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庶得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姜嫣等人的目光,自亦是什么样的都有。
    对于投注在自己身上的各种眼神,傅珺一律选择无视。
    唐寂要见她。这既出乎她的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当年他们也算有过一次合作,而且合作的成果还颇为不错。如今唐寂来到了姑苏,提出要见一见傅珺。这要求不算过分。
    那书问传过话便退了出去,女眷们亦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宋夫人便对傅珺温声道:“既是你外祖父要你过去,你便快去吧,别叫你表舅舅等着了。”
    傅珺点头应是。这里宋夫人便要叫人送傅珺过去。王晋此时便站了起来,恭声道:“母亲。我也正好要回前头去,便由我带四丫头过去吧。”
    宋夫人听了便含笑点头道:“也好,你便送四丫头去吧。”
    闻听此言,唐俊便悄悄扯了扯唐修的衣袖。也跟着站了起来,道:“既是表叔要走,我们便做了一路吧。来的时候父亲便叮嘱我们。不叫我们扰了老太太。这会子时辰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宋夫人很喜欢这兄弟两个。闻言便有些遗憾地道:“这么早便走?留下来一家子吃顿饭多好。”
    唐俊不说话,却暗暗捅了捅唐修,唐修只得上前恭声道:“老太太留饭,我们原不应辞的。只父亲说了,此次来姑苏不是来赏玩风景的,而是带着我们历练历练的,还布置了好些功课下来,书院里也留了不少课业,故此我们得早些回去。失礼之处还请老太太勿怪。”
    唐俊便接口笑道:“待一应功课做得了,我们再上门叨扰。”
    他话音一落,傅珺便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这唐俊说话真是直接,听他话里的意思,在他们弄完学业之前,他们兄弟二人是再不会登门了。
    唐修闻言,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唐俊,却也未说什么。
    宋夫人见他二人把学业都抬出来了,心中虽甚为遗憾,却也不好再深留,便笑着叫人抬了几匣子点心礼物过来,让他们带回驿馆。
    这乃是长辈的一片慈心,唐修与唐俊皆谢过了,这才在王晋的带领下,一行四人浩荡浩荡地出了锦晖堂。
    直到走出锦晖堂老远,傅珺还能感觉到王宓与姜氏姐妹留在她身上的视线,心中十分无奈。
    她这也算是躺枪了。平白无故地便招了一身是非。不过,唐寂这时候叫她过去,除了见她一面之外,会不会有其他事情?
    那起拐卖儿童案是如何破获的,傅珺至今都不甚了了。四年前她曾问过傅庚,傅庚亦说过些时候再告诉她详情。然而,这句承诺却随着王氏的病故而烟消云散。
    虽之后父女二人亦有书信往还,然关于这件事,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遗忘。
    此时再度思及旧事,傅珺的心里生出了莫名的情绪。所幸她戴着长及脚踝的轻纱帷帽,倒不虞被人瞧出什么来,只是表现得特别沉默罢了。
    也许是被傅珺的情绪所感染,这一路,四个人居然皆是无言。
    傅珺是因为心绪万千所致。而王晋则是满心的不快。
    方才王宓她们几个齐打伙地奚落傅珺,他乃庶子出身,这些言语里的意味如何听不出来?只是这般小女儿家的口角机锋,他身为一个男性长辈,既不好喝斥,更接不上话,只能在心里干生气。
    后来王襄派人叫傅珺过去,他立刻便自动请缨,实在是因为那间屋子他一息都不想多待下去了。
    王晋原想着,在与傅珺同行的路上,他多少能安慰她两句。谁想那唐家兄弟这么不识趣,巴巴地跟了过来,倒叫王晋也没法多说些什么,只能保持沉默了。
    而唐修与唐俊之所以不说话,前者是见傅珺戴着帷帽,王晋又是一脸的不高兴,并不宜于搭话。后者却是一向懒怠搭理旁人,就算对傅珺有些好奇,见对方一副不愿理人的样子,便也不想开口了。
    于是,四个人这一路走得十分安静。直待到了玄圃门前,那门前的小厮高声向里头禀报了一声,才算打破了沉默。
    却见那小厮禀报过后,便向着王晋与唐家兄弟各施了一礼,恭谨地道:“还请二爷与两位表少爷止步。老太爷与唐大人适才吩咐下来,只叫表姑娘一个人进去。”
    王晋闻言,方抬起的脚便又收了回去,只转眸看了看傅珺,神色间带着几分疑问与担忧。

☆、第195章

听那小厮如此说,傅珺心中已是有了数,待见了王晋的面色,有心要解释一二,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轻声宽慰道:“小舅舅放心,外祖父只是找我说话罢了。小舅舅先回去吧,若有事我会叫人知会您的。”
    王晋听罢一想,也只得如此了,便点头道:“也好,”又叮嘱道:“你诸事小心些。”
