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户农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既然没说,就没问!

    “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咱家没银子,还得借。二来,开多了怕是不好,等个一两年,村里人看到咱都尝到甜头了,可是他们却没荒地可开,怕是得惹不小的麻烦。比这你李大娘家的那片荒地,咱找个差不多的就好。”李二娘这一路都在想,这事儿她也没个准儿,只是说着自个儿的想法。

    唐大柱点点头,赞同道:“娘说的是,都得在一个村子里住下去,切不可过了!咱占个先机就不错了!”

    “娘,咱开荒了种什么啊?”唐二婶的小儿子唐大沙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唐二婶瞪了眼唐大沙,“不该问的就别问!你们嘴巴都给我守牢些,要是你们想自家一直吃不饱,儿子娶不到媳妇,闺女嫁出去没个嫁妆,就尽管出去瞎咧咧!还有,你们的娘家,也不准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你们就回去守着娘家过!我们唐家可养不起吃里扒外的媳妇!”

    唐二婶双眼扫着这三个媳妇,这事儿不瞒牢,怕是自家的开垦荒地就要搁浅了!

    “娘,我们晓得厉害的!”三个媳妇连连保证。

    原本唐大沙的媳妇,还想问问咋回事儿。她也是看到唐大海家,这日子一跃就起来了,见着自个儿婆婆肯去问问这开荒到底赚钱否,她心里也是乐见其成的。

    只是,她好不容易嫁过来,她可不想被送回娘家去。这日子看来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正想着,看着唐二婶直勾勾地盯着自个儿。

    “娘,你放心,我断然不会做对不起咱家的事儿的,我既然嫁进了唐家的门,当以唐家为先!只是,娘,我娘家日子也不好过,如果娘觉得哪天能告诉我娘家了,我都听娘的!”

    唐二婶点点头,“我也不是那般狠心的人,咱家这地儿都没买成,这消息断然不能传出去。等事情都成了,你们要回娘家,就回去趟,毕竟你们娘家好了,对咱家的子孙来说,也是个依仗!”

    小儿媳这才打心眼儿里尊重唐二婶。这样的婆婆不多,怕是比村子里好多人家的婆婆都好多了,回娘家,她可得好好谢谢她的嫂子。

    接下来的几日,三家人都在村里晃悠,村里人问起,只笑笑不语!

    等到丈量的时候,围了好多人,议论纷纷。

    “这是咋的了,怎么又有开荒地了?银子多了没处使了?”一些人说着风凉话。

    稍微有点儿小想法的,暗忖,这三家可都是跟唐大海家走得颇为近的。这怕是有利可图了?也不围着这看丈量土地了,赶紧地跑去唐大海家的荒地上,被眼前丰收的景象吓了一跳。原先只晓得,唐大海家的鸡鸭养得不错,这会儿才知道,看来这荒地也有利的,只是不知道咋获利!

    打定了主意跟着那三家来,想来是不会做的!稍有存银的蠢蠢欲动。

    在钱里正也划拉了几亩荒地后,那些没银子的都坐不住了,借了银子,哪怕一两亩地也开了。

    “咱家这地契也拿到了,咱家人多,这开荒的事儿慢慢来,你们几个明儿个想回娘家的就赶紧回去趟,咱家得帮着大海家收地瓜了。”李大娘终于在一顿晚饭后,发了话。

    “谢谢娘!”三个媳妇知道,虽说小河村的荒地已经被抢得差不多,但是自个儿娘家的村子怕是都不晓得这消息,虽说娘家穷,但是东拼西凑,借点儿银子还是使得的。

    难得的是唐二婶还特意让她们回去报个信儿。

    “娘,咱家有多少存银了啊?这次一借怕是借出一大笔了吧?”夏竹挨着吕氏,打探着。

    吕氏低头看了眼夏竹,忍着没推开她。“你这小丫头片子,连娘多要算计!怕是想问我你们那几十来银子啥时候还了吧?”对于自个儿闺女的花花肠子,吕氏还是晓得的。

    夏竹傻笑,蹭着吕氏。

    “我这手里有多少银子,怕是你比我算得还清楚呢!还来问我作甚?”吕氏知道夏竹每每她进屋拿银子,她都牢牢地跟着,顺带得帮她数数。

    “娘,我只是想问问,咱家这荒地也买了,你打算这存银做些什么?自家造个青砖大瓦房?弄个五进院子的?”

    夏竹说的这些,吕氏倒是还没真想过。这院子并不是不能住,一家子住在这儿,虽然小了点儿,但是热闹。

    “咱这院子还能住人,收拾得挺好的,我这瞧着挺满意的。要我说啊,我还是中意买地,可惜咱村子怕是买不到了。”

    “咱家这么多地,够爹和邱爷爷忙的了,咱在其他村子里买地,也能租给别人啊,一样的理儿。反正都是忙不过来的。这银子放着也多不起来……”

