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氏坦然地做坐在椅子上,她反正对这些活儿也不甚了解。只是有的没的,随便说说。“哪有一本万利的事儿,甭管做什么,都一两年都回不了本的。你看看你买的地,五年能回本就不错了!”
“娘说的是。不过咱开荒的地儿选在那儿?依着我的想法是,就围着咱院子附近的几十亩地,虽说是在山脚下了,但是种种地瓜什么的倒是也合适。”唐大海也没想着马上就能回本,只是想给家里弄些进项。
“那养鸡什么的弄在山脚下也不好啊。万一有什么野猪啊啥的下山来可咋办?”他们住在村尾那么久了,也没听着有野猪啥的下山来。
“咱村子靠着的这山,是外山,哪有什么野猪啥的,有几只兔子就不错了。咱村子的猎户少,河湾村那儿的可不老少。咱这外山也就采采蘑菇,采采草药的。想要碰到个野猪,也不容易。”唐大海在小河村住了那么多年,也只在小时候遇见过野猪下山,听老人说,那是野猪找不到吃的了。
看着唐大海不以为然,不过吕氏就又小心多了。毕竟是女人啊。“咱这大把的银子投下去的,可得小心点儿。山脚下那儿的咱就不要了,我瞧着也怕不安全。咱这院子边上的,还有往河湾村那儿的,刚刚好连成一片。”
“瞧着也有二十来亩了啊,连着河湾村的那片那么大,咱哪用得了那么多地啊?听说那片地,大概有五六亩,靠近小路边,下面都是沙石,什么都种不了。”唐大海想起以前村子里人说的。
吕氏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回事儿,有些愣神,不知道怎么选。
唐大海自个儿出去转转,看看哪些地儿合适些。
“娘,咱家最好还是多买些地,哪怕是多种些豆子也好啊。到时候,村里其他人看着咱养鸡养鸭养猪的,侍弄地挺好的,万一人家也开荒了,咱到时候可就买不到地了。咱把这一圈都围起来,不是挺好的吗?”夏竹怂恿着吕氏,虽说这一片,瞧着有个几十亩,万一以后被别人买了,她家的这片地,可要被人割成好几块了,到时候闹口角了,生了事端可就不美了。
吕氏心里一动,她最怕这些麻烦事了,和气生财,见天地跟人闹口角,想着便头疼。“嗯,是这个理儿,你爹回来我劝劝他,不过这么多的地儿,可得花不少银子呢。”吕氏想着银子又有些心疼。
“我比你还心疼呢,那都是我的私房银子,就这么一下的要被掏空了!”夏竹捂着心口,皱着小脸,肉疼!幸亏,这豆苗菜还能再卖个十天左右。
其实,吕氏很想说,她也在打着豆苗菜的主意……
一家人都是怕麻烦的性子,也不愿意惹事,忍痛决定下来了将去河湾村的那条小路的西面,全部给圈了起来。
商量定,唐大海又去了趟里正家,将要买的地儿都告诉了钱里正。
李氏有些回不过神。“大海,你们家要买那么多的地?那可都是荒地啊,但是也要半两银子一亩!”
唐大海挠挠头,只笑了笑。夏竹在唐大海出门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先不要说是干嘛的,先买下地。就怕有人动坏脑筋,到时候买走了中间一块,那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看着唐大海只笑笑,李氏知道,人家也有考量,到底没追根问下去。只是疑惑,这番动静,可是五六十两银子少不了的,什么时候,这唐大海家有攒了这么多的银子了?
如果说之前的那四亩地是唐大海岳家给的,这会儿的开荒,可不像是他岳家的手笔。
“麻烦里正叔,明儿个一早便找人丈量了,早点去县衙登记入册了,我也好买种子。也不知道现在这种子好买,不好买了。”唐大海说起买种子,有些担心。
里正点点头,答应了一早便能办好。钱里正也是希望村子里有人开荒的,这对于他来说,完成了县衙交付的任务,说不准,还能得到嘉奖呢。
钱里正叫了自个儿的二儿子来,交代了明儿个一早丈量的事儿。“唐大海家要开荒,你跟他也熟络,再叫几个跟他家关系好的人家,总共七八个人这样,叫上你大哥一道。”
“大海哥家要开荒?要那么多人干嘛!去他家拿钱啊!”钱里正的二儿子钱书明,在家一向随性惯了。
钱里正瞪着眼睛,吼道:“你爹我是那种人吗!去去去,别让我看到你,看到就头疼!好好的名声,都要被你给败坏了!有你这么多老子的吗!”
钱书明不以为意,揉了揉耳朵,凑到李氏身边。“娘,咋回事儿呢?”
“别老惹你爹,儿子都有了,还就会惹你爹发火!”李氏嗔怒。“是唐大海家开荒,将河湾村的那条小路以西的全部圈起来。所以才要那么多人。去吧,早点跟人说上一声,让人别说漏嘴了。”
“这地儿可得有好几十亩了,爹只让叫七八人看来还是替他们家省钱了。爹,我去叫人了,保管给你办得妥妥的!”说完,便跑了。惹得钱里正摇摇头,倒也没奈何。
“慈母多败儿!”钱里正嘟囔了一句,惹得李氏不满。“嘿,倒是我宠的?你不要自个儿宠得没边了,他要娶这媳妇,你就依他,你看看,还不是管不住他!就生了儿子好,其他的你瞧瞧,哪点儿比得上老大家的?”
