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漂亮的是一个白瓷胭脂盒,上刻莲瓣,花梗作为开关按钮,外表像是一朵白净的莲花,独具匠心。
两个精巧的脂粉盒里空空如也。
也不知道曾经存放各种名贵胭脂,又是夏家哪位祖宗使用。
至于其他一些相对简单的盒子,或丝绸香囊里,存有一些特质粉块或脂膏,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上面压印凸凹的海棠、莲花、梅花等纹样。
存留脂膏粉饼的味道大部分都很难闻,少部分依旧有或浓或淡的花香。
当然,哪怕粉块脂膏依旧细腻光滑,味道好闻,她当然不敢轻易使用,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参考参照。
甜妹儿将数百种秘方,一一记进脑袋瓜里,然后与古代杂学、医学、农学书籍做对比,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她开始一一试验。
当成品还未研究捣鼓出来,迎春花悄然无声开放,村民们怀着希望与感恩,进行春季播种,简陋的民办学校比大熊猫繁衍国营单位,更早一步建成。
民办小学建在碧山村西边平坝,公共食堂的旁边,面向三村招新生,名字是‘碧山村红星小学’。
教室比较简陋。
使用石头、木板加草泥盖的房子,房顶铺着旧砖块以及帐篷粗油布,有四间教室,全都条块状的木板相隔。
木板上留有细缝隙,后排一双双稚嫩清澈眼睛可以相互对望。
四间教室分别为,一二年级复试班,三、四复试班,五、六年复式班,以及错开小学生集体自习或讨论的高考备战学生,这差距不是一般大。
至于教师,大队长以及干部们办事效率真高,已经找到两位愿意奔着‘碧山村名气’来深山老林教书的有志青年——初中未毕业的大刘老师与小刘老师。
两位刘姓青年,都不过二十岁左右,是碧山镇居民。
大刘老师个性开朗,下课能跟娃娃们开玩笑、玩闹,上课比较有趣,思维有些跳跃,会给山娃娃们讲故事、读小人书。
小刘老师则比较古板,会打不听话学生手板心,但教导学生特别用心,看他学板石上满满批示就知道。
两位老师各有优点,但根据文景深观察,都是负责任的好园丁,不好的那几个初中生都被他辞掉。
刘老师们合起来教书一二、三四年级。
至于甜妹儿等高年级的学生娃,学校自有安排,有一批大大小小的高中备考生,帮他们辅助。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护肤品内容靠度娘以及瞎编乱造。
**
第231章 升学与电影
大熊猫国营部门在不慌不忙建设中; 务必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关于碧山村新消息热度也逐渐降温; 但碧山村从中得到的好处; 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碧山生产队在开春后,直接新增加不少劳动耕地的工具,从大队部门直接分配的,不花一分一毫村民辛苦钱。
最高兴的是村里新添一辆胶轮马车; 马是上等好马; 速度非常快; 让镇村县之间距离缩短,村民们出山更快更方便。
一天一夜赶短距离山路,可以直接从碧山村到达水湾县。
队里的四辆牛驴车都增添全套大铁板装备,即用木头做轮子; 外面套上铁箍。每辆牛驴车负重增加到一千斤以上,这基本相当于非机械化负重值最高数字,生产劳动力的效率有一定提高。
张队长以及干部们喜得合不拢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重大功绩与群众支持; 所有干部继续连任。
得到实际好处,村民们更加重视小粉团,拧着自家儿女孙子耳朵,一遍一遍嘱咐,“要照顾好粉团,不可欺负伤害它。要好好听叶甜甜小同志的话; 连粉团都听她话。”
叶甜甜小同志——自从领到第一份工资,有部分村民,以‘小同志’来称呼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可见他们的惊喜与重视。
因为陈教授以及高中生助手的宣传资料教育,村民们懂得,大熊猫是世界上稀有濒危动物,只有咱们国家才有。
它不仅长得憨态可鞠,祖先出现在数百万年前,同期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古老特征,因而才被誉为“活化石”,非常有科学研究价值。
“当然,它的憨态可爱占据绝大部份因素,因为新物种的外貌,引起全球关注,从而吸引中华国领到注意。”
这是陈教授会议桌上,对职工们讲解关于‘大熊猫’的近现代历内容。
甜妹儿听到‘大熊猫外交’,尤其前几年送给苏莲,眉毛纠结成一团,忧心重重举手问道:
“陈教授,小粉团不会被他们送出国吧!”
朝鲜苏联听起来,就不咋靠谱,还是碧山村最靠谱。
陈教授笑着摇头道:
“关于这点,甜妹儿你放心,上京会议研究过相关事情,可能性极小。”
“根据先前例子,养育大熊猫幼崽,结果基本上都是死亡,因此小粉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现在我国唯一健康存活的大熊猫幼崽,还是从新生幼崽平安长大的。”
最主要的是,被挑选的外交动物,是要经过严格筛选,对于粘人精、撒娇卖萌耍赖的小粉团,对于现在,这些都有损国民形象的行为,自是不可送到外国丢自己脸。
甜妹儿:……你们跟一只熊猫幼崽讲道德?!
