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无论说什么,他都会同意。
他应下后,脸上又透着着急,“她们,不会让我走……”
唐蜜冷笑一声,从兜里掏出一块钱,塞他手里解释,“就说,隔壁村有人盖房子,你去帮忙,一天一毛钱的工钱,这钱是事先垫的工钱,这会地里活忙完了,她们见有钱拿,不会拒绝。”
况且,家里没了吃闲饭的,胡金花乐意着呢!
唐蜜自个不能在家呆太久,把钱塞他手里后,不忘交代,“一会记得去找奶,千万不能找后娘说,记住了?”
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唐蜜匆匆出了唐家。
唐蜜跟二哥约定了在后山上见面,眼瞅着快要七八点了,他还没出现,唐蜜胡思乱想,难不成是中间出了差错?
心慌意乱的在原地徘徊,好在不一会后,山头出现了二哥的身影。
“二哥!”唐蜜拉着他袖子,见清瘦的高个少年脸上透出的喜色,她也笑了。
“我还以为你出不来了呢!”唐蜜掏出昨夜做成的菜饼子,塞他手里,打量着他身上的补丁衣裳,捏了捏他手,“一会咱们下山,去隔壁的王二村,拿钱跟人偷换点黄豆谷子,哥,你还不知道吧,你妹我,这几天可挣了十几块钱呢!”
人都爱跟亲人报喜,就算是有点细小的小成绩,都恨不得跟至亲的人分享。
唐蜜在唐爱民跟前,就是这样的心思。
她跟一般年纪的小姑娘似得,喋喋不休的跟二哥说着最近这些日子的收获。
第十九章 倒爷
俩人下山后,去相隔几里地外的隔壁村子转悠了一下,既然打着收粮的名义,就得担着风险了,陌生村子,没人认识他们,行走起来也方便。
以前在村子里,也有精明的妇人,用比较稀缺的票来换粮食,她手里的很大一部分票,就是那个法子得来的。
但是,做早点要用的是黄豆之类的东西,情况有些特殊。
在镇子上,想要得到这些东西,必须得用副食品购货券,因为黄豆类加工制品及部分面粉类的制造,比如油面筋、水面筋等等,只有在副食品购货本专栏划钩了,才能买到少量的豆制品、腐竹、粉丝、芝麻酱之类。
乡下女人们精明,知道黄豆花生能换得更多的稀罕票类,这些东西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了。
唐蜜想顺利的收购这些,只能多掏点钱。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唐蜜特意挑选了几家房子盖的稍微看的过去的,跟人交谈沟通,还真是收了好几斤。
说真的,要不是自个是个姑娘身子,又不自由,她都想自个去做倒爷生意了。
去村子里收了粮,再跑到黑市去贩卖,但这念头只是稍微想了想,就被她打消了,这行当虽然挣钱,但自个没门路背景,不定啥时候就被人当成是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干扰市场的坏分子了。
花了小半天收了十来斤的黄豆,四五斤的小米,俩人这才小心的往镇子上赶。
这会天黑的越来越早,虽说兄妹俩紧赶慢赶,但到镇子上,天边已经擦黑了。
唐蜜带着二哥进了院子,院东头有个稍大点的梧桐树,入秋了,树叶都落在青灰色的石砖上,只一天没扫,地上就铺满了落叶,唐蜜兴冲冲拉着二哥去看他的房间,看惯了唐家又小又逼仄的房间,猛不丁的换了宽敞屋子,唐爱民处处都透着拘束。
看完房间,打量完了院子布局,唐蜜这才指挥者他把粮食放到地上。
这会杂物间,算上今个她收来的黄豆,小米,已经摆满了小半个墙壁。
“二哥,你要是觉得屋子有什么地方不满意了,尽管跟我说!”
她去隔壁徐金凤那借了铺盖跟被褥,屋子卫生特意收拾过,当然,那女人精明,也没少让她出血就对了。
可她不在意啊,能让二哥过的好,这点钱算什么!
唐蜜太兴奋了,刚刚拉着他逛了卧室,马上就要带他去看别的地方,唐爱民任由她兴冲冲的介绍,憨厚的脸上,一直挂着纵容的笑。
“二哥,中午早上都没吃好,晚上我给你做点好吃的!”
唐蜜手脚麻利,这会又生了小炉子,大铁锅里,炒上肉丁,木耳,丝瓜做成卤子,小锅里则是添了水,活的纯白面,绕面,擀开,切成大拇指宽度的面,扯开扔到锅里。
唐家八辈都是贫农啊!没解放前,家里就是给地主种地的长工,每天吃饭都是野菜混着高粱米,苦到不行。
后来吧,看起来日子好些了,但又碰上了三年灾害,粮食减产,老天爷不给活路,忍饥挨饿的活了下来,一个个乡下女人,在吃食上更苛刻。
再后来,好不容易日子好点了,唐爱民亲娘死了,他一个哑巴在后娘手里,能讨的了什么好?
除了小时候模糊记忆里,他吃过几个白面饺子外,这是他活了十九年,唯一一次尝到白面的滋味!
白面滋味真好啊!
热情腾腾下,他的眼泪扑簌簌掉到碗里。
唐蜜饿的厉害,吃的却不多,自个也是满当当的一碗,没吃一半就撑到不行,索性二哥也不嫌弃她,把她吃剩的半碗给包圆了。
吃饱喝足,兄妹俩坐在厨房里消食。
唐爱民还是带着点担心,他打着手语给妹妹,“明天,怎么办?”
