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七八糟杂味的腊八粥上桌了。大人孩子都不是挑食的人,何况配料这么丰富的粥,都大口大口的吃着。
桃三爷最喜欢吃腊八粥,感觉这就是他一年辛苦的一个见证,他筷子一挑,哟嚯!绿豆黄豆红豆,嗯!今年绿豆黄豆红豆收获不错!再一挑,哎呀!花生玉米高粱,好好!今年花生玉米高粱也丰收了,明年继续种!接着挑,啊咧!骨头和肥肉条,嗬嗬!今年三条猪养的肥啊,明年最好能养四条!继续挑,红薯糯米大米,哈哈!今年提早预防旱情不严重,稻子收成不错!桃三爷美滋滋的吃着腊八粥,心理活动不可谓不丰富,却不想孩子们的破问题又来了。
“爷,腊八粥为啥要放这么多豆子,还有红薯萝卜高粱米!”大宝问道。
“还有玉米!为啥?”这是二宝。
“还有骨头和肉!为啥?”这是三宝。
“我碗里还有花生!为啥呢?”四宝也来参言。
桃三爷气的吹胡子:“去年吃腊八粥就说过,前年也说过,上前年也说过,你们几个臭小子,光吃饭不记事,年年都问!”
大宝嘿嘿笑道:“爷,我记着呢,我是帮三宝四宝妞妞问的,他们年纪小不记得了!”
二宝也说:“是啊,爷,上前年妞妞才生呢!三宝和四宝也还小。”
桃三爷无奈道:“那大宝二宝可以给弟弟妹妹讲啊,这就是传承,懂不懂!”
三宝眨着眼睛道:“我就是要听爷爷讲嘛!是不是四宝?”
四宝猛点头。妞妞专心的选豆子吃,根本不理会哥哥们在干啥!
桃三爷把筷子一放,说道:“爷就长话短说,腊八粥五谷杂粮都熬一起,就是我们庄稼人在答谢神灵和祖宗的保佑和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在告诫后辈珍惜粮食,任何一颗收获的粮食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你们看。”桃三爷配合着挑起一筷子稠粥,“这些红豆绿豆黄豆都是你爷你奶你爹娘叔婶辛苦种下、浇水、采收的,这些玉米高粱红薯也是咱们冒着旱灾水患辛苦种出来的,还有这些猪肉,也有你们天天割鹅鹅草的功劳,碗里这些粮食,每一颗每一粒都是付出辛劳后的收获,这腊八粥啊,吃的是杂粮,传承的是劳动致富精神气!”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桃三爷正‘长话短说’着,大宝几个无奈的相互眨眼,专心的听爷爷讲着,也不敢吃饭。李氏看在眼里,假装不知道,这几个臭小子,就得好好治治他们,让他们不长记性!
长富两口子和长富两口子也偷笑着,一碗接着一碗的吃,妞妞小闺女最聪明,挑完碗里的豆子,剩下的就推给刘氏,刘氏也不嫌弃,把妞妞小碗里的腊八粥倒到自己碗里,再给妞妞盛一勺子粥,让她继续挑选豆子吃。
桃三爷还在继续吧啦着,三宝忍不住了,对着桃三爷讨好道:“爷,你的粥凉掉了!”
桃三爷心里偷笑,面子上不显,仍继续说。
三宝无力的趴桌上,四宝说了声:“我去尿尿!”溜出去了。大宝和二宝可怜兮兮的装着认真听爷爷的话。
桃三爷看差不多了心里偷着乐,一本正经的问道:“你们几个都记住了吧!”
“记住了!”几人异口同声。
“那就继续吃吧!”桃三爷碗里的粥凉了,李氏又给他添了些热的,混合一下温度正好,桃三爷大口吃的攒劲,几个宝也不差,吃一碗添一碗,肚子都胀鼓起来了。
一家人都吃的太饱,午饭后都歇着消消食。
歇够了,又要开始忙活了,桃三爷帮着李氏搬了些黄豆出来泡着,泡一夜,明天就可以磨豆子做豆腐了。
当然,推磨的活儿是由男人们来做了,腊月里闲的一身力气无处发,正好推磨消消火气,磨盘子转的呼呼响,李氏笑骂长贵:“哎哟,我的儿,你慢点推,磨心子都被你磨烂了。”
张氏笑着上前掐了一把长贵,骂道:“劲儿多的使不完是不?”