年轻健壮、温顺听话、憨态可掬……基本都是出国大熊猫的基本形象。
需要补充一点,从六零年开始,种花国与某些国家的关系陷入暂时僵局,熊猫外交热度渐渐遇冷,这些都距离碧山村还太过遥远,村民们也不懂这些。
听教授这么一讲,甜妹儿心里稍微放心一点,她准备把小粉团,往‘宠坏’方向养育,而且还要提高它的武力值,实在不行就放熊猫归山林,谁都找不着。
**
除去‘教坏’小粉团,研究美容护肤秘方秘法,练舞练武,甜妹儿还得上学。
碧山小学分为全读学生、半读学生、旁听学生。
全读学生课本书籍,七八人凑钱买一套,他们除去完成县城领导规定的“每学期出校实践学习”的任务以外,人生的目标,暂且定在读书考大学这条道路。
当然,他们家务活不会少干。
半读学生是属于认识几个字、学习几个数字的一批山娃娃,他们通常都半天上课、半天干活,没有正规书与笔,都是借的,这大多都因为家里条件原因。
还有一种旁听生,多是十岁以上少年少女,干完活计后,难得有空闲时间,一定要来教室里听一两节课程。
对于一切学生,文景深以及教师们,都来者不拒。
教室里除去固定桌椅,所有人都可以从自家里抬板凳等,在窗外走廊,或教室后面坐着听,有不懂也可以举手提问。
甜妹儿从未见过如此好学气氛的教室,哪怕室内室外人满为患,站着一大群高高低低的孩子们,每个人都特别认真。
甚至有一些二十来岁青年,利用中午的吃饭时间,听小学一年级课本,听得津津有味,嘴里默默嘀咕跟着背课文。
心生感动,甜妹儿一时心血来潮,拉着文景深与崔玉涛等人,简单计算出碧山镇全读学生的升学率。
低年级初小考试,约两个班收一个班,升学率约百分之五十五。
初小升高小,基本三个班收一个班,越百分之三十三。
高小升县城初中,全镇八十多生产队,升学率结果不到百分之十。
结算下来,每年全镇初中考试,六十个学生娃里会录取一个学生娃。
崔玉涛好奇问道:
“你算这个干什么?”
“这些都是五八年以前的碧山镇升学率数据,但从五九年开始,学生总数量猛然减少,但招收数量名额还未调整,初小高小毕业在这几年肯定容易很多。”
甜妹儿在纸上刷刷刷画出一块饼:
“这块饼整体大小不变,分饼人数减少,跟哥哥们考大学一样,今年与明年同样是考初小高小毕业镇好机会。”
前年去年不是好机会,是因为镇上学校因饥饿而关闭。
都饿死老师学生,谁还管会去管初高小毕业证?没见到高中生都被打发去企业单位当职工?!连水湾县城中小学都前后总共关闭整整四个月,这是王溢希讲的。
而因新政策措施出炉,今年正是本地乡镇中小学,渐渐开始恢复正常秩序的时间,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不犯法不害人,一样是凭借实力。
既然有空隙有捷径,为啥不走?!
文景深沉默一会,才道:
“咳咳咳,今名年的夏季期末考,有能力有信心参加初小高小的孩子们,全都去镇上考一次,哪怕考出个初小毕业证也好。”
初小毕业生未来可以做记工员、出纳员、供销社售货员、果园看管、工厂职工等更轻松的活计,高小毕业生还可直接当民办小学的教师,像大刘小刘老师一样。
“咱们可以先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再看哪些孩子有考试通过初小毕业考的可能性,免得闹出笑话。”
甜妹儿一边建议的同时,一边念叨着小二黑晓丫头俩个学渣同学,是时候该抽他们小皮鞭,啪啪啪地学习。
主要还有十几位大龄少年姑娘,他们很有潜力通过初小考试。
他们当中,有的人连亲事都定下,能学习读书的时间已远远不够,考一年级二年级太慢,至少有本证书纪念一下。
与大人们一起开会工作,甜妹儿的思维模式也越来越成熟。
**
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除去紧张的学习时间,以及课余玩耍嬉闹的难忘小游戏,还有一些前所未见的村镇新福利。
黑白放映电影团队终于来到碧山镇,并且建立固定地点,放映电影队伍进入碧山村每月四次,放映地点在西边平坝里。
电影设备非常简陋,在平坝里,支起两根大竹竿,挂上白色银幕,形成一个露天电影院,村民们拎着凳子去看电影。
这对碧山村民来讲,新奇又有趣。
西边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