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榕也在一旁劝敬天:“明儿就回去吧,有我在,你还不放心么。”她其实心里也为丈夫鸣不平,每日晚上熬夜处理公务,休沐日变的很少,年纪轻轻就经常腰酸背痛,视力也没以前好,而陆知府夫妻却成日饮酒作诗,还好陆知府被撸下去了。
见爹娘都不赞同,敬天也只好一早就回去了。
敬瑜跟陆奕然的友情却未曾受到影响,他们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总是有着小孩的天真,却比小孩更加敏感一些。藤球在俩人脚下飞来飞去,等俩人都没力气了才停下,陆奕然把藤球抱在怀中,“敬瑜,我要回京城了,以后你要来京城找我玩。”敬瑜是第一个跟他真心相待的朋友,所以他很珍惜。
“好的,我最近正在攒钱,等我存够了钱请你下馆子,我弟上次说跟我姑父去吃的那一家可好吃了。若是可以,说不定我们还能吃酒,你不是一直想吃酒吗?”敬瑜尽量模仿大人说话,陆奕然要走,他是很舍不得的。
敬瑜智商跟情商与同龄人相比更为成熟,所以常常有一种别的小孩都是小屁孩的感觉,而陆奕然却跟他一样,所以俩人相处的很好。男孩子们不像女孩子容易起争执,俩人玩在一起,吃在一起,一起学习,尽管只有短短两年,可是却跟陆奕然亲如兄弟。他哥哥比他大不少,而且敬天一直在外读书,小弟年纪小,爹娘的注意力多半被小弟拿走,所以他有些心里话对爹娘不敢说都会跟陆奕然分享。
“嗯,我等着你。”陆奕然狠狠点头。
余榕亲自喊他们去吃饭,陆奕然看余榕神色如常,心里一松,他还怕余榕不欢迎他,却没想到吴夫人还帮他夹菜,想起他爹娘在桌上说吴家的坏话,他觉得无地自容。
“上次敬瑜说你爱吃凤梨炒饭,所以我跟他姑姑那儿又拿了两个过来,你尝尝看好不好吃?”余榕用勺子把饭舀给他。
陆奕然讪讪道:“谢谢吴夫人。”
“别客气,我们敬瑜就跟你处的好,你们这个年纪能这么好,我们大人都觉得挺好的,以后你去了京里跟敬瑜都可以通信,这边隔的又近。”余榕笑道。
陆奕然坚定道:“我会的。”
敬瑜在小伙伴走了后开始用功读书,而新的任命也下来,由吴襄升任直隶知府。以他三十多岁的年纪就成了四品官,吴襄跟余榕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任务越重了。难保后面陆家不出什么招数对付他,而且吴襄一介寒门,要抓他的小辫子太容易,所以吴襄不能放松。
“幸好分家了,要不然家里的事情也难说。”吴襄自己也没想过他能成为四品知府的,能人太多,他其实不算什么。分了家才好许多,即便吴荣现在也只是一个主簿,把吴荣弄下来也影响不了吴襄分毫。而吴刘氏现在在刘家做了居士,刘家的政治敏感度比吴家强多了,吴刘氏在家庙里离不开一步,而先前那个葫芦已然因为生孩子小产崩了,小婵早被吴襄解决了,即便吴襄再怎么不喜欢吴老太太,但小婵参与了谋害吴老太,这种丫头让她自己解决是最好的。
“这个知府看着是好位置,可坐上去却是千难万险,可是我这个时候不上任,反而好似怕别人似的。”吴襄沉吟道。
人生就是这样,想安逸度日,不是那么容易的,不管是对以前的陆知府夫妻或者是对吴襄来说都是如此。
直隶的人也非常现实,知道吴家升任知府,想着不要得罪陆家,都不敢听从吴襄的话做事。吴襄倒也直白,他既然能升任这么快,也不是一般人,你们两两之间总会有矛盾,运用制衡的方法,让办事效率提高。而且每件事情具体分配到每个人,若是做好了,吴襄都会一一写明送上去,哪里有问题就把所有人全部喊过来开会。
对比老百姓的意见,在同僚面前公然看到只有自己没有完成好,在直隶当官的人好歹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管多大的人总是喜欢别人表扬。
做的好的官员,吴襄还会特意跟百姓说明哪一项是由某某做的,百姓们也不是傻的,立马要宣扬该名官员。而且做的不好的,吴襄也会特意点出是哪里的问题,有一部分人对吴襄很有好感,有一部分人心里已经松动。
很简单,吴襄并不贪钱,也不贪权,也不贪美色,一个人无欲无求是最可怕的。而且吴襄的儿子敬天现在还在卫家住着,在国子监也是长期受到表扬,据说还是李灏的学生,小的在直隶也是谦虚谨慎,人家老娘是居士,老爹在家里深居简出。
李灏捏着胡须道:“这吴襄还真是个人才,这么快就把直隶上下融合了,让姓陆的在那里浪费了大好的位置。若是五娘嫁到吴家其实也不错的,现在你看看?”他叹道,李五娘本身就心思细腻,平郡王次子也是皇亲,进门前身边就有侍妾了,她憋闷的很,前些天又病了一场。
“那又怎么说?吴襄是不纳妾,可不代表他儿子不纳啊?”李五娘的亲事是李灏跟李夫人一起挑的,是个老实可靠的人,但像纳妾这种问题,他们管不了啊!平郡王夫妻请了名医给李五娘看病,李夫人也叹口气,这个侄女真是命不好。
李灏便道:“未必,他现在十三了,身边都干干净净的。”
李夫人道:“说这个没意思,你去忙吧,我今日去云溪郡主那里问问,她请了位圣手听说很不错。若是可以,让五娘也去看看,阿弥陀佛,保佑她最好有个孩子吧。”
李灏摆了摆手,他跟江榆林关系一般,见江榆林来找他,有些惊讶:“江大人过来是有何事?”
