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发财走后,宋玉安把小卡车以外的车子收起来,在卡车里把这次零零散散买的糖油和衣物装上车,这才开着车往夏县赶。
市场开放以后,路上的汽车渐渐多了起来,宋玉安在运输队那会儿,走几个小时都不一定遇得上一辆车,如今虽然不多,但时不时的也能遇上一辆,这说明国家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
下午,宋玉安遇上了一件很扯的事情,1983年,居然也能遇上交通堵塞,宋玉安抬头看看天,这运气,要是买彩票,那还不得发了?
彩票是买不来了,宋玉安不得不拿上放在副驾驶上的一根棍子下车看是怎么回事,前面居然堵了四辆车。
走近一看,原来是车祸,两辆对头的卡车撞在一起呢,车子撞得不轻,但奇怪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这是怎么弄的?”宋玉安见前面有几个师傅在抽烟,走过去拿出一包烟一人发了一根,他虽然不抽烟,但是习惯在包里放一包,有时候请人帮个小忙啥的很好使。
“嗨,听说是昨天晚上半夜,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惹出来的。
前面那车的司机尿急,停了车跑地里解手去了,后面这车上有个小伙子,刚学车呢,觉得自己能开了,等司机睡下以后悄悄起来想溜一圈,也不知道是怎么,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让不开了,人倒是聪明,直接跳车了。看这车就撞得不清,还把路堵了,我这都等好几个小时了。”
师傅说完把抽完了的烟头扔了,烦躁的用脚狠碾一下。
不烦成么,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在这像傻子一样站了几个小时。
“没找修车师傅和帮忙拖车的么?”
“说是没找到大车来拖,修车师傅还在联系,而且你看那车头还有轮子,不处理一下怎么拖,也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绕路就得走鬼门坡,我这技术还是算了,等着吧。”
鬼门坡是往夏县方向可以走的另一条路上一个陡坡,翻过好几辆车,一般的司机还真不敢走那里,宋玉安倒是没问题,不过既然这事情遇上了,他还是决定看一眼,瞧瞧能不能帮忙。
那车的速度应该不快,两车都是伤了车头,司机烦躁的坐在一边,看见宋玉安过来也不说话。
宋玉安瞧瞧,能修。和车主说了一声,车主是感激得不行。后世你车坏了,一个电话打过去,交警也好,修理师父也好,都会来帮你处理。现在连BP机都没普及呢,坏了你就得自己想办法,有时在路边停个两三天都是常有的事情。
现在听说有会修的,那真是撞大运了,车主哪还有犹豫的。
宋玉安转身回自己的车,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把空间里全套的修理工具拿出来,朝那边喊。
“来两个哥们帮我搬家伙,咱们早处理完了早点走。”本来就等的心焦的司机一听,连忙跑过来帮忙。
“嚯!这家伙什可真齐全?兄弟就是做这个的?”先前跟宋玉安说话的司机搬着千斤顶,开口问道。
“嗯,前两年在运输队做了几年修车师傅,这不是习惯了么,去哪里不带上工具总是不踏实。”
“对对,这话不错,就怕坏在半道上!我上回十字结断了,自个儿走了三十公里才找到地方打电话找人,差点儿没给我走瘫,就现在,我车里还放着一辆自行车呢,就怕哪天再来一回。”
其实两辆车问题不算太严重,宋玉安把坏了的零件换了几个他这边有备的,又把车胎拆下来补补,两三个小时以后,虽然这两车外表看着还是惨不忍睹,但已经能开走了。
这样就够了,只要不影响交通,剩下的事情宋玉安才懒得管。
“你们开回去找个修理厂在叫人看看吧。”三人对宋玉安感激不已,其中那个惹祸的年轻人忽然大声的对宋玉安说。
“我见过你,你是夏县的对不对?我还吃过你喜糖呢!”
时间久远,宋玉安想了半天想不起来这人是谁,那小伙子就急不可耐的自爆
“就你们结婚的时候,去我叔叔那里拍结婚照,我还蹭了两颗喜糖。”
毕竟像宋玉安和叶宝珠那样登对的俊男靓女可不多,这小伙子一见他就觉得眼熟,终于想起来是在叔叔那里建的。
宋玉安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个人,脸皮挺厚的一小伙子,结果这想法刚一出来,那小伙子立马就给宋玉安表演了一场什么就脸皮厚本厚。
“你是要回夏县吗?我跟你搭个顺风车咋样,你看我哥这车到了前边县城得去修,不知道要修多久呢,我急着去夏县,大哥,你行行好,帮帮忙怎么样?”
