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安在运输那会儿跑得地方也多,他记得有一个镇子上种了不少莲藕和茨菇。
他跑了一趟,买了一车种回来,莲藕,茨菇,茭白,菱角,把几个小池塘和烂包田都给种满了。
等明年荷叶冒出来,四月天的荷花季,可以带着宝珠过来照相,一定很美!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宋玉安除了偶尔关心一下赵刚的进度以外就不再出门。
每天去看一圈工人们给果树浇水,施肥,其余时间专心的照顾宝珠。
毕业班要高考,中考了,这是他们学校第一次参加考试,宝珠的压力可想而知,人都比以前憔悴了,叫宋玉安心疼得不行。
这一批学生来自于精英招生计划,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课余时间,放假,都待在图书馆。
学生这么积极,宝珠也就泡在图使馆给他们讲题。一天天下来,嗓子都哑了,宋玉安心疼,但他知道劝不住宝珠,只好去找李寒梅弄了个凉茶方子,每日里煮一大锅放在图书馆,让老师和学生们免费喝。
校园建设已经收尾,宋玉安索性叫他们先停工,等考试结束了以后再说,也不怕没活干,赵刚那里大把的活呢。
这样加班加点的复习,不仅仅是宝珠和教授们累,就是学生,也憔悴了不少。
这样不行,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但复习也不能停下来,宋玉安只能从生活上来给他们进补。
养殖场每个星期都杀一头猪,骨头,五花肉,瘦肉全部紧着学校食堂,多的卖给村民。
而且三五天的,宋玉安还要叫送一批鸡过去,虽然伙食好了,但食堂的价格也没有涨,用宋玉安的话来说,这也就是沾了毕业班的光,给大家宋福利,不仅如此,毕业班的每天早上还有一个免费鸡蛋呢。
可惜没有牛奶,夏县附近也没有奶牛养殖基地。
嗯,这是个问题,听说当年日本人就是每天喝一杯牛奶才在身高上超过中国人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牛奶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遇上有奶牛,倒是可以弄一批回来繁殖。
宋玉安像个小仓鼠一样,湖东村就是他的地盘,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的地盘上扒拉。
毕业班这边紧锣密鼓的复习。
宋玉安那边除了照顾宝珠,琐碎的事情不少。这一季的青菜都收完了,但是辣椒进入了收获最多的时节。
每天都有人摘了来找宋玉安,叶卫军和叶拥军兄弟两个就在晒谷场守着大称给他们过称,发钱。
若是天气好,过了称就叫村民倒出来摊开晒,若是天气不好,就倒进车里宋玉安拉去市里。
虽说叶拥军回来以后,爆米花机也带了回来,但那毕竟是宋玉安买的,回到村里他怎么好意思再去和宋衍分钱。
老六在北京,老七毕业后也去了北京,兄弟三个都往城里跑,可房子就一处,还是占了侄女婿的便宜。
儿女是债,地和房子他都给侄女婿了,这是应该的。但回来以后没什么进项,他心里也是挺着急的。
宋玉安从宝珠那里了解了一些老人家的想法,想着两人身板都还硬朗,就把这收菜的活交给两位老人家,按斤头给他们算钱。
叶卫军是不会和宋玉安客气的,都是一家人,孩子给的就接着。叶拥军见二哥都接了,也就跟着接了。
辣椒一批一批的收,但是罐头厂那边才建设了一半,宋玉安不得不弄了一台粉碎机,灌装机回来,又去玻璃厂定了一批罐头瓶子,怕影响宝珠,都不敢放在家里,而是租了村里的一所老房子弄个小作坊。
这个天腌制的酸菜味道不好,不放防腐剂根本就放不住,宋玉安也不制作酸菜,他把晒干的辣椒混上花椒,胡椒,八角草果等香辛料还有花生,芝麻全部磨成面,大锅架起来,菜籽油烧到七八成热,一瓢一瓢打起来倒进去,再迅速的搅拌,就成了辣椒油,香味整个村子都闻得到。
第76章
辣椒油灌装以后,再贴上自己设计的商标图,这就是宋玉安出厂的第一批辣椒油,他一车车往外拉,却全部存进自己的空间,这些货在满洲里肯定很受欢迎。
嗯,既然要做,就要做好,海拔太高的山上大部分果树不适合,花椒倒是合适,也许可以和山里的那几个村商量商量,他们种花椒,八角,由宋玉安来回收。
那几个村子重男轻女比湖东村湖西村还严重呢,只要能换钱,把女儿嫁给几十岁光棍都是他们能赶出来的。
要宋玉安来说,这样的村子活该世代贫穷。
但如果你不去帮助他们一把,一百年以后,他们的观念还是和现在一样的。
只有生活好了,叫他们知道没有文化,你连算账都不会,被人坑了都不知道。他们才会选择送孩子来上学。
哪怕他们只愿意送男孩子来,但是这层孩子接受教育以后,观念发生改变,哪怕改变不了父母,但总会有收获。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事情,既能在挣钱的时候顺便帮助别人,宋玉安可是乐意得很。
他一直觉得,他上辈子就是因为好事做多了,才能有这一辈子的好生活。
湖东村辣椒油的香味还没有发散完,高考却马上就到了。
“咱们高考考场在夏县一中,考虑到路程问题,学校为大家在夏县定了旅馆,到时候统一听指挥,有家长要陪考需要另外安排住宿的,自己写申请交给我,这个星期就要确定下来,大家知道了没有?”
