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婉爱莫能助,这边的人都将春联看作是大事,开不得玩笑,她便是如今书法字有很大进展,也勉强称得上工整,却不能给宋子恒分担,若是被大伙儿发现她一个女人在写春联,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不过大娃二娃是宋家村的男娃,若能写上几个字,反倒是佳话。苏婉便叫他们单练了一上午的福字,然后帮着宋子恒写福字联,这个算是最简单的,而且也不是义务劳动,他们哥俩写多少张春联,过年便能得多少压岁钱,但若写废一张,便是一个板儿也没有了。半大的小子,在金钱诱惑面前,再无忐忑,挽了袖子便干起来。托苏婉的福,他们日后最拿手的便是写福字了,不过这是后话了。
大娃二娃兄弟承包了大半的福字,也算是帮宋子恒减轻了压力,宋家贴的福字联,便都是出自他二人之手,至于苏婉承诺的压岁钱,宋母高兴得不成样子,万不肯让她出,自个儿包了厚厚的红包分给哥俩,便是三娃纯围观,今年得的红包也比往年厚一倍。
一家子俱喜气洋洋的,新年的气氛甚是融洽。
☆、第五十八章
从除夕上午,宋家的女人便在厨房里忙活开来了,不止宋母,便是宋奶奶也参与其中,苏婉在头天停了熊孩子门的课,被关狠了的熊孩子们一瞬间跑没影了,约了一群小伙伴满村的跑。也是天气好,腊月中旬下过一场大雪,之后便一直晴到现在,除夕这日更是艳阳高照的好日子。
过年的气氛甚浓,大大小小都喜气洋洋的,虽然不知道他们在高兴什么,但不妨碍苏婉感染这种气氛,她父母离异,因为没条件将她带在身边,她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后面各自有了新的爱人和孩子,对于自己这个头婚的女儿,双方都抱着亏欠的心态,也努力想过弥补,但苏婉那时正处于中二的年纪,连父母的面都不愿见,等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她便一个人开始北漂。
自从进了演艺圈后,苏婉再没有过年的概念,她一开始是群演,后来有意跟几个副导打好关系,便能接一些炮灰的角色,比如女主同学同事什么的,能露几个脸,刷刷存在感,有次人品爆棚的接了一个女三的角色,由此被经纪公司看中签约,那些年,她一年到头泡在剧组里,这个完了下一个,赶场似得,根本没时间过年,等混出来了,也不知道要跟谁一块过年了。
便是苏婉小时候与爷爷奶奶一块,也没见过这么氛围浓的年味,她跟着老人在老家小县城,她爸在北京工作,工作忙到死,两年回来一次,后来娶了新的妻子,又生了孩子,连户口都迁到北京去了,更不方便回老家过年了,苏婉印象中她爸带了老婆孩子回来过年的次数加起来也不超过两次,记忆中过年都只有她与爷爷奶奶,老人家没什么心思,虽也给她买新衣服塞压岁钱,年夜饭也整鸡鸭鱼肉,丰盛的摆一桌,从大年三十吃到亲戚来才吃得完,然而与宋家过年比起来,就有些像过家家了。
苏婉喜欢这样的氛围,热闹又鲜活,在她看来年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新鲜,比如宋母提着刀满院子捉鸡来杀,大妞二妞两个拿着自家做的剪纸贴在窗上,宋子恒兄弟几个搬了梯子在院门口贴春联挂灯笼,旁边碗里盛着小半碗浓稠的糨糊,苏婉一早上起来便看到张氏在锅里熬这个,这时候还没有胶水,用糨糊正好。
中午饭不是大头,虽然也有鸡鸭鱼肉,但是这几天连着吃,连孩子们都不稀罕了,匆匆扒完饭。烧完饭后,灶里并没有熄火,烧了一大锅水在那里等着,饭后一个个排着队,开始洗澡洗头换新衣裳,这才是熊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往年他们所谓的新衣裳,除了前头两位老大,其他都是大的穿不了传给小的,虽对小的来说是新衣裳,但毕竟是被穿过的,至于大人们只洗了澡换身干净衣裳便是,而今年过年却是人人都有新的棉衣,费了好些棉花,幸好自家种了些,没花钱去买。
全家人洗完澡,花了整整一个时辰,之后便是洗衣裳,张氏他们先洗好,这会儿已经挑了一桶衣裳去河边了,苏婉跟着她们去过一次,便再也不肯去了,河里的水冰死人,手都冻麻了,还怎么搓衣服?好在她也就两个人的衣裳,在家用井水洗,也用不了多少,宋家人便睁只眼闭只眼了,比起河水,井水堪称温暖,至少没有刺骨的寒,若是宋母他们不在,宋子恒还会悄悄给她烧点热水洗,不过今儿过年,宋子恒便大大方方给苏婉烧了小半锅热水。
宋母早知道她这个儿子擅长阴奉阳违,一点子心思别人看不到,却瞒不过他老娘,连吐槽的心情都没了,朝他翻了个白眼。不过想想小儿媳妇的身子,确实不敢叫她去河边洗衣裳,到现在还无消息,要是受了凉更不得了。
