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眼看着自己关心的人为了生计这么辛苦,方长庚看着自己短手短脚的眼神更加哀怨,现在也只能平时在小李氏面前听话一点儿,尽量干些自己能干的活,多说些让小李氏开心的话。

    “娘,我帮你洗菜。”

    方长庚想到屋里的方启明,决定在小李氏发火之前先提高她的燃点。

    小李氏刚露出欣慰的笑,方启明就磨磨蹭蹭地出来了,心虚地看着小李氏:“娘……”

    果然,小李氏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上前几步拎起方启明的耳朵,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好你个小兔崽子!我辛辛苦苦送你去你二爷爷家念书,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这么不听话,啊!”

    她边提着方启明的耳朵,边狠狠揍他的屁股,很快院子里就充满了方启明的鬼哭狼嚎,连东屋里的三丫四丫都惊动了,咿咿呀呀要哭不哭地叫。

    方长庚连忙抱住小李氏的腿,替方启明求饶:“娘,你就别怪哥了,妹妹都吓哭了。”他心里一边腹诽,要是揍他有用,方启明早就成了十里八乡都有名的神童了,毕竟整个云岭村能念的上书的也就那么两三户人家。

    小李氏也知道方启明不是那块料,田里还有一大家子等她送饭,也没什么时间管他,只掸了掸袖子,压下火气说:“看晚上你爹不揍你!”然后摸摸方长庚的小脑袋,就急急忙忙进了厨房。

    方启明一脸沮丧,他虽然挨了揍,但自尊心特别强,一句求饶的话都没有说。

    方长庚安慰他:“哥,晚上我跟爹说,你是为了教我认字才跑回家的,不让爹揍你。”

    方启明感动地看着方长庚,摇摇头说:“没事,跟你没关系,爹要揍就揍吧,我就是不想念书,还浪费银子,没劲透了。”

    虽说方启明念书的学费免了,但生活费还有买书、买笔墨纸砚的费用都要他们家自己出,对方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何氏明里暗里也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觉得这钱用在方启明身上浪费了。小李氏当然反驳回去了,只是方启明实在不争气,说出的话自己都觉得没底气。

    方长庚能理解小李氏的心情,但读书这事儿强迫不得。只是他从心底里不希望方启明将来也像老一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赚血汗钱过日子,至少也要督促他考个童生才行。

    虽然不知道这个计划行不行得通,但他还是决定从今天开始给方启明好好做思想建设:“哥,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就要像二牛、柱子他们那样下地干活了,还要干一辈子,你愿意吗?”

    方启明理直气壮地说:“我觉得挺好的,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反正比读书好多了!”

    连方长庚都听出他话音底下的心虚。

    其实方长庚自己也有私心,现在家里供一个已经让何氏不是很高兴了,要是再加上他,何氏肯定要提出意见,估计爷爷奶奶也不一定会支持他。如果方启明不念了,他只要在小李氏面前表现出一点读书的天分,小李氏说什么也会让他这个家里唯二的男孩儿去私塾读书的。

    但他不想这样对方启明,还不如想想别的办法,让两人都上学,这样以后兄弟间也有个帮衬。

    方长庚没有再劝方启明,两人走到东屋逗两个小妹玩。

    方启明是个不长记性的,一会儿就把自己逃学的事忘了,在那里玩得起劲,让方长庚也有些无奈。只是想想方启明现在也才十一岁,放到现代也只是个小学生而已,正常。

    小李氏手脚利落地在灶头忙活。她炖了番薯粥,准备了一些腌咸菜下饭。番薯粥涨肚不好消化,对干农活易饿的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但像方长庚这样的小娃娃吃多了就容易胀气,小李氏特意给方长庚挑走了番薯,只留下白米粥,然后喂两个小妹吃些米糊,就提着一个竹编的食盒去田里了。

    方启明本来想跟着小李氏去田里,被小李氏瞪了一眼:“你别去惹你爹还有爷奶生气,等晚上回来再说。”

    方启明听了更加不安,这下是真的有些后悔了。

    方长庚没有管他,端了把小凳子到门边,拿起那本《三字经》看,心里反复地默念,决定把这本书先背下来。

    这一坐就是一下午,方长庚觉得背书也不是一件易事,他现在头昏脑涨,背起来还是坑坑洼洼,记得上句忘了下句,最快也要背个五天才能完整背下来。好在现在他是五岁的身体,记忆力还有待开发,只要每天训练得当,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

    方长庚现在还很乐观,只要他一想到不读书就要种地,就什么偷懒的念头都飞了。

    旁边的方启明早就在炕上睡了一大觉,醒来后见方长庚还在看书,有些意外:“弟,你看得懂吗?”