长贵嘿嘿笑着,慢了下来,推了一会儿不觉得累,倒是觉得头晕,然后换上长富。
孩子们来试试推磨,可怜个子太矮,推起来费劲儿,只好作罢。
磨完豆子,装了两大桶豆浆,剩下的活儿就是女人们的了。李氏带着儿媳妇在灶房里忙着做豆腐,至于点卤这种重要环节,依然是李氏亲自操作。
当两板黄白色的卤水豆腐做好后,李氏用刀把豆腐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儿,放到腌肉缸里泡上三天,水里的盐分慢慢渗透进新鲜豆腐里,再捞出来摆到铁架子上,用麦壳稻壳锯末造出的烟小火熏着。
第六十二章 腊月里
更新时间2015…1…21 10:48:45 字数:2596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大多是农家自产的,只是花费些功夫。
李氏和两个儿媳妇进了腊月就没有闲着,泡糯米磨汤圆粉,炒花生核桃芝麻拌着红糖做汤圆芯子,还要炒些花生南瓜子炸些面食当零嘴,白天忙着备年货,晚上忙着缝衣服做鞋袜。
大人们不用年年做新衣,一身新衣省着穿能过几个新年呢。孩子们长得快,虽然个子小不费布料,但也不会年年都做新衣。当然,孩子中岁数大的就显出优势了,大孩子明显做新衣的频率比小孩子高,大孩子过年穿新衣,小孩子穿大孩子去年的新衣。
桃三爷家也是这样的情况,大宝二宝每年都能赚一身新衣,三宝四宝只能穿哥哥们去年的新衣,妞妞是闺女,不用捡哥哥的衣服穿,一点布料就够给她缝套新衣服了。
今年也是一样,只做大宝二宝和妞妞的三套衣服,李氏拿出压箱底的布料交给刘氏,刘氏用手给孩子们大概量了下尺寸,抽了两天时间,把孩子们的新衣服剪裁好,至于后续缝制和绣花,可以慢慢做。
腊月里,院坝都不够用。
最好的位置晾晒着香肠和腊肉,院子靠近菜地的位置堆砌着两个简易灶膛,一边熏着腊肉,一边熏着豆腐干。桃家村一到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冒着几股青烟,早晨雾浓里看不明显,等到雾气散开,太阳露脸,就能清楚的看见青山绿水间的村落里青烟袅袅,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还有孩子们啊啊啊驱逐飞鸟的声音。
腊肉慢慢的熏出香味,外皮变成暗黄色油澄澄的样子,赚了好多孩子们的口水。
白白方方的豆腐块儿,熏的缩小了一倍变成黄褐色了,这些豆腐块都是有数的,三宝和四宝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抠下几个指头大小的小块儿,然后把豆腐干翻个面,把抠出的小坑儿遮挡住,最后躲到无人处笑眯眯的嚼着豆腐干。
到晚上,李氏都会把豆腐干和烟熏肉收起来,当然香肠和风干肉也不例外,统统收进屋子,等到第二天再拿出来继续熏和晒。
那些被三宝四宝抠出小坑的豆腐干,通常会在第二天被李氏发现,李氏不用想,直接点了三宝四宝的名。
庄稼人在腊月里讲究多,不会轻易打骂孩子,更忌讳说话带死啊亡啊之类的晦气字眼,年货也要尽量做到无损,平日里晾晒腊肉香肠都是小心翼翼,晾晒汤圆粉更是轻手轻脚,如今一不留神,豆腐干被臭小子些抠了几个坑,李氏气的瞪了三宝四宝好几眼,最终忍住没有打骂人,不过中午的饭桌上,大宝、二宝和妞妞都有煮鸡蛋,三宝和四宝只能干瞪眼。
李氏得意的笑道:“臭小子些,跟你奶斗,还早着呢!”
大宝和二宝吃着鸡蛋幸灾乐祸的笑,妞妞也拿着鸡蛋朝三宝四宝显摆。
桃三爷、长富长贵都呵呵的笑话他俩,刘氏和张氏倒是不客气,拿眼刀唰唰的往三宝四宝身上丢,不能打骂,只能来些精神攻击了!
三宝四宝现在后悔死了,就因为吃了几个小指头大小的豆腐干,就遭受如此对待,真是不划算啊!两个烂兄烂弟默默的吃着饭,装得温顺又乖巧,不敢表露一丝一毫不满。
午饭后,三宝四宝卖力的挣表现,赶个鸟儿,嗓子吼的比谁都响亮,小腿跑的比谁都快,大宝二宝乐的偷闲,大宝拿出小算盘啪啪打着,妞妞站在哥哥旁边兴致盎然的看,二宝捧着一本托猪贩子王顺帮他从镇上找的草药类的杂书悠闲的看着,当然,多半的字他都不认识,还好有些简易的草药图,二宝看的兴致盎然。
随着年货一样一样的置办齐全,一家人也闲下来。李氏和儿媳妇们现在不需要忙一天三顿的猪食,每天只需要喂喂鸡,做好一家老小的饭菜,剩下的时间就是烤火做鞋聊天等着过年。桃三爷没事也溜达出去找几个老头子下几盘棋,长富长贵则是出去打打小牌混个时间。
腊月十五这天一早,李氏打算做醪糟。
能干如她也没什么做醪糟的经验,毕竟自家很少种糯米,八月节做糍粑的时候,都是去有糯米的人家换的,更别说用糯米做醪糟了。李氏把糯米泡上水,急冲冲的就往村东头桃大爷家走去。
王氏此时正在院子里翻豆腐干,李氏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大嫂子,忙着呢!”
王氏转身看见李氏急冲冲进了院门,笑道:“狗撵来了吗?跑这么急!”
“大嫂子,你可得帮帮我,我今天做醪糟,心里没底啊!”李氏焦急道。
“我还以为啥事呢,火急火燎的,不就是做个醪糟吗?我给你说啊,这做醪糟说简单吧又不简单,说难吧又不是那么难!”王氏慢腾腾的说道。
“哎哟,我的大嫂子,你快点说重点吧!”李氏更加急了。
王氏笑着把做法一说,李氏倒不急了,“要泡一夜啊,我才刚泡上。”
“当然了,就跟你磨汤圆粉一样,要把糯米泡软才行!”王氏说道。
“我刚泡上,到明天早上会不会泡太久了?”
“你晚上用手掐一掐,要是一掐就烂了,你就来喊我,我带着你做一次。”王氏说。
“那真是有劳大嫂子了!”李氏感谢到。
“其实,你可以加些大米在里面,不用全是糯米,做出来的醪糟也很好!”王氏进一步指点李氏,“我家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