一家人忙完,围着火盆聊天吃花生,花生是宋母自个儿炒的,大大的铁锅里倒小半盆沙子,然后倒了带壳的花生进去慢慢翻炒,炒出来的壳有些黑,看着脏兮兮的,剥了壳,花生米却格外的香脆,若无人拦着,苏婉一次可以吃半盆,只是容易上火,宋子恒不让她多吃。
除了花生,还有炒得焦黄的南瓜子,南瓜子的肉小小粒,一开始吃没什么味道,后头越吃越香。孩子们喜欢那些油炸的,麻花,地瓜丸子,豆腐丸子,吃得满嘴油,彼此吃肉还香些。
到了申时,天黑下来了,女人们这才开始整治年夜饭,因为江州一带有守夜的习惯,不像是现代守到凌晨,看完春晚放了鞭炮就能睡了,这边是一夜不睡,所以年夜饭要慢慢做,慢慢吃,吃到子时也是有的。
宋母也不吝啬,点了两盏油灯,一盏放堂屋,一盏端去厨房,这会儿院里又来人了,竟是宋子恒老叔一家,他老叔家孩子养活的少,只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都成婚了,小女儿二妹还没出嫁,这会儿拖家带口的过来,又带了锅碗瓢盆并一些肉和菜,挤了满满一屋子。
许是知道苏婉正好奇,宋子恒在她耳边小声解释道:“咱家住的屋子是祖宅,年夜饭要请祖宗,明儿一早也要拜祖,是以老叔每年都在咱家一块守岁。”苏婉听了并不惊讶,宋奶奶还在世,宋老爹和兄弟虽分了家,关系也依然亲近,老叔会打些猎物,每每得了野味,自家有必然要送一份来宋老爹,当然宋老爹也不例外,用不着宋奶奶唠叨,自家有的也常送一份给弟弟,连养鱼养藕都是兄弟两一块包了干的。
古代的兄弟关系,比现代要亲近许多,绝不只是过年走亲戚而已。
老叔家带了这么多张嘴过来,也不白吃白喝,肉和菜带了不少来,还有宋家没做的小吃,藕丸子,韭菜盒子,糍粑等等,有这些吃的,年夜饭再晚吃也不饿。老婶也不见外,进屋寒暄完,便带着两个媳妇和小女儿一道去厨房帮忙,就跟在自家似得。苏婉也跟在大伙儿后头进了厨房,悄悄捂了嘴在嚼藕丸子,宋子恒趁人不备塞给她的,说是等她从厨房出来,这些吃的便见不着了,可见熊孩子们的战斗力。
热火朝天的忙了一两个时辰,戌时左右,年夜饭终于端上桌了,堆满一桌子,碟碗多的几乎放不下了,还有些碗层起来,香味溢满整个堂屋。
院门打开,在外头放了鞭炮,从戌时初开始各家各户都在放鞭炮了,声音此起彼伏,跟接力赛似得,已知大伙儿几乎都是这个时间吃年夜饭。
堂屋正墙面,桌子的前方,点了香烛,倒了酒,一群人便轮着个磕头祭拜,到苏婉这儿,宋老爹还说一席话,女子不入家谱,便在这个时候介绍给祖宗认识,更重要的是求保佑,苏婉也听得几耳朵,宋老爹的话很是深奥,比文言文还文言文,有几句意思大概便是咱家的媳妇,请祖宗保佑儿孙满堂之类的。她也没作声,老老实实跟着宋子恒一块儿跪拜。
请祖宗用了饭,大伙儿这才开动,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心里高兴,宋母也大方了一回,叫张氏去屋里搬了一坛葡萄酒出来,连几个小子都各倒了小半杯,可见宋母今儿有多高兴。
这顿年夜饭吃虽没吃到凌晨,但也差不离了,主要是有酒,宋老爹和他兄弟便开始侃天侃地,宋子恒兄弟几个并两个堂兄弟也不拦着,过年高兴,只在一旁凑趣,不断的劝酒,宋老爹他们便喝嗨了,一坛葡萄酒喝完,又搬了一坛水酒出来,幸好古代的酒度数都不高,混着喝也没太喝醉,倒是彻底尽兴了。
收拾桌子用不着宋母和老婶子,几个媳妇都能弄好,烧水的烧水,洗碗的洗碗,抹桌子的抹桌子,长辈们便在堂屋发压岁钱,宋家几兄弟都没分家,压岁钱宋母他们给了便是,不过苏婉是新嫁媳妇,头一回打发侄子侄女们,这钱给的天经地义,她错算了宋子恒两个堂兄弟也会今夜带孩子来,洗碗的时候便找借口回了趟屋里,多取了几个红包,因着不清楚宋子恒这边亲戚具体有多少孩子,备红包时苏太太便尽管往多里准备,还道便是多了也无事,放那又不会坏,日后还用得着。
说是红包,其实就是红纸里面包几个铜钱,苏婉原先给几个侄子都是八个铜板,取“发”的谐音,但这会儿老叔家的孙子孙女来了,也给这个数她倒是无所谓,就怕太多了叫他们有心思,她又不能给不一样的数,想了想干脆每人给六个,六六大顺,也是好兆头。
然而苏婉已经减少了红包分量,一出手这土豪作风仍然叫人咂舌,她原先并不知晓,这红包也不是每个小孩都有的,只有一个儿子的亲戚,收红包的便是那个儿子,孩子多的便给最小的孩子,一般来说一家只一个孩子收,苏婉给自个儿亲侄子侄女都发倒没什么,她高兴就好,宋子恒堂哥的孩子也每人一个,一开始他们还不当回事,以为顶多就一两个铜板,宋婶子还对宋母道这个媳妇娶得好,大方,会做事,如此一来也没花几个钱,倒叫孩子们都高兴了。
万万没想到,苏婉比她想的要大方多了,打开红包竟然每人六个铜板,这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