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又给她背上由上而下按摩了半小时,好歹让她能自行起床了。
饶是如此,若锦还是累得很。洛凌却是任劳任怨,还笑眯眯的。
ps:
捂脸。
一百 启程
离出发去美国的日子没几天了。
这几日两人忙着做准备工作,光是上论坛查当地房源就花去不少时间,还得准备行李。两位妈妈也都忙着为两人准备常用药品和衣物之类,讨论的不亦乐乎。
由于艾迪与傅清歌都成功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研究生,若锦和洛凌将与她俩乘同一个航班,先去纽约市玩两天,再从那里去波士顿。
她俩也是通过论坛自己找的房子,就在曼哈顿与布鲁克林区北部交界处,离哥大不算太远。两人合租虽然也省不了多少钱,但比学校宿舍舒服。
出发这天。
若锦一早就起床,做完瑜伽后就下楼,迎接洛凌一家三口。
众人一起吃了苏爸爸前一天就兴起说要做的英式早餐,煎蛋培根土司水果应有尽有。
之后,六个人两辆车,朝着浦东机场出发了。
在大厅里看到了艾迪和傅清歌,四家大人在一起说笑,很快就熟悉了,又嘱咐孩子们互相照应。
几个少年都没什么紧张的,家长们也对自己的孩子放心,很快道别。
进了安检,四人一起坐在候机厅。
正在聊着未来的计划,忽然一伙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进来了,足有十五六人。
他们推着各自的行李,很是热闹地朝若锦几人这边走来了。
四人虽然没怎么关注他们,但也零星听出来,这些学生都是上海w大的学生,开学将要上大四了。
而他们这次是去美国作为期一学期的交流生的。
一帮人中有两个女生明显比其他人更加开朗自信,出国攻略也做得更好。
其中的女生a显然早就注意到了若锦他们。频频朝这边观望,有几次对上若锦的视线,又故作无事地转开。
而女生b说话则更为就事论事,也给队里其他人讲解了一些美国的风土人情,言谈间似乎是她的小姨一家都在那里定居。
若锦正拿出ipad查看下月计划,只听女生a聊完一些美国大学的申请事项后,嗓音不算低地道:“靖文,你猜我男朋友在我走之前。送了我什么东西?”
她虽然似乎是在跟b对话,但显然也不怕别人听到的样子。
b爽朗笑道:“什么东西?”
a则神秘一笑:“是那个啦。你知道,就是当发生某些事的时候,既然阻止不了,就要保护自己——”
她说得隐晦,但显然大部分人都听懂了——若是在美国碰上不法分子。女生首先要做的是保住性命。如果明知逃不过,就要尽力防止怀孕,以及由性传播的疾病。
b反应很快。立即“噗”了一声,表示接话无能。
但大家情绪都很高昂,整个氛围使得某些话题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接受,于是大家都只是心领神会地笑笑。
若锦和艾迪傅清歌皆抬起头,默契的相视无语。
至于洛凌,则似乎没听到般继续看着若锦的ipad,不过嘴角似有似无的笑意出卖了他。
坦率地说,若锦也赞同这种态度——豁达地看待苦难,然后坚强洒脱地活下去。世上有那么多新奇的事物等着你去经历,何必为了别人的错误伤害自己。限制自己的无限可能?
但是,这种事情。有必要拿出来说么?
女生a似乎是把这事当做一件很“潮”的事来讲的。还在暗暗瞟若锦这里的三个女生,当然更重要的是洛凌的反应,神情微妙。
若锦蹙眉——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啊?显得自己很潇洒吗?
不过只是一瞬,她就调整了心态。
世上人千万种模样,都有各自的深层心理原因。
她只知道,每当自己不解。不快的时候,都是一个提升自我修行的契机。
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作为旁观者去观察它们,了解自己某种情绪的根源,审视作为源头的思想,进而让这种不良情绪自然流淌,与每一个不同侧面的自己和平共处——这即是她现在所悟的道,以及反省的方式。
其实,她自己也曾经年少傲慢,沾沾自喜过,尽管没有这么明显。所以她现在看到这样的人,就仿佛看到了当年无知的自己,因而不喜。
于是,她很快就平复了心绪,淡然无痕。
在一帮人的嘈杂声中,终于等到了登机时间。
若锦和洛凌走在艾迪和傅清歌之后,随着人群慢慢向登机口走,那群交流生就跟在他们身后。
这时女生a的声音隔着三四个人传来:“哎,你看前面那个女生背的包啊,迪奥的耶。”
女生b随之答道:“嗯,是lady dior今年春夏款。”
a:“有钱人家啊。跟我们同龄呢。”眼睛继续看着若锦旁边的洛凌。
b:“呵呵。不过,她看着怎么有点眼熟……”
上了飞机后,若锦几人找到事先在网上选的座位。
靠窗的双排座,若锦和洛凌坐在艾迪和傅清歌前面。
巧的是,那两个女生a和b的座位就在若锦和洛凌前面。
女生a犹疑了一会儿,就转过身来自我介绍:“你好!我是cecilia,我们一群人都是去纽约大学交流学习的,刚刚就注意到你们了,你们是去纽约玩吗?”
