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想一想又微微皱了皱眉,“薛叶怕是不会高兴。”
太子唇角微勾,“也好,压一压她,免得她再闯出什么祸来。”
谢安瑾闻言也不再多说。
褚贤与谢安瑾真正的交际,还是在他重生回来,还不是太子,只是三皇子的时候。
听闻谢安瑾在江南寻回临安伯府流落在外的姑奶奶,一对夫家姓薛的母女,他就知道谢安瑾同他一样,也重生了。
谢安瑾是受过薛叶恩惠的,在薛叶叱咤风云的那一世。临安伯府是武将出身,谢安瑾继承他祖父遗志。
而在他二十七岁时的一场重要战役中,他所带领的军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甚至水尽粮绝,幸好遇到薛叶的商旅,不仅救了他们还指引了正确方向,谢安瑾才及时赶去救援,立下大功。
不然就不是功,而是大过了,他若错过时机,与北狄作战的大梁军队得不到支援,便会损失惨重。
后来薛叶多次捐献军粮物资时,谢安瑾也有与她碰过面。薛叶母亲与谢家的关系,谢安瑾也是过了许久后才知道,只是那时名闻天下的薛大老板不愿意与勋贵有什么关系。
当发现自己重回少年时,谢安瑾很快想到了薛叶,很多人都知道薛叶年少时的经历,自幼聪颖早慧,却经历了少年失怙,家产被夺、夫家退婚等等艰难痛楚。
所以谢安瑾立刻去了江南,救下了被族人谋夺家财的薛叶母女,把她们带回了伯府,还对父亲和祖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坚持将薛叶母女记入族谱。
三皇子褚贤突然找到他,令谢安瑾猝不及防,他更想不到三皇子也是重生的。但他也没有多犹豫就做出了决断,一个重生的皇子就足以值得,而且前世褚贤也的确登上大位,虽然过了二十多年。
而有着几十年前世大势的记忆,褚贤也如愿当上了太子,不必经历那些颠沛流离的坎坷。
薛叶也是他们达成一致的其中一个原因。
第323章 所有人都重生了
太子褚贤所遇到与他一样有着重生奇遇的人; 除了谢安瑾,还有一个人,宋庭章。
其实重生的人也好辨认; 比如提前了际遇,与上一世有明显改变的人。
宋庭章的确有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还在朝堂上步步高升; 最后成为肱股之臣,但那些都已是十年后的事了。这一世的宋庭章不仅在少年时被钦点为新科状元; 而且还提前解决了一场惨祸。
被誉为‘玉郎君’且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的宋庭章; 为人所知的还有一场悲惨经历; 他年少就读的松雪书院被陷害有学子参与藩王谋反; 连带七十岁高龄的院长和近三百名学子被下狱。宋庭章是唯一幸存之人; 逃脱了追兵; 但也遭到通缉; 四处碰壁; 无法为同学和师长伸冤。
那时,是薛叶伸手帮了他; 洗刷了书院的冤屈; 后来还资助了松雪书院和许多寒门学子读书,这也成为奠基她在士林中好名声的一部分。
所以早期有些食古不化的学士大儒; 对薛叶一女子抛头露面行商贾之事嗤之以鼻的时候,还是有部分文人学子称赞她的。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毕竟谁都不可能和金主做对。
这说明了有钱到了某种程度; 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尤其是在天下书局七成归于薛叶名下,还推出了报纸这种足以引导舆论的利器之后。
……
像宋庭章这样的能臣,太子褚贤重生后自然是想要收为己用的,也想过帮松雪书院免了这一劫以此施恩宋庭章,但一查就发现松雪书院被栽赃陷害的苗头早就被掐灭了,宋庭章也未在书院继续求学数年,而是提前参加了科举。
对于重活一世,多了二三十年经历的人而言,许多事在他们眼里都轻而易举。何况宋庭章在重生前就已是身居高位的人。松雪书院的祸事一直是他心头难以磨灭的经历,正是经历了那一遭,宋庭章从一个本一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单纯良善的书生,开始认识强权野心,人情凉薄。
松雪书院数百师生学子,本来清白无辜,却因为他人的野心斗志,成了牺牲品。
他四处求救,却人人避如蛇蝎,不愿沾染上祸事,
除了薛叶,无人帮他。
宋庭章是真心感激薛叶的。
尽管后来他也知道,对薛叶而言那只是举手而为,但她是真心相信松雪书院是无辜的,并理所当然的认为冤屈就应该被洗刷。
在重生后,宋庭章心中记着两件事,一是避免书院蒙冤之祸,二是对薛叶报答前世未报的恩情。
但他还来不及去见这一世的薛叶,就听到前世从未发生过的,三皇子被立为太子之事。
他立刻就明白,可能三皇子或者他身边亲近的人也重生了。
