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考的好还是不好,都得告诉亓老。亓老还等着呢。自立把这个成绩告诉亓老,亓老在电话那端哈哈大笑。
自立细问才知道,帝都那边的试卷已经改出来了,他们四个的成绩都能上重点大学。
宋招娣有订报纸,自立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今年参加考试的人有五百多万,两百多分就能上大学,那得录取多少人?
亓老告诉自立,荒废十年,大部分人考得都不理想。随后又跟自立说,保持住这个水平,明年一准能考上军工大学。
亓老这么说,几个孩子也不担心了。挂断电话,开始分析错题。更生考得不好,因为基础不扎实,有些题目确实不会做。
自立和振兴比大娃少那么多,只因为两人不相信有些题目很简单,是初中学过的。两人把问题复杂化了,结果自然就答错了。
兄弟几个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娃能答对。
大娃不假思索道:“我是你们老大。”
钟建国朝他脑门上一巴掌:“好好说话。”
“娘和爸爸说过,他们考大学那一年,高考题目有容易的有难的,容易的特简单,难的能难哭人。”大娃道,“娘说的时候,你们也在啊。”
自立张了张嘴:“我,我以为娘怕咱们紧张,故意安慰咱们。”
“连娘的话都不信,你真适合做研究。”大娃打量他一番,“要是研究不出宇宙飞船,我就不认你这个兄弟。”
“大娃在家吗?”
自立把想说的话咽下去,就问:“听声音是曲壮壮?”
“这个时候找大娃,估计是为了高考的事。”宋招娣道,“大娃,出去看看。”
片刻,大娃回来了,曲壮壮跟在他身后。见全家人很疑惑,大娃也没绕弯子,直接说:“曲壮壮说他考得不好,最多考一百多分,想找我帮他补习,我已经答应了。娘,爸爸,你们答应吗?”
钟建国想揍人,这么问叫他怎么回答:“一块学习也挺好,加强记忆。
“谢谢钟团长。”曲壮壮之前没好意思来找大娃,怕耽误大娃复习,听别人说大娃没去考试,曲壮壮才敢来找他。
钟建国笑道:“你是大娃的朋友,帮助朋友应该的,不用这么客气。”
“曲壮壮,明天就来我们家。我们给更生讲题,你一块听听。”大娃搂着他的肩膀,“反正我们家你以前也经常来,来的时候我们不在家,你就在院里等着,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曲壮壮:“我都听别人说了,你们得上山捡柴火。”
“知道就好。”大娃道,“走,我送你出去。”
宋招娣张了张嘴,话没说出来,大娃就把人拽走了:“这个熊孩子也不让人家坐一会儿,有这么待客的么。”
“娘,他一准有话跟曲壮壮说。”更生比较了解大娃,“岂不知又谋划什么呢。对了,娘,大姨来信了吗?”
宋招娣摇头:“估计是想等分数出来。对了,钟建国,你大侄女到底考了没?本科、大专考不上,中专也行,滨海有中专。你大侄女不想回学校读高中,可以直接上中专,中专毕业也能当小学老师。”
“考试前我打电话问过,大哥回我一句知道了。”钟建国道,“他这么说,我还怎么问?撬开他的脑袋吗?”
宋招娣皱眉:“孩子的事,你,你怎么——”
“娘,娘,别着急。”自立道,“我们把我们整理的题目,抄写一份出来寄给那个大伯。”
宋招娣想一下:“也行。回头叫更生抄写。”
“娘,我知道的。”更生觉得他复习的挺好,结果还没振兴考得好,“我抄好了,再从头到尾看两遍。”
宋招娣:“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对了,快过春节了,过几天我送你们回去。”
“娘,再过几个月,我就十八了。”亓老电话里没说,自立也知道他和更生必须得回去过春节,“知道该怎么坐车,不用送我们。”
宋招娣:“我送你们到申城,顺便在那边买点东西。”
“那好吧。”宋招娣这么说,自立不好再拒绝。
给钟卫国的东西寄出去,宋招娣也收到宋来宝的信,大力没考上。倒是狗蛋考上了,虽然是大专,宋招娣也替他们家高兴。
狗蛋的娘是小宋村出了名的懒货,为了能让狗蛋考上大学,都不让狗蛋干活。宋招娣从亓老那里得知,今年才招二十多万人,而且还包括大专院校。狗蛋能考上,宋招娣不敢想象他费多大劲。
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小宋村的知青都走了。红崖镇的高中还没复课。大力想继续学习,只能去滨海市借读,宋来宝问宋招娣,要不要送大力去滨海。
宋来宝这么问,其实是想请钟建国出面,找他大哥给大力找个房子。宋招娣便等钟建国回来问他。
傍晚,钟建国回来,拿着信看一会儿,把信递给大娃:“你怎么看?”
