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忙,我们运柴看炉!”
跃跃欲试的叶三叔,听到被分配的任务,只能继续埋头干活。王杨二人互视一眼,松了口气儿。
李娇红在泥瓦匠们的帮助下,将土炉点燃,与崔玉涛他们一起,往炉坑里,放进去源源不断的柴火。
然后是破碎的铁锅、铁铲、菜刀……放入炉里,当李娇红拿出吞口时,甜妹儿瞬间瞪大眼睛,响亮地吞咽一下口水,惹来隔壁小豆丁好奇清澈的目光。
“姑娘啊!这煞神烧不得。”泥瓦匠也是碧山镇人,自然受地方风俗影响。
李勇峰想起白老爷子夫妇,道:“涛子,我们还是不——”
话没说完,李娇红已经将吞口整块放下去,的亏炉坑深,不小。
此时,在场部分人的心却落了地。
吞口里头那把铁制的七星宝剑,直直的对着天上,露在炉子在面看得人心里头毛毛的。
火越烧越旺,炉里的铜身开始化掉,本来恐怖的人头像变的越来越恐怖。空气里似乎散发一股淡淡的异味。
黑色的浓浓烟雾,飘忽变幻,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恐怖的人头像,正在痛苦地挣扎,仿佛炼狱般煎熬。
围在火炉的气氛忽而变得静悄悄的,只是时不时安静的添柴火。
本来挺凉爽的阴天,因高炉的温度,不一会儿,炉前面的人脸上汗水,就直往下滴着,流进眼睛里,难受极了,头发跟水洗过一般,衣服也湿透。
感到风吹过来的热气,甜妹儿拉着熊娃子的手,往三叔那边走去。
“三叔!”
声音轻亮许多。
接近中午,废铁熔化的铁水流到地面上开好的槽子里,一滴两滴三滴,一股红彤彤的铁水细流,从炉里滑出来,把几人的脸照得通亮。刚流出的铁水确实非常漂亮,红光灿灿、热力四射,令人惊叹不已。
“成功啦!”
三个高中生像孩子一样,看着、跳着、欢叫着,高兴得犹如过年。俩泥瓦匠,毛头小子们,被抱的小豆丁们,也纷纷围过来,看些一‘奇迹’。
“唔——没有啦?”
那么多铁锅铁铲吞口,最后只有婴儿手掌大小一半。
轰隆隆——
作者有话要说: 高炉炼出生铁需要铁矿石……那把七星宝剑,唯一的符合材料。
甜妹儿:后面给他们慢慢玩吧,不陪你们啦~
**
说到野花,咱们说两种玩的,紫茉莉与指甲花。
唔——指甲花涂抹指甲,好多种颜色可选,小时候仙女们玩过吗?
紫茉莉,我一直不知道它是这个名字,我们叫它耳环花,紫色的,可以扯丝出来,挂在耳朵上,像紫色耳环一样,还能轻轻摇晃。它的一种硬果,咬开,里面的□□涂抹脸上,会变得光滑白皙,临时的。
然后羞耻回忆来了。
绿叶头饰,加耳朵花,加指甲花,在批一身绿色纱窗帘,装伴新娘子传奇的小青——小叶子干过。虽然跟小青一点都不像……那时候就超级喜欢她嘛!
**
第101章 粒粒幸苦上
“快!咱们把咱们高炉护上!”
雷声特别大; 吓得李勇峰与崔玉涛; 回头看向土高炉; 与旁边两座砌一丢点儿的小高炉; 慌慌张张嘱咐道。
高炉里烈火依旧燃烧; 高炉上面浓浓的黑烟滚滚,整个山坡的半空; 都被高炉的黑烟熏得莫名乌烟瘴气。而忽起的山风; 令黑烟与热气四处乱窜。
“咳咳咳!啥子天气。”
正好现在迎风口的李娇红; 似乎呛到气管; 捂嘴咳嗽不停,听其动作,似乎快将心肺咳出来。
俩泥瓦匠学徒脸色苍白,互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底的几分害怕,“大早上打雷闪电; 可不是一件吉祥的事儿,要不咱们明个儿再来建炉!”
“这有啥?不过是正常天气现象!”
