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已经让惠宁师父十分满意了,她喜欢吃甜,尤其喜欢吃豆沙包和糖三角,豆沙包姜锦包的小,一口半个,豆沙甜而不腻,面皮柔软带着麦子的香气,糖三角则一咬满口都是甜蜜,让惠宁师父喜欢不已。
姜锦做了不少糖三角,等第二日惠宁师父走的时候,给她带走了不少,庵里的尼姑也爱吃这个。
古代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辛的,泉水庵里的大部分尼姑都是粗茶淡饭,这样的甜食还是很少见的。
等送走了惠宁师父,姜锦才懒洋洋的开门,卖的也是素馅包子,昨儿因为接待惠宁师父,没在厨房动荤腥。
好多顾客简直是失望极了,其实喜欢吃素包子的不少,但是喜欢吃肉包子的更多,很多人可是无肉不欢的。更何况连素馅包子这一日也是限量供应的,姜锦就蒸了三笼,毕竟错过了早上,本来还怀疑能不能卖完,没想根本就没等到下午,包子就被买走了。
毕竟就算是没有肉包子,素包子也能凑合下么,不过好多之前只买过肉包子这回发现姜锦卖的素包子也十分不错。
其实她现在的生意拓展的不错,虽然达官贵人没人来买,小官儿来买的不少,毕竟又便宜又好吃,中午去当值的时候吃个包子,喝杯热茶反而比大鱼大肉熨帖。
更有那等聪明的,先在火上烤了,烤的表皮金黄,咬一口下去,别提多好吃了。
这一日也是凑巧了,礼部侍郎的小厮带了几个包子做午饭。但因为快要恩科了,忙了大半天,没来得及吃午饭,这小厮就把自己刚刚烤的金黄的包子奉献出来了。
这位侍郎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也不管是包子还馒头了,接过来就咬了一口。
然后他的表情就变成了惊艳!
包子这东西其实都是家常吃的,小厮买的也是最常见的韭菜豆腐鸡蛋的素包子,想要惊艳味蕾其实挺难的。
但是架不住这位侍郎他饿了啊,东西也确实好吃,烤的金黄面皮下面是柔软的发面,里面的韭菜豆腐鸡蛋微微烫口。
这位大人的味觉很灵敏,隐约还尝出来一点鲜虾的味道,大约是用来提鲜的?虽然包子某种程度上是剩的了,可是这个味道还是很美妙的,让侍郎大人十分满意。
至少这美味足够激发这位侍郎大人的灵感,然后灵感来了的侍郎大人,他写了一首诗!
诗人嘛,总要发表些感慨的,这位大人感慨了的是其实论起来包子的美味也不比那大鱼大肉差,所费却寥寥,世人整日大宴小宴,那就是浪费啊。
这侍郎在文坛里还是有些名声的,这首诗很快就传出去了,而且因为现在浪费之风颇盛,很多人有些忧患意识,便把这诗传播下去。
等后头,连皇帝都听说了这事,虽然有点微妙的不爽,但是在太子的劝说下,还是赏了点东西,做了个门面功夫。
然后在姜锦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她的包子店火了,一天到晚都有人来。姜锦虽然对自己做的食物还是很有信心,可是真没想到自己卖的包子一下成了网红包子,不对,诗红包子。
而且那位侍郎大人因为包子诗出了名,虽然包子诗听起来有点儿俗,但是照这个传播下去,说不准过几十上百年,他也能成为一带名诗人呢,于是十分高兴,还专门跑到姜锦那里提了这首诗。
姜锦虽然觉得这事发生的有点莫名其妙,但是生意好了两三倍不止,还经常有人来慕名而来,她也就不再介意了。
倒是柳叶十分虔诚的拉着姜锦去上香了,她觉得最近的运气真是好。
生意变好不说,那姜家人虽然在定南侯府人的撺掇下,真去定南侯府告了姜锦不孝,不想定南侯府突然反水,说不认识姜锦。
那官儿本来也觉得姜家人颇为无耻,就是真是他女儿,人都卖出去守活寡了,还有脸再来攀扯,加上秦王府和七皇子处两处授意,便在案卷中写了便是亲生女儿,已经是切结过的,何况这姜家有房有地还有儿子,也没有不孝一说,倒是这姜家夫妻俩甚为不慈,各打了四十大板。因为是那姜鹤递的诉状,他便连那姜家儿子姜鹤的功名也给革了去,诬告么。
姜家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再找姜锦闹一回的,然而还没接近姜锦的铺子就被人拎走了,然后就不知所踪了。
姜锦只知道被告的事,并不知道姜家那三人的下落,只以为回了乡,她也不关心。
原主残留的记忆,也只有恨意,不然那一日,她也不会爆发了,二话不说,直接上了打狗棒法。
不管怎么说,姜锦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运气确实不错,连因为一首诗,自己的包子店在全京城都闻名的事情都发生了,看来自己还真是转运了呢。
上香的时候更是有趣,有好几人认出来姜锦是谁,然后很热络的提起了姜锦的包子店,然后提出自己想吃的包子种类,让姜锦快点扩大规模。