江榆林便道:“圣上派我做钦差要去兖州,所以暂时由您代职,我这边来跟您说一声。”江榆林确实很有盛宠,而且颇为能干,在小舅子被撸了后,依然对吴襄抱持很高的评价,所以李灏觉得这个人还真是个人才,不知道的还真的以为他是个直臣。
李灏很爽快答应:“行。”他又好奇道:“江大人去兖州做什么?”
江榆林眼神一凛,“捉赃。”
走上正轨后,余榕也轻松许多,敬天也回来了,敬亭抱着余榕的腿要吃河粉汤。余榕也来了兴致:“今天你爹爹不在,那我们就吃饼吧,河粉要加什么?”
敬天就要加牛肉,敬瑜要吃火腿,敬亭最乖,“我要跟娘吃的一样。”
余榕下了一大锅,再看吴襄领了江榆林回来,余榕道:“我再让厨上去做饭。”
江榆林却拦着:“榕姐,我就是过来吃个便饭,这个就很好。”
这俩人亦敌亦友,吴襄跟江榆林的关系也让余榕不解,江榆林这次经过直隶鬼使神差的去找吴襄说明情况,还特别说明,不用担心陆家。吴襄承情,顺势请他吃饭,可江榆林要来家里吃饭,吴襄也无法。
余榕贴了好几个饼,孩子们都吃的欢,一向斯斯文文,号称食欲不大好的吴襄都吃了好几块,江榆林就更不用说,还跟余榕道:“榕姐,我马上要去外地,可以多帮我贴点干粮吗?”
第151章
吴襄皮笑肉不笑道:“内子只会做些粗茶淡饭,还是别勉强江大人的好。”
江榆林挑眉:“这话就不对了; 榕姐还说过粗茶淡饭最是养人的。”
余榕看这俩人在较劲; 特别想笑; 可又不好僵在这儿; 只好硬着头皮打圆场; “我让秋桐跟你做点干粮; 你要吃什么样的只管跟她说就是。”她觉得小鱼对她亲近; 那是因为他在落魄的时候甚至做小厮的时候; 她们家对他都很不错; 大概觉得人在最低谷的时候遇到真心对待你的人总会有好感。这并不是说俩人有男女之情; 只是单纯觉得对方可以信赖吧。
吴襄不想下余榕的面子; 江榆林更不想余榕为难,秋桐顺势问了江榆林几句就去做了。敬天现在也是个少年了; 江榆林对他的兴趣更大一些; 他本人也是正经科举出仕; 二甲头几名。他考核敬天的学问,一来一往的说了许多; 敬天对江榆林知道一些,毕竟他身边的小厮清风还是江榆林送的。
“看来你的基本功挺扎实的; 但是作策论最重要的是实际经验,不如这样,我这次要去办事,你在我身边看看如何?”他真的是一时兴起,敬天很有灵性而且学问不差; 却又不浮躁,难得的好苗子。
敬天看了看吴襄跟余榕,余榕在儿子这样的事情上因为见识有限所以也看着吴襄,吴襄用手摩挲了一下下巴,微微点头,“你跟着江大人身边可别不听话。”男孩子本来就要多出见识,尤其是敬天来京里后都是在读书,游学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吴襄还是很欣赏江榆林的,尤其是最近吏治改革,最近推行的如火如荼的,有种对对方能力的赞同。
江榆林以前一直莫名不大喜欢吴襄的,现在却觉得这位倒真的是心胸豁达,不愧是榕姐的男人。敬天莫名有些兴奋,跟着钦差出去办事,他要学的路还很长,可能够出去闯就代表他懂的更多,他一点都不怕。
对儿子跟对别人是不一样的,余榕亲手把腌制的咸菜装了一小瓮,还做了咸肉饼跟甜饼,衣裳也准备了一些,因为她们以前都在外面所以收拾包袱余榕最有经验。江榆林一看这差别待遇,抽了一下嘴角,恰好被吴襄看到,顿时心情大好。
敬天直到骑在马上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江榆林把他喊在身边,他公文不少,而且要看的东西也不少,即便年纪轻轻已经是朝中重臣,却仍然勤奋不辍。某种程度,敬天觉得江大人跟自家爹爹还是很像的,而且江榆林对自己很照顾,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的是江瑜林的侄子。
“有点饿了吧,我们先吃点东西吧。”江榆林有些歉意的放下手中的公文,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丝毫没有觉得任何不对,可毕竟带了人家的儿子出来,不能让敬天饿肚子啊!
敬天眼神亮晶晶的,他爹也经常废寝忘食,他已经习惯了,所以听江榆林这么一说,不知道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