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拓跋星粲信心满满地带着五十万大军,四名将帅,十几位副净如潮水般地直奔凉国都城。屈宁开了先河之列,为他攻凉打通了一条道,他要降凉国的哀王,简直是轻而易举。
凉国姑藏城内笼罩了一片悲哀的雾霾,百姓们悲天抢地,呼天怒喝,敌轰轰一片。只见他们有的在收拾东西准备逃跑,有的趁乱打劫,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幕幕末世来临的景象。
皇宫内,文武官员聚集在议事殿上,殿内肃杀一片,人心惶恐,悲哀绝望。
哀王坐在龙椅之上心里只感一片冰凉。自从接到杨煜被魏国萧元帅降服的消息之后,他就已经陷入绝望的等死状态。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凉国会灭在他的手里。他一度认为,他可以安享一生,此后凉国是生是灭。将会留给他的后代去面对,去解决。却没有想到,这个艰难的抉择来得如此之早。
现在的他真的有些后悔当初削减了杨煜的军力,如果他没有夺去杨煜的十万兵权,想必。以杨煜的实力,十五万对三十万的一仗,无论如何也不会输吧?
只是,事以至此后悔已经枉然。如今杨煜带着五万士兵投降了魏军,魏军皇上拓跋星粲趁势灭凉,带着五十大军直奔都城皇宫而来。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才猛然惊醒,这一生过得太过于安逸了。他从来没有想过把凉国变得更强大,他只是一味地追求安逸,追求享受。
他坐在殿上龙椅之中,心里慌慌戚戚。想要找一个人来商量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放眼望去,全殿的文武百官都是一副悲哀绝望,灰心丧气的神情,没有一个人有决心有胆量敢站出来为他对抗魏军。
就在这时,只听尚书王大人说道:“皇上,微臣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哀王立即睁大眼睛盯着王大人,以为王大人有什么妙计。可以救下他的姑藏城。然,他却是想错了,期望过高了。
王大人低头嚅嗫了一下。虽然知道说出来也许会遭来杀头之祸,但是,如果就此等下去,等到魏军攻来,也是死路一条,倒不豁出去先做一个罪人。留得一条命在,以后再做打算。
“皇上。魏军五十万大军直奔我姑藏城,想那魏国的萧元帅是举世闻名的战场将领。她降了杨煜之后,必定会带着三十万大军与魏王的五十大军会合。到时两路大军攻来,我都城便是铜墙铁壁,也势必被他们如潮水般淹没。所以,微臣想,既是早晚都是注定被灭的局面,何不我们互相自缚起来,走出城外,降了魏国?”
王大人的一翻话,当场就掀起一片声波。有的人听了默然同意,有的人愤怒地指责他,说士可杀不可辱。怎么可以为了活命,便做一个万人唾弃的叛徒?
王大人冷笑反讥:“你不愿意做万人唾弃的叛徒,那么,你为何不带兵迎战?明知道即使战也是败的局面,何必挣扎?”
王大人的一翻话让所有人都黯然不语。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向柔然汗国求救。以柔然强大的国力来说,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相救,凉国自然有得救。只是柔然生性贪婪,如果他们帮凉国度过了难关。以后的凉国便会世世代代成了他们的付属国,年年进贡大量的奇珍异宝及美女无数之外,还得受他们的气,永世抬不起头。
这样的后果,其实跟被魏军灭了是一样的。
这时又有人提议倾全国之力,鼓动城内的百姓官员一起抵抗魏军,只是这样的抵抗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一众文武百官商量来商量去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魏军便在这时如潮水一样地袭卷而来。
拓跋星粲带着五十万大军来到姑藏城外,看到城门紧闭,凉军重兵守在城墙之上,大有一种孤掷一注却又力不从心之势。守兵脸上和求生欲|望多于拼一死战的决心。
拓跋星粲看了知道他们来的是时候。有句话说得好,趁热打铁,是铁一样的道理。杨煜军兵败,给凉国上上下蒙上了一层悲哀绝望的气息。在这种气息之下来收服凉国,那是最适合不过的。
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让人写了一封诏降书给凉国的皇上。信里说,只要凉国愿意降服,他便会保全哀王和凉国百姓及官员的性命。当然,如果有能耐的官员还可以在他魏国的朝廷之上担任重臣,一起为魏国的将来统一天下而谋事和出力。所以,他以最热诚的心在城外等着哀王和官员们的投降。
但是,如果哀王和官员们不愿意,要顽强抵抗,他将会带着五十万,甚至是八十万大军消灭凉国。到时,就算哀王和官员求饶,他也是格杀勿论。
当信由使者传到哀王手中,当众念出来时。王大人第一个举手投降。他为了保命,为了将来能够在魏国谋事当官,他不顾他人的议论和谴责,便自我束缚起来,站到魏国使者的后面以求保护。
其余人看了又气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如今魏军就在外面,他们即不能反抗,又不能迎战,只能一个接一个地自我束缚起来,跟着魏国使者来到城外投降。
哀王看到大势已去,为了保全后宫妃子的清白和荣誉,以及子孙的性命,他也不得不自缚起来跟着投降的队伍来到城外。(未完待续)
第268章 难以释怀
拓跋星粲看到凉国哀王率文武百官五千余人浩浩荡荡地出城而来,他们的身上,每一个人都被绑着绳子。知道这是一种自我降服的做法,忍不住龙颜大喜。脸上笑得合不咙嘴,得意得有些忘形,手足几乎要舞了起来。
但是,为了能够安抚这些刚刚降服的人,他第一时间命人把他们的绳子解开。他看着这些官员,笑着说:“你们此后愿意跟随我拓跋星粲打天下,朕便不会亏待你们。待回去以后容朕调查研究一翻,看看你们在朕的朝廷中到底适合担任什么职位,到时,自有人会通知你们。”
这五千降人听了,都跪了下去,高声叫道:“谢主龙恩!”
