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比如,“别给钱了”,可要是叶妈妈不给钱,那就是欠人家老鼻子人情了,说不定以后多的都能花出去。
甜妹儿可不懂这些,牵着三姐的手,在小摊面前仔细挑选起来。
大哥的“银枪扫插破山洪赵子龙”,二姐的‘天外飞仙七仙女’,三姐的‘“万军不敌一夫勇张飞”,甜妹儿的‘齐天大圣孙猴子’,还有奶娃娃的‘黄鹂鸣翠柳’。
万分推辞后,叶妈妈把一分钱塞给流鼻涕的娃爷爷,笑着再客套两句,然后牵着心满意足的两丫头,在其他娃娃们羡慕不已的目光下,往村里井口处走去。
村口的井未避免小孩子玩耍出事,井台高出地面一米多,是用大块大块的青石砌成,旁边还立着一根木桩,井轱辘上面绕着绳子,井台上放着一个公用的木桶。
“红霞妹子,你还真肯花钱,给丫头片子们买面人啊!这又不能吃,也玩不久,还不如凑钱买糖哩!”
拿着孙大圣的甜妹儿,闻声抬头,便看到井口边是一群正在用棒槌洗衣服的妇女们,唧唧呱呱笑着讨论。
“婶婶婶婆们好!”
“婶婶婶婆们好!”
在甜妹儿的影响下,家里头三姐妹花的嘴是越来越甜。
喜得村里女人,立马转变话题,议论起各家各户的屁娃们来。
叶妈妈的微笑里,带有八分满意与十分骄傲,很好掩饰住眼底的不舍与肉疼,一分钱真的好多哩!
但孩子们更重要!
她领着嘴甜姐妹花,来到一装着满满补丁衣服的大脚盆,旁边还有一木棒槌,以及一些皂果。
“妈妈,那流鼻涕的,额,哥哥?为啥是我们的爷爷呢?”甜妹儿扬起脖子,问出心底的疑问。
叶妈妈将木桶口朝下扔进井里面,井轱辘在木桶和绳子的带动下,疯狂的转了起来。
“咚”
木桶碰到水面沉了下去。
她一边绞动井轱辘,把满满一桶水拉上来,一边回答:“他们是你们二婶婶娘家的亲戚,辈分比较高,你们得跟着思丫头一起叫,阳老祖,阳爷爷。”
婶婶的娘家?
甜妹儿的眼睛滴溜溜转,她想起二舅舅二舅妈。
叶妈妈把那桶水,倒进自家的大脚盆,再重复之前的动作,把自家一只木桶也灌上水,然后把公用的木桶在井台上放好,才开始麻利地洗起衣服来。
没得到继续解释的甜妹儿,抿抿嘴角,低下头继续玩耍面人,却听到隔壁妇女们,笑嘻嘻讨论起‘叶二婶刘杏花’。
村里的大部分女人,身上都有一个通病,爱说闲话,爱扯鸡毛蒜皮的琐事,“三个女人一台戏”,此话一点儿不假。
遇到一起,坐到一起,一起干活,对于她们来讲,接下来便是讨论东家长西家短。
比如,谁家儿媳不孝顺,谁家男娃娶不起媳妇儿,谁家的女人和哪个男人好上了,谁家的媳妇儿怀上……她们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
“杏花嫂子干活麻利,性子爽朗,唯一不好的啊,就是她娘家,当初她老爹老娘还来村里闹过两次,要她奶留她嫁妆的事儿,闹得碧土村的人都知道哩!”
因为有叶家人在这里,且碍于叶二婶的小干部地位,她们自然不会说坏话。叶妈妈洗衣服的手一顿,也只好腼腆一笑,继续低头忙活脚盆里的衣服。
甜妹儿被拎到长板凳上,跟二姐排排坐,她小短腿一甩一甩的,耳朵竖起来,认认真真听着二婶娘家的故事。
怪不得没听过二姐说舅舅姨姨,原来二婶娘家都是大坏蛋啊。
“杏花的娘家在杨树村,离咱这儿不远,我舅公他们家也在那,我也听说过她们家,她家有三儿一女,也不算穷,可惜家里头偏疼小儿子。”
“可怜杏花,长得好性子又好,却得来这么一对糊涂父母,如今离开家,倒是越过越好了,唯一不好的,就是还少生个大胖小子。”
……
甜妹儿心里扒拉扒拉,把二婶娘家划分到敌人一方,敢欺负自家人,长大一定要好好揍回去。
啪啪啪!
叶妈妈用木槌捶打衣物,眉头微皱,也想起弟妹娘家的事儿。
从知道未来有很大灾难,王红霞就一直绞尽脑汁,思考着既不影响叶家、又能提醒一下王家的法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
她怎么可能放得下自己的老父亲,以及哥哥妹妹们,也幸好他们家里头的情况,比他们要好的多,这才能略微放心一点。
但刘杏花娘家情况完全不一样。
王红霞作为关系很好的妯娌,自是知道弟妹家咋回事儿。
他们家有三女三儿,两个姐妹被卖到深山做童养媳,杏花被奶奶以福气为由留下来,出嫁也的亏她奶。
前几年她奶去世,由于娘家亲戚的胡乱折腾,让杏花与他们的情分到头了。刘杏花本就是个直倔脾气,这两年再也没有回过娘家探亲。
至于那位面人大叔,与她奶有点沾亲带故,关系不近,更多是面子亲情。
“鹅鹅!”
