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玉姜当然知道,小六的生父,虽说算不上多大的富豪,家底子还是有的,不给闺女,他能给谁?房产、公司早转到小六名下了。
“那不行,你是老小,再说你还没结婚,谁不给,也不能少了你的。”冯玉姜说,“我也没叫你们现在就分不是?各家日子过得好好的,我就只这么随口一说。”
“合着就我们几个穷啊!”传慧笑着说,“不能歧视啊,咱妈咱爸贴补咱们都不少了。”
“妈,有你们二老撑着,我们哪家也没困难过,往后的事,往后再说,你就不要早早的多操心了。”传强这么说。
看着儿女这样,钟继鹏高兴,冯玉姜也舒心,这些孩子,从苦日子里过过来的,只要心眼子立得正,当父母的也就放心了。
“你们都不要钱是吧?我要啊。”小五一本正经地说,随即就憋不住咧嘴笑了,他看看身边的萨维娜,说:“爸妈,我们打算结婚了,给家里添添热闹。”
要结婚了?冯玉姜跟钟继鹏就都说好,小儿子结了婚,用庄户人家的话说,又完成了一样任务。
小五说完,随即就换了一副表情,笑嘻嘻地对其他人说:“大哥大姐,二哥二姐,我要结婚了,红包给准备的大大的,小了的不行。——小六,你说当老小真好啊,我结婚,他们全都得贡献红包,等你要嫁出去,我也得给你包一个大大的。不过看你这样,又丑又凶,不知道嫁不嫁得出去啊!”
小六撅着嘴,便气得拿筷子去打小五。
“谁说的,追小姑的人有一个排。”念念跟着凑热闹,打抱不平呢,转头又跟小六说:“小姑,别太挑了,把那个排长挑出来就行了。”
小六跟念念年龄挨得近,平时十分要好,说是姑侄,开玩笑却是正常的。小六就作势要去拧念念,念念笑着赶紧躲到冯玉姜后头去了。小六撇撇嘴,她才多大?她又不急,蹲在爸妈跟前的日子多好!
钟小五的婚礼,是中西合璧的,他两个年轻人说中式婚礼有意思,但又忍不住想穿婚纱,女人嘛,怎么能不喜欢婚纱呢?便订了婚纱,也做了中国传统的新娘装,结婚仪式按当地风俗来,到乡下钟家老宅举行。却在萨维娜父母亲朋的希望下,回城要再搞个西式的婚礼。
这么一来,整个婚礼就太热闹了。
春暖花开天气好,还是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意识,顶小的儿子了,按钟继鹏的想法,小五的婚礼回到钟家乡下的老宅举行。老宅经历了这许多年的时光,却叫传军给维护的很好,看不出破败,却独有一种古朴,钟家便又好好收拾了一番,很是齐整。
没有红棉袄红棉裤,那一套如今即便是在乡下也不兴了,新郎子是工整的中山装,新媳妇则是传统的凤仙装大红礼服,裙子拖得长长的,在老宅门口下了车,传慧的儿子嘟嘟,跟刚子的儿子豆豆,便使足了劲地撒麸子,鞭炮礼花把整个小村子都炸得热热闹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青青梧桐和飞天来炸雷,喜欢就好。
只要开坑,坚持日更,橙子说话最算话!我要弃坑我是小狗,嘻嘻。。。。。。
☆、完结篇
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阳光下那一片好大的庄园;安闲而恬美。田园之间;错落的分布着一处处青砖青瓦的古朴小楼;周围是成片的菜畦,花木。银杏落了叶;柿子也落了叶;偶尔剩下几片焦黄的叶子在树上招摇;一个个橘红的柿子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稻田;庄稼地,拉秧的丝瓜和扁豆架,映衬在清爽的蓝天下。
“快看快看,这是什么花?”
几个小孩子围着一片田地的黄花,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就跑进花田里摘花;后头的几个大人也跟着讨论起来。
“是野菊?”
“野菊花朵哪有这么大?叶子也不像。”
“非洲菊?”
“肯定不是,非洲菊哪能都是这样黄颜色的?估计就是一种菊花吧?”
“这是茼蒿花。”有人笑着插了一句。看花的那几个人转过身来,便看见是一个估摸五六十岁的妇女,后头还跟着个魁梧壮实的男人,头发已经斑白了,看样子是一对老夫妻。
游客看那女的,穿着一件灰绿色的宽松大毛衣,配着烟灰色的丝巾,黑色裤子,脚上一双跟脚的布鞋,沾着些烂泥,手里还挽着个藤编的篮子。
“茼蒿花?我们都吃过茼蒿,还真不知道茼蒿会开花,这茼蒿花还挺好看的。”一个游客说。
“茼蒿也是菜,各种菜的花,不是都应该开在春天吗?”一个小孩问。
“春天也开。茼蒿春天秋天都能种,春天种了,秋天便能开花;眼下这时节种了,到明年春天才能开花。”那妇女笑笑,问几个小孩:“想吃糖球吗?”说着从篮子里抓出一把红艳艳的糖球,送给几个小孩子。
“糖球?噢,就是山楂啊!”几个小孩子嬉笑着接过糖球,说:“谢谢奶奶。我们正要到那边的柿子林摘柿子。奶奶你也去摘柿子吗?”