    傅珺自是点头应是。
    这厢王晋又转向唐家兄弟,强打起精神来笑道:“我的书房便在前头,若贤昆仲不弃,便请去坐坐喝杯茶吧。”
    唐氏兄弟倒是比王晋知道的事情多些,也隐约明白王襄与唐寂此举的用意,此刻倒是神情淡定。见王晋出口相邀,唐修便欣然道:“久闻沧浪先生藏书甚富,惜乎一直缘悭,是为憾事。今得子鹤兄相邀亦算是了却心愿了,余及弟自当往玄机室叨扰一二。”
    王晋字子鹤,唐修此时以字相称,却比称其为表叔要来得令人舒服一些。且他在言语中还将玄机室抬到了与玄圃一般的高度,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恭维,却又十分得体。
    果然,听了唐修所言,王晋倒是对他有些改观,看他的眼神也缓和了些。不过那唐俊一脸的懒怠,却仍是叫人看不惯。
    王晋笑谦了两句,便自带着唐家兄弟转去了玄机室。傅珺恭送他们离开后,亦随小厮进了玄圃的院门。
    此时,唐寂王襄正对坐于书案前,二人的面色皆有些凝重。
    唐寂此番亲下姑苏,确实是为了公事。这公事便是四年前上元节的那起儿童拐卖案。那件案子不仅牵涉到了唐家,到最后竟是与一个神秘组织有了牵连。进而惊动了圣上。所以唐寂才会特别重视,甚至丢下京中的事物,借着往姑苏公干的机会,暗中查访。
    而令唐寂重拾此案的原因,却是因为他收到了王襄的密函。
    前不久,有人在姑苏城阊闾巷的一间破屋里发现了一具无名男尸。此人的死因乃是被乱刀砍死,身上刀伤约有二十余处。一张脸更是被刀子划得稀烂。根本辩不出身份来。
    那阊闾巷是姑苏三教九流最为集中的区域,偶尔发生个命案并不算稀奇。身为姑苏知府的王襄自是派了差役仵作等前去现场做了调查。
    谁想,那仵作在查验尸身时。却从死者身上一处极深的伤口里,挖出了一枚金钗。
    初时仵作以为这金钗是旁人塞进去的,然在详细查验尸身之后,仵作发现。死者的左手手指上残留着明显的血肉残渣,且这只左手还是挡在藏有金钗的伤口前的。仵作便据此作出了大胆的推断:这金钗很可能是死者在断气之前。自己偷偷塞进伤口里的。
    因这金钗藏匿的地方以及方式都太过于诡异,仵作便将此事报予了上官,再由上官呈报王襄。
    王襄见此案颇多奇诡处,便要来了卷宗翻阅。又将那金钗也要了过来细细检视了一番。
    谁想,便在检视金钗之时,王襄发现。便在这金钗的钗尾处,刻着一个极小的“傅”字。
    便是这个“傅”字。让王襄警惕了起来。
    这枚金钗做工极精,用料亦属上乘,上头还嵌着两粒小指肚大小的珠子。那珠子虽久经蒙尘,又沾了血污,却依旧光晕宛然,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珠子。
    那无名男尸衣着破旧,掌有厚茧,一望而知不是有钱人。而如此落魄的男人,却身怀如此精美的金钗,临死前还将金钗藏进伤口里,至死也不愿让人搜出,这已是十分奇怪。更何况这钗子的钗尾还有表记,那表记又是一个“傅”字,王襄如何能不多想?
    他不由自主地便将这具无名男尸,与多年前的那起拐卖案联系在了一息。那个案件的一些内情,王襄知道得比傅珺还要详细。他知道傅珺曾将一支金钗并一朵珠花扔了出去用以疑兵,那珠花被大小眼男人的同伙拾走,而那枚金钗却不知所踪。
    那么,这无名男尸身藏的金钗,会不会便是傅珺多年前扔掉的那一枚?
    这不能说王襄的想象力太过于丰富,而是那钗尾所镌的“傅”字,着实不能不让人多想。
    王襄便叫人将案子封了起来,严令不许走漏风声,又派了心腹秘密查探此案,同时还向唐寂写去密函,从他那里拿到了四年前那起拐卖案的卷宗。
    而越往下查,这案子与多年前拐卖案的关联便越深。
    那无名男尸虽身份不明,但据仵作呈报的卷宗所言,其面上的刀伤痕迹,与四年前拐卖案中无名女尸面上的刀伤,几乎一致。
    到得此时,王襄便不敢再往下查了。此案关系重大,不是他一介地方官员可随意置喙的。于是他便往大理寺及刑部各去了一封密函,备细说明了此事。
    接到王襄的密函之后,唐寂与刑部尚书许进皆是十分重视,二人商议后便将此事密报给了圣上。
    皇帝对此案亦一直未曾放下,见案情有了突破,便下了一道密旨,着唐寂暗中查明案件,还特别添了一道口谕,令姑苏知府王襄协查此案,而傅珺作为此案最重要的人证,亦需全力相助。
    此刻,王襄与唐寂便在等着傅珺,一来是要她前来认一认钗子,二来则是还有些详情要细问于她。
    因此事关系重大,王襄才会将王晋等人拒之门外,而玄圃内外更是加了好几道警戒,无关人等皆不得靠近。
    傅珺走进玄圃的院门后,立时便感受到了这种隐秘而紧张的氛围。
    这是多么熟悉的感觉啊!傅珺简直忍不住要长叹一声了。
    她已经有很久不曾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了,这氛围令她兴/奋,更令她怀念。
    有那么一瞬间,傅珺错觉自己又回到了前世,正准备与同事一起开案情分析会。那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