沟沟里游来几只白鹅,非常傲慢,把脖子伸得老高,仰着头。
旁边的小鸭子更可爱,一会儿用嘴梳理羽毛,一会儿把头伸到水去觅食,不时发出“嘎嘎”的欢叫声。
它们的叫声打断叶妈妈的思绪,回过神却发现。
甜妹儿正蹲到大脚盆旁边,学着她的模样,拿起棒槌,“咚咚咚”,狠狠敲衣服。
她那模样那力气,更像是在敲打敌人坏蛋,嘴里嘀咕着:“敢欺负我二婶,坏人,哼!”
晓丫头成功补刀:“甜妹儿,你把衣服敲了个洞,哈哈!”
不仅仅是衣服,连大脚盆都敲出裂缝,水已经流到地上。
甜妹儿扔掉棒槌,条件反射捂住小屁股,软软糯糯道:“妈,我不是故意的!”
很生气的叶妈妈,不得不面带微笑,将自家大力小闺女的破事儿,在其他妇女们面前,顺利圆过去。
咱们晚上回家再算账!
**
此刻叶二婶在哪儿呐?
与张队长、黄老爷子,一起偷偷摸摸爬二碧山。
在建国之前,村里头盖房、修祠堂之前,都需要请娘娘庙的杨神婆,后者需要选址,俗称“相地”,又称为‘看风水’,即根据周围环境的取舍,决定在哪里动土建房。
比如,选择宅址有一个大禁忌,就是俗话说的“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如在太岁方位兴工动土,便会掘到蠕动的球样土块,房屋主人就会遭灾受难。
但是太岁是何物,怎么避免,历来众说纷纭,普通人怎么能知道。娘娘庙杨神婆认为,太岁与岁星关系密切,可以根据岁星的位置,推测地上太岁所在之处。
“张队长,我们真的要去,询问杨神婆吗?”
叶二婶只见过娘娘庙,没瞧过杨神婆,心里头毛毛的。
张队长瞧了一眼虔诚的黄老爷子,点头道:“我妈常说,信则有之,她相信娘娘庙保佑着三个村。如今发生这么多诡异事,还是去请教一下神婆。”
要说之前,张队长叶爸爸这一代人,收到部分新潮思想的影响,对于娘娘庙杨神婆将信将疑。
这煞龙衣、夹生焦糊稀糊米饭、恰逢其时的阵雨……太过诡异,太过巧合。
在黄老爷子建议下,干部们同意,请杨神婆帮忙看一下大食堂地址,同时,询问一下诡异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长长长,继续码字加油。
叶二婶干脆利落的性子,才能与娘家划清界线,才能当好妇女队长,与三姑六婆打架吵架,棒棒哒。
叶妈妈的性子太内向,反到不适合交际,尤其是那时候乡村,她更适合当军师,赞赞赞~
叶老爷子是大家长与头儿,厉害了~
**
周围的熟人道听途说灵异事件。
以前有人在收拾老宅的时候,因为没电,屋里灰幽幽的,她冬摸西摸……还是大白天哟。
然后直接冰冷从手心传到胳膊往上。
摸到一团好大的蛇吓死她了。
然后立马松手,发现隔壁也有一坨,地上还有在游走的……
大叫跑出去,别人进来就没了……
*****
第80章 杨神婆心意
因为涉及到封建迷信的事儿; 哪怕现在人都在干活; 张队长三人也不敢光明正大走大路; 而选择蜿蜒曲折的小路。
不同的心境; 别样的视角。
叶二婶吞咽一下口水; 瞅瞅黄老爷子泰然自若的身影,忙跌跌撞撞努力跟上。
别说她; 张队长一汉子; 走在最后; 后背都直冒冷汗; 心里头毛毛的。
这山实在太吓人了!
荆棘隐匿在山林间蛇形小道,古树垂帘,杂草丛生,泥土松软滑腻,极易摔跤,阵雨后的山风有点凉; 吹的人心也凉凉的。
再看看周围,零星分散的坟地,里面隐藏着不计其数的坟墓; 其总数可能远超过碧山村里活人的房子。
这些坟墓都不大,大多由红土垒成; 周围砌上一圈青石,平整的顶部覆盖上一层草皮。
由于时光流逝,有的坟墓已被风雨侵蚀很严重,越来越小; 甚至还有不少坟墓,已经隐藏在泥土草丛中。
也就是说,他们所踏的土地,那一撮杂草,这一个小山丘,很有可能就是某位先辈的安息之地。
“张队长,快看前面的小木屋,再走几分钟,咱就到了。”黄老爷子满脸感叹,这路他都多年没走过了,怀念得很。
炎热的夏季,叶二婶却擦拭一把冷汗,松了口气,勉强笑道:“终于到了啊!”
张队长苦笑,等下还得原路返回,怪不得黄老爷子说,最好要白天来。这条路可比大路见到的坟堆林,阴森恐怖得多。
穿过丛林,路过坟堆,那座简陋的小木屋,出现在众人面前。
黄老爷子走上前,轻轻敲敲门,再恭敬问候一声‘杨婆婆’,里头无人应声。
叶二婶心跳加速,小心翼翼问道:“杨婆婆是不是出门了?”
正当黄老爷子再敲时,吱呀一声,破旧褪色的木屋门,忽然开了,但它的背后,却不见杨神婆身影。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