“要去啊。那边的柿子,你拣圆的摘,圆柿子摘下来就能吃,扁的那种不要摘,是涩的,涩得你拉不开舌头,要揽过了,去了涩才能吃。往柿子林后边走,还有一大片冬枣,红红的,甜着呢!”那妇女笑着说。
一个游客就问:“这庄园挺好玩,刚才我们还去河滩捡鸭蛋了。您也是来游玩的?”看她装扮,不像是远来的游客,但看那气质,又不像普通的农妇。
“我呀,我就是这地方的人。”
“走吧走吧,我昨晚下的那虾笼子还没起呢。”后头那老头催着说。
那妇女就笑笑,两人一起走了。一个年轻的服务员远远地跟着那两夫妻,经过的时候,一个游客就问了一句:
“刚才那谁呀?”
“那个呀,那是我们冯总。”服务员抿着嘴笑,“这个庄园,就是她一手办起来的。”
“噢,我听说过,这庄园就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办起来的。”游客说。
冯玉姜跟着钟继鹏,到河边起了虾笼子,眼下深秋水寒了,不好跟夏天那样下河去拎,钟继鹏便在下虾笼子的时候,栓了跟细绳子,系在石头上压着。他找着石头,解开绳子一拽,把那虾笼子拽了出来。
钟继鹏看看虾笼子,说:“怎就这一点儿?都是些子小猫鱼,就几个虾。这河里的鱼都快给人逮绝种了。”
“你那个笼子下的地方不好,逮不到虾,别赖鱼虾绝种了。”冯玉姜说他。
“喂猫都不够,不赖要了。”钟继鹏气恼地把虾笼子里的两捧小鱼虾又扔回河里,说:“咱去抓个秋鸡子,晚上炒了吃,咱自己炒,那些个厨子搁调料太多,都不好吃了,好好的小鸡叫他们糟蹋了。”
秋末头,当年的那个小公鸡,也就大半斤,大的也就七八两沉,铁锅里多多的花生油,小火干炒,炒到骨头都在锅里啪啪地炸,鸡肉是喷香滑嫩,连骨头都能嚼吃了,小公鸡骨头嫩嫩的,一嚼就碎,他两个这年纪,好吃还补钙呢!
钟继鹏便招手叫跟着的那个服务员:“过来过来,丫头,你帮我把这个虾笼子拿回去。我抓秋鸡子去。”
钟继鹏兴冲冲去北边林子里抓鸡,冯玉姜便顺着地头上那一脚宽的小路,走过一片菜地,随手拔了个萝卜,寻思着等会子一块炒鸡吃。萝卜放到篮子里,萝卜樱子便随手丢回地里,烂在地里能做肥料的。
这要是搁在过去,萝卜樱子一根也不撂,腌咸菜,炒豆渣,都是当菜吃了。冯玉姜看着扔掉的萝卜樱子,心里又觉着可惜,便寻思着,明天叫人弄几只兔子来养养。
她又想起来,明天是星期六,恐怕家里哪个儿女会来,索性又多拔了几个萝卜,再绕到冬枣林子里头,多多的摘了一满篮子的冬枣,这冬枣,豆豆最欢吃了。自家的冬枣,不会有那些子残留农药啥的,最放心了。
冯玉姜拎着满满一篮子的东西,走了一段路就有些吃力了,便干脆找了块干净的草坡坐了下来。钟继鹏拎着一只芦花小公鸡回来时,便看到冯玉姜坐在那儿晒太阳。
“走吧?”钟继鹏远远地喊了一句。
“歇一会子。”
“几个萝卜,一把枣,你难不成就拿不动了?”钟继鹏说着走过来,拎起篮子,“走啊?回去再歇。”
冯玉姜说:“坐一会子的。”
钟继鹏索性搁下篮子,把那小公鸡拴在小树棍上,也在一旁坐了下来。有人打电话来,好像问了什么事,冯玉姜交代了几句。
“这事情你都找赵经理,不用来问我了。”冯玉姜说,“秋收的账目,游客采摘带走的账目,专人记清楚就行。”这庄园里的水果,游客在庄园里,是尽着吃的,不要钱,游客来到吃住花钱,这点自产的水果根本就不必算了。
冯玉姜挂了电话,跟钟继鹏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了些子家常,她眯着眼睛看着太阳,天已经下晚了,再过一会子,太阳就该西落了。
冯玉姜想起上辈子,也就是这个时节,她正吊着一口气躺在病床上呢,想着想着,她就恨恨地瞥了钟继鹏一眼。
“我这阵子做梦呢,我梦见我死了,梦见你害死我。”
“胡扯八道,乱钻晕,吃饱了撑的你。”钟继鹏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浮土,说,“这阵子记性不好,光忘事儿,昨天弄个捉家雀子的网,也不知叫我扔哪去了,我刚才找半天没找着。我还梦见我老年痴呆症,你把我扔沟里了呢!”
柿子熟了,柿子林里一群群来偷嘴的家雀子,钟继鹏这两天叫人弄了网来,说要逮家雀子烧了吃。这下可好,连网都弄没了。
冯玉姜听了就笑着说:“找不着活该,家雀子也是个生灵,你逮它做什么。”
远远的,冯玉姜看见小六往这边跑过来,那么大的姑娘了,蹦蹦跳跳的。后头更远的还跟着一个,冯玉姜老远地瞧着,是陈晋。
“妈,我围着园子找了你一圈。”小六跑到跟前,伸手就从篮子里摸了个冬枣,擦都没擦,就送进嘴里吃了。
头两天才下过雨,倒也很干净,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