李氏说起这个便一肚子的火儿,虽说平日里,做不出亏了儿媳妇的事儿,只是,李氏还是比较亲近大儿媳。二媳妇倒也不是不好,只是,钱书明当初非得死赖着娶这媳妇,媳妇家里,仗着钱书明好赖都要娶他家闺女,狮子大开口。要不是钱书明死乞白赖地,她也不会松这个口。
“唉,行了,你那么大声,做什么,这都在家了,人家都给你生了孙子了,就别提这茬了,那也是她娘家不好。到咱家来,倒也是规规矩矩的,咱就别计较那么多了……”要说不满意,钱里正对这二儿媳妇的娘家的作为,倒是真看不上眼,要不是心疼钱书明,他是怎么都不肯的。
李氏到底小声了些,“我这都是心疼咱家书明,这好不容易的,终于有了个儿子,我也放心了。”
“你心疼啥,都娶了他自个儿喜欢的媳妇了,这还不够好?瞧瞧村子里,哪个不是父母之命的,你这人就是心太软。说着不满意,平日里哪样亏待了二儿媳了?嘴上把门点儿,声儿大了难听的,终归现在是咱家人了。”钱里正叹口气,心里也后悔,这媳妇提不上台面。又不能跟李氏抱怨,放在心里悔……
后悔,放在心里,还是放在心底?
第七十七章 拍板定案了
天还没亮,唐大海便已经辗转反侧,不知道如此反复折腾已经多久了。幸亏是新床板,结实!
睡得迷迷糊糊,吕氏被唐大海反复的翻身,头疼!“你不睡,你就起来!亥时才睡,这会儿才两三个时辰!”这是要闹哪样!
听着吕氏小声的怒吼,唐大海赶忙躺平身子,一动不动的。他这是兴奋的!也有些忐忑。
好不容易熬到天蒙蒙亮,唐大海就起来了,忙着去煮粥去了。坐在灶间烧着火,才发觉没那么冷。还是有点早了。
今早的唐大海是有些焦躁的。
好不容易,天大亮,唐大海便等在岔路口。唐大柱一早便来寻了唐大海。“大海,这事儿你可得多思量思量,这可不是闹着玩啊,这得多少银子啊,可别白白打了水漂……”
听着唐大柱喋喋不休地劝着自个儿,唐大海心里暖暖的。“大柱,我知道,到时候开荒,你们可得帮我……”
突然被唐大海那么一打岔,唐大柱顺势停住了劝说。“嗯,那是肯定的,那么多地,不知道得花多久才能开垦出来……”
两人就这样站着说了很多话,唐大海这个话不多的,今儿个也是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他确实需要发泄下,好好找个人说说,否则吕氏可得被他念叨死。
天大亮,钱里正带着余下的七人姗姗来迟。并不是他们晚,只是唐大海心急了。
“哈哈,大海,等得心急了吧?可怪我们来的晚了?”里正远远地便打着招呼。
唐大海有些羞涩,挠了挠头,傻笑了两声。
“看吧,大海哥都心急了,让你快些来,你还磨磨蹭蹭的,指不定大海哥心里怎么怪咱呢。”钱书明看着唐大海那憨憨的模样儿。总想说几句。
笑闹了一番之后,钱里正催促着,丈量起来。整整丈量了一天。“这一片总共三十六亩,有些地,可能种不了东西的,你可想清楚了?咱明儿个去镇上,这会儿还来得及,你晚间再想想。”
吕氏将准备好的铜钱拿出来,递给唐大海。一个半两银子,另外还有一串八十文铜板。这是惯例。
钱里正也没有推辞。吆喝着走了。“好儿郎。咱归家咯……”声音传出去好远。钱里正收了半两银子。唐大海家的办事倒是大方。
将那一串铜板递给唐大柱,“喏,这些是大海给的,你们分了吧。”唐大柱连连推辞。这铜板他可不敢收。
“大柱哥,这是规矩,例来都是这样的,你不拿,被别人或者别的村子的知道了,咱村可是坏了规矩的,爹脸上也没脸。只是瞧着这数量,大海哥有些客气了……”钱书明显然不是第一次丈量了,对这规矩颇熟。
唐大柱听着钱书明的话。也不推拒了。数了数铜板,一人分了十个铜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吕氏等人咬咬牙,便决定下来了,三十六亩!
第二天天大亮。唐大海便随了钱里正去了镇上,去县衙了。
午时,唐大海一进院子,便跑去厨间,直接从水缸里舀了一大瓢的冷水,咕噜噜地喝起来。“啊……真是舒坦……”
唐大海从怀里小心地拿出地契,放在桌上。
“啪!”夏竹刚刚伸手,便被吕氏一巴掌给拍了。“又不识字,动什么手!一不小心弄破了咋办,没个轻重!”
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