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反派渣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钟九响,苏锦楼携着王文珺在众人的簇拥下漫步而来,殿内众人皆纷纷跪伏在地,“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锦楼将王文珺牵到座位上坐着,自己又在一旁的御座上坐好,“免礼平身。”
  众人高呼,“谢圣上,谢娘娘。”
  “今日乃朕生辰,便邀请群臣与朕同乐,诸位不必过于拘束,只管尽兴便好。”
  苏锦楼说完场面话,示意寿仪正式开始,宫女内监排成两行鱼贯而出,他们有条不紊的穿梭在大臣之间,将珍馐美食一一摆放在桌上,大殿偏右侧有个半人高的屏风,里面坐着宫廷演奏礼乐的乐师,声乐响起,舞女手持羽扇在大殿中央随歌起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臣子开始向皇帝献寿礼,有半人高的红玉珊瑚,有象牙雕刻的祝寿龙船,有青花万寿瓷瓶,最令苏锦楼喜爱的是户部尚书左明堂所呈的一个装有稻穗的木盒。
  “这是稻子?”
  苏锦楼欣喜的拿着盒子,这盒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与其他价值千金的礼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然而如今这个毫不起眼的盒子却被苏锦楼珍重的握在手里。
  左明堂行了一礼,“禀圣上,这是南边收割的水稻,据说北边亦有不少种植水稻的人家,不过因气候地理等原因,尚未收割完毕。”
  苏锦楼大喜,“看这稻穗米粒充盈,枝头弯压,想来今年的收成不错,甚好!甚好!”苏锦楼当即嘉奖了左明堂,又想到左明堂前两天上表乞骸骨的折子,不由得又加重了两层赏赐,看的别人眼热不已。
  献礼结束,众人推杯交盏,觥筹相著,又有文官上前当众作诗,既展示了文采又讨得皇帝欢心,苏锦楼表面笑眯眯的,实际上心里却在骂娘,天知道他有多讨厌诗词,一想到当初为了作诗,被小白追的满院子乱跑光着屁股爬树的黑历史,他就恨不得把鞋子脱了扔到这些文采斐然的官员脸上。
  等苏锦楼晕乎乎的听完寿词,立马起身前往畅音阁,畅音阁是宫内听戏曲看杂技的地方,从武英殿到畅音阁,一路上张灯结彩,沿途五品以下的官员分队而列,远远望见圣驾到了,无不磕头祝寿,銮驾后面随行的太监笑呵呵地向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分发寿桃、寿糕等点心,让这些无缘进殿的官员共同分享皇帝的福寿之喜。
  半道圣驾途经芙蓉园,园中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唱的曲子是苏锦楼老家棠柳镇的民间小调,而且还是改编版本的。
  苏锦楼来了兴致转道去往芙蓉园,后方的张氏眼见皇帝果真去了园子,眼里闪过兴奋的色彩,她一早就知道凭着乖孙女的歌声必会引起圣上的兴趣,张氏自顾着畅想孙女宠冠后宫的美好未来,却未曾注意到一旁的吴氏毫不掩饰的讥讽之色。
  吴氏冷眼旁观,张氏将王楚恬带进皇宫打得什么主意明眼人一瞧便知,也就只有张氏这个老糊涂才能做出让王家孙女当众邀宠的无耻行径,今天过后,汴京城都会知道王家女是个什么货色,幸好家里的文珊从小长在临平,等今次宴会过后,她定要搬出王家,不能让张氏这等人坏了文珊的名声。
  苏锦楼刚进了芙蓉园,只见大片姿态艳丽的芙蓉花间,有一妙龄少女正翩翩起舞,乌云秀发,杏脸桃腮,朱唇皓齿,隆胸纤腰,眉如春山浅淡,眼若秋波宛转,举手投足间犹若幽兰之姿,胜似海棠醉日。
  众人神色各异,有不少认出此女身份的人皆对人群中的王学宗投以注目,看的王学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下子,丢人丢大了!王家的百年清誉一朝尽毁矣,以后谁还敢娶王家女?
  王楚恬一舞终了,婀娜多姿的走到苏锦楼的面前,款款而拜,“王氏楚恬拜见圣上。”嗓音清脆悦耳,神□□语还羞,说不尽的清雅秀丽。
  苏锦楼盯着王楚恬看了好一会儿,久久不发一语,众人见着苏锦楼此等神情,纷纷猜测圣上是否是看上了王楚恬,想要将她纳入后宫,又默默的看了看皇帝身旁面无异色的皇后娘娘,不禁感叹一句,真不愧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眼见家族里的女子当面勾引圣上,竟还能面不改色,这份涵养让人佩服。
  人群中的张氏通体舒畅,微微抬高了下巴,睥睨着一旁的吴氏,眼中的恶毒几乎化为实质,待到楚恬入宫得宠之际,就是吴氏命丧之时。
  就在众人皆以为苏锦楼看上王楚恬之际,沉默不语的皇帝陛下终于发话了,他指着面前的女子对一旁的王文珺说道,“皇后,这是王家的女子?”
  王文珺点头,“是呀。”语气温和,无一丝愠怒,仔细听来,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苏锦楼奇道,“王家莫不是穷得连衣服都置办不起了?”
  王文珺十分配合的问道,“圣上何出此言?”
