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
“……”
在这一群修士中,人人称奇。
当然,真正最高兴的,莫过于剑盟和蓬莱仙门的代表。
因为,这两家的修士,在大唐朝新帝的身上,可谓是投资多多。眼下,自然是将要收获的时节了。
不过,不同于山底上,有高兴,有思索的修士们。
在山腰处,赵箓还在看着,那一场祭祀。
那是万人的大场面,让人望之见之,总会心生畏惧的。毕竟,这不是上万的普通人。而是军士,是战场之上,血光刀剑之下,真正拼出来的勇士。他们的身上,有悍气,有凶蛮。也同样的,有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利气。
那是杀器在手,奋力拼搏向前的军势。
赵箓两只小拳头,一直拽得很紧。他有一种兴奋感,他觉得,这样的大场面,如果是那场中的一员,应该多好啊。
他不想当看客,他想当真正的一员。
有鼓声,有金鸣之音,在响起。
那是帝王祭祀了昊天上帝的曲子。
那雅乐,听在了所有人的耳中,都有一种神圣之感。
仿佛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声音。
“今睹天子尊,安知世间贵。”
赵箓呢喃自语,那声音很细微,就像是在喉间轻轻滑过一样,没有吐出半点音节。但是,赵箓知道,他头一回,用一种长大了的目光,知晓了啊。
这天下的一切,不像戏文里说的,什么大元帅,是大英雄。
在赵箓看来,真正的大英雄,不是别人手中能把玩的棋子。
这世间,天子,才是天下间真正的大英雄。
作者有话要说: 求正版订阅支持哒。
第104章
这一年,开平四年; 九月初一; 大唐朝新帝刘元瑞登基为帝。
当然,新帝登基; 自然又有新的年号; 是为天成。同理; 这一年; 亦为天成元年。
天成帝刘元瑞刚一登基; 自然是整军、治民; 一翻颇有治世的景象。
在秋天,赵家人全部回了封县城; 赵子殷当了八品主薄。杜明月则是安排了一家子的男童,进了学院读书。至于赵茵嘛,则是因为开年就满十二岁了。
在这个时代,应该要开始相亲了。所以,自然更多的时候; 是与杜明月一起进入了封县城大户女眷们的交际圈子。
说亲,这之前嘛,自然也是要拉出来,给各家的夫人瞧一瞧。然后; 相互才好撮合的。
如此; 时光也是慢慢悠悠的度过了。
天成元年一过,迎来了天成二年。
春日时节,柳盛花开。
封县城嘛; 并不算太大。
从书院到家中,来回的时辰,稍稍走快些,不过,区区两三刻钟左右。
本着觉得已经是大孩子了,加之,亲爹、亲舅舅都是衙门里当差。赵家三兄弟,自然是不乐意再让人专门接送了。
于是,每日上学、下学,赵家三兄弟,赵箓、赵策、赵简,以及三个书童任举安、任荐安、马兴安。这浩浩荡荡加起来,也是六个半大的孩子,热热闹闹的笑着一堆儿自己走着来回。
寒食节,这一日,封县城的街道上,还是非常热闹的。
这不,赵家的六个孩子,就是一起在道儿上笑说着话。
一路行来时,至半途,水井口胡同处,传来了一阵吵嚷声。
赵箓的个性就是有些好打抱不平,所以,他倒也不惧怕什么。直接领着小伙伴们就是往热闹嚷嚷的地方行去。
待走近了,众人方是知道。原来是一个身材非常壮实的孩童,正是一个人围殴了一群的小盆友。
嗯,这等利害人士。赵箓一见,便是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
赵箓走上前,问道。
那壮实孩童一见有人插一脚,倒也停了手。毕竟,赵箓一行六个大大小小的孩童,瞧着还是颇壮观的。
“他,他……们骂……俺……”
这壮实的孩童说话时,那一字一字吐出来的。此情况一瞧嘛,就让人知道。这是一个说话结巴的孩子。赵箓大吃一惊,有些明白了,何谓人不可貌相也。
“骂人是不对的。”
赵箓回话,表示他是站在了壮实孩童的一方。他笑了,挺爽朗的模样,又道:“我姓赵,名箓。我爹是县城里的主薄,嗯,八品官。”
稍稍表明了身份后,赵箓觉得他扯的虎皮应该足矣。至少,从一堆挨揍的孩童,以及这个揍人的孩童眼中,赵箓是看到了一些惧怕的神色。
赵箓觉得火候差不多,于是,他笑得很大方,对结巴的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俺姓李……李……大山。”
那揍人的孩童,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一边还是回了赵箓的话道。
“李大山,你跟我说说,为什么打他们?”