若锦有礼地回了,告诉她自己是去读研。
“sue?学姐,你以前是x中的吧?那这位肯定是姬洛凌学长了?”这时候b却插嘴道。
原来,b也是x中的,在若锦他们下一届。
b名叫顾靖文,高考失利后落入w大,但本人非常优秀。
w大的前身是教育部直属的商科学院,体制改革后成为了国内外经贸大学中的翘楚,生源质量也是很不错的。但当然没法和那些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比。
当年它与x中有协议,x中的学生只要在第二志愿上填它作为保底,万一落选第一志愿,就可以优先被它录取,而不用落到那些一本中垫底甚至二本的学校去。
顾靖文的高考分数在w大是极高的,大学期间也十分努力。
她甚至已经考好了托福和gmat,分数都还挺高,申请学校的材料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对这样努力的学妹。若锦是很欣赏的,加之她说话比自称cecilia,中文名叫陈茜的女生中肯多了,也赢得了若锦的好感,于是若锦跟她分享了不少自己的申校经验。
听说若锦他们的学校和专业后,陈茜和顾靖文都很惊讶。后者更是佩服,表示希望能保持联系。
航程是疲劳的,除去在洛杉矶转机的几个小时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外。飞机上的时间是有些难熬的。
终于,众人在纽约市的肯尼迪机场降落了。
若锦一行要先去艾迪和傅清歌合租的房子安顿,就与顾靖文和陈茜等人分别了。
房子是老式公寓楼,一共五层,但很整洁,透出优雅而怀旧的气息。四人在周边逛了一圈,找到了超市等生活购物场所,买了些日用品,便各自洗漱,开始补眠。
等到第二日醒来。四人开始计划这几天的行程。
必去的地方就有自由女神像,华尔街。帝国大厦,时代广场等等,时间还是挺紧的。
艾迪和若锦又都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想要去书里提到的有小鸭子的中央公园,博物馆,以及百老汇大街等地去看看。
当然还有第五大道鳞次栉比的奢侈品专卖店。女孩子们都很兴奋。
纽约的地铁很古老,车厢很短,车头看上去像老电影里的电车,而有些地方还有比较陡峭的上坡,把女孩子们吓了一跳。
最后一天,随大流地与华尔街的公牛像合了影之后,几人一起去哥大逛了一圈,在各个著名的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之后,若锦和洛凌就与艾迪和傅清歌道别,出发去机场了。
波士顿是一个气候宜人的小城市,与纽约相比,几乎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而整座小城由于分布着很多著名大学,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大学生,气氛很好。
若锦前世就来这里旅游过,当时就很喜欢这里。尤其是哈佛大学那一带,红色砖墙的建筑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在阳光下却给人一种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感觉。
而旁边mit的主楼则线条崎岖,充满了后现代气息,让人忍不住笑。
两人租的房子就在哈佛商学院附近,四层的公寓楼,他们租在三楼。这里房屋间隔大,阳光洒满空间,十分惬意。
放下行李,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去附近的沃尔玛购买日用品。
若锦有前世的经验,知道在这里恐怕买不到十分合适的厨具。
这里的电磁炉远没有国内的煤气灶火力大,如果买又大又厚的锅,煮一餐估计就能把自己急死,因此只挑了一个小小的深底汤锅,一个薄薄的小号平底炒锅。
反正就两人,也够了。前世她没经验,估不准食量,又是习惯铺张的人,不做一大锅东西就没有安全感,导致总是做太多最后浪费。后来看到室友们的厨具和每餐做的量,才渐渐调整。
两人又买了维氏瑞士军刀牌(x)的菜刀和砍骨刀,一套简单实惠的白瓷碗碟,一块木质砧板,厨具就全了。这方面,洛凌完全听若锦的。
然后是食物。若锦喜欢生吃蔬菜,到了这里终于可以随意选购了,都是洗好包装好的。
之后又选了蛋黄酱,蜂蜜芥末酱,巧克力酱,奶酪,牛排,鸡翅,鸡蛋,最后还有葱姜蒜,橄榄油炒菜油,酱油食醋等等,若锦很享受这个过程。
虽然还有很多可买的,不过今天是来不及了,先回去做晚饭吧。
等到若锦系着围裙,厨房里飘出蒜香味时,洛凌在旁边看着,一脸满足。
煎了鸡翅和牛排,再用橄榄油和酱料把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