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才女沈琼莲 。。。
进宫就讨了太子的喜欢,我也正好奇呢,便把人带来看看好了。”
张皇后果然就派人把乐琰从端本宫带来了,在等待的时间里又备细告诉了沈琼莲昨日的事情,沈琼莲对别的倒不如何,只是喜欢乐琰出的对子,她性格古怪,见乐琰来了,劈头就问。“灯垂锦槛波如何?”
乐琰倒吓了一跳,直觉道,“厉害,却并非最好。”张皇后拍手大乐,道,“你叫她姑姑好了。”却不说这人是谁。
沈琼莲也勾唇道,“好,你这么说,那就是你有更好的了?好,好,好,昨日我听说了这个对子,已经苦思了一夜,料定这个是最好的了,你说说你的?”
乐琰还不知道她是谁,未敢气高,瞟了眼张皇后,笑道,“我的却也不是最好,依然有些不工: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池塘与锦江不算工整,意境也不算圆融,或有冀粟陈献忠之对,五方对五行,也自不错,只可惜意境却毁了。”
沈琼莲咀嚼了半日,方颓然道,“仅此一联,你便注定名动天下了,厉害厉害,这烟锁池塘柳,浑然天成,实乃千古神对。”说着,神色一整,“怎么是你这样的黄口小儿能够想得出来的!说!是否抄别人的!”
靠,那你加把劲活到崇祯年间去找陈子升问问看吧!乐琰不快起来,“若何人有对如此精妙,早已哄传出去了,哪里还等得到我来抄。此句虽神,也不过妙手偶得罢了,再说,对联终是小道,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沈琼莲面色一变,冷笑道,“对联是小道?说这话的人,十成里九成对不好对子,但你却是例外,好,不考对子,考作诗,你就以烟锁池塘柳为第一句,写一首五言诗来。”
乐琰先不乐意了,不管说这个题目多简单(金手指傍身的确是爽呀,她暗想),首先这女人也太没礼貌了,便直接道,“我敬重姑姑,姑姑也需敬重我,姑姑知道我是夏二姐,我却不知道姑姑是哪位。”
言下之意,昭然若揭,张皇后不禁一笑,想要说话时,沈琼莲却挥手制止,道,“我就是沈琼莲。”
乐琰讶异道,“未知沈琼莲是谁?”她倒不是在做戏,明朝历史她是不熟,她只知道明朝最有名的女才子是黄娥,现在应该和她差不多大——她是杨慎的继室,杨慎今年也才十岁呢。
沈琼莲不算漂亮的脸上隐隐有些抽动,半晌才道,“罢了,终究是我恃才傲物,你先写了诗,我再赔罪。”
这意思就说,诗要写得不好,你还不愿赔罪咯?古人真她妈怪极了,乐琰翻了个白眼,无奈念道,“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其实,这是剽窃了陈子升老人家的
12、才女沈琼莲 。。。
作品,不知道是她的人品爆发,还是诗词绝对都是有灵魂的,沈琼莲的下联和原诗是一样的,虽然下联也可以换成‘桃燃’句,乐琰还是拿了沈琼莲的来,免得她又怀疑自己早做好的了。
沈琼莲面色惨变,半晌才叹息道,“我知道皇后找我来是为了什么,但这孩子天分太高了,我教不了她,只会耽误了她,若她是个男儿家,十年后,士林必定是她的天下!”
张皇后也愁了眉,略带些责怪,但更多是惊喜地道,“你这孩子,怎么天资这么高,那么好的诗,你竟随口说出来?坏了坏了,这下除了翰林们,谁能教得了你?”
