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宝珠回来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工人们都做得很好。这让宋玉安很高兴,他开那么高的福利工资,就是希望工人们可以好好干活。
钱可以少挣一些,麻烦少一些才是关键。他可不想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那样他还不如当一个纯粹的商人呢,做什么地主啊。
宋玉安高兴,打算等年底了给员工的年终奖可以加一点,接着他才发现,惊喜还不止这一个!
“一整片都是这种个头吗?”宋玉安瞅着坠弯了枝头的石榴,惊喜的问记录员薛凯。
“对,有些挂果多的要小一点,挂果少的要更大一点,但是平均下来,都是这种个头。”
薛凯就像一个跟长辈炫耀的孩子,兴高采烈的和宋玉安汇报着。
“这还不止呢,上个星期下雨,被大风吹落下来两个,我们剥开看了,皮薄得很,没有果核,只是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目前不知道口感。”
宋玉安想要的就是皮薄无仔,个大味甜的石榴,如今有三项都已经达到了,只等最后一项。
但这基本就是确定了的,毕竟他们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改良的品种,去年的石榴甜得像蜜一样,没道理今年的石榴会不甜。
石榴外皮一天比一天红,等到学生开学的时候,宋玉安确定到了最合适的采摘时间,可以收获了。
这一天,所有的科研所成员,宋家人,叶家人,宝珠全部都跟着宋玉安到了石榴园,大家希冀的看着宋玉安从枝头摘下一个最大的石榴,轻轻剥开。
那石榴的皮是真的薄,没有用多大力道就撕开了,露出里头红宝石一样璀璨的石榴籽来。
晶莹,剔透,红如火,烈似霞。
宋玉安轻轻的捻起两粒,抬手就喂到了宝珠嘴边,宝珠诧异之下微微张唇,那石榴仔就进了她的樱桃小嘴。
“甜吗?”
他想要最爱的人来告诉他,他的研究,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甜!特别甜,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石榴!玉安哥你太厉害了。”
宝珠说的是真心话,她一直觉得宋玉安是最厉害的人。
宋玉安看着又化身为小迷妹的妻子,弯了弯嘴角,眼里浮现一丝宠溺的笑意。
旁边传来“咔嚓”一声,是玉梅忍不住就按下了相机快门。
照片里,高大英俊的男人手里拿着石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眼神宠溺的看着成熟美丽的女人,女人一脸崇拜爱慕的看着他,就这么一张照片,都能体会到他们之间浓烈的爱情。
看过的人都起了相思,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这是后话不提,石榴园里,宋玉安对身后跟着的众人说道:“大家也摘一个尝尝,看看我们的劳动果实滋味如何。”
辛辛苦苦的忙活了一年,等的就是眼下的成果。研究所的众位早就忍不住了,宋玉安话一落,就对各自瞄好的石榴下了手。
检验嘛,谁不想挑好的。
“甜!真甜!”
“我们成功了!”
“宋老师太厉害了!”
“对啊对啊,这才第二次培育就能这么成功,宋老师简直就是天才,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宋老师一样厉害。”
现在的研究人员还很单纯,能不能让他们信服,看的不是背景,也不是资历,而是你有没有能叫他们心服口服的成果。
在这方面,宋玉安是受之无愧的。虽然来自后世的他,享受到的资源资料比现在这些研究员要多出很多。
但就算是后世,他也是最顶尖的研究员,他的每一项成果都是自己耗费无数精力培育出来的,没有抢占他人机遇,也没有窃取别人的作品。
石榴树比起其他果树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繁殖,简单快速,成活率高,只要活下来,山地里也可以种植,而且石榴树大了以后,宋玉安还有别的计划,包括果园里的其他果树,一旦长成了大树,他都是有其他计划的。
东西好不好,试了才知道,明珠镇的村民们一家又分到了两个石榴。
当他们知道这样又大又甜的石榴和普通石榴一样容易成活以后,整颗心都火热起来。
家家户户都有山地,可山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水。并不是人人都像宋玉安一样有魄力,直接请地质队来打深井的。
所以山地里的树苗,要么成活率不高,要么就是耗时耗力,需要人背马驮的去浇水。
但这石榴树不同啊,这东西可容易活了,下雨天砍些枝条去插一插,最多浇一次两次水,只要活下来,就基本不会死。
宋玉安统计来年要插条人家的时候,所有人都把自己家里剩余山地的亩数给报了上去。
可是这样一来,宋玉安那一园子哪里够分,砍完了也不够啊,更别提这也不能砍完,最少得留下一条主干呢!
