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边这边连着一个县城,因此往来市区的居民很多。
他们大多穿着旧汗衫,饿得面黄寡瘦,盯着崔玉涛手里红薯冒狼光,恨不得一个扑上去,有孩子已经忍不住围拢过来。还好,他们并未水肿,至少活命不成问题。
“小伙子,那红薯多少钱,三毛钱卖不?”
“叔叔,还有吃的吗?我可以用哥哥钢笔给你换哟!英雄牌的!”
……
各种各样的‘热心’打听,全都被一一回绝。
他们是来考试的,不是卖东西的,卖出去没得吃更麻烦,考完以后到可以去城市里买卖一些东西。
此刻,叶三叔等人此刻才明白,城里的灾荒并未彻底远离。
只是一直呆在有山有水的碧山村,让他们忘记城市里曾经恐怖的灾难景象,粮食依旧远远供不应求。在城市里,崔玉涛等人的工资,可能还不够养活自己。
好在麻袋里粮食并未露出来,去城市里卖粮食的农民有好几家。很快,居民们注意力被更多粮食吸引走。
崔玉涛快速啃完红薯,心有余悸叹道:“去碧山村可是一件好事啊!”
几人终于带着行李挤上船,找到离江面近的位置站着。
船上乱七八糟臭汗、鸡鸭味、浑浊空气等,令第一次坐船的叶三叔叶安诚都不好受,甚至有些反胃想吐。
白老爷子的一颗止吐丸够四人平分,就着凉白开细嚼吞入,淡淡苦涩味道中夹杂着姜味薄荷味,比糖还好吃。
仅半分钟后,胃里不再翻江倒海。
摆渡船突突突突地穿过江面,翻起一卷卷碧浪,忽然叶三叔感觉右边胸口包里忽而发烫发热,转瞬即逝,他的神情不由愣两下。
他本以为是错觉。
但除去大大咧咧的崔玉涛与刘强东二人,文景深等都神情各异,面面相觑,心里呐喊不已,莫非刚才太阳太多炙热的缘故。
“快看,是凌云大佛!”
第一次见此景的刘强东稀罕不已,立马把其他人注意力全部吸引,叶三叔叶安诚同样惊叹不已,书籍远不及现场来得震撼。
他得到数位居民们善意笑容,这是嘉州特色之一,领导名人来此都会歌颂一番,然后回头继续反对封建迷信。
在摆渡船左边,一座威严的巨山佛像耸立,不言不笑,仿佛静静地看着他们一路飘荡而过,直到上岸。
“啊——大佛流眼泪啦!”
整个摆渡船本地居民惊恐不已。
自从数千年修建凌云大佛,两江一河围绕的嘉州基本不再有洪涝灾害,本地江河边船只出事很少,都是大佛在坐镇。
**
送走叔叔哥哥们,甜妹儿停下其他事情,专心备高小考试,而他们的临时辅导老师,由文景深等人,变成陈教授与林君英。
提前享受大学教授的课,美滋滋,就是老是吹牛吹到别处去,一篇简简单单的作文,可以联系到五千年的历史典故。
从古说今,以今鉴古。
比如,从《静夜诗》讲到诗仙李白生平事迹,从李白讲到《峨眉山月歌》,再讲到峨眉山景点,最后讲到嘉州大佛海通海通和尚为保佛财自挖双目……将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听得令津津有味。
教授学生果然是不一样的。
至于林君英?
别看她年纪轻轻、身穿军绿装,她也是有上京中专毕业镇的人,当一位乡村小学教师绰绰有余,虽然她并不太适合当老师,因为太过沉默寡言。
好在甜妹儿等五否丁都是普通的豆丁,还有自制力去考完试。
在这样紧张有趣的复习下,嘉州高中与碧山镇小学毕业考试全都结束,剩下的时间,唯有等待各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各大学或者水湾县初中。
在考试期间,甜妹儿拉着山绅在碧山镇小学走数圈,因为时间太急、考生老师不少,他们并未发现什么宝藏遗址,倒是在某个灰尘堆积的房梁上找到一个小金元宝。
在山绅惊恐目光下,甜妹儿直接用手把它分成两份,跟捏豆腐一样。
而本来准备回家的碧山学子们,只有文景深、叶三叔、李勇峰、刘强东三人回村碧山村,剩下的人都留下,参与嘉州高中的暑假实习工作。
他们纷纷写快速修信件一封,主要目的是参加凌云大佛的‘自愿者’日常修缮工作,据说是有工资福利的,可能需要等半个月至一个月,才回碧山村。
被小粉团粘着、没去接人的甜妹儿:
……说好的要砸佛像呢?!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把本地野史大佛事件提前数月,据说当年修缮是因为大佛闭眼流泪,当然科学解释是风吹雨淋得厉害,腐蚀佛像,所以需要花千万重金修缮,至于为何会提前发生,跟人民币有关,嗯嗯嗯嗯_…#_…#,。
虽然完全不太懂一边拆一遍修的乐趣^_^,哈哈哈哈,或许有趣?
