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锦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9章 右参政
  端王的话落后,屋内一片寂静。
  杨叔达顶着端王摄人的目光; 冷汗从额头上不断冒了出来; 双腿也止不住地发抖。他上一刻还在庆幸,认为端王问出他这句话; 问他山东的情形,定然是对山东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虽然他也听说过端王的赫赫威名; 但是不以为意。毕竟,这里是山东,他在这个地方经营了这么多年; 他认为只要是他愿意; 瞒住端王这些外来的大员还是不难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敬宗等人的联名折子真的送达了天听,而端王极有可能就是为此事而来,这个时候了; 他也没有办法继续骗自己了。
  端王,恐怕就是为了山东的灾情而来。
  他所做的事情,恐怕已经上达天听了。他的仕途; 或者说是他的性命,恐怕就要到头了。
  杨叔达看了看身上这身三品大员的官服,努力稳住自己。他,现在不是还穿着这身官服不是吗?而端王只是问话; 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将他革职查办。这一切就意味着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对了; 他还有晋王殿下。他每年将自己所得钱财的绝大部分都孝敬给了晋王殿下,晋王很需要他为其提供钱财,应该不会弃他于不顾的。
  杨叔达努力让自己稳住心神,然后对着端王回禀道:“回端王爷,山东确实遇到了一些水灾,但是微臣已经组织各郡县的官吏进行救灾,且灾情并不严重,只是有些轻微的水患而已,所以下官便没有上报朝中,实在是这点水灾,山东自己便可解决。还望端王爷明察,体谅下官的一片忠心啊。”
  端王听到杨叔达的花,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都到了这个时候,杨叔达依旧能面不改色地谎话连篇,这当真是打量着他什么都不知道呢。还是仗着自己背后有依仗?
  朝中之所以没有直接下令将其直接革职下牢,就是因为有人反对,毕竟杨叔达是山东的布政使,山东品级最高的官员,山东的一切政务都又其提调。这样的一个封疆大吏,不能仅凭张敬宗等人的一面之词就罢免一个三品布政使,这样做得话,未免使那些各行省的地方大员人人自危,心生惶恐。所以,朝中主张先不罢免被张敬宗等人弹劾的山东官员,等他来到山东探查清楚之后再处置也不迟。这也就是杨叔达能够站在下方,身着官服继续回话的原因。
  朝中以及天和帝同意这样的决定,大部分是出于稳定地方大员的心以及避免冤案的残局。毕竟,这朝堂争斗错综复杂,人心更是善变诡谲,互相攻讦者太多,冤案也太多。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杨叔达绝对不可能是冤枉的。
  “是吗?”端王冷声道。说完后,也不管杨叔达和下面的官员怎么想,然后又问道:“张敬宗张大人在哪里?”
  “回端王爷,张大人近日身体不佳,已经连续一个月不能下床,所以告假了,无法前来。”杨叔达听到端王的话,尽量让自己稳住心神,然后连忙回道。
  “是吗?张大人已经一个月不能下床了,那其手上的政务都是怎么处理的?”端王听到杨叔达回答的关于张敬宗的去向,眼中一闪,好似随意地照例问道。
  “回端王爷,左参政张大人的一应政务,现在由右参政马文本马大人一同负责。”杨叔达回道。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两人协同管理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左参政无法理事,其身上的政务自然是由同级别的又参政一同管理。这是约定成俗的事情。
  “下官马文本参见端王爷,参见赵王爷。”杨叔达身后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参拜道。
  “嗯。”端王看了眼下方站着的这位右参政,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下方站着的这个清瘦地,看着十分精神地官员。这位右参政,可是一位十分有意思地人。据他所知,这位右参政并不是杨叔达一系的官员,且张敬宗等人弹劾地官员中也没有此人的名字,但是其却可以在杨叔达架空张敬宗后,将政务揽到自己手。更重要的是,杨叔达竟然不反对,而且从今日其对马文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其似乎对其颇为倚重的样子,这就十分有意思了。
  杨叔达费劲心思架空张敬宗,一是为了其贪污河道银两的时候行事更加方便,没有阻碍。但更多的是为了让山东成为其的一言堂,想将张敬宗架空后,将左参政手中的政务换成自己的人来管理。而这最后的结果,俨然是没有达到其的目的,但是其却没有半点不情愿的样子,且对马文本的态度很是友善,这其中的故事便耐人寻味了。
  “马大人辛苦了。”端王对着马本文点了点头。
  “谢端王爷体恤,这是下官应尽地本分。”马文本很是恭敬地照例回道。
  “好了,今日的时辰也不早了。”端王对着众人言道:“之前本王已经命人将传召各州郡的官吏,后日前来齐州府,不知杨大人可有通知到?”
