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赢家(快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喝醉了,那天我就在船上睡觉,远远地就看见一伙官兵追杀着几个百姓。”
  具体的他也记不清了,这名犯人之前是个打渔的,上刑的小吏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许是做梦的,但还是来禀报了萧函一声。
  犯人这几句话提供的线索也寥寥无几,他连是哪日也忘了,胡乱说着第二天什么事都没发生,他以为他喝醉做梦就没报官,当然他自己就有案子在身,哪怕真瞧见了也不会报案。
  董少卿有个优点,就是嫉恶如仇,但同时也令董少卿对大多人犯都存有偏见,尤其是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者。刚好这个案子的犯人把杀人放火都做了。
  所以他对人犯说的不着边际的胡话压根就不信,但也没阻拦萧函为此特地去查了那年邻近州县的卷宗,看可有发生什么怪异之事。
  董少卿摇了摇头,查案过程中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常有的事。
  等到中午的膳食送过来的时候,董少卿就见萧嘉树手里捧着一道卷宗,他好奇瞅了瞅,一眼便看出这倒不是什么封存的陈年旧案,而是归结送到大理寺的一道记录功劳的卷宗。
  “这个除寇案,我倒是有印象。”董少卿也不急着用饭,而是给萧嘉树讲解道,“当时滨县有贼寇为乱一方,后来幸得吴知州平乱除寇,为此还得到陛下褒奖,升官一阶。”
  滨县就在人犯所居之处邻县。
  董少卿除了这个倒没看出有什么其他联系来,再说了这种事怎么可能还有假的。
  这话是真是假,去查看一番再说吧,萧函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回到京城后的这几日,萧函又破了几桩案子,其中比较引起轰动的一个是,女子与人通奸,故意做出假死现象,之所以轰动,是因为女子娘家告到官府说女婿谋害女儿,要让他偿命。
  因为尸体已经下葬,女子娘家坚持不愿开棺,有辱女儿清白。
  萧函却早已怀疑女子根本就没死,于是在坟地里演了一场招魂仪式,并且提前散布消息,结果在人群中乔装潜伏的大理寺衙役就将说话可疑的人犯抓了起来。
  一查此人正是与女子勾搭的奸夫,因为心生惧怕所以特地来看,见到异象时脱口而出的一些话,让他抓了个正着。
  那日的招魂不了了之,但因为官府的人在奸夫家中找到女子,百姓们看到活生生的女子出现,传出去的流言就成了,因为人没死,所以根本就没有招到鬼魂。
  萧函坚持再一开棺木,女子娘家也无法阻拦,通过勘验尸体,判断出那具面容俱毁的尸体根本就不是所说的受害女子,而是被盗窃的尸体。
  在走访附近州县,又仔细查看尸体现有特征后,终于知晓了身份,送回重新安葬,还以安宁。
  萧函审完了这个案子,一觉醒来出门就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能通鬼神的名头。
  萧函:“……”
  ————
  这个案子最初还因为女子娘家闹的十分凶,在萧函提出疑点甚至想要开棺验尸时,更是指着萧函说她包庇真凶,不为她家可怜死去的女儿做主,要不是大理寺前重兵把守,女子娘家的人都能撒泼哭闹到门口了。
  但也引起了不小的非议。
  所谓的人证物证俱全,那女子的夫君也是百口莫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结果才三天的时间,没有比原以为死去的人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给人的冲击更大了。
  这反转的形势令萧嘉树的名声更上一筹。
  这下,所有人更坚信某人是祥瑞化身了。
  在上古传说中,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神兽獬豸总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无论犯人有多花言巧语,獬豸永远能辨别出真假来。
  萧函已经放弃解释之余,萧妃命人召他入宫,若单是萧妃的意思,萧函还能以公务繁忙拒绝,但谁让来的还是皇帝御前的内侍呢。


第296章 奸妃当道
  果不其然,皇帝也在玉衡宫内。
  皇帝也是有好奇心的。
  在听萧函讲了几个润色过的案子后; 皇帝仍兴犹未然。
  “民间传言萧爱卿天生慧目; 朕觉着也不假; 这世上能像萧爱卿这样从细微处发现真相的; 恐怕也是少有。”
  皇帝宽厚一笑道,“能令有罪之人得诛,免了无辜之人枉受冤屈,此乃我大宁之福。”
  皇帝倒想再多听些; 却听内侍禀报道; “周首辅和韩大人已经在宣政殿候着了。”
  做皇帝; 尤其是一个并非昏庸无道的皇帝; 总是不能太随心所欲的。
  但皇帝也挺善解人意的,“爱妃许久没有见到萧卿了吧,不如让萧卿留下多陪陪你。”