于是,一场几乎可以毁天灭地的大战争便这样无声无息地停了下来。接下来,拓跋星粲率军直入姑藏城,把皇宫里的凉国旗帜换成魏军的。然后,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整顿调整了凉国。一个月后,凉国的官员和百姓全部换成了魏国人士,凉国的百姓将大迁移,移往魏军。
天气渐暖,晧月当空。拓跋星粲般师回军,路中遇上屈宁。他连忙请人把屈宁叫来,当面赞扬了她收服杨煜有功,问她想要什么赏赐。
屈宁听了脸无喜色,却是黯然神伤。问其原因,才知道杨煜虽然降服,但心未降服。
拓跋星粲听了怒气大盛,元帅心未服,兵又怎么能服?要想兵服,一是主帅必须真服了。二是主帅被除,兵无主,便无心骨。到时,自然就会集体心服降服。
想着,他大手一挥,命人把杨煜杀了。
屈宁听了心惊肉跳,连忙跪下求情。
拓跋星粲瞪着一双眼睛。不满地看着她说:“杨煜乃傲然自负的人,想要他心悦诚服地投降,哪怕是等十世也未必等到。如此一个难以驯服的人,留下来只会是祸害。宁儿你不用再为他求情,有他在,他的士兵们也不会真心降服。他不在了。反而会让他的士兵心甘情愿地为我所用。如此,此人必须杀!”
屈宁连忙说道:“越是难驯服的人,我们就越是要有耐心和爱心,以及毅力去说服,去劝降他。像杨煜这种人。一旦真心降服,那么,日后他便会对魏军忠心不二。所以皇上,臣肯请你给我一年的时间,一年内,如果他还不能心悦诚服地降了我们,到时皇上要杀要刮,全凭皇上的处置。”
拓跋星粲听了微一沉吟。便道:“好,朕就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年后。杨煜若还没有心诚降服,朕便杀了他。”
屈宁顿时松了一口气,手心握着的汗也随之散了开去。她连忙站了起来回到自己的营中,刚才的事情把她吓着了。如今想来,心还有余悸。于是她知道,她若不能好好规劝杨煜。将来有一天,他一定会被拓跋星粲杀了。
想着。她来到杨煜的营中。看到杨煜还在醉生梦死,喝醉了酒倒在床上不醒人事。她看了心痛不已。已经整整一个半月了,她打败了杨煜,降了他的人及他的兵,却始终无法让他的心跟着降服。他现在愿意跟在她的身边,是因为她的肚子里有他的孩子,还有他的十位夫人和馨儿在这里。
这一半个月来,无论她怎么做,怎么劝,怎么说,都无法让杨煜真心降服。末了,她还动用姐姐们的力量,让她们用自己的温柔去融化他的心,就是希望他能够对于战败的事情释怀。可是,她错了,她低估了一个男人爱面子的事情。
杨煜始终无法原谅她让他在三十五万大军的面前败给了她。
她看着一向傲然自负的杨煜,此刻却像一堆烂泥一样地摊在床上。那神情没有半分生机,半分活气。她的心痛到入肺,却无可奈何。
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上他的脸,他便轻轻地蹙了一下眉,想是梦中的他不喜欢她的触摸,便把脸扭向一边。她只得收回手,不想再用冰冷的手触碰他温暖的脸庞。
她低叹一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沉睡中的杨煜睁开了眼,看着消失在门口的屈宁,他的心也是百感交集。对她,他有恨,亦有爱,但是恨比爱多。他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他对她的恨才会淡化,会选择原谅她。
拓跋星粲带着八十万大军凯旋回归,途中经过一个城镇。看此城墙有百年之久,墙身有些腐烂,青苔横生。城墙之上重兵把守,看其样子似乎是要与魏军顽强抵抗。
拓跋星粲看了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是燕国的一座小城,这种小城本来还入不了他的眼。只是城墙之上的士兵一副如临大敌,全军严肃以待的样子激发了他的好胜心。如此小城,不出一刻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