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19]“你……啦?”一语出自歌谣《穿绿衣》,见第三章注[136],引用时做了一些改动。
[920]“帽子的戏怯”.见第三章注[174]及有关正文。克洛因的主教能从帽子里掏出圣堂的慢帐。
[921]三位一体的第三位是圣灵,这里指教会。《我热爱的教士》,原文为爱尔兰语,是爱尔兰小说家约翰。巴尼姆(1798一1842)所作的一首歌的题目。写一个爱尔兰农民对爱国的神父的感情。
[922]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第3卷第8章中,爱玛即将咽气时,村里以“哲家家”自称的赫麦,把前来为她送终的教士比作死尸气味招来的乌鸦。
[923]在布尔战争中,许多爱尔兰人站在布尔人一方,见第八章注[121]及有关正文。
[924]红衣兵(或“红上衣”)指英国兵。在布尔战争中,都柏林近卫步连队的第一营和第二营曾在南非为英国战斗,于一九00年的圣帕特里克节(3月17日)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嘉奖。射击队指持有来复枪的步兵队。
[925]布是布尔的简称,参看第八章注[121]。
[926]“可怕的土耳克”,见第一章注[42]。下文中的“插有鸟颈毛的熊皮帽”其实是掷弹兵戴的,参看第五章注[7]及有关正文。
[927]圣殿骑士团,见本章注[659]。
[928]洛克滩,见本章注[102]。
[929]“快抢,速夺!”原文为希伯来文。据《以赛亚书》第8章,以赛亚奉上主之命把这四个字写在一块大板上,并用以为第二个儿子命名,以提醒以色列人,亚述王将率军掠夺他们。共济会用此语来要求会员们行动敏捷。
[930]据海德一九八九年版(见第487页第8至12行),土兵伊尔的台词前面有“市民”的台同和舞台动作:[“市民”:“爱琳直到审判日!”(特威迪鼓手长和“市民”彼此炫耀着勋章、绶带、战利品和伤痕。他们怀着深仇大恨,相互致敬。)]“爱……日!”原文为爱尔兰语。这是爱尔兰人作战时的呐喊,又是一首爱尔兰歌曲的题目。
[931]“加里欧文”和它所诵之诗,见第十二章注[33]、[46]。《上帝……王》,见第八章注[3]。
[932]“勇士与丽人”出自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1631一1700)的颂诗《亚历山大的宴会——又名音乐的力量》(1697)中的“惟有勇士能配丽人”之句。
[933]“红……衣”,参看本章注[924]。圣乔治为英国的主保圣人。
[934]作者在这里把布莱克的《清白的征兆》(见第二章注[73]及有关正文)中的“英格兰”改为“爱尔兰”。
[935]“生命之赐与者”是当天晚上斯蒂芬在医院里说过的话,见第十四章注[29]及有关正文。
[936]“双……嫩”,见第三章注[162]及有关正文。
[937]“都……啦!”参看本章注[20]。在下面的舞台说明中,作者把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事都写了进去(见本章注[939]。[938])。
[938]R。J.加特林(1818一1903)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发明的手摇机枪。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一群爱尔兰军人,发动了一场反英起义,占领了都柏林邮政总局。在延续数日的巷战中,英国出动野战炮兵队并用重加特林机枪扫射起义者,残酷镇压。
[939]在一七九八年的反英起义中,爱尔兰农民抡起耕地用的铁镐来对抗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
[940]“日头暗了下来”,见《路加福音》第23章第45节。这里加上了“午夜的”。“大地震动”,见《马太福音》第27章第51节。
[941]前景公墓和杰罗姆山公墓,分别见第六章注[85]和注[143]。
[942]据《马太福音》第25章第33节至第46节,绵羊代表义人(受祝福者),山羊代表不义之人(被咒诅者)。
[943]“身穿……娘”一语,出自《我的意中人是位约克郡姑娘》,见第十章注[216]。
[944]“大笑着的魔女”是布卢姆这一天早晨所读的获奖小说《马查姆的妙举》中的人物,见第四章末尾。
[945]“公谊……斯特”,见第九章注[1]。
[946]“龙牙……们”,典出自希腊神话。卡德摩斯把他杀死的一头龙的牙齿埋在地里,从垄沟中遂跳出一批凶悍的武士,互相残杀。最后剩下五个人,帮助他建立了底比斯的卫城。
[947]红十字骑士团(又名互助慈善团)是共济会的一个支派,参看本章注[659]。
[948]沃尔夫。托恩,见第十章注[85]。亨利。格拉顿,见第七章注[174]。
[949]史密斯。奥布赖恩,见第六章注[35]。丹尼尔。奥康内尔,见第二章注[51]。
[950]迈克尔。达维特(1846一1906),爱尔兰土地同盟创始人。伊萨克。巴特,见第七章注[163]。