沈琼莲冷笑道,“翰林也不是个个都有真才实学的,少说也要李东阳、李梦阳、徐祯卿、唐寅那样的人物才配教她。”说着便起身要行礼告辞,乐琰大急,这个沈琼莲的口气虽然不好,但性格却是她喜欢的直爽,而且,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文坛领袖级别的人物,尤其看好徐祯卿和唐寅两支潜力股,更可以看出她的眼光之高,本身实力肯定也不差,忙上前拉住她的衣袖央求道,“是我见识短浅,坐井观天,不曾知道姑姑的名字,姑姑快别走,我又不是男孩子,哪里去寻这些大人来。”
张皇后也道,“这孩子自幼没有塾师,就算有才华,根基不牢靠也是虚的,你觉得自己教不了她,那就亦师亦友,好歹帮她把基础打牢。”
13
13、才女不好当啊 。。。
沈琼莲虽然并不在乎面子什么的,但刚才乐琰那一问,也真的是有点损伤了她的自尊心,走,自然是要做出一个走的姿态的,但皇后也都这么说了,便就势坐了回来。见乐琰满面诚恳,傲气全收,心中倒是喜欢起来,觉得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小就有偌大才气,有点傲气是难免的,但也还好,并不过分的古怪。
“嘿,亦师亦友,却也不是这么说的,怕只怕这孩子还不服气由我来教她呢。”她冷笑道,乐琰忙说。
“皇后姨姨说的是,我不过是仗着些与生俱来的聪明,才能混到这个样子,其实底子几乎没有,姑姑若不教我,谁能教我。”她笑了笑,有几分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沈琼莲,也是她疏忽了,现在才想起来,这个沈琼莲应该就是那著名的女阁老女学士了,也算是明朝知名的女才子,还和朱佑樘传过绯闻呢,嘿嘿,没想到长成这样,估计那是以讹传讹了。
沈琼莲神色大缓,张皇后又说了几句好话,她便答应下来,但仍道,“你的天资这样好,我是不会收你为徒的,你的机缘恐怕还在后头呢。”说着,就雷厉风行地给乐琰写了一张书单,嘱咐她回家熟读,最好能倒背如流。
乐琰看时,倒也都是些较为简单的入门书籍,沈琼莲可能也觉得她虽然天资不错,但年纪这么小,积淀不够。她收了之后,又规矩地冲沈琼莲行了礼,张皇后这才笑眯眯地说,“今日太子休息,我多留你半日,你与他玩去吧,他也快过来了。”
果然,不一会朱厚照就进了坤宁宫,给张皇后请过安便拉着乐琰玩去了,他们要比的东西还多了,什么双陆啊、围棋啊、珍珠球啊、九连环啊,他都早吩咐刘瑾准备了一大堆,今天誓要和乐琰分出胜负。
两个小孩很快消失在后院了,张皇后笑着对青红说,“让封二去英国公府告诉一声,就说吃过中饭来接二姐回去,让老夫人好生教养着,我过几日还要叫进来玩的。”
青红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张皇后这才笑着对沈琼莲道,“果然是个奇才吧,我再不会看错了她的。”
沈琼莲也不得不点头道,“若她是个男孩儿,将来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即便只是个女儿家,十年后,文坛也将是她的天下。”
她不知道乐琰的底细,作出这个评价的确是极公道的,如果有谁在六岁那年就想出了烟锁池塘柳这样的千古绝对,她的未来,的确是不可限量,尤其乐琰很明显没受过系统教育,只是自己在胡乱摸索,有名师教导以后,必定能脱胎换骨。张皇后点了点头,暗想,若真的做不了皇后,那再出个女阁老也没什么不好。
她望着沈琼莲笑了笑,又说,“你毕竟是宫中
13、才女不好当啊 。。。
女官,不能常常把她带在身边,这样好了,我改日把她姐姐请进宫来,让她找一个妥当的塾师教导,再让她时不时的入宫找你,如何?”
沈琼莲默然不语,显然是认可了这个决定,两人又说了几句诗词上的事,品味了一番乐琰的诗句,她便告辞离去了。张皇后笑容不变,冲青红招了招手,青红知机,上前问,“娘娘有何吩咐。”
张皇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淡淡道,“去找人调查一下夏二姐的底细,我记得她父亲是个不成器的,宠妾灭妻,竟把我那同姓姐姐气死了,二姐这样的性格,必定不会放过那个妾的。”就看她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了,这也最能体现她的性格,要知道三岁看老,一个人的行事作风是没办法完全改变的,如果夏二姐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素质不足以配称上太子妃乃至未来皇后的位置,那么,张皇后自然要有所考虑了。
青红会意地笑了,脆生生地应了下来,便退下了,张皇后看了看时辰,竟也快到午饭时分了,不由得懒洋洋一笑,这做皇后,其实也并不都只是坐着享清福哩。
#
夏乐瑜并没想到乐琰的运气竟会这样好,第一次进宫就得到了皇后的喜爱,皇后虽然还满欣赏自己,但对自己也并没有这样的宠爱,自然了,也是因为她已经成年了。但乐琰并不是第一个被她接进宫陪伴的小孩子,却是第一个张皇后这样屡屡相请的女孩。
虽然说,她的交际圈里还没传开这件事,但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张皇后之所以对乐琰另眼相看,完全是因为她和太子朱厚照一见投缘,向来眼高于顶,对同龄人不假颜色的太子,却是每逢休息都要闹着母后把乐琰接进宫去,与他较量各种游戏。
一时间,京城自觉有望出个太子妃的人家,都开始抓紧了对女娃儿的教育,想来这样的小女孩,不过是有些小小的聪明,恰巧卖弄对了地方,便得到了太子的喜爱,可见得太子喜欢的是聪明伶俐的姑娘了。只要悉心教养好姑娘,将来迟早有一天也能在太子面前露脸的。皇上并没有第二个儿子,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即使不能做太子妃,得到了青眼,做个选侍也是好的。
乐琰现在到英国公府中,得到的笑容自然是更多了,即使是原本不大待见她的甄氏,也对她笑脸相迎,和她说话的口吻也和气了起来。但老夫人却还是那个样子,似乎乐琰得到太子的喜爱,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而乐琰对她提携自己的报答便是,每次入宫时,她都会带上丽雪和张仑。别的不说,张仑就已经因为自己那稳重的言谈得到了圣上的赞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