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田园美食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娘是在傍晚时分走的,她撑的很,直嚷嚷连晚饭都不用吃了,吃一顿管好几顿了。
    王妈妈临走时,脸上凝重的神色,难得舒不少,看上去也没那么严肃。
    至于花娘的心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一切还得看他俩的缘分。
    **
    之后的几天,李元青跟冬生忙死了。
    先是屋后的那块水塘,要种莲藕跟菱角,后来林德寿又送了些茭瓜苗子过来,说是从其他水塘里挖的,只要栽下去,到了秋天,就有茭瓜吃了。
    幸好去年清淤的时候,把水塘扩大了些,要不然这么多的东西,还种不下呢!
    除了屋后的水塘外,冬生还承包的村里的另一块水塘,那块水塘前年清过一次淤泥,所以可以直接用抽水车进行抽水,之后再到河里专门打捞大肚子的鱼,扔进水塘里,就行了。
    河里的鱼适应能力强,也更强壮,毕竟在河里没有在塘里容易生存。
    养鱼也只能用这样的法子,要不然上哪去买鱼苗去?之前是听说其他地方的人,养过鱼苗,黄大全亲自跑了一趟,结果发现,人家养的是锦鲤,专给有钱人家玩赏用的,价格贵死了。
    不过,土法有土法的好处,至少这样一来,不会因为鱼苗放的太多,密度太大,而影响收成,也是等于野生的环境生长。冬生包的那块鱼塘可比田家屋后的那块大多了,所以鱼得喂食,不能光靠吃土。
    所以,他也弄了不少的茭瓜苗种在水里,莲藕不行,种莲藕的水不能太深,否则荷花茎长不出来,也就没办法长出莲藕。但菱角可以,在夏天的时候,还可以给鱼提供遮阴。除了以上几种之外,麦芽还提议哥哥去河里捞些水草,家养的鱼都是吃草的,而河里的水草就是鱼的最佳食品,水草也容易养,放在水塘里,也不用管它,靠着鱼在水里产生的粪便带来的营养,就足以存活。也得防止水草长的过于茂盛,这东西长疯了,也很可怕。
    弄这几样东西,他们都没经验,虽然花娘有把养殖技术写下来,可真正的上手去做,跟纸上谈兵,却是两码事,还得一步步摸索着来。
    最后一轮倒春寒,是在农历三月初的时候,正赶上满山桃花盛开,这场倒春寒来的很猛,气温陡降,跟着人下也半日的雨,紧接着便是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虽然气温降了,但相比腊月里的寒冷,却是有所不同,没有寒彻入骨的感觉。
    有了前两年的经验,田李两家今年干起小买卖来,可谓是得心应手,臭豆腐,凉皮凉粉,绿豆粉,还有火锅卤菜等等。所有应季而生的小买卖,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本来多了郑玉,人手应该够了,但郑玉是新媳妇,新媳妇首要的任务是生娃。就在郑玉焦急着肚子一直没动静时,终于等到月事晚了。
    这个年代,不孕不育的人少,除非天生残缺,否则不会发生生不了娃的情况。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情况,生娃不顺利,导致身子毁了,这种情况倒是不少。
    小娃长的就是快,麦芽还没感觉到,牛牛就已经三个多月大了,整天没事就在那唱,“依依呀呀”,这家伙还流口水,田氏说小娃流口水就说明要长牙了,一般都在四个多月才流口水长牙,可能是牛牛营养好,所以才三个月就要长牙了。
    瞧他整日哈喇子不断,李氏给他做了不少的围嘴子,都是用软呼的棉布做的,湿了就换。
    不光如此,麦芽还发觉这小子吃奶的时候,喜欢用牙板磨了,虽说他没长牙,可真咬起来还是疼的很。
    几次夜里李元青都被麦芽的惊呼声吵醒,瞧着自己的娘子被咬的眉头直皱,李元青真是又好笑又好气,牛牛的小屁屁,还打不着呢!
    他只得吓唬他几句,或者拿眼瞪他,没想到这小家伙也学会反抗了,啊啊哦哦的跟他对上了。
    半夜里,经常听见他们爷俩相对着吵架,麦芽也懒得管,让他们俩闹去。
    春天到了,后山上的竹笋也到了采摘的季节,也是因为有了去年田家带头弄的竹笋干,所以今年上山采笋的人格外多。采笋最费时间的就是往下运背篓,一来一回,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
    冬生跟李元青商量,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竹篓直接从山上接下来,不用再来回跑,这样效率快了可不止一点点呢!