宋玉安转头去看旁边少年的哥哥,那哥哥满脸通红,巴不得挖个坑钻进去,正要开口训斥呢。
这货又开口了
“你看你一个人回去既不安全又没伴,搭上我不仅可以陪你唠嗑,到时候卸货还能等你打打下手,我不白坐你车,给你当卸车工,像我这么健壮的缷车工可不多。”
宋玉安没和这种人打过交道,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表演。
“不行,到时候你再自己把我车开去溜达,运气好我又得修一次,若运气不好我这新车怕是直接要报废了。你还是等着你哥哥吧,我走了。”
宋玉安拒绝,要是一般人有急事,他也不介意搭一程,这也是常有的事情,现在大家都贫穷,思想也淳朴,有时候遇上去背着东西,带着孩子的老人家,一般宋玉安都会搭他们一段。
至于年轻人,那是不理会的,谁知道安全不安全。
眼前这小伙子虽然能肯定不是什么小偷劫匪之类的,但架不住性子不靠谱啊,宋玉安总觉得要是沾上这人,那就要沾上一块牛皮糖,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那小伙子被他哥哥按住了,宋玉安独自开着车,天黑了很久才回到了夏县。
这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宋玉安以为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告诉他,什么叫命中注定,有些事情,有些人,你还真是想避都避不开啊!
回到夏县,宋玉安住了一晚,第二天去工地上视察了一圈才离开。
几个包工头约莫是从哪里得知了他拿到政府项目的消息,手下的工人比上次多了些,质量也还算叫宋玉安满意。
如果他们一直这样知情识趣,宋玉安是愿意把接下来的工程交给他们去做的,毕竟做生不如做熟,找熟人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介于在半道上遇到了认识他的人,宋玉安等了三四天才去县里把车一辆一辆开回来。赵刚学得最快,目前已经可以自己慢慢驾驶着练车了,宋玉安也不去管他们,眼看已经进入农历二月了,他可是忙得不得了。
“安子,真不用我也来帮忙?”
宋家小院子里,陈教授看着站在手脚架上小心翼翼折枝的宋玉安问。
“不用不用,您想忙活,下午有的是事情呢,这爬高上低的您这么大年纪就别来了,有小陈他们帮忙就行。”
“嘿,你真混小子,又说我老,行吧行吧,我老了,你自个儿忙活吧!”杨教授索性不理会他,坐一边喝茶去了。
宋玉安没再说话,把折下来的条子递给宝珠,宝珠知道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也小心翼翼的接过才放进树下的篮子里。
第71章
嫁接是个容易学但不容易学好的活计,有枝接和芽接的区别,芽接容易成活,长势快,但是接活以后是一枝独秀。
枝接虽然成活率没有芽接高,但是一旦生长以后就是横向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摘果的方便程度都会比芽接高。
宋玉安选择的还是枝接。
农科院的大学生,不论是研究什么的,嫁接这种入门活肯定是会的,杨教授带着他们来给宋玉安帮忙。宋玉安也从本家户族里选了几个年轻人带着身边,教他们如何嫁接。
现在母树就那几棵,每一根枝条都金贵无比,所以凡是种植果树的人家,宋玉安都免费来帮他们嫁接,但等这些树长大,成为二代母树以后,就要他们自己去嫁接了,毕竟宋玉安就一个人,整个湖东村多少地呢,他就是和哪吒把三头六臂借过来都忙不过来,除非观音娘娘能把千手借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湖东村要发展成为水果种植基地,这些简单的技能他们必须掌握。现在不会没关系,宋玉安会慢慢教他们。
而且他这两年也在和杨教授打好关系,就看看对方有没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到湖东村来工作。
对于挖人才这件事情,宋玉安是乐此不彼的。
“早春嫁接是最好的时节,嫁接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天气,下雨天不接,刮大风不接。”
“宋姐夫,这是为什么啊?”叶家本家一个叫叶明德的小伙子极是喜欢追根问底,做什么都要问清楚。
宋玉安也没生气,细心的跟他解释道:“嫁接是把两根枝条接在一起,本来就跟脆弱,天阴下雨的,风一吹把接口吹歪了,你说那树还能活吗?”
“不能。”叶明德摇摇头,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居然没想到,有些懊恼。
喜欢问不怕,就怕明明不懂也不说,自个儿闷着,那能学到什么。宋玉安见身后几人都听见去了以后,又接着道:“另外一点就是要看粘木,粘木不适,就是病了,伤了的时候不接,母树病了的时候也不能折枝。”
后面这个大家都知道,宋玉安就没多解释,反而叫他们走近些来看他怎么划插口。
“这是有个数据的,不能少于两厘米,两点五厘米最好,你们初学的拿摸不准,可以自己弄个小尺子量一量。咱们这是一年两年的桃树,所以只接一条穗枝,如果是接山里多年生的棠梨,就可以接两条穗枝。你们要是想练手的,后山那一片不是有很多老东梨火把梨么,去折点穗条找棠梨树接了练手。
这活儿就讲究个心细勤练,简单得很。叶宁耀你们几个,听明白没有?知道怎么写作文了?”
后面这句话是对跟在后面的叶宁耀,叶康平,玉竹还有两对双胞胎说的,周末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