  苏锦楼理所当然的说道,“若非如此,这眼前的王氏女子如何会穿的如此单薄?现在都快十月底了,她穿成这样不嫌冷的慌吗?”
  王文珺调侃道,“说不定这王氏比较抗冻?”
  苏锦楼忍俊不禁,“是极!皇后言之有理。”
  二人一唱一和,王楚恬被说的面红耳赤羞愤欲死,而后方的张氏亦是傻眼了。
  怎么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呢?这皇帝难道眼瞎了吗?楚恬姿容姝丽,皇帝怎么就和皇后讨论起抗不抗冻的话题了?又联想到一直以来皇帝拒绝纳妃的事情,张氏不由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莫不是,皇帝不行?


第144章 斩白鸭
  又是一年秋审朝审; 秋审即是由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三个部门共同对地方上报的重大案件进行重新审核,而朝审则是对京畿地区的绞刑和斩刑案件进行复审。
  经过秋审朝审的案件,其处理的结果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种为情实; 即罪行属实量刑得当; 维持原判下令处决,第二种是缓决,指案情尚有疑问; 暂时将犯人再行□□,留待来年秋审或者朝审再行处理。
  第三种则是可矜,即指案情属实,但有值得怜悯宽恕的地方,也就是法外亦要容情; 此等情况一般是将死刑改判为其他刑罚。
  最后一种则是留养承祀; 指案情虽重但因父母、祖父母等直系亲属无后人奉养和祭祀,经由刑部提出留养申请; 获得皇帝首肯后,囚犯暂且免于死刑让其戴罪回家尽孝,待长辈去世或有他人愿意奉养祭祀之时; 再对囚犯执行处决。
  历朝历代秋审朝审都会减免大部分死刑; 也会平反不少冤案,慎刑恤罪; 此乃君主仁慈的表现。
  苏锦楼看着手中的名单,这些名单是三司会审后呈上来的求情名单; 只要苏锦楼朱笔一批即可决定这些人的生死,张显霖的名字如他所料果真出现在了这份名单中。
  苏锦楼用朱笔将张显霖三个字单独圈了,又结合名单附上来的资料,斟酌片刻后圈了几个让他觉得不可饶恕之人。
  苏锦楼放下朱笔,揉了揉太阳穴,“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可都还在外面等着?”
  总领内监闫三宝躬身回道,“回禀圣上,三位大人一直呆在外面等候圣上的旨意。”
  “哦?”苏锦楼玩味的笑了笑,意味不明的说道,“果然是大晋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闫三宝眼皮垂了垂,上一次圣上好像也是这样赞赏下放的京官,结果那些京官对圣上的诏令阳奉阴违,最后圣上不仅把那些官员的官帽拆了,还让他们扬名大晋,只不过那个名是臭名而已。
  这一次也不知外面的三位大人中是哪一个不长眼踩了圣上的底线,亦或是三个都有?
  苏锦楼手指划过奏疏上的张显霖三个字,轻声慢语,“把名单拿给吴尚书后便让他们回吧,等了这么久,也不知朕圈定的名单合不合他们的心意。”
  闫三宝接过名单,“圣上最是英明果断,这名单必定是最为公正的。”
  苏锦楼哈哈大笑,“你这老小子,不论做事说话都甚合朕的心意,比那不知好歹的王守忠可强多了。”
  闫三宝是旧朝皇宫的老人,以前得罪过总领内监王守忠,一直被对方打压,后来在拔除皇宫死忠宫人之时,王守忠拒不配合,苏锦楼一怒之下便将王守忠杀了,杀鸡儆猴后不少人都主动投诚,而闫三宝也是这些投诚人员中的一个。
  闫三宝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在王守忠多年的打压下还能在皇宫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足可看出他有不俗的手段,苏锦楼当时随意点了他为总领内监,至今为止他始终没有做过一件犯忌讳的事情,苏锦楼用着顺手便一直没有换人。
  闫三宝身子低了低,“圣上谬赞。”
  只这四个字便不再敢多言,圣上刚才的话,表面上似乎只是对他的赞赏,往深里想便是说他有揣测圣意的嫌疑,闫三宝十分清楚苏锦楼的雷霆手段,越是了解这位陛下心里对圣上越是惧怕,别看圣上似乎玩世不恭,可一旦有人犯了他的忌讳,结局只会是坠入无边地狱。
  刑部尚书吴世林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名单,当看到被朱红色笔迹圈出的张显霖三个字时,心中顿时一阵失望,他与一旁的左都御史王学宗对视了一眼,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而大理寺卿郑秋风正专注的看着奏疏上的名单,对于另外两位大人的小动作似乎全然不知。
  闫三宝手持拂尘轻手轻脚回到苏锦楼的身旁,“禀圣上,三位大人都回去了。”
  “回去了?”苏锦楼手中批改奏本的动作不停,“可有人说什么?”
  闫三宝回道,“三位大人当场打开了奏疏名单,只是细看了一会儿并未多言。”
  苏锦楼将手中批阅好的奏本合上放到右手边,又看了看左手边高高堆着的奏本,不禁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也不知大皇子什么时候回来。”
  “圣上是思念大皇子殿下了?”闫三宝轻声说道,“这眼瞧着快到年底了,想必大皇子殿下应该在赶回来的路上了。”
  苏锦楼搁下朱笔,往椅子上一靠,“这孩子,也不知是否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