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这里宁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原本对新宅子还存了几分期待,这会儿却觉得如坐针毡,浑身上下都不自在了。
再看莹娘说这话的表情,很显然她也是意有所指的。莹娘的聪明宁娘是领教过的,她同自己说这番话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寻常姐妹间随意开玩笑的。显然莹娘已经猜出这两者的关系了,此刻这般说就是在试探自己了。
宁娘自然不能同她说楚怀冬求娶的事儿,只能打着马虎眼道:“想不到诚亲王同父亲的关系还不错,知道咱们眼下有难,便出手相助了。”
莹娘不说话,一双眼睛来回地在宁娘脸上打转儿,看得她十分之不好意思。她只能去掀帘子,借口看窗上的景色,而避开莹娘审视的目光。好在莹娘也不打算拆穿什么,不多时便收回目光,也同她一道看外面沈阳城的景色。
如今的沈阳比之京城要更冷一些,路上的行人个个穿着厚实臃肿的棉衣,讲话的时候嘴里呵出的白烟在头顶上飘着。不时就能听人吆喝着卖热汤热面什么的,那些摊贩看着虽朴素,倒也让人心生亲切感。
马车在城里转了约莫一个时辰,最后终于停在了一处大宅子跟前。宁娘透过帘子只扫了那宅子一眼,就觉得先前莹娘说的实在有些保守。这哪里是比他们从前的宅子好一点儿,根本是好了许多。到底是亲王家的别苑,跟寻常百姓家的宅子不可同日而语。
宁娘她们的马车没在门口停下,而是直接走偏门进了内宅。待到马车停下来后,她掀帘下车,发现自己已处在一处小院儿里。这院子临水而建,院墙外便是一处宽阔的人工湖,此时虽是刚开春儿,湖面上没甚的好看,但一看旁边栽种的花草树木,想到来了春季此处必是一处赏景的好地方。
莹娘也同她一道儿下了车,便听她问旁边的何妈妈:“母亲的意思,是让我同四姐住这个院子?”
何妈妈一脸赔笑道:“夫人确是这个意思。五小姐莫怪,如今这宅子虽说占地大,可也不是咱们一家住着,只能委曲您和四小姐了。夫人说了,您若实在嫌窄小,便搬去正院与她同住也是一样的。”
“不用了,你同四姐住这里极好,就不要搬来搬去了。”莹娘环顾四周一眼,又问何妈妈道,“你先前说这别苑里住着不止咱们一家,那还有谁人也住着?莫非诚亲王也带着家眷过来了?”
“那倒不是,听说是住了一户姓萧的大人同家属,至少那萧大人什么来头,老婆子也不清楚了。”
宁娘当时正在宅子里四处赏玩,听到她们二人的对话,心里一下子就想起一家人来了。这何妈妈说有户姓萧的大人带着家眷也住了进来,要说她本来也不认识什么姓萧的大人。可从前在沈家的时候,她确实见过一位萧夫人,那是她舅母徐氏的表妹,嫁给了如今的吏部尚书萧大人。听说这萧大人与楚家关系极好,如今一二品的大员都随皇上来了沈阳,保不齐现在和他们同住一屋的便是这位尚书大人。
若真是他家本倒也无妨,可宁娘是比旁人知道更多事情的。说到萧家就不能不想起那个小霸王似的庶长子萧谚,而一想到他宁娘自然就会想到萍娘。当初萍娘肚子里的孩子可就是他的种儿,这种一看就是满肚子花花肠子专骗无知少女的无耻之徒,若真和他们住到了一个屋檐下,那可真是热闹了。
☆、第107章 无耻
事实上陆家的热闹还远不止这点。
不光萧珽萧大人一家来了;连宁娘的舅母徐氏和表妹莲娘并表哥沈涵芝也一道儿过来了。宁娘听到这消息;当时就有些愣了。按理说舅母等人是不必要过来的,舅舅官职不算高,不用每日上朝;也就不用跟着皇帝过来。既然他不过来;舅母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宁娘先前还不太想得明白这个道理,一直到后来听丫鬟们说诚亲王也带着王妃并儿子们过来了,就住在离此处不远的一处宅子里时,她才一下子豁然开朗。
其实打从第一回见萧夫人宁娘心里就很清楚,萧夫人有意与楚家结亲。据说她家的两个姑娘很得诚亲王王妃的喜欢;经常被叫进府去说话。先不论这话是真是假;反正看萧夫人的意思,是铁了心要把女儿嫁进王府的。听说上回入宫选秀她家一个女儿也没被选上,对于一心想攀高枝的萧家来说,楚家就成了目前最大的香饽饽了。
而舅母拖家带口来走亲戚的意味就更明显了,很显然她也动了和萧夫人一样的意思,想来混水摸鱼。如今楚家有两位公子可供她们“竞争”,三公子死了老婆,正缺个姑娘续弦。四公子快满二十,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以萧夫人的心机她必然知道,她不可能将两个女儿都嫁进楚家去,那么表妹莲娘或许就是她的备选目标。难怪舅母这么明显地来分一杯羹她也没把人拦在门外,想必是已打定了主意,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借这个机会与楚家攀门亲事了。