    吕氏细细地想了想,是这么个理儿。这买了田地,虽说不是自个儿村子里的,以后也能给春兰当嫁妆。想起春兰的亲事,忍不住叹息。


 第九十二章 秋收守粮难

    又到一年收稻时。

    小河村的水田价儿不高,这芦苇丛中的野鸭子,便是祸首。没有其一。

    唐大海家的男人,包括俩小的,也天天搭个棚子睡在水田边上。

    夜幕降临,鸟倦归巢。

    “呼,爹,这一天下来真是累得够呛,幸亏有李婆婆家的帮忙赶着,否则就凭咱家这些人还真是保不住这些稻子啊。

    虽说之前老宅子那的十亩水田也得赶鸭子,但是那水田位置不错,最是里首,离着河边远些,这收稻子的时候,只要稍稍顾着些,倒不怕那些野鸭子来祸害。

    不过,唐大海家却是靠着河边的,虽说平日里灌溉倒是便宜了不少,只是这守稻子的时候,怕是累上不老少。否则,当初这四亩地也不会被卖了,还那么低的价格。

    多结善缘总归是好的。李大娘一家子感念着唐大海家的帮衬。因着他家在那四亩田的里首,家里的大半人手都帮着唐大海家驱赶着野鸭子。也幸亏是他们的帮忙,否则怕是今年的稻子要少了不少了。

    吕氏感念着李大娘家的援手,煮了一些肉菜总是端点过去。

    每到秋收时分,这田里总是最热闹的。白日里,一家子老小全家出动,驱赶着野鸭。晚饭时,升起堆堆篝火,就围坐在田埂上吃着饭。

    这才刚刚开始守麦子,怕是还得守上几日。吕氏日日炖着猪肉,想给家人都补补,这晒得是又黑又瘦了,连俩个闺女都是。

    “春兰,跟你小妹一道儿,给你李婆婆家送点儿吃食去。”吕氏打发着春兰,提了篮子,放了一盆红烧肉,油滋滋地五花肉,闻着真是香。还有几个饼。

    春兰接过篮子。“让你小妹提篮子吧,你捧这个瓦罐子吧,这里面是大骨头汤,有些烫手,你小心着点儿。”吕氏自从第一天自个儿送去后,往后都是让春兰带着夏竹送去的。

    “春兰,都跟你娘说了多少次了,哪用得上天天给咱送菜来!”李大娘看着姐妹俩远远地走来。

    夏竹捧着篮子,小心地看着地,这田埂上高低不平。夏竹生怕摔着了。摔着她自个儿是小事儿。篮子里的肉飞了,可是罪过了。

    春兰将瓦罐子放在矮桌子上。“李婆婆,我娘说累了你们一天了,就一点吃的。不算啥的。没有你们,咱家可能今年可就吃不上饭了。”

    李大娘推着,每次都得来上那么一回。

    夏竹仗着人小,童言无忌,一向随意惯了。“李婆婆,要不我捧回去跟娘说,李婆婆不愿帮咱赶鸭子了,让娘明儿个不要烧了?”

    “你这小丫头,尽会埋汰我这个老婆子。”倒也没再推辞。李大娘知道自家日日清汤寡水的。日子久了,怕是都撑不住,要耽误秋收了。

    两个媳妇捧着罐子过来,野菜粥,一大盆的菘菜。煮的。

    “娘,这天天菘菜的,嘴里都淡出水来了。”李大娘的小儿子李木生,正是会吃的年纪,顿顿野菜粥,实在是有些受不住。

    “小叔,文佑他们家又给咱送了肉来了。你闻闻,是不是好香呢。”说着话儿,李土生的大儿子长生,使劲儿地吸了口气。

    “唉,这要不是大海家的,这两天都送肉来,怕是你们肚子里一点儿油水都没了。这不荒地还没开,开了年,买种子都得花钱,咱家还借了五两银子,这会儿家里也没个存银。委屈你们了……”李大娘感觉眼睛酸酸的。

    只李大娘带着三个儿子围着矮木桌子,三个媳妇围在一起随意地找个地儿做下,捧着粥碗,张嘴喝起来。这粥薄,没几口便下了肚。一肚子的水。

    李大娘打开罐子,“嬷嬷,是什么,好像哦,那是肉香!”

    “大骨头汤呢,这么一大罐,嬷嬷先舀一碗给咱长生喝喝!”李大娘家从没买过大骨头,这没肉的骨头都得两三文一根,李大娘从来不舍得买。“老二,这碗给你媳妇拿去,喂长福喝点儿,听说这骨头汤小孩子喝了好!”

    来福就是去年,水生媳妇难产时生下的儿子,如今也快周岁了。水生媳妇难产,奶水本就不多,李家也没个好的条件,没奶上几个月,就断了。平日里也是跟着吃点儿稀粥。

    小来福喝得巴巴响,水生媳妇拿着碗,直让她慢点儿喝。说着,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大娘看着这幕,也不是滋味儿。“唉,都是我这老婆子没用,才让你们这些小的受罪!老三家的,你给俩嫂子也盛碗吧,咱今儿个也吃得好点儿。这么一大瓦罐子,够咱喝一人一碗的了。吃饱了才有力气!”

    老三媳妇小心得一碗碗地舀着,生怕弄翻了瓦罐子,一只手扶着罐子。尽量不让汤滴到桌子上,所以舀得慢慢的。只是谁都没有开口催。

    李大娘拿起放在地上的篮子。“呀,怎么这许多……”端出一大盆的红烧肉,满满当当的,还有两块肉掉在篮子里了,想来是夏竹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晃出来的。

    “娘,昨儿个大海哥他们家已经拿来了一大盆肉,今儿个又拿了这么多,咱这承他们的情也太多了,咋还得起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