姜锦其实也在考虑,不过地方和人手都不凑手,也不能太心急。总之顺妥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上过香,几乎眨眼就到了二月里,二月事情可不少,恩科马上要开始,还有播种。
首先是二月二龙抬头,而姜锦的生日就在二月二。
第48章 荠菜肉包子
其实二月二是姜锦娘的生日, 姜锦前世是福利院长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天出生的。前世她生日一直过得是去福利院的那一天, 因此穿越了, 姜锦也就索性过了原主的生日。
初一那天姜锦亲去庙里给原主点了一盏长明灯,然后给原主念了超渡的经文, 既然她能穿越,兴许投胎也不是什么虚妄事, 占了人家的身体,还是帮人家做点事比较好。
姜锦在庙里足足呆了一天才回来,见她心情不好,柳叶和宋嫂他们也不敢说话, 不过等到初二气氛就欢快多了。
早上一醒来,姜锦换了身新衣服, 然后梳了头发, 戴了珠钗银簪,镜子中的少女也有几分俏丽。等她收拾完了, 柳叶已经端了碗寿面上来,上好的骨汤面,上面放了两个荷包蛋以及切好的肉丝,清晨吃这么一碗热腾腾的面, 在微凉的初春瞬间多了许多的暖意。
姜锦吃完了寿面,倒也没耽误开门卖包子,因为生意比之前红火,姜锦又买了个人帮忙。这位新帮手姓陈, 是一位手艺不错的全灶,合家称呼陈三嫂,年纪也不大,三十来岁,原先在一家官宦人家做厨子,听说是卷入了妻妾争夺,才被发卖出来。
陈三嫂性格安静,也不多说话,手艺倒是不错,至少一般的菜色都做的出来,还有几个拿手菜。姜锦教她些新菜品,陈三嫂上手也很快,有了她做帮手,姜锦也没那么辛苦了,倒是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点别的。
等到中午的时候,不用姜锦动手,陈三嫂就做了春饼,毕竟二月二京城的惯例是吃春饼。
春饼用的是开水和面,有一斤十六合八合的区分,一合其实是两张饼,其实是两个面饼,中间用香油涂匀,用擀面杖擀平,下锅去烙,姜锦家做的十六合的小饼,比巴掌大些,吃着正好。
这次因为不是请惠宁师父吃饭,而且天气也暖和了,菜蔬也多了,炒的菜也就丰盛些,京酱肉丝,椒盐鸡丝,韭黄炒肉丝,肉末酸菜炒粉条,豆芽炒肉丝,酱爆豆腐干,凉拌的酸辣木耳海带丝,外加单炒的鸡蛋饼切丝。
除了炒的菜,桌上还有一个在外面买的熟食盒子。这二月二买盒子菜也是京城的惯例了,姜锦现在有钱了,买的是老字号一钱二分银子的中等小号盒子菜,里面放的是切好的猪头肉,酱肘子,清酱肉,卤肉,松仁小肚,熏大肚,酱口条,熏鸡丝,都切得细细的丝,任君随便选用。
除此之外,姜锦还让陈三嫂炖了个汤,做的是香菇炖鸡,这年头鸡都是草鸡,自家养的,香菇也是野生的,火候到了,一炖满屋子都是香味,飘得店铺外面都是,惹得好几个食客非要拿钱来买。
蒋二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过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家主子有吩咐,另一方面,姜锦家卖的东西好吃又便宜,当然要常来光顾啦。就连他那些兄弟,也经常托他买包子带走,姜锦对他也是有额外优待,带走不说,平时要是在大堂里吃,总有额外奉送。
这不,这一日,蒋二就比别人额外多了一碗香菇鸡汤,惹得一众大堂里的食客羡慕嫉妒恨,对他怒目而视。
蒋二也很嘚瑟,惹得附近的人嘀咕,“这小子长得也不好啊,怎么就得了老板娘的青眼了?”
蒋二听了心里也是一动,前几日,他家主子问他想娶个什么样的老婆,他想了想只想找个能一块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如今想想姜姑娘这样的不就挺好?性格爽快,为人能干,每天还有好吃的包子吃。
抬头看了一眼,已经吃完饭的姜锦正在大堂里坐着,虽然个子小小的,但是五官却颇清秀,今儿因为生辰特意收拾了,看着格外的格外的俏丽呢。
只是,姜姑娘的身份,自己真娶了她的话,定南侯府那边可能有点不痛快,不过也不要紧,自己又没多大野心,何况还有七殿下撑腰呢。
姜锦可不知道这位主在想什么,她心里其实盘算着另外的事。
现在生意发展的不错,她或许该开个连锁店?还是先搞蔬菜基地,给自己专业供应蔬菜?古代的商品供应是很不稳定的,而且姜锦也想开发点新品种。
因此犹豫了一下,姜锦还是准备先搞蔬菜基地,一方面想开发新馅儿新菜,另一方面也因为种植业是有节气要求的,什么季节种什么菜,这春季正是万物生发的时候,错过季节再种菜还是比较麻烦的。
她想的入神,蒋二看着她托着腮在那里发呆,自己准备走了才反应过来,心中也有点小郁闷,看起来,姜家妹子对自己没什么意思啊。
唉,没注意到就没注意到吧,蒋二一边走一边想,反正姜姑娘是自家主子罩着的人,自己想要啃窝边草也得先报备一下,不然肯定会被收拾。
当然,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