最后一次放假,宝珠反复交代。
“回去了不要去爬山,游泳,我看村里有些毛孩子居然开始吃没有成熟的酸桃涩李,你们是大人了,要管住自己的嘴,考完试老师请你们吃,这几天不管吃什么都得忍忍,身体最重要。”
“叶老师,是请我们吃宋师公果园里那些么?”
有胆大的学生开起了玩笑,宝珠年纪本来就不大,性格又好相处,多数学生都挺喜欢她的。
“对,考完了你们宋师公亲自摘了送到你们毕业会上来,吃不完还可以让你兜着走。”
学生们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
今年的考生运气还行,高考那几天艳阳高照,无风无雨。宋玉安把家里的车全部开过来了,还找何耀宗借了几辆,终于把文理科两个班一共七十二个学生拉到了夏县。
旅社定在夏县一中附近,因为一家住不下,就定了两家。高考这两天,学校其它的年纪都放了假,除了身体受不得波折的老教授,全校师生都来了,宋玉安还把保安队也给带来了。
他前两年收的地也有房子,只是一中附近的没有,不过给赵刚租的房子就在这附近,倒是可以负责伙食。
宋玉安是不敢叫学生们在外头吃的,自个儿车上肉菜粮食拉出来,请了两个大妈来给学生们做饭。
也许应该在这附近买地盖个酒店,平时对外营业,高考就做考生临时宿舍。宋玉安脑子里又有了一个想法。
毕竟明珠中学至少十几年以内是不可能设立高考考场的,外面的酒店不确定性太强,不方便。
高考两天,明珠中学的学生们痛并快乐着,考试折磨得他们欲生欲死,但是学校里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又让他们幸福得冒泡泡。
就问,全国上下有没有他们叶校长这么好的,纸笔,连喝水的保温杯都统一发放了,没看其它学校的学生羡慕得的眼睛都红了么。
宋玉安表示,为了挖这些学生,大钱都花出去了,可这个精英计划以后会改变。毕竟现在明珠中学已经划进了整个县城学生们小学升学考,中考可以报考的学校,只是录取分数线不低。
对于成绩好的,他以后还是会设置奖金,但是不会再去到处挖人了。怎么样才能让同学们主动报考明珠中学呢?
除了师资力量这样的实力,福利当然也很重要,毕竟明珠中学也是有很大的短板的,它可是坐落在山村里,这对于喜欢城市生活的学生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减分的问题。
幸亏他买的地够大,以后就冲着夏县第一所带足球场的学校,应该也能吸引一层学生。
高老结束,宋玉安安排几位司机把所有学生和家长安全送到家,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但是宝珠却歇不下来,各年级期末考,中考和小学升学考试还在后头跟着呢,她作为校长自然是要全程关注的。
高三的学生走了,宋玉安也没吝啬,食堂之前的待遇一直坚持到最后小学升学考结束。
明珠中学本校的小学生,初中生可以直接进入本校高中。也可以报考其它学校,这是宋玉安深思熟虑过的,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日后招生会先紧着湖东村和湖西村。
而他给这两个村子家长的承诺就是,只要月亮湖还是他在承包。会免费让两个村的孩子念到高中毕业。
这是一笔不小的钱,但宋玉安知道,宝珠的理想是全湖东村的女孩子都能上学,湖东村可以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这一批孩子出息之前,他除了给他们免费上学才可能实现,否怎跟家长说破天都没用。
没看前不久还出现了初三女生要被父亲拉回去嫁人收彩礼的事情么,那个酒疯子父亲胡搅蛮缠的,宋玉安最后也火了,直接把县妇联的人叫来把那个父亲拉去拘留了几天,顺便给两个村子的村民好好讲讲什么叫迫害妇女罪。
他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在,还了解未来历史的走向,更有一身学识,只要他想,钱对于他来说也能像后世那些土豪一样,钱只是个数字。
可是那样他快乐吗?不快乐,不然前世也不会上千亿资产说捐就捐。
还是帮媳妇实现理想更有成就感。
宋玉安付出这么多,自然是有成果的,明珠中学的小学,初中所有学生,只有两个中考生选择了报考县城的学校。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待在山里,哪怕这个学校真的很好,叶宝珠也不在意。
放了暑假,宝珠终于清闲下来,宋玉安打算带着老婆孩子去县里玩了一圈,自己的孩子带了,留在家里的其它几个孩子不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