    他俩讲话的时候,李氏正坐在旁边搓麻绳,这是家里沤的最后一批麻秸,现在他们都用从县城里买来的渔网绳,听说是加了什么胶的,又滑又结实,比麻绳强多了,虽说贵些,但是耐用,相较之下,也是一样的。
    听着李氏搓麻绳的声音,李元青回头看,冬生也是,突然,他俩几乎在同时,都想到一个点子,也不算是新点子。记得他们小时候,经常用这招,做铁环玩。
    这方法做起来,最简单,却也是最方便的。
    在后山上找棵对着田家附近的大树,在山下也要找一棵同样的树,在两棵树中间栓上结实的绳子,利用高度的落差,就能把山上的竹篓滑下来。
    两人凑在一起,一琢磨,觉着这个办法,于是就赶紧着手准备。
    渔网绳家里有现成的,反正放着也不会坏,所以他们买的较多,中间甚至都不用打结,直接就能拉下来。装竹笋的篓子,可以换成竹篮或是水桶都可以,只要保证中途不会撒落就成。
    天气渐暖,麦芽跟牛牛都脱了沉重的冬衣,只有早上,或是傍晚时,才要添加衣服,其他时间只穿单衣。牛牛最近学会认人了,赖在她身上,就是不愿意撒手,到了晚上更狠,谁抱都不行,非得是她。
    孩子认人,是最磨人的。麦芽现在啥也干不了,被他捆的死死的。
    这不,瞧着外面太阳挺好,她便抱着牛牛出来晒太阳,走到院子里,就看他俩在那倒腾着什么。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想从山上拉个绳子下来,“你们就只做个绳子,什么都不用吗?”
    李元青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了看他们娘俩,微笑着道:“只要能用就成,等用的时候,在绳子上抹些油,肯定不会卡在半路上,外面的树我们也找好了,就在大路边上,看这高度肯定是够了的。”
    冬生道:“我觉着应该行,我们在后山找棵高些的树,到时候再做个勾子,把篮子挂上去,不过还是得试一试,不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看他们俩人干劲十足,麦芽也没拦着。很快绳子就弄好了,他俩便一块上山去找绳子,因为绳子长,两人拿了根扁担抬着。
    郑玉因为有了身孕,家里的重活,田氏都不让她干,陈二顺也被她叫了回来,酒馆里的钱是赚不完的,还是家里的人重要。
    冬生跟李元青抬着绳子走了,麦芽便抱着牛牛,晃到娘家去。
    因为郑玉怀孕的事,家里的卤肉便拿到临仙楼去做了,实在是腾不开人手干。陈二顺现在好歹也是家里的长辈,有些该承担的责任,他肯定是当仁不让。
    大黑现在成了牛牛的专职保镖,牛牛走到哪,这便跟到哪,一如此刻,麦芽抱着牛牛走在前面,大黑就摇着尾巴跟在后面,不紧不慢。
    牛牛趴在麦芽肩膀上,看着后面跟来的大黑,对它依依呀呀的讲个不停。
    田氏老远就听见牛牛的声音,他们还没走到门口,她就迎了出来,“哎哟,我的小宝贝来啦,快让姥姥抱抱,瞧瞧小哈喇子淌的,比咱家门前的小溪沟的水还多呢!”
    麦芽笑着问道:“嫂子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郑玉从大门里头探出身子,“我在这儿呢,咋了,才一个晚上没见,你俩就想我啦?”郑玉自从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之后,整个人都开朗不少,也爱开玩笑了,时常跟麦芽对着揶揄一番。
    麦芽道:“是哩,你可真聪明,一下就叫你猜对了,要不今晚我跟你睡吧,叫他们俩个人睡一个屋去,你看咋样?”
    “你行,我就行,”郑玉顾不得跟她说话,已经跑去逗牛牛玩了,田氏顾及她有身孕,所以现在不让她抱,她也只能逗着玩玩,过过干瘾。
    麦芽说起冬生他俩去山上栓绳子的事,田氏也好奇着,三个人便走到大路上,远远的还能瞧见他俩抬绳子的身影,正往山上走呢!
    田氏亲了下牛牛,道:“都不晓得能收多少竹笋,干啥还费那么多事,背几次不就背回来了嘛!”
    郑玉一手扶着腰,一手撑在额头,挡着阳光,看向他们,“背着多累啊,照那样背着,挖竹笋就不划算了,今年雨水好,山上的竹笋也多,要是来不及采摘很快就老了。”

☆、第157章 皇上?

麦芽也道:“采笋最好的时候不超过半个月,十五天,要是光靠背,还不得累趴下!”
    牛牛待在田氏怀里也不老实,一直盯着他娘看,小手伸着,就想着去够她,好像是看能不能够到娘亲,自己再爬过去。
    田氏也不管山上的那两个家伙,她看着牛牛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麦芽,没好气的道:“你娘又没跑,瞧把你给急的,娃娃抱不是一样的吗?就不能让你娘歇歇手?照这个样子下去,我看你断奶的时候咋整!”
    麦芽也觉着这样的依赖不好,断奶时肯定很麻烦,这小子现在胃口越来越大,她都快跟不上了,要不是因为没有奶粉喂,她早把奶断了,“断奶的时候,要不弄只母奶回来,叫他喝羊奶?”
    田氏直摇头,“尽说傻话,这养娃,要么你一开始就让他喝羊奶,要不中间就别换,直到断奶,然后再喂饭,他已经吃习惯了,羊奶沾都不会沾,等再过一个月,就能喂些稀饭吃着,慢慢给他添粮食。”
    这个麦芽了解,即使田氏不说,她也准备熬米糊,或是稀饭给牛牛吃。她现在的奶里,已经没什么营养了,是该添加些米糊糊。
    冬生跟李元青跑起来也挺快,因为要留一个人在山上,只由一个人扛着绳子往回赶,这回来的是李元青,看他扛的那样累,麦芽便跑去接他,等跑近了,李元青却直摆手,叫她别管,不过要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