宁娘不由又想到楚家的两位公子,瞬间觉得他们就像是白胖的绵羊,人人见之都是垂涎三尺。只是不知那些人是看中他们的人品和才华,还是为他们的家世所着迷。
只是这事儿她多想也无益,可巧丫鬟们都把箱笼搬进屋来了,她也就抛开这心思,专心整理起自己的东西来。这处小院落其实并不小,比她原先在京城住的西湖月还要大一些。只是如今不只她一人住了,还有莹娘并她手下的人一起来住,自然就要比从前住得局促些了。好在她们姐妹感情不错,也都不是爱计较的人,当即便商量好了。宁娘是姐姐,便住在东厢房内,莹娘是妹妹,西厢房便归了她。
其他的丫鬟婆子也都不论,全在后面倒座和耳房里混住,几个人挤在一间里,倒也显得挺热闹。
这一日因是刚到,众人东西太多,进进出出闹哄哄的,二太太便传话下去让各房各自用饭,待到第二日大家都收拾齐整了,这才到晚间聚在一处用了晚饭。钱氏这几日得了崔名医的方子,才不过吃了几帖药,气色便好了许多。只是还是不能劳累,唯有留在屋里休息。
众人旅途疲累,刚安顿下来也不愿做什么,加上沈阳天气寒冷,宁娘她们便整日里缩在屋里看书绣花,偶尔姐妹几个下盘棋打发时间。
如此这般过了四五天,宁娘就接到了隔壁萧家递来的帖子,说是邀她过去坐一坐。宁娘一接到帖子心里就明白了,这必定是舅母借萧夫人的由头找她过去说话呢。她也没推辞,只跟二太太提了一下,第二日便收拾齐整去了一墙之隔的萧家。
几年没见,萧夫人还和当初差不多样儿,竟是一点儿也不显老。见着宁娘便一脸热情地招呼她过去,拉在身边问长问短的,一副体贴小辈的长辈模样。宁娘看着她这虚伪的嘴脸,心里只觉得好笑。这萧夫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庶子同她二姐的丑事儿,若换了寻常人只怕见面都要尴尬死了。她倒是一点不以为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甚至两人说话间还主动提起萍娘来,问她如今的去向。
宁娘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饶是她见多识广多活了一世,这么厚脸皮的女人还是头一回见。要不怎么说老天爷待她不薄呢,给她的对手都是诸如二太太和钱氏这样的级别,真正的高手如萧夫人这样的,她身边一个也没有。要是她的继母是眼前这位萧夫人的话,她还真不敢保证能顺利地把兴恒当铺拿回来。只怕以这萧夫人的手段,十几年的时间那兴恒当铺早就更名改姓,不姓沈而姓陆了。
她虽不齿萧夫人无耻,无奈长辈问话也不得不答,只得含糊道:“二姐她如今嫁在广州,已怀有身孕,不日便要生产了。”
“嫁去了广州?那么山长水远的地方,可是苦了你二姐了,这辈子想回趟娘家也不容易,想见她姨娘一面也难呢。”
萧夫人说到“姨娘”二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浓浓的嘲讽意味不言而喻。宁娘这人也有点犟性子,她平日里虽也不喜欢简姨娘的做派,但这萧夫人如此作贱她家的人,她也实在难咽这口气,当即便笑盈盈地反驳道:“广州虽是远了些,好在如今水路便捷,若真想见也还是能见着的。其实咱们做姑娘的,一旦出了娘家的门,想再归家总是难的,一世见个三四回同一世见个三四十回的,其实也差不了多少,终究比不得日日在家母女团聚来得好。若运气不好,遇上个规矩大点的人家,一年也不肯让儿媳妇归家几次,表面看着风光,可家里长辈一个接一个的,新媳妇也真是疲于应付。倒不如像我二姐这般,嫁个小门小户的,夫妻恩爱长辈慈和的,也是一份难得的福气呢。我听母亲说,二姐怀了身孕后本想将身边的丫头给了二姐夫,公婆却是执意不允呢,想来对我二姐是真心疼爱,视作亲女了。”
宁娘这番话,听得萧夫人目瞪口呆。她再怎么脸皮厚爱耍无赖,也从没见过像宁娘这般能说会道的姑娘家。寻常人家未出阁的小姐,哪里会像她这般说话,又是提什么出嫁后归家的事儿,又是扯什么婆家规矩大不大的闲话,到后来连婆家、长辈甚至通房丫头的事情都自然而然地说出来了,实在令她吃惊不已。要知道就算是她亲生的两个女儿,平日里关起门来提到嫁人啦夫家啦之类的话语,小姑娘还是会羞得满面通红。
可现在她看宁娘,非但没有羞涩之情,反倒一副自然而然的模样,一点儿没个未嫁姑娘的样子,倒像是已经出阁多年的少妇,言语间已然没有了避讳。
其实莫说萧夫人,就连徐氏在一旁听了也有些吃惊。宁娘好歹是在沈家待过两年的,她的性子徐氏清楚,原先她可不是这样的,虽说性子是烈了些,但寻常女子视规矩清白如性命的原则她还是一直坚守的。可如今再听宁娘说话,连徐氏都有些迷糊的,真心觉得她这个侄女胆子大得可以,说不好听点简直就是不知羞耻了。
可宁娘丝毫也不在乎,依旧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对她来说古代的那些规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