    方长庚心说,方长庚这个壳子自然看不懂,可里面的芯子看得懂。

    “哥以前不是在家里背过这个吗?我就把你背的一个一个套上去,好些字我都知道怎么念了。”

    方启明一脸惊异,大惊小怪地说:“你还记得啊,我自己都忘了。”说完他来了兴致:“那你背给我听听吧。”

    方长庚见他一副不信的样子,就把“人之初,性本善……”背了一遍,当然只背了前二十句,就见方启明嘴里跟塞了个鸭蛋似的,一脸惊奇。

    “弟你好聪明!整个私塾里只有一个姓周的比你聪明了!”

    方长庚皱了皱眉,古人这么厉害?

    他不自觉起了攀比的心思,问说:“他有多聪明啊?”

    方启明的表情有些艳羡,有些黯淡:“伯伯说,姓周的四岁的时候,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他学什么都快,比我还小两岁呢,已经学完《周易》。伯伯说他过两年就能入场考试了。”

    方长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问道:“哥,你们平时都学什么呀?”

    方启明别的不懂,这些还是知道的。

    从方启明口中,方长庚得知本朝入学以后,启蒙读物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目的是让他们识字。

    本朝讲究德育,同时还要读《颜氏家训》、《弟子规》等。

    如果不是小李氏坚持让方启明继续念书,寻常人家学完这些,能识几个字就算出师了。

    如果要参加科举,那么他们就要读四书五经,这是必修课,同时辅以《孝经》《增广贤文》之类的德育课程。

    至于其他的,方启明自己还没到那个地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只是这样……考个童生至少不是问题……

    日落前,方启明和方长庚走到厨房,灶头一个大锅里用小火焖了一锅子番薯,散发着甜甜的香味。方启明个子窜得快,已经够得到锅里的东西了,抓起铲子有些笨拙地去舀锅里的番薯。

    方长庚现在才一米高,只能探着头,手里端着盆子接,到最后脸都涨红了,手上直打颤。

    舀了小半盆番薯,两人又往里头加了米糠和番薯叶,合力端去鸡圈喂鸡兼打扫鸡圈。他们家养了二十只鸡,好几只马上要宰了,再换一批新的小鸡仔。喂鸡不是个省力的活,方长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小李氏帮他把番薯舀好,还要跑好几趟,喂完以后一声臭鸡屎味,开始还不能接受,后来就习惯了。

    天色全暗之前,方家人就都从田间地头扛着锄头镰锹回来了。

    一进院子,鸡圈里的鸡安安静静蹲着,鸡屎也都扫干净了,老李氏蹲下来把小小的方长庚抱进怀里,十分宠爱地问:“长庚啊,今天都干了什么啊?一个人是不是有点无聊啊?”

    方长庚咧嘴笑:“长庚不无聊。长庚喂了鸡,打扫了鸡圈,还陪妹妹们玩,然后就等奶奶你们回来。”

    老李氏听得又是心疼又是喜欢:“我的乖长庚,真听话。”

    小李氏和严大山脸上都带着笑,严二山和何氏也神情和缓。身后的大丫二丫探出头来,眼里都是羡慕。

    方长庚朝她们咧了咧嘴:“大姐,二姐。”

    大丫二丫有些害羞地“嗯”了两声。

    方长庚平时跟她们不算亲近,她们很小就开始干活,都没有在一起玩的机会。但方长庚对她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善意,一来觉得她们性子善良朴实,而来也为了让二叔家少些意见。

    方启明起先还躲着,让小李氏从东屋里揪了出来。

    

第4章 (修)起意

    方大山看见方启明缩着脖子低着头跟在小李氏身后,不用想都知道这兔崽子干了什么好事。碍着老二家在一旁看着,他有些尴尬地朝方启明低声喝了一句:“怎么回来了?躲屋里干什么?”

    方启明声音低得如蚊吟:“我……我想爷爷奶奶了……”他一边说,一边眼里闪着泪光看向劳老李氏和严万英。

    他说的也未必是假话,老李氏和方万英对方启明十分宠溺,爷孙感情十分好,不然也不会让他这个榆木脑袋继续上私塾念书。

    何氏揽了揽身边的大丫二丫,笑着说:“小明想回家就让他回呗,大哥可别朝孩子撒气。”

    这话让方大山更加尴尬,小李氏抿起嘴:“咱屋不兴朝孩子胡乱撒气,做错了就要罚,如果是大人自个儿不如意就朝孩子发脾气,那才要反省反省呢。”

    何氏脸一阵青一阵白,她平时因为生不出儿子的事没少冲两个丫头发火,伤口被人揭开着实不好受。

    方二山也为这事愁呢,只是他性格内向老实,对方大山这个大哥还是很尊敬的,于是轻轻挤了挤何氏,让她别说了。

    老李氏皱了皱眉,虽然对方启明屡屡逃学回家的行为不满,但她心里终究疼这个大孙子,也不想让老大在全家面前没面子,就说:“先吃饭,有什么事吃饱了再说。”

    老李氏发话了,谁也没再多嘴,小李氏和何氏一同去厨房准备晚饭,大丫二丫去东屋给两个妹妹换尿布,然后各自抱了一个到院子里逗着玩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