意,天晴请白老爷子帮忙瞧一瞧,别感冒啦。”
互视一眼,俩人赶紧转身回去,感觉屋里已凉快许多,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把被子取出来给汉子闺女们盖上,再敲门通知老俩口,叶老三,叶安诚。
“小五给我吧!”叶奶奶搂着吃过奶的小五回屋。
另外两间屋里,俩糙汉子还在鼾睡得香。
明明是心疼汉子、不肯打扰他们的俩妯娌,嘴里却不约而同骂两句‘没良心的’,然后相视一笑,严严实实披上斗笠,在风雨中,结伴往队里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俩大肥章,快相当于三章啦,夸我快夸我^_^
*#
仙女们有没有经历过闷热不行,然后去院子里睡觉。
因为这里比较潮湿,我们都铺木板或稻草,再铺席子,点一盘蚊香,然后躺上去,舒舒服服睡大觉。
在学校里,也睡过几次。
汶川地震嘛,第一天狂下雨,不能上楼,大家都是在屋檐底下抱着被子,冷飕飕度过一天,那时候,不会玩手机,因为地震没信号,只有小灵通能打回家,移动联通都不行。
后面好多余震,震得都没感觉啦。
一开始还通铺睡操场,后来摇晃一下,我们继续抱着被子,翻身睡觉……镇定得很。
现在也好多余震。
我们市一晚上,三级以下,可以十多次,心疼那些住高楼的朋友,摇啊摇啊摇啊~
**
抱紧所有仙女们,爱心发射^_^
第119章 食堂初限粮
暴雨如注; 天空像是被划开一道口子; 水流哗啦哗啦不要钱般往下倒; 溪水沟早就溢出来。要是不熟悉地势的外人进村; 保管能‘刷的一下’; 踩到深水沟里去。
相对来讲,碧山村地势最高; 像碧水村的部分土屋; 院里积水严重深至小腿肚儿。的亏他们村迷信‘防水’; 家家户户都讲究高门槛; 房间、客厅、财物等才没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么大的雨,队员们根本无法干活,被逼无奈只能在家歇息,倒是提前享受一把‘猫秋’的悠闲生活。
队里干部们,包括炊事员,可闲不下来。
从凌晨开始; 干部们分批拉着一两个附近劳动力。捅几下猪圈附近的水沟,给受潮的鸡鸭窝换干稻草,检查牛棚驴棚有没漏雨; 去萝卜白菜地里瞅瞅情况……一直冒雨忙碌好几个小时,才有空做下来开会。
“张队长; 这次虽没雷电,雨恐怕跟八月那次差不多。”黄老爷子搬个凳子,坐在队部门口,抱着搪瓷杯; 里面是白老太太特意泡的姜茶,雨水珠溅湿他裤角也没发现。
这都十月中旬,咋会下这么大雨,从凌晨四点至现在,也有四、五个小时。雨越下越大,一点也没有要停的迹象。
不像是阵雨,空气里冷飕飕的,似乎有降温的迹象。这一降温,今年的播种就有可能全部泡汤,黄老爷子愁得白发掉一大把。
“恐怕是的。”张队长对此一下地上积水的程度,心里暗自叹一口气,脸上依旧挂着镇定的神情,“咱们村往年都十一月才进入秋季,十月末温度不稳定正常。夏季雨不会下太久,咱们要考虑的是雨停后的工作。”
话是这样说,但此次暴雨来得诡异,进入十月,雨量慢慢减少才是正常的,即便有阵雨或雷雨,也通常不会超过两小时。
叶二婶点头道:“大雨过后,队员们有的活计干。先是地里排水播种,猪鸡鸭牛驴草料准备,冬季木炭也得烧起来,菜窖壁木板稻草堆起来……还有最重要一点,咱们仓库里的红薯还未晒干。”
红薯是村里的救命粮,可以生吃,甜甜脆脆的,可以熟吃饱肚,但它的储存必须特别小心。
碧山村气候潮湿,为防止红薯腐烂,通常在透气的木板箱或稻草堆内保存。哪怕堆放红薯的地方和靠墙处,也应垫上木板,薯堆上再用麦糠稻壳掩埋。
而且红薯是个怕冷怕热、怕磕怕碰的小妖精。
温度过低,就可能受冻甚至腐烂,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烂,或者腐烂。温度过高,又可能生芽。
因此,碧山村除去留种,大部分都是在十月下旬与十一月初,将之切片晒成红薯干,保存简单。
“听说队里有一批红薯受潮?”霉娃子皱紧眉毛不解问道,这雨是今个儿下的,咋还不会有红薯在外头。
“还是刘阿婆的宝贝闺女刘桂花,她为抢洗澡,把收尾工作交给她弟刘东亮。你们也知道那二癞子,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人。那一堆红薯跟红薯藤基本都被雨淋透心了,好多磕碰伤,有的还是溪沟里打捞的。”
一提起这个,管粮仓的出纳员气不打一出来。
红薯在临时仓库,量不固定,平日里他并不需要每天去清点。今日凌晨四点多,因下暴雨才去晒坝场临时仓库清点粮食,却发现一部分红薯堆在库外,被暴雨冲刷得乱七八糟。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都是整块红薯,而不是红薯片。
“霉娃子,扣他五天工分。在全村队员面前,咱们得对他俩姐弟进行严厉批评!”张队长铁心治理这些懒惰的队员,“那批红薯都送去食堂没?”
“嗯,这几天咱们村的饭菜,倒是都让这俩姐弟决定好啦。”
“雨停后……”“雨停后……”“雨停后……”
队部里,小干部们如火如荼进行会议,对于雨停后的安排,已经是满满一大堆。
播种第一,粮食第二,甚至溪水沟里的肉粮们也最好不要放过,总之就是需要加班加点干活。
只是这一切的开端,必须要在雨停过后。
**
一阵冷风袭来,几滴雨沿抛物线打在小脸蛋上,甜妹儿使劲揉揉冰冰凉凉的白嫩脸蛋,把它揉得微微发红。
“爸,外面好冷!”
被叶爸爸抱在怀里的晓丫头,在迎面而来的冷风里,打两个冷颤,把身子往爸爸怀里缩,穿着草鞋的脚也缩成一堆。
被爸爸紧紧搂着的思丫头,鼻子一痒,不由打个喷嚏。叶二叔忙把闺女的身子,往背风处转,关心一句,“头埋起来,别感冒啦!”
此刻,叶家男女老少,全都穿着斗笠,大人少年们光脚踩在水里,小娃娃们则被穿着草鞋,被汉子们紧紧搂在怀里,出院门,往西边平坝大食堂里赶。
因为暴雨,各家各户的出行成为难题,尤其是有娃娃们的家庭,在这种天气,最容易感冒着凉。
但没办法,为不饿肚子、不搞特殊,全家人必须出动啊,周岁的小五,更是裹上一件甜妹儿的旧棉袄。
为庆祝小五周岁,甜妹儿给他雕刻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