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夫人停住了脚步。面色复杂要望着夏衿,好半天才吐出三个字:“夏姑娘。”
夏衿朝她笑了笑,就准备转身离开。
“夏姑娘。”身后却传来了罗夫人的声音。
夏衿转过身来。看向她。
罗夫人张了张嘴,却又闭上,沉默地望着夏衿,眉毛微蹙。似乎满腹心思不知从何说起。
夏衿见她的面容似乎又苍老了些,鬓间已有几根白发。心里不由得升出一丝怜悯,放柔了声音问道:“有事吗?”
罗夫人嘴里嗫嚅了一下,终于小声地开口道:“你真不愿意嫁给我家骞哥儿吗?如果你肯嫁给他,我……我可以不跟你们住在一起。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我不会让你不高兴的。”
夏衿一怔,抬起眸子凝视着罗夫人,看到她目光坦然。态度真诚,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
罗夫人再不好。她对儿子的爱,都是应该让人尊敬和佩服的。这是一个视子如命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幸福,可以将自己刚硬的性子和极度的自尊踩在脚下。当初不让罗骞娶她,而是帮他订了郑家的亲事,她也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是为了儿子好。
但她不可能为了罗夫人这份母爱,就答应嫁给罗骞。
如果是平常,她或许不会顾忌太多。但此时面对罗夫人流露出来的这份卑微,夏衿实在不忍太过伤她的心。
她思考着措辞,说话尽可能地委婉:“您知道,我祖母回来了。我的亲事,必须由她老人家作主。夫人您这话,不该跟我提,而是应该去问我祖母。”
罗夫人眸子倏地一亮,以为夏衿这是有心答应,立刻道:“如果你同意,我自然会跟你祖母提。虽然你祖母……咳,但为了我家骞哥儿,无论如何我都会争一争的。”
“呃。”夏衿没想到自己的委婉会遭到误解。她只得将脸一沉,不大高兴地道,“罗夫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哪家的好女孩儿会私下答应亲事,然后让对方以此为倚仗去跟自家长辈讨价还价的?脸皮再厚、再没廉耻心的人也不会这么做吧?长辈们都是为自家孩子好,万没有跟她们对着干的道理。”说着福了一福,转身离去。
罗夫人望着她的背影,愁眉苦脸的叹了一口气,这才缓缓转身,往正院去。
早在夏衿到宣平候府时,岑子曼就得到消息,早已在院门口等着她了。此时见她来,很是高兴,跟她一同出了门,往铺子去。
董岩从临江来时,知道夏衿有心在京城开店,已做了准备,将酒楼的一个厨子和做点心的师傅各带了两个上京来。有了他们,董岩再买了些下人,有苏、岑两家派的账户先生,铺子又不需要重新装修,所以只十几天的时间,他就把两个店给开起来了。至于宣传手段,“一招鲜,吃遍天”,把当初夏衿在临江时用过的手段在京城里再用一遍,两个店的生意就红红火火起来。
两人到的时候,酒楼因未到饭口,客人不多;但点心铺子门前却人来人往,甚是热闹。
“去拿几份烧仙草过来。”岑子曼吩咐雪儿,自己则跟着夏衿上了酒楼。
“二位姑娘来了?”钱不缺从厨房里出来,笑着招呼道。
日子过得好,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家伙就从当初的瘦如竹竿,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他自打被夏衿拎到酒楼做事,就再也没沾赌。夏衿看他表现好,便让人给他找了个漂亮而厉害的小寡妇,帮着他娶了亲。他也算是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前段时间夏衿离开了临江,他也没有再犯赌,老老实实呆在酒楼里做事。因他手艺好,这一次董岩上京,便把他和他家人一起带到京里来了。
“董岩呢?”夏衿问道。
她话声未落,董岩就从楼梯上来了,笑道:“小人去点心铺那边去了。客人太多,总得看着些,以免出差错。”
“人手够吗?”
“还得再买两个。生意好时,忙不过来。”
夏衿跟董岩一问一答,解决着店里的麻烦,看到岑子曼睁着眼睛望着他们,听得十分认真,她对董岩道:“现在店里走上正轨了,管理上的事,你以后可以跟岑姑娘说说,也好让她知道一些买卖上的事。”
董岩答应道:“是。”
岑子曼眸子一亮,跃跃欲试。可又有些犹疑:“可我不懂啊。万一错了呢?”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有董岩在,你犯不了什么大错。”
岑子曼一笑,正要说话,忽听“咚咚咚”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似乎有人正急促上楼。三人都转头朝那儿看去。
“姑娘。”来人是邵家人从北边带回来的老管家邵勇。他急喘吁吁,走得甚急。一边从楼梯口上来,一边道,“老奴追到宣平候府,再从候府追到这儿来。”
夏衿心里一动,问道:“什么事这么急?”
“您……”邵勇看了看岑子曼和董岩,犹豫了一下,“老太爷叫您赶紧回去接旨。”
果然是这事。
夏衿倒没觉得意外,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岑子曼却大惊,拉着夏衿问道:“接旨?接什么旨?你怎么了?”
