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玄宗下令反攻吐蕃后,考虑到河西陇右两个地区屯兵不足,立马下令兵部召集安北的军队支援。可是安北都护府的军队向来是为了防范突厥犯境而设下的,偏偏突厥得知吐蕃犯境,也蠢蠢欲动,颇有要分一杯羹的架势,这种情况下安北都护府的人怎么敢将军队调离,只能上报朝廷。可惜这么一来一回,浪费了不少时间,原本兵力就弱于吐蕃的朔方军队如今已经形势不妙,被古日勒的兵压着打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从剑南召集军队,星夜兼程赶去支援前线,才能缓解那边的情况。
裴桓芝的情报自然比朝廷的调令迟不了多少,李清和剑南节度使差不多是同时收到长安来的消息的。两边也差不多是同时有了行动,李清他们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剑南方面则是连忙准备粮草,召集军队。
接到裴桓芝来信的那一刻,李清几乎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动,想要赶赴沙场,可是仔细想想,就算他去了前线,也不可能以皇子的身份出现,但是作为寻常人,去了前线也没什么大用处,就算自己真能想出妙策解了现下的困境,也没人肯听自己的,倒不如快马回长安,做回自己的十八皇子,说不定还能出一把力呢!
这么想着李清当即叫阿俊收拾行囊,立马就回长安。
至于等杨家人得知李清要走时是什么反应,呵呵,反正杨八姐当场就绷不住了,要不是杨玉环拉着,她能立马找李清哭诉去,而杨玉环估计心里也不好受,只是强忍着没表现出来而已,还要估计面子拉着姐姐,真是难为她了。
但是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到底有什么做错的,让这个齐公子避自己如蛇蝎,如今更是编出什么家中长辈急招的烂借口,就是为了摆脱自己!她杨玉环从小到大还从来没被人这么对过呢!倒是谢阿蛮脑洞大开,居然安慰她玉环姐,什么说不定是齐公子正是因为对玉环姐起了心思,又有什么苦衷,才不得不避走的呢!
当然,心急着要回长安的李清现在可没时间理会杨家人的心情,简简单单收拾了一下,李清就挥挥衣袖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没捉虫~~没呀没捉虫~~
☆、怀化将军+丹书铁劵
当然,也有将箭头瞄准太子和三皇子的,这理由也是现成的,有好大一部分大臣;站出来举荐太子或者三皇子领兵出站,他们的说法是:“两位殿下乃天之贵子,理当在此时出面,代天子前去慰问边疆的战士。相信有殿下的亲临,必定能鼓舞我方军队的士气!”
得,这样一来,将当红的两个皇子都拉入了泥潭,惹得这两个皇子最近在朝堂上连句话都不敢说了!
坦白说,这要是去了,而且还真的大胜仗了,那无疑能大大提升自己在民间的声誉,太子和三皇子也不是笨人,自然能想到这一层,可是事情不能单看好的一面!打仗这种事,本来就说不好胜负,就现在前线那种情况,吐蕃兵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得不要命,太子和三皇子还真没把握说自己去了一定能大胜仗。
另一方面,这兄弟两也都想到了,万一自己去了前线,军功没挣着,反而自己在朝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脉被对手搅和没了怎么办?若是自己出了长安,那对手还不得死命撬自己墙角啊!
这么一想,两人谁也不愿意担如此高的风险去打仗。所以两人难得默契了一回,纷纷低调做人。
正在朝内吵吵嚷嚷的时候,李清他们已经到了长安郊区。而玄宗自然也知道老十八回来了!
接到底下人说老十八回来的时候,玄宗忍不住就将李清和他的那两个哥哥做了比较,在朝的那两个,瞻前顾后,一个个就想着天上掉馅饼,坐等着军功朝自己身上砸,却没一个人肯站出来替自己分担些个。而倒是在外边的那个,一听到消息就往家赶,就是写回来的信,也是句句不离自己的报国之心。这么一对比,好坏立显,也怪不得玄宗偏爱李清呢,谁家大人不喜欢有担当的孩子?!
可怜太子和三皇子一时的退缩,导致他们在自家父皇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而他们还不自知,还在前朝互掐呢!
于是就在前朝吵翻天的时候,大Boss唐玄宗抽冷子,给所有人来了个会心一击,他老人家轻飘飘一道圣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圣旨曰:“门下: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今外地犯境,满朝文武皆震惊,皇十八子清,人品贵重,自荐于朕,特册封其为从三品怀化将军,主领押运粮草一事,另特赐其丹书铁劵,可代天子镇守一方,遇宵小之徒可先斩而后报知。”
这下所有人都呵呵了,陛下,您真逗,十八皇子不是在养病吗?什么!!宫里给出的官方解释居然就简简单单一句“皇十八子天命所在,今秋时分其病就已经痊愈”!!
你妹,你妹,你妹妹!!痊愈了你还躲起来养病,你坑谁呢!