此话一出,在众人眼前; 山坡上的一碗口粗细的树,“吱呀——”; 快速倒地,刚好狠狠砸在李娇红眼前,距离她不到一米距离,然后滚下山坡。
“啊——”李娇红被吓得说不出话; 直到被树枝砸刺到脚,感受到痛觉,她才反应过来,单跳脚,尖叫不止。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不仅仅是封建迷信,这年代读过书的人,肯定都读过三国水浒等各类史料与。
三国志中有一段,孙坚出征之时,营内旗杆被风吹断,军师知道此兆不详,于是劝孙坚改日再战,孙坚不听,结果,他在战场上失利,还丢了性命。
当然这也不是真实史料,但在信仰风浓郁的本地,打雷与树倒,这样怪异的巧合,绝对是一件不详的大事儿。
当下,俩泥瓦匠学徒与王二狗、杨国庆、叶三叔,跪下来,放下豆丁们,对着树倒的方向,虔诚磕头,祈求老太爷与山神原谅。
李娇红脸色苍白如纸,也不知道是痛的,还是吓的,不过她眼底与脸上,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出充满惊恐与害怕。
李勇峰与崔玉涛也弯三下腰,起身去瞅李娇红,毕竟是他们的同伴,要是出事儿,他们也都会难过自责。
“铁水变成铁渣,不烧炉就没事啦!”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用嫩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感觉到三叔慌张与害怕的样子,拍拍他的背作安慰状,出声嘟哝道。
众人转头看去,刚刚还黑红透亮的铁水细流,瞬间变成一小堆黑色的铁渣,虽然还在冒着热气,傻瓜都知道它恐怕废了。
“不怕不怕。”叶三叔抱起甜妹儿轻声安慰,他眉毛鼻子皱成一团,清清桑子,也不管啥炼钢什么的,上前一步道:“玉涛同志,咱们村在抢收谷,我能不能回咱们田地里瞅瞅。”
叶三叔心里焦急如焚,仍不忘安慰自己的侄女。他的傻脑子自是没想那么多,这是一种亲情的本能。
甜妹儿把头埋在他结实的胸膛,唇角弯弯,心里暖暖的。
其实,她有误解他焦急的原因。
雷劈与树倒,叶三叔是非常害怕,但还不至于脸色铁青,看起来比李娇红好不到哪去。
他心里脑里已经被一件事占据完全,根本没时间去担心其他,那就是——稻谷抢收。
按照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看开,得出结论,今天虽是阴天,太阳没出来,但碧天如镜,不见乌云,应该不会是打雷下雨的气候。
所以,碧山村才选择在此刻收稻谷。但是,夏季的天气犹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有时候,当你还在田间挥汗如雨,艳阳高照的天空转瞬间雷声隆隆,眼看一场雷阵雨即将到来,吓得你暴跳如雷、心急如焚。但是也经常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的时候,害得你白白担心一场。
但有的时候,下雨根本没有征兆,乌云雷声闪电暴雨,刹那间就没心没肺地哗啦啦下,收割的稻谷遭殃,雨要是下得大点,谷粒甚至会被哗啦啦地冲走,即使扒回来也长秧。
那忙活的一年就白白忙活了,吃不饱饿肚子,常有的事儿。
但是你下雨也必须要割稻谷,不然正在收割的稻子眼睁睁看着倒下去,到时候就没法一把一把的割,收割更加艰难,收获也受大影响,同样遭难。
在没有打谷机、烘干机、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的年代,除非稻谷真正入仓,只要是秋收农忙时间,没有农民能睡得安稳安心。
从早累到晚,指的不仅仅是酸痛的身体,还有整天受累的心。祈求风调雨顺,绝对不是说说的小事而已,那是关于无数农民们,生存与未来的希望。
王二狗与王国庆,身为同样农民,自然懂这个苦,立马挺身而出,帮忙劝道:“碧山村在收谷子,万一暴雨,这一年的大米收成都白费了,公社那边也不好交代。”
泥瓦匠学徒们心里头害怕,跟着劝道:
“这位姑娘同志脚受伤,需要去看大夫,不如咱们今个儿活计停止。也去田里头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明个儿咱在建炉。”
否管泥瓦匠,还是农民,都出自农村。
这年头虽然日子苦,但大多数的人心都存有几分善良。
要是今天雨真的下,不仅是忧心如焚的叶诚,所有碧土村碧水村的人,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都会能帮一手是一手。
况且说句胡乱猜测的坏话,这种临时抢收稻谷,若是成功,得到的报酬与良好的舆论,比干一天农活强太多,单凭面子啥的,也会有很多人乐意出动。
“当然,叶诚同志你赶紧回村,不用管我们。王二狗同志,还麻烦你帮忙将李娇红同志,背到白大夫家里头。师傅们,今天多有麻烦,幸苦你们。恐怕……”
一听准许,花瓣树枝啥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叶三叔抱起甜妹儿,飞奔在田梗小路上,与来时悠哉慢哉的闲逛步伐,完全是两样。
“妹妹!你的花花与树!小叔,快跟上他们,我要把妹妹的东西还给他。”焦急的熊娃子,努力捡起坡地上,凌乱的树枝与粉嫩白皙的漂亮花瓣儿。
“瓜娃子。”
杨国庆无语,弹弹他的小光头,然后对其他人点点头。
他抱起自家侄子,侄子抱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跟在甜妹儿他们屁股后头,往碧山村走去。
反正他今天没被派活、工分是有的。
去帮忙的话,能挣一顿饭钱也不错,听说碧山村的白老太太,厨艺贼溜?
碧山村的饭菜,馋得他们村人,背后天天流口水,但面子上还要保持着,一副我们有鸡鸭吃,你们除去咸鱼还有啥?
杨国庆:……心真累,还要保持骄傲!
**
稻谷收割是在每年夏季九月,正是太阳最毒辣时候。
为了不被稻草弄的浑身奇痒,尽量避免蚂蝗水蛭黑蚂蚁飞虫折伤,每年秋收,人们都是身穿厚实的衣服,头戴草帽。
哪怕是阴天,因全身都在幸苦劳作,田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忙得大汉淋漓,衣服帽子湿一身,然速度还不能减慢,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
“爷,奶,我受不住啦!”
“瓜娃子,你不想吃白米饭啦?”
“爸,妈,我想休息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