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之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规范》第八十五条对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1)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的首要准则,也是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尽管会计法规赋予各单位一定的理财自主权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但上述自主权如果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并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则是会计法规所不允许的。
  (2)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不能因追求先进而脱离本单位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或其他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3)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与会计学科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4)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便于操作和执行,缺乏科学性或不易操作的管理制度,就不会有生命力。
  ②利于控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这方面的要求。
  ③便于检查,即能有了解管理觎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如果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无法检查执行情况,制度也就失去了控制和规范的作用。
  ④定期完善,即各单位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规范》在第八十六条至第九十七条从强化会计管理和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示范性地提出了应当建立的十二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同时。对各项制度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应当强调指出,各单位建立哪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不同类型的单位也会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不同的选择,如行政单位往往不需要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等。《规范》所提出的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示范性要求,只作为指导意见,一方面是引导各单位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各单位在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1.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和《规范》的规定,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舍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2)明确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需要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应当按照《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明确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
  (3)决定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会计机构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会计机构的职责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应当按照《会计法》和《规范》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4)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非常有必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5)确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主要是明确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即是实行集体核算,还是实行分散核算(如二级核算、三级核算等)。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2)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
  (3)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
  (4)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等。
  3.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单位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
  (2)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
  (3)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算、改错等要求;
  (4)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对外财务报告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同时根据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4.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5.稽核制度
  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当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进行考虑。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保证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包括填制、签署、传递、汇集、反馈要求等;原始记录的审核要求;有关人员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等。
  7.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制度是指确定定额制定依据、制定程序、考核方法、奖惩措施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定额管理的范围,如劳动定额、物资定额、成本费用定额、人员定额、工时定额等;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方法、程序;明确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
  8.计量验收制度
  计量验收制度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要求;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办法等。
  9.财产清查制度
  《会计法》和《规范》都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定期清查财产,以保证账实相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期限和程序、方法、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报批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10.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具体说来,应当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超过规定限额应当报批的程序(包括管理层集体研究决定,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等)。
  (2)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责任等。
  (3)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要求。
  11.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的确定;有关成本基础制度的制定;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
  12.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