  萧函现在又是外官,连入后宫原则上也是禁止的,更别说在玉衡宫多待一个时辰了。
  皇帝走后,萧妃就拉着萧函坐下; 说起了另一件事; 前两日有关那件闹得京中沸沸扬扬的案子; 谣言背后有镇武侯府的手笔; 只是没等萧妃出手; 萧函就把这个案子翻案了。
  萧函光顾着案子去了,倒是没有留心这些。
  “你在外且小心些,还有查案归查案; 不要以身犯险。”萧妃叮嘱道。
  萧函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镇武侯的事,她也记在了心上。
  萧若乔这变得谨慎沉稳的态度倒是令她感到欣慰,自己以后查案恐怕会经常离京,她可不希望在外面的时候,萧若乔一狠心一冲动为了把仇人拖下水把自己给作死了。
  那她这任务妥妥是失败了。
  ————
  “萧大人,我们是回大理寺么?”萧函身边的郑统领问道。
  这里离滨县不远,萧函想起之前决定去看看。于是萧函安排留下了几个缇骑,其他人押送犯人回京。
  见留下保护萧寺正的人手太少,郑统领有些担忧。
  他是董少卿特地吩咐保护萧嘉树的。
  随着萧函又破了不少陈年旧案,甚至还有一些是地方的冤假错案,结果就是刚到某处州县,就被当地官府给认出来了,恭恭敬敬地设宴陪酒陪逛。
  有时候名气太大,也是拖累,要是犯人提前闻声,就难免打草惊蛇了。
  而董少卿更担忧的是萧嘉树的安全,他曾告诉萧嘉树,查案有时不仅可能会要以身犯险,而且犯人也可能会铤而走险,狠下杀手。
  尤其时萧嘉树现在名声这么大,谁都会觉得他能查出真相来。
  这种穷凶极恶的歹徒可不会顾忌朝廷命官的身份。
  而且因为大理寺的职权,是掌管天下刑狱,有时连当地官府都要防着。董少卿在同萧函说这话时,神情很是感慨,萧函想他查案多年,经历也是丰富的很。
  萧函摆了摆手,“没事,我也就待两三日,随便走走。”
  不是萧函自负,论武功,这个世界,能要得了她性命的人,怕是没有。
  郑统领虽是受董少卿调派,但在外还是听从萧函命令,只好带着押送犯人先行离开。
  萧函也没对留在身边的几人说自己是奔着查案解惑去滨县的,只说随便走走,还让他们换下了大理寺缇骑的官服,连带着自己也换了装束,就像是普通出游的富家公子。
  也许是因为对萧函的话深信不疑,也可能是她在滨县两天里的确没做什么事,就到处逛了逛,有时和当地人聊天说话,其他也没做什么。
  在其他人看来平淡的两日,萧函却是发现了一件惊天的大事。
  那个犯人说的不是胡话。
  官兵杀百姓,恐怕是真的。
  萧函闭上眼,将这些日子发现的线索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然后若无其事地道,“我们回大理寺吧。”
  回大理寺,重审此案。
  ————
  吴源,曾立下军功,后任泸州知州,滨县便在其治下,庆佑十年,滨县贼寇为乱一方,吴知州带兵诛杀贼寇多达数百人,其功显著,上达天听。
  但萧函探查过贼寇藏身之处,还有曾经置办钱粮的记录,最多不过五十人。
  诛杀贼寇五十和数百人,其功劳当然不一。
  被拿来充数的便是表功折子中吴源所说与贼寇相勾结,由贼寇伪装的无辜百姓。
  吴源为急于邀功,甚至不惜屠戮百姓。
  董少卿行动作风一向是疾如雷电,萧函一将确凿的证据呈上,他就直接入宫面圣请令,调动人马,封锁全城,围住了吴源的府邸。
  萧函和董少卿闯入他的书房,他似乎还在烧什么。
  董少卿怒目圆瞪,一拳砸过去,擒拿住吴源的双手狠狠压在地上。
  吴源虽然也曾是军营中人,但养尊出优了几年,都能听见骨头断裂的声音。
  将人交给手下捆好后,董少卿就去看吴源烧的是什么,他向陛下请命到现在不到一个时辰,吴源逃也逃不远,那他这个时候还准备烧掉的肯定是重要东西。
  但一看瓷白名贵的茶盅里都已经烧黑的纸张灰烬,董少卿不免暗道可惜,晚来了一步,他脸色也有些黑,沉声道,“等他进了大理寺牢狱,我非要让他吐出烧的是什么。”
  却见萧函吩咐人弄些小物件来,董少卿十分不解,“嘉树,你这是要做什么?”
  “不是想看他烧掉的是什么东西吗?”萧函目光沉静,在茶盅里动作轻且小心地挑拣出并没有完全烧成灰烬的黑色纸张。
  董少卿闻言,面露惊奇之色,“你是说烧掉的字迹你也能知道。”
  萧函抿了抿唇,“看我们的运气。”
  手下人拿来了萧函指明要的小物件,董少卿瞧着奇奇怪怪的,似铜似铁,却做成一个小网的样子,还是两个。萧函却对大理寺官吏的行动效率很满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来她要的东西。
  让董少卿更惊讶的一幕发生了,被烧的炭黑的碎纸放在两个小网中,而萧嘉树却是再次点火。
  在用火折子点燃蜡烛的前一刻,萧函还叮嘱道,“眼睛不要眨,否则错过了大人可不要怪我。”
  董少卿已经忘了言语,纸片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些字——由火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