  “已经通知下去了,端王爷放心。”杨叔达回道。
  “既然如此,天色也不早了,诸位今日也辛苦了,就都散了吧。”端王看了眼场中的官员,挥了挥手道。
  “下官告退。”随后杨叔达带着山东的官吏一同告退,走了出去。
  待众人刚走出齐州府的官衙,一位身着四品官员服饰的男子连忙走到杨叔达身旁,着急地问道:“杨大人,你说今日端王是什么意思?”
  “噤声。”杨叔达厉声喝道,然后看了看周围,“到我府中再说。”
  “是。”来人立时反应过来,看了看齐州府府衙前都是随行的钦差卫队,连忙住声应道。
  山东布政使杨府
  杨叔达坐在主坐上,下方做了三四个官员。
  原本在齐州府府衙前着急地官员,似乎心情真的很是焦急,不待身为上官的杨叔达开口,就直接问道:“杨大人,您说端王是相信咱们还是相信张敬宗他们?”
  “对了,端王这次来得蹊跷,不会是朝廷真的信了张敬宗他们的奏疏,陛下才派了端王前来吧。”其说完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更加焦躁,连坐都坐不住,直接起身说道:“还有赵王,这赵王可是太子的人,听说其从下就和晋王殿下不对付,如今赵王来了,他不会……”说到这里,其惶恐地看向一旁的杨叔达。
  “不会的。”杨叔达看着其不安和害怕的样子,立时截住这句话,“廷秀,坐下,这样成何体统?”山东漕运使杨万里,字廷秀。
  “其一,赵王知不知道我们是晋王殿下的人还是两说。再者,就是他知道了,太子知道了又如何?便是赵王想要那我等泄私愤,太子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最不济还有端王在一旁看着的,这点你放心。”杨叔达看了一眼不情愿坐下的杨万里,解释道。
  “至于朝廷派端王前来的原因,恐怕确实是因为张敬宗那些人秘密送上去的奏疏。”说到这,杨叔达眼中出现了懊恼之意,“真是没有想到,我截了他们十几分奏疏,却还有这么一个漏网之鱼。”
  杨叔达说完这句话,也不待下面的人说话,便不欲再提起此话题,接着道:“不过,现在端王至今都没有对我们问罪,这便代表着我们还有机会。”
  “端王和钦察卫队一路行来的官道上,我命人清扫过,端王应该见不到流民的情况,我之前也已经说了,山东出现了灾情,就算是小灾,市面上萧条一些也没有什么。这一点,端王无法问责。”杨叔达分析者现在的情况。
  “可是就算是我们能掩盖山东的灾情,可是张敬宗现在人就在齐州府,特别是端王今日还特意问起张敬宗,一旦端王真的见到了张敬宗,那一切可都全暴露了。”
  “对了,还有卫赜,那可是个更难缠的角色。端王让各州郡的官员后日前来齐州府,到时端王肯定会见到卫赜,我们依旧会完的。”杨万里想到这里,心急如焚地叫嚷着。都这个时候了,他也没有什么风度和对上官的规矩讲究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先下手为强了。”杨叔达听到杨万里的话,冷声道。
  杨万里听到杨叔达的回答,不明所以地朝他看去,却被杨万里眼中阴冷地寒意震住了,再结合杨叔达之前所说的话,一个猜测冒上了心头,随后被自己这个猜测不敢相信地微微睁大了眼睛,稳了稳心神,不敢置信地确认道:“端王还在这里,这样做恐怕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里有什么好不好的?”杨叔达冷声道,然后觑了一眼杨万里,“先下手为强,这个时候,时机胜过一切。”
  任城郡
  卫赜看着下方的一个护卫打扮地人道:“之前的布置可准备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护卫道。
  “就在这两日了。”卫赜吩咐道:“张大人那里十二个时辰不能离人,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只要来人,尽量活捉。”
  “是。属下这就去吩咐他们。”


第160章 张府
  为迎接端王和赵王的驾临,山东官员将齐州府的官衙以及后面的住所腾出来作为端王和赵王在山东的下榻之处。
  此时; 齐州府的书房中; 端王坐在屋内翻看着手中的公文,上面是杨叔达等山东官员呈上来的关于其所谓的山东军政要务的奏疏等物。
  至于赵王; 此时就正在下方,并没有座位; 而是站直了身子,笔直地站在那里。
  自从山东的官员散了后,他就被端王叔带到了书房中; 一直站到现在。他现在都觉得腿快不是自己的了。
  正当赵王感到绝望时; 端王的声音响了起来:“如今可是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是侄儿沉不住气,不仅有失皇家颜面体统,更是差点打草惊蛇。”赵王听到端王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依照他从那几个堂兄弟打听来的消息; 只要端王叔肯问话,就代表着这惩罚快结束了。
  “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就好。”端王看着下方没有犹豫,直接承认自己错误的赵王; 点了点头,总算还有可取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