指着挨揍的孩童们,赵箓看得出来,这个李大山是一个非常憨实的小盆友。所以,他愿意听一听,这等老实人的话。
“他们……骂……俺……”
至于骂什么,那李大山就是嘀咕半天,也没嘀咕个明白。
看这个情况,赵箓已经明白了,那骂人的话一定很难听。所以,这个老实的李大山八成是吐不出来。于是,赵箓指着挨揍的一个孩童,问道:“为什么骂他?”
那个孩童的身子是缩了缩,然后,才道:“不是咱们骂他,他本来就是一个野种……”
“对,咱娘说了,他要是欺负咱们,就让里正把他和他那个不要脸的娘,一起赶走……”
“赶走……”
“赶走……”
“……”
挨了揍的孩童们,显然是愤愤不平的。
这会儿,见赵箓的身份很不了起的样子。所以,就是回话时,挨揍的孩童们也是觉得他们占理了。这不,就是讲了他们骂人的大道理。
“俺……俺不……不是……”
这个壮实的李大山是急得面红耳赤,奈何,他就是一个结巴。那如何比得过一群孩童的嘴皮子利落。
这不,眼见着又要口头落败时,李大山就是扬起了拳头。准备再度揍人。
“慢着。”
赵箓拦下了李大山的动作。
不想,这一拦,赵箓却是没拦住。
那李大山的蛮劲,差一点把赵箓都带到了地上去。
“你干什么?”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俩急了,走上前,拦住了李大山。在这兄弟俩的眼中,少爷们就是主子。这些年来,在赵家的日子,可谓是任家兄弟过得最舒服的日子。
能吃饱,能穿暖。而且,还能跟少爷一起读书习武。这等曾经求菩萨保佑才能过的好日子,任家兄弟二人非常满意。所以,他们对赵家是感恩戴德的。
爹曾经教导过,人啊,要感恩。
所以,任家兄弟这会儿,一瞧见了李大山差点弄伤了大少爷。这不,是急了。
要说,这任家兄弟的力道,也是不小的。而且,两个孩子也比这壮实的李大山,年纪大了四五岁左右。这都是半大小子了。
此时,任家兄弟二人一拦,还真是拦住了李大山。
倒是赵箓看得非常清楚,任家兄弟二人是练武出来的,这手上的功夫不弱。这兄弟两人联手,才堪堪和李大山打个齐平。可以想像再过些年,若是李大山长大了,跟任家兄弟一样的年纪,那得多利害啊?
总之,李大山的神力,让赵箓看得火热了。
“住手。”
赵箓吼了一声。
有他的话,任举安、任荐安兄弟,倒真住手了。
那蛮壮实的李大山被一吼,也是吓了一跳。
“你光打他们有什么用?”指着刚刚挨了揍的孩童们,赵箓对李大山说道:“他们一回家,准跟爹娘告状。到时候,你不受欺负,你娘就得受欺负……”
“莫不成,你就不懂得心疼你娘,孝顺你娘?”
这不,一把李大山亲娘搬了出来,这个壮实的孩子就是老实了下来。那脸色还是涨得红红的,却是也没有再准备抡起拳头揍人了。
“今天李大山的事情,我为他平了。”
说着话,赵箓拿出了荷包,取了钱。然后,他给面前挨揍的孩童们一人一个铜子。赵箓笑道:“你们收了钱,就得闭嘴。回家里,大人问起来,得说是自己摔的。”
“要不然,有人敢收了我的钱,还乱说话……”
“呵呵……”
“我爹管着衙门,谁敢讹诈了我的钱,还向大人告状的。我要他进衙门里吃官司。”
“打板子知道吧……”
“这啪啪下去,一个大活人,就会被打血肉横飞,咽气死掉……”
故作了凶恶,赵箓还是挺大方的把铜子一个一个的散给了挨揍的孩童们。当然,赵箓不会忘记了,每一人都问了一句:“听明白没有?”
谁要是回得小声了,他还会再问一次。
直到这些挨揍的孩童们,一人回了一声响亮的“明白了”。
挨了揍的孩童们得了铜子,想着能有钱买着好吃的。倒也是不介意揍得那两拳头了。这会儿,他们是一哄烟儿的欢喜跑开了。
倒是赵箓望着李大山,问道:“你家在哪?”
“能带我们去一趟吗?”
“我想跟你交个朋友。”
说完后,赵箓还是非常诚恳的对李大山笑着拍了拍肩膀。
这一切,自然是赵箓从小舅舅杜青云那儿学来的。这不,就是活学活用了。
李大山愣了愣神,在赵箓为他解决了那些说坏话的邻里时,都是有些糊涂。不过,他人傻,却不是真笨的。这孩子就是口痴,辩不过别人话而矣。
“俺……领……路。”
李大山回了话,领着赵箓等人往巷子里走去。
这一条巷子,越是往里走,就是越加的破败。等着拐了两个道儿后,李大山领着赵箓等六人,是走进了一处很破败的院落前。
那是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