“路上说。”夏衿道,抬脚下了楼,丢下一句话,“董岩也一起来。”
岑子曼和董岩连忙跟上。
两个姑娘带着丫鬟坐车,董岩骑马,急急往邵府奔去。到了邵府门前下了马,董岩看到岑子曼白着一张脸下来,脸上竟然还挂着泪痕。他顿时大感不妙,心里猜想着是不是邵家犯了什么事,被皇上追究了。
可一想又不对:就算犯了事,也不应该找自家姑娘啊?
一路猜想着,董岩跟着夏衿和岑子曼到了邵家大厅,便看到两个穿内侍服侍的人坐在上首喝茶,邵老太爷和邵恒定、邵恒国、夏正谦正陪在一旁。邵老太爷陪着笑说着话,其他人却严肃着脸沉默着。
“回来了。”看到夏衿进门,邵老太爷就站了起来。
内侍看到夏衿,倒是挺客气,笑嘻嘻地对她道:“夏姑娘,皇上有旨,请你接一下。”
香案早已摆上了。
偏厅里的女眷得到夏衿回来的消息,由邵老夫人带头,一一进来跪好。
董岩也跟着跪在了最后面。
“上天承运,皇帝诏曰……”内侍打开明黄色的锦帛,对着邵家人念了起来。
董岩也读过书,听得懂内侍嘴里念的圣旨。可正是因为听得懂,他脑子“嗡”地一声就懵了。
姑娘……姑娘要去边关治瘟疫?
他盯着伸手接过圣旨的夏衿,心里乱成了一团。
董岩这个外人尚且如此,邵家不知情的男人和所有的女眷更是如此。直到内侍叫“请起”,她们都还懵懵懵懂懂地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啊”地一声呼叫,大家转头一看,却是舒氏晕了过去,赶紧地掐仁中叫唤,乱成了一团。
“衿姐儿,皇上让马上离京,你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出发。”邵老太爷叫道。又吩咐媳妇们:“把你们三婶送回去歇着。”L
☆、第二百五十八章 同去?
夏衿知道舒氏是因为受了刺激而晕倒,有夏正谦在,她倒不担心。圣旨下,时间上不容拖延,毕竟救人如救火。
“大伯。”她唤了邵恒定一声。
邵恒定点点头:“你要的东西已做好了一部分,我叫人直接拉到城门口。你去收拾东西,一会儿我们在城门口集合。”说着便出了门。
“菖蒲。”夏衿转头对菖蒲道,“你如果现在还没改变主意,那就去跟你父母告个别。我让薄荷帮我收拾东西。”
“是。”菖蒲眸子一亮,快步朝她母亲那边跑去。
夏衿看舒氏已醒了过来,担心她拉着自己哭,赶紧趁着一群人还围着她时,拉着岑子曼出了正院。
“阿、阿衿,你要去边关?”岑子曼明显被这个消息吓懵了,说话都有些口吃。
夏衿笑了笑:“你不是听到圣旨了么?”
岑子曼张了张嘴,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夏衿也没空理她,匆匆回了自己院子,让薄荷收拾她东西——其实昨天晚上,菖蒲和薄荷就把她要带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段时间做出来的针筒和药剂装好,放进木箱,再用破布旧衣将四周塞满,钉上盖子,以免在路上被撞破。
“衿姐儿。”
这里刚把东西收拾好,外面就传来舒氏沙哑的叫声。
夏衿叹息一声,走了出去。看到外面人头攒动,不光舒氏,邵家老老少少所有人都来了。舒氏眼眶红红的,被杨氏搀扶着。步履蹒跚。
“祖父、祖母……”不待大家说话,夏衿就将所有人都叫了一遍,然后道,“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说着,她跪了下去,给祖父母和父母分别磕了一个头。
“衿姐儿。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活着回来。”舒氏流着泪拉着她叮嘱道。
“嗯。娘,我答应你。”夏衿点着头,鼻子酸酸的。
“东西可收拾好了?”邵老太爷问道。
“收拾好了。”夏衿知道不能再耽搁。转头朝人群里扫视一眼,看到菖蒲提着个包袱,已在她身后候着了。不光是她,薄荷也拿着包袱站在那里。
“姑娘。”看到她望过来。薄荷的娘忙道,“让薄荷也跟着您一起去吧。您身边怎么能只有一个丫鬟?拿个东西提个水都不方便。”
“是啊是啊。”薄荷的爹也附和着。
“让菖蒲和薄荷都跟着去。在去边关这段时间。每人的月例提高到二十两银子。”邵老夫人开口道。
在场的下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本来同情菖蒲和薄荷要跟着去送死的,现在都变成了羡慕。他们虽然疼儿女,但二十两银子于他们来说是个大数目,一辈子都攒不了这么多钱。而二十两这还仅仅是一个月的月例。要是两人在边关呆上两三个月。赚个五、六十两银子,一家子都不用愁钱了。
舒氏自接了圣旨,就心如刀绞。惶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能在不抗旨的情况下。让女儿的情况好过一些。
听到婆婆的话,她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