[951]贾斯廷。麦卡锡(1830一1912),爱尔兰历史学家,一八七九年进入政界,任反巴涅尔的自治党主席,和巴涅尔是真正的死对头,见第二章注[81]。
[952]阿瑟。格里菲思,见第三章注[108]。约翰。雷德蒙(1856一1918),爱尔兰民族主义党领袖。一八九0年十一月巴涅尔失势后,他成为巴涅尔派的首领,致力于促进爱尔兰自治。
[953]约翰。奥利里(1830一1907),政治观点激进,积极从事芬尼杜(参看第二章注[54])机关报《爱尔兰人民》的编辑工作和爱尔兰文学运动。利尔奥。约翰尼,实无此人,是文字游戏,把约翰。奥利里的姓名颠倒而成。
[954]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勋爵,见第十章注[143]。杰拉德。菲茨爱德华是把爱德华。菲茨杰拉德的姓名颠倒而成。
[955]峡谷的奥德诺霍是信天主教的爱尔兰凯尔特贵族。奥德诺霍的峡谷也是文字游戏,把它倒过来说的。
[956]圣女芭巴拉,见第十二章注[594]。她被父亲关在一座有两扇窗户的塔里。皈依基督教后,她叫人开了第三扇窗户,用以代表三位一体。
[957]玛拉基,见第一章注[10]。奥弗林神父,见第八章注[203]。长着一双左脚,见本章注[529]。
[958]这里把海恩斯(见第一章注[64])和休。C。洛夫(见第十章注[96])并称。
[959]原文为拉丁文。这里把弥撒经文中的“上主”改为“魔鬼”。参看第一章第二段。
[960]这里把上句的回应中的“神”改成了“魔鬼”。参看本章注[14]及有关正文。
[961]原文为拉丁文。神父献祭时重复耶稣的话。参看第一章注[7]。
[962]“王了……哈!”这是把下文中的受祝福者声之声倒过来说的。
[963]阿多奈是希伯来文天主的译音,为耶和华的代用词。
[964]这里将英语的God(天主)倒过来(dog,意思是狗),中间加了十个字母O,元音就被拉长了。
[965]受祝福者和前面的被咒诅者,参看本章注[942]。
[966]橙带党是爱尔兰新教政治集团,绿党是天主教的党派。“教皇”是橙带党给足球起的俚语,以奚落天主教徒。《每天……歌》是夭主教圣歌。
[967]据本书海德一九八九年版(第490页第8行),士兵卡尔的台词后面有这样一句舞台说明:[(猎犬在群众外围嗅着,大声吠叫。)]
[968]原文为爱尔兰语,表示亲热的称呼。
[969]“该升天堂啦”一语见第二章中的谜语(见该章注[28]及有关正文)。谜语中的“十一点”指的是酒店打烊的时间,而这里说上午八点三十五分,暗示酒店刚开张。
[970]这里,缺牙老奶奶借用了《贫穷的老妪》(见第一章注[86])中的诗词。这位象征爱尔兰的老妪自问自答说:“那时爱尔兰将获得自由吗?对!爱尔兰将获得自由。”
[971]原文为拉丁文。见《马太福音》第27章第5节。后文中的“理性的筵席”一语出自英国诗人蒲柏的《仿贺拉斯作》(1733)。
[972]这里,老鸨站在士兵卡尔一方,谎称是斯蒂芬先动的手。
[973]贝内特军士长,见第八章注[220]。
[974]“我……噜”,见第五章第一段末尾。
[975]詹米特餐馆,见第十二章往[108]。
[976]卡布拉是都柏林东南郊一地区。
[977]民间俗信,如果对梦游患者轻轻呼其教名或昵称,就能安然无恙地把他唤醒。
[978]“黑豹”是海恩斯说的梦话,见第一章开头部分。吸血鬼,见第三章注[169]及有关正文。
[979]这是《谁与弗格斯同去》(见第一章注[41])一诗头两行的片段。全句为:“而今谁与弗格斯一道,驱车穿过密林织成的树荫?”
[980]这是《谁与弗格斯同去》一诗第10行和第11行的片段。全句为:“他还管辖树林的阴影,混饨的海洋露出雪白的胸脯。”
[981]“我发誓……不泄露”是共济会会员的誓词。
[982]一锚链长为一八五米,即十分之一海里。
[983]据凯尔特神话,仙女们把聪明漂亮的娃娃拐走,换上一个愚蠢丑陋的娃娃。玻璃鞋的典故出自童话《灰姑娘》。
[984]“自右至左地读”,说明这是一部希伯来文的书。参看第七章注[36]。
第十六章 注释
[1]好撒马利亚人慈悲为怀,曾周济遇到不幸的人,见耶稣所讲的比喻,《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至37节。
[2]瓦尔特里,参看第十一章注[134]。
[3]年长者,指布卢姆。他几乎被撒沙车撞着的情节,参看第十五章注[21]。下文中的“有关”,原文为拉丁文。
[4]《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第5章开头有“当他[斯蒂芬]在塔博特街的拐角处走过石匠贝尔德的作坊的时候,易卜生精神……在他的心上吹过”之句。
[5]原文为拉丁文,典参阅第六章注[6]。这里,作者把布卢姆比作阿卡帖斯,把斯蒂芬比作埃涅阿斯。
[6]詹姆斯。鲁尔克都市面包房兼营面粉业,位于马博特街拐角处。
[7]日用粮,见《天主经》祷文:“我等望你,今日与我,我日用粮。”
[8]“面包……包”一语,出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