他重生后下意识的举动可能都落到了太子眼中,此时的他已避无可避,在收到带有暗示的太子信函后,宋庭章也不愿再浪费数年时间在书院,一路轻松顺畅地通过了科举,进入京城。
然后也不免听到了太子与临安伯薛姑娘的传言。
谢安瑾此人,前世也与他同朝为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没想到他会立刻去接了薛叶,还让她成了有家族依恃的贵族小姐。
宋庭章对此不可置否,
薛叶早年经历在前世时就已人尽皆知,毕竟那时想攀附她的人数之不尽,
还有年少时因她失怙,订婚的人家欺她孤儿寡母,大半家财被夺而退了婚事,还口口声声称这种敢连夜逃家报官状告族人的姑娘有失温良,凶悍厉害,他们要不起。
等到薛叶成名富贵满天下时,又巴上来想占便宜,分薛叶那一手打造令人垂涎的财富。
他们进不了薛家大门,第二日就在门口撒泼宣扬薛叶不知廉耻,不守妇道等各种败坏她名声的话。
结果薛叶拿出了二三十箱满满的黄金打开摆在门前,要不是周围都是虎背熊腰高大勇猛的护卫守着,眼馋的众人都忍不住抢了。
那贪得无厌的一家人更是眼红无比,以为薛叶花钱消灾。
却没想到薛叶支使着仆从用这些金锭将那些人给生生砸死了。
当众上演了一幕真实的用金子将人砸死的场景。
后官府来人说她触犯律法害人性命,薛叶则光明正大的拿出了几张卖身契。
那户人家因欠赌债不仅清光了家产,还将全家人签了死契。可惜想不到的是无论赌坊还是人牙子都是薛叶名下的,自然在这种古代封建社会,连命都是薛叶的。
此事也成为薛叶赫赫有名的事迹之一。
即便引人诟病,说薛叶心肠凉薄无情,手段狠辣。但在宋庭章看来,能从一介孤女走到富可敌国,财势滔天的大商人,又怎么可能是心慈手软,柔善可欺的简单人物。
这一世的薛叶早早被接到伯府,成了养尊处优的闺阁小姐。
避免了她的几年艰辛风霜刀剑,无须为俗事操劳,无须乔装成男子走南闯北行商历险。
但也令她难以成为前世的薛大老板。
宋庭章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但在他心中,今生的薛叶同前世的薛大老板已经是两个人了。恩情他仍然记在心中,不然也不会在长公主的梅花宴上,面不改色的编造谎言维护薛叶了。
与太子的接触也十分顺畅,也许是有谢安瑾这个前例,太子褚贤对再次接纳重生的贤臣表现得十分包容,也算是君臣相得。
尽管他们很少提及薛叶的话题,但心中也有默契。
他们无论前世还是今世,都是见识广博的人才俊杰,自然聪明得发现了他们重生之中隐隐有一共同点,那就是薛叶。
谢安瑾和宋庭章都与薛叶或多或少有过关系,还曾蒙受过薛叶的恩情。只是前世的时候,他们没有报答薛叶的机会,薛叶也不需要他们报答,即便谢安瑾是数代勋贵之后,常胜将军,宋庭章后来也成为朝中重臣,薛叶也没有找过他们。
太子褚贤也一样,受过薛叶的恩惠,一次遭遇刺杀时阴差阳错被薛叶身边的高手所救。但不同的是,他继承大位后,既感激薛叶昔日的救命之情,也欣赏她的聪慧能力,但又忌惮她的财势,对大梁的影响力。
既然他已重生,自然不会让薛叶成为前世的薛大老板,但前世的恩情他也会报答,他会送给她仅次于他地位之下,世间女子都渴望的尊贵母仪天下。
太子褚贤的打算,谢安瑾和宋庭章都看得出来。
谢安瑾对此的态度十分乐意,谢家数代忠君报国,这份思想也深深烙印在谢安瑾心中。
薛叶嫁与太子,不仅薛叶可以荣宠一生,谢家与皇家关系也更加稳固。
宋庭章比谢安瑾多想了一层,那就是若是薛叶不入皇家,皇家是不会容她成长起来成为前世威胁他们的薛大老板。现在皇家若是想让她死,别说薛叶,就是谢安瑾和临安伯府也无法反抗。
这还不是薛大老板的时代,此时的皇权至高无上。
好在太子念情,对他们这些人也有所顾虑,这也决定了他会善待薛叶,保证薛叶的地位。
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薛叶就是再聪慧机敏,现在也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离未来鼎鼎大名的薛老板还远着呢。
宋庭章心中微微叹气,无知是福吧。
……
这样大的变化,别说重生者,就是薛叶本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帮忙吗?而且好像很早就认识她一样,最初这位伯府大公子谢安瑾的许多关心照顾的行为,就超出了对待亲戚的范围。
何况薛叶母女不算什么正经亲戚,别说薛叶不知道在这些勋贵家中庶女的地位,而且薛母还是个自幼不受宠走丢,流落在外多年的庶女。
薛母走丢时,谢安瑾都还没出生了,他这么上心实在叫薛叶生疑。
她毕竟不是真的十三四岁养在闺中的古代少女。
进入伯府后她就小心翼翼,懂得隐忍一时,再抓住机会。但还没等她积蓄足够的力量,就发现了一些不属于古代的东西,起初她怀疑是穿越者。
但渐渐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