“您的意思是让大力来咱们家,跟我睡一块?”大娃看他爸一眼,“容我提醒你,大伯知道了,会觉得你偏心。”
钟建国:“你堂姐来咱们家确实不方便。”
自立脾气好,长得不如大娃英气逼人,却是小姑娘最喜欢的类型。会洗衣服,会做饭,全岛也找不出第二个,钟建国真怕他大侄女看上自立。
“那我们一起瞒着大伯?”钟大娃试探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宋招娣想一下:“以后大哥知道了,你就跟大哥说,是我的主意。因为什么?就因为你没经过我允许,弄来家四个孩子叫我伺候。”
“对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钟建国道,“大哥担心你跟我离婚,才骂我做事不长脑子。他一直觉得我们老钟家对不起你。我如果说把你大姐的孩子接过来,大哥知道也不会生气。对了,大娃,记得给你大姨拍个电报”
更生:“爸,娘,大力没考上,大姨找娘讨主意,申城的舅舅和大姨,会不会来找爸?”
“你别乱说。”大娃脸色大变,“我们都跟他们家断往了。”
钟建国提醒他:“断往是你单方面宣布的。”
第144章 儿女都是债
钟大娃噎住,故意问钟建国:“你想他们来找你?”
“我可没这么说。”钟建国道,“我只是提醒你,更生没乱讲,他担心的有道理。”
钟大娃张了张嘴:“那他们要是来找你,你还真让他们住进来?我不同意!我亲妈死的时候都不来,现在来干什么?觉得岛上少他们那样的。”
“我什么时候说了?”钟建国不禁皱眉,“你这孩子别一说到你姥姥一家,你就脸红脖子粗。他们真来了,也有你娘对付他们,你着什么急?亏你天天要当大将军。就你这样?当个小兵都不够格。”
宋招娣扯一下钟建国的胳膊:“好了,好了,少说两句。”看向大娃,“你爸说得对,万事有我呢。何况岛上的人都知道你姥姥一家什么德行,我拿着扫把把他们撵出去,也不会有人说我不懂待客之道。
“大娃,更生,明儿你俩一块去给大姨拍个电报。自立,想什么时候回去,提前给你爷爷打个电话,提醒他派车去接你们。火车站离紫腾院挺远的。”
“我查过日历了,娘。”自立道,“二月六号是除夕,我们二月二号再回去。”
宋招娣不赞同:“太晚了。”
“我们跟谁都不熟,到帝都也是在屋里呆着。”自立解释给她听,“爷爷要是忙起来,我和更生两个除了看书,只能看报。不如晚点回去。”
宋招娣走到墙边,翻开日历:“俗话说要回家二五八,要出门三六九。你们这个月二十八号回去。我送你们到申城坐车。过两天自己收拾几件衣服。”
“娘,回去真没什么事。”自立道。
宋招娣看着他:“我说不算你了?”
自立闭上嘴巴。
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八号,中午,宋招娣把两个儿子送到申城,看着自立和更生上了火车,才转身回家。
更生望着宋招娣的背影,忍不住跟自立说:“娘这么不放心咱们,不会是怕咱们再偷偷跟着她回去吧?”
“我不会。”自立道,“娘要是不放心也是不放心你。”
更生噎了一下,朝他腿上踢一下,就闭上眼假寐。
自立和更生到了帝都,给宋招娣打个电话,请她放心。第二天,刘洋就带着宋大力来了。
父子俩到的那天,大娃他们正在楼上看书,包括曲壮壮,还有曲壮壮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以前也是大娃的“小弟”之一。
宋招娣带着二娃、振刚和三娃在楼下做馒头。见他们到了,宋招娣也没起身去洗手。刘洋虽是宋招娣的姐夫,其实跟她亲哥没两样,也就没像招待客人似的,又是倒水,又是拿板凳,直接指着上面:“大娃在楼上,楼上有热水,有吃的,你们先去歇歇,十二点半再下来吃饭。”
“自立和更生也在?小姨。”大力问。
宋招娣:“回家了。”
“回家?!”刘洋楞了一下,连忙问,“回哪个家?他俩不是孤儿?”
自立和更生的身份不一般,钟建国没告诉他大哥,宋招娣也没告诉她大姐:“你别问了,反正不是孤儿。”
“不是孤儿?”刘洋回想一下宋招娣收养两人的时间,猛地睁大眼,“招娣,你别告诉我是,是某个将军或者高级干部家的孩子?”
宋招娣笑笑,没有否认:“他爸死了,他妈改嫁了,我和建国是他俩的父母。家里还有一个老爷爷,回家陪爷爷过年去了。”
刘洋觉得自己猜对了,虚点点她:“你呀。都没你胆子大。”
“胆子不大,当初也不敢把你和婶子领回家。”宋招娣笑道,“姐夫,你要是不累就去隔壁看看,刘叔和婶子挺想你们。”
刘洋看向他儿子:“大力,是去楼上找大娃,还是跟我去你奶奶家?”
“先去奶奶家吧。”刘洋来的路上不止一次念叨他叔叔和他婶婶,大力知他爸所想,“小姨,姥姥拿好几包木耳和海菜,叫我们给隔壁奶奶一半。”
宋招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