唐蜜看了一眼他苦大仇深的皱巴样,噗嗤笑了,做着手势回应,“明个要准备的事多着呢,今晚好好休息,明个忙的很呢!到时候你别喊累就行!”
一夜无梦,次日大清早,唐爱民就来拍她的门。
二哥来后她觉得安稳了许多,这一夜睡得竟是从来没有过的舒坦,趿拉鞋子给他开了门,安抚着他,时间还早,让他再睡会。
唐爱民有点着急,看妹妹又钻回到屋子里,他眸子闪了闪,轻悄悄的出去了。
过了一会,唐蜜就听见院子里传来沙沙的扫地声。
而她,则是在这均匀的扫地声中,安稳的睡了过去。
晌午八九点的时候,睡饱了的唐蜜,才伸着懒腰从床上爬起来,趴在窗户上一看,好嘛,院子打扫的一片树叶都没,井台旁边有水打湿过的痕迹,昨天他从家带来的那个破烂的粗布,这会也被洗的干干净净,此时被搭在晾绳上,迎风摇摆。
“二哥!”唐蜜心情大好的喊了一声。
马上,厨房那边就有动静了,唐爱民拎着火钳过来,似乎表情有些不解。
她笑的越发灿烂,这样的日子真好啊!
二哥知道她要做早点生意,见她今个还是不紧不慢,心里不免着急,一天都在催促着她。
唐蜜吃过早饭,带上剩下的两斤猪肉票,还有一个对她不放心的二哥,出去了。
猪肉分三级,分别是七毛八、八毛七、九毛四一斤,这会民众口味还没变,总觉得大油大肉吃的才有滋味,不像几十年后,各个嚷嚷着养生,减压减脂,带着厚厚脂肪的肥膘最贵,差不多得九毛多一斤。
唐蜜爱吃瘦肉,加上经费也着实不足,只买了两斤最便宜的瘦肉。
临走时候,见那剔过肉的肋条骨摆在那,她有点馋。
“大叔,这些骨头,您卖不?”
那带着套袖,胸前挂着围巾的汉子瞥了那肋条骨几眼,“这玩意你想要?先说好,可都是剔肉之后的啊,肉不多,诚心要的话,不要肉票,你给我两毛钱算了!”
两毛啊?唐蜜犹豫起来,跟以后动辄二十多一斤的排骨比起来,着实不算多,可是她穷啊!
后来看她那模样太过纠结,那汉子笑着又劈开了两截猪大骨,“这总行了吧?”
唐蜜笑眯眯的花了四毛钱,拎走了三根肋骨以及两根猪大骨。
第二十章 卖早点
吃完午饭,拖拖拉拉的唐蜜终于感觉出来有紧迫感了,不过,她现在是主心骨,可不能让二哥看出不妥来。
大灶里扔了玉米骨头,小炉子则是烧的炭,她做馄饨,关键是要鲜,以前想着去吊点鸡汤啥的,再不济熬点猪油,到时候在汤里提鲜就好。
可她没计算自个的预算,鸡汤猪油都白想,唯一可以的就是拿这排骨骨头做文章。
大铁锅里烧水,排骨扔进去,砍开猪大骨,露出里面的精髓,一并进去炖煮。
火烧的旺旺的,金黄色的火苗不停舔舐烧的通红的锅底,锅盖溢出热气,她的眸子似乎都氤氲在这些升腾的雾气中。
不一会,锅里就熬出奶白色的汤,沿着锅沿位置,还滚着黄色的猪油,唐蜜小心的舀出来,放到小碗里。
大火煮开后,小火熬上,这会排骨也炖的差不多,她把那三根肋骨捞出来,小煤炉上烧炭,坐锅,烧红后,把花椒放进去烘焙干,倒在案板上,让二哥去研磨碎。
烧油熬糖,加野生的葱姜蒜,下剁好排骨块,加酱油,翻炒片刻,加入沸水,排骨汤咕嘟嘟的冒着,唐蜜嗅着空气里飘出的肉香,满意的点了点头。
要忙的事还多着呢。
明个要做豆浆、小米粥,粥好说,只要夜里睡觉前下米,往灶里添好了柴,次日早上就能得到新鲜的。
豆浆就稍微麻烦点了,这里没有磨盘,豆子必须泡好后,再在村子里特有的兑臼里捣好,豆沫扬进沸水里,十足十的原磨豆浆。
精瘦肉加姜末在案板上剁碎,又去隔壁徐金凤院子里,拔了几颗大葱,同样剁的碎末末的,跟瘦弱夹在一起。
以前在大学勤工俭学,在食堂打工,她可是跟大厨们学过几手的,馅料加少许糖提鲜,刚刚熬骨头时候的黄色猪骨髓,加到馅料里,添佐料,顺时针搅拌。
馄饨现吃现包比较好,所以她先把馅料弄好,明个早起在来包。
蒸素包子的时候,她特意去找了徐金凤,给她六毛钱,让她去帮忙收点韭菜,鸡蛋。
周围有人养着鸡,不过,不敢明目张胆的养多,最多养上一两只,镇子不跟乡下一样,村里糠跟谷秕子还能喂鸡,他们自个吃粮都有指标,哪里能喂得多了?
鸡蛋五分钱一个,她让她收十个,花上五毛钱,胡同口有一家专门做豆腐,不用粮票,几分钱就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