最后宋玉安发现,整个湖东村的人都报名了,决定到时候干脆就平均分配给他们,有多少种多少吧,一两年又能发展起来呢。
石榴树树木有限,连明珠镇的人都分不过来,按说其他村的人是分不到的,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例外。
三湾村的牛招娣就分到了一批,宋玉安派人去告诉她,要她准备好地,明年打春了,宋玉安就会把石榴树送过去。
宋玉安这人恩怨分明,不管以前牛招娣和他有过什么样的恩怨,但是这一次人家确实是帮了大忙。
所以宋玉安在知道她的丈夫一直打零工以后,就跟赵刚说了一声,把他招进来了明珠集团。
只是这小伙子约摸也是有点脾气的,不想到情敌的公司去上班,给拒绝了,依旧辛辛苦苦的外面打零工。
人家不愿意,宋玉安也没办法,但是欠了的人情不能不还,他们又不要钱,所以宋玉安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牛招娣的男人确实是不想去情敌手下混饭吃,不过他不蠢,当然知道这批石榴带来的好处,而且这和去给宋玉安打工是不一样的,自己种出来的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夫妻二人高高兴兴的就同意了。
进入中秋节以后,好消息不断,研究黄豆的王哥终于成功了,果然如宋玉安说的,他一次性研究出来了两种黄豆品种,一种适合在南方播种一种适合在北方播种。
但是两种品种都可以提高三层的收成!整个研究院喜气洋洋的。宋玉安和杨教授也联系人,一边帮着申请新品种植物保护,还有申请培植方法专利。
另外就是要想办法推广出去。
这个不难,黄豆虽然不像水稻玉米小麦那样普及,但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种一点,毕竟豆腐这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还有豆花,豆浆,营养又美味。
明珠镇这边的村民听说了以后,想要买种子回去种的人就不少,黄豆不挑地,就种在来年准备插扦的石榴树地里。
北风开始刮的时候,叶家这边,又发生了另外一件喜事。
昏迷了大半年的牛兰芝,终于醒了。
叶建国当场就喜极而泣,虽然牛兰芝并不想理会他,连个眼神都不给他,但叶建国还是开心得不行。
这半年来,他一开始想着,牛兰芝醒了,他要好好和她说说,他真的是清清白白什么也没做。
给那些人帮忙不过是觉得她们可怜,有些人长什么样子他都没注意,又怎么会起别的心思,她怎么能不相信他呢。
后来他又觉得也不怪乎牛兰芝不相信他,他自己没有注意和别人保持距离,等牛兰芝醒了,他一定和她好好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犯了。
可牛兰芝一直没醒,时间一天天过去,叶建国看着牛兰芝一天天瘦下去,忽然觉得,相信不相信,原谅不原谅,都不重要了。
只要牛兰芝能醒过来,能好好的活着,就算她不打算要他了,他也认了。
这样看着她无声无息的躺在那里,太叫人伤心了。
没想到在这之后不久,他某一天早上醒过来,就真的对上了牛兰芝睁开了的双眼。
第121章
牛兰芝终于醒了,得知消息的所有叶家人都呼啦啦跑到医院来,连叶红军也叫大伯母带着到了医院,他不明白牛兰芝自杀,只知道对方病了,还好声好气的和牛兰芝交代
“芝芝,乖乖听医生的话就不用打针了。”
在叶红军的思维里,所有比他小的小辈都是小孩子,小孩子都是怕打针的,所以要哄一哄。
牛兰芝微微笑着回答道
“嗯,大伯,我一定听医生的话。”
牛兰芝对所有人都还是以前那个态度,甚至连惯有的尖锐都少了几分。除了叶建国,牛兰芝直接无视了他。
不过她也没说别的,医生观察了三天以后,牛兰芝便被接回了叶家。
“你说四嫂是什么意思?”
宝珠一头雾水,听二嫂说,这对夫妻现在都分居了,四嫂直接不让四哥进屋,可是看着面上又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对待去他人也一样,该叫爸还是叫爸,完全看不懂他们这是什么套路。
“不知道,不过,他们大概不会离婚了吧。”
宋玉安觉得,以牛兰芝的性子,若是要离婚,那出院就会说了,不会跟着叶建国回来。既然回来了,那就说明她不会离婚。
不会离婚就行,不管他们怎么相处,那都是他们的事情,而且四哥以前确实是被宠坏了,人家都是老婆宠媳妇,他是反过来被媳妇宠,偏偏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被磨一磨也是咎由自取。
叶建国的日子一下子就水深火热起来,以前是牛兰芝给他洗衣服打洗脚水,现在换过来是他去给牛兰芝打洗脚水,而且打了还不一定能得个好脸,被撂了脸面他也不生气,好言好语的讨巧。
要是哪天牛兰芝和他多说一句话,他能像傻小子一样乐半天,看着就辣眼睛。
宝珠一开始还担心,后来看除了四哥被折腾,也没什么事,反而生出些看热闹的心思来。时不时的就去看看四哥的笑话。
但是越看宝珠越觉得这个场景熟悉,却想不起来是哪里熟悉。直到这天,村里有人娶媳妇,宝珠和宋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