当然,这件事暂跟甜妹儿等人还有一些章节差距。
下一章回到民俗风情,带点诡异事件那种^_^
**
第260章 岩墓与进村
再过十几日,县城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未寄到碧山村。
甜妹儿都在忙于勤奋练舞或武; 提高保命的武力值手段; 最新套的小人舞动作跟节奏都分别吃透彻,但集中起来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应是心境问题。
关于那一截槐树枝,她并未把它插进青山空间土里; 长出一棵完整槐树,但它是依旧新鲜的,跟刚截断下来一样。
民间俗话讲:屋前不种槐; 屋后不栽柳。
意思是; 槐树和柳树皆属阴,不适合栽种在屋前屋后; 容易招邪鬼。
除此之外,榕树、芭蕉、桑树也是阴数,叶家大院里正好有一棵榕树; 寻常认为它枝叶茂盛; 树大而招阴,是阴魂邪鬼的聚集之木; 不吉利。
但此树却是建国前杨神婆指点所种下; 就像这截槐树枝; 本应该是吸引不好磁场; 却拿着它去赴会。
甜妹儿:……莫非是吸引鬼找点乐子?
而山绅小盆友,则专注研究那一本黄皮古书,时不时偷偷拿出来看一眼; 笔记本记录得满满的。
这是□□家书籍,上面写得都是古老繁体文字,开编即八大神咒——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净心神咒、净天地神咒……祝香神咒、元始安镇神咒。
连旁观者都觉得很封建迷信。
山绅很有天赋,硬着头皮做许多道学创新,刻得鬼画符不是在精巧桃木玩具上,因墨水加桃木可驱邪,就是在一份钱里。
至于黄纸朱砂这类玩意儿,万万不可碰,因为此年代再灵验,送符等同于送祸,弄得不好能被举报进牢里。
直到七月下旬,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日,甜妹儿与山绅带着忐忑刺激的心情,以及刀·剑·箭·驽·弹弓等兵器,坐着被甜妹儿驯服的灵性瘦驴,准备赴约。
“咕咕——”
甜妹儿与小粉团选择放任野性自由的未来,最近它食肉吃粮有点多,身体与心灵皆变成粘人精。
而彝族火把节整整三日,正好陈教授对于国家民俗风情很有兴趣,于是乎,这小家伙与一些羊奶,亦然被打包上驴车。
他们身后还跟着持木仓与弩的护送队——林君英、李连长,好奇的动物学家陈教授、刘强龙、李勇峰同志,以及被强行带薪放假的本地护卫队加车夫叶三叔。
他们这团队感觉有点像去挑事与参观旅游。
踢踏踢踏,驴蹄声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在前头岔路口转个弯,一步步走向汉人少至的民族村落。
仅走不到十分钟,车队遇到山路难题。
“前面是悬崖,大家下来徒步,靠着里面走,别看下面,慢点走。”叶三叔选择跳下马车,赶着驴车,稳稳当当步行。
甜妹儿一行人,扯着前面人的衣角,排成长龙,慢悠悠爬行崇山峻岭之间。
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幽幽深谷,中间路恰好可过两辆板车的大小。
蜿蜒曲折的道路在悬崖山路上延伸,坑坑洼洼,不时有泥石冲下来,堆积在路旁,险象迭生,走着或看着都令人小腿肚有点变软,生怕一个不小心掉下去。
直到走完这一截山路,大家心落定下来,坐在一旁喝几口凉白开调整心情,终于有时间打破沉默,说说闹闹一番。
有相信科学的陈教授与刘强龙在,关于巫术苗蛊议论皆变成和谐民主富强,以及种花国少数民族历史资料、风俗传说,以及民族抗战英雄保家卫国的真实故事。
最后,仅剩陈教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眼睛清亮、激动不已,李连长刘强龙则听得昏昏欲睡、哈欠连天,其余几人心里扒拉扒拉做着笔记。
继续往前。
“汪汪呜呜——咕咕!”
小粉团似乎嗅到什么气味,在背篓里暴躁不安,甜妹儿忙把它抱出来,单手按摩撸毛一番。
山绅忍不住捂住口鼻,他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阴阳眼,只比常人嗅觉更‘灵敏’,闻得到常人闻不到的气味,是别人‘闻不到’,而不是别人‘闻不出来’。
比如溪水里百年内淹死过人,他可能闻得到一股或浓或淡的水腥味、鱼腥味以及人身体气味的一种混合臭味。
旁人恐怕以为这是无中生有,科学解释可能一种心里作用。
而此刻,他能闻到尸体腐臭、泥土腥味、铁器锈味……特别难受,下意识把一只桃木兔子捏得紧紧的。
“小心一点。”
这种感觉很微妙,但说不清道不明,也只有这样子提醒。
“没事吧?”
注意到小伙伴动作,甜妹儿像是想到什么,把数粒桃木珠子,不经意‘悄无声息’滚到众人衣服兜里,或贴近身体各个角落。
自从听到叶三叔讲得凌云大佛闭眼落泪事件,以及平安一分钱发烫发热的可能事件,她对于山绅私底下得道学创新技术产品,很有信心,感觉比寺庙黄符靠谱得多。
再转个山弯,众人从心底涌入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胸口莫名发冷、头皮发麻,浑身上下一阵颤抖。
但并未起凉风。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