好嘛,这下但凡是个长心眼的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感情人家父子从来都是亲亲热热一家人,单耍着他们这些大臣们玩!
这大半年在朝堂上蹦弹的□□和三皇子党这下都傻了眼,呜呜呜呜~而幸存下来的朝臣们倒是开心了,让你们这么早站队,没戏了吧,该~
但是这道圣旨的关键可不是十八皇子康复这件事,而是怀化将军这个称号和丹书铁劵这样神器!
人十八皇子虚岁才十三吧,皇帝陛下还真偏心,对待小儿子一上来就给封个从三品的官,再看三皇子到现在也不过正三品罢了,呦呦,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解释~
至于丹书铁劵,那东西就实在太实惠了,本朝开国以来就没出现过几次吧!还自带先斩而后报的特异功能!!皇帝陛下没事吧,这东西送出去容易收回来难,等到下一任皇帝继位,还不得恨死这个专给自己留烂摊子的父皇啊!唉!不对啊,陛下的意思,是不是。。。。。不会吧。。。。难道。。。。
好吧,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圣旨下发之后,按照惯例,李清是要前去谢恩的,看着跪在殿前英姿笔挺的十八皇子,众臣工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倒是太子李鸿和三皇子李浚,那必定是不爽快的。
忍功差一点的李鸿已经将自己的情绪暴露在脸上了,城府深一点的李浚脸上倒是还挂着笑,就是那嘴角也太僵硬了些吧,看着就没人信他是真的开心。
好吧,这时候还要求人家发自内心地恭喜别人,真是太难为我们三皇子了!你要知道自从李清走了之后,李浚是时时刻刻提防着他回来,就是想着要在李清回来前把自己的根基稳固下来。
结果呢?!他筹谋了这么久,只不过疏忽了这一会儿,就让李清钻了空子,他怎么能不懊恼!恐怕这几天李浚做梦都会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提早站出来拿下押运粮草的职务,那可是丹书铁劵啊!!!吐血!!!
(小剧场:李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老天总是要和我作对!”
作者君(扣鼻屎):“你这么说是怪我咯!”
李浚:“就怪你,就怪你,你个坏人!”
作者君╮(╯_╰)╭:“烦死了,我拍~”
李浚卒)
连一向稳重的李浚都这样了,可想而知李鸿那边反应有多大。李鸿一回了东宫,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将书房里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他就不明白了,老十八都走了大半年了,怎么父皇还念着他,一个小屁孩,连及冠的年纪都没到呢,就封他做从三品将军,也不怕福气太大撑死他!父皇也太不把自己这个太子放在眼里了吧!
李鸿越想越气,偏偏这几年他脾气越发乖张,留在身边伺候的全是一帮只会顺他心意,奉承人的奴才,这群人不说劝解主子爷,没火上浇油就不错了!一个个就知道给李鸿出馊主意,惹得李鸿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回来!
什么,你说高尚?高尚早八百年前就失宠了,李鸿做事也够绝的,直接将昔日的心腹打入冷宫不说,还放出口风说高尚私德败坏,直接断了人家的生路!要不是高尚在那之后已经进不了太子的身了,不然他会不会分分钟砍死这个前主子也未可知!
有了高尚做例子,哪还有能人异士敢投奔太子啊,这半年里要不是有玄宗暗中放水,李鸿早就被李浚那个笑面虎斗倒了!
而与死气沉沉的东宫不同,今日的德福宫是分外热闹,这皆是因为十八皇子归来了!
自从咸宜公主出嫁后,武皇后就一直低调做人,除了保下梅妃之事出了下面,其余时间都待在德福宫,甚至连每日妃嫔的请安都免了。大家还以为今年过年都要在这种冷清的气氛中过了呢!
没想到一直被传说重病的十八皇子不但痊愈了,更是强势回归,一回来就被封为从三品将军了呢!我的个乖乖,这位要是能从前线平安归来,那真是皇子中的第一人啦!
可是,咱们的武皇后现在是一点都不高兴!儿子回来是好事,可儿子小小年纪就要上战场,武皇后能不担心吗!这会儿,她连玄宗都怪上了,她儿子连及冠的年纪都没到,陛下怎么就派他去前线呢!!这不是要人命嘛!
所以当李清来德福宫拜见自家母后的时候,武皇后是一个好脸色没给他,一见到儿子,就将左右伺候的人屏退,板着脸问儿子:“清儿,母后听说是你自己求着你父皇派你押运粮草的,此事可属实?”
李清当然明白武皇后在担心什么,也没和她兜弯子,开门见山地对她说:“李清见过母后,母后说的却是属实,是儿子主动要求去朔方的。”
“你!糊涂,你知不知道那边有多危险!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母后不准你去!你父皇那儿母后回去交待,反正你就是不许做这个什么怀化将军!”
李清无奈,走近武皇后,慢慢对她分析:“母后,父皇的圣旨都下了,怎么还能收回,那样岂不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