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知青女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两个人脸皮够厚,只要自己能吃饱,管别人怎么看,没见还有吃不上饭的。
  比江秋月他们晚来的几波知青,就有人没吃上饭。
  有的勉强抢到点剩菜剩汤,有的来晚了,根本没啥吃的了。
  明明后厨飘出了香味,但是人家服务员很牛叉的就是不卖,知青们也没办法,只好买点热水垫垫。
  谁让人家是国营饭店呢,就是有资本横。
  陈中华见他们吃完,就问有没有人还想买什么东西的,顺便买了,等下午钢铁厂那边估计还有事,完后大家就要一起坐驴车回去了,没时间再过来一趟。
  众人纷纷摇头,心里都在惦记着考试结果,吃个热饭是想饱肚子添油水,哪还有其他心思逛供销社买东西的。
  来时走的很快,吃饭更快,时间还早,他们就在暖暖的阳光下慢慢走回去,在一点左右的时候到达钢铁厂门口,那里已经有人等候了,或许有些人一直等在寒风中,根本没有离开过。
  江秋月继续躲在背风处等,看着陆陆续续有人回来,最后在场的基本上都是上午参加考试的那些人,第一次刷掉的应该都回去了。
  大概下午两点时,大铁门旁边的小门打开,工作人员点到名的进去,其他人显然被刷掉了。
  江秋月有幸进入下一轮,男知青中那两个小透明和王莲孙红日没过,还有方卫东也没过,临河村的知青相当于一下子刷下去一大半。
  江秋月和刘爱英,陈中华,林文清一起进去,还是被领到那个考试的食堂,空气中多了一股饭菜的香味,应是中午做过饭。
  这次大致剩下了三四十个人,据说要直接跟工厂领导们或工程师面对面回答问题,看人合不合适,相当于面试了。
  随后,食堂大门打开,进来十几个穿戴工服的人,应该是工作人员口中的钢铁厂各部门领导和工程师。
  他们就端坐在前方一排的桌子后,每个人手上都拿了一沓纸,和记录的钢笔。
  江秋月抬头观察时,在那些人之中,看到一个令人十分意外却又理所当然的故人。
  满头黑白相间的乱发,身材枯瘦,气色比之前养好了点,身上穿着的应是钢铁厂统一的棉衣棉鞋,双目湛湛有神,精神头儿仍然很好的样子。
  正是那位之前住在临河村牛棚,知识渊博、通晓多国语言的老教授。
  还记得江秋月和彭敬业第一次约会时,半路在田埂上碰到过他,彭敬业还送上一条鱼以示尊敬。
  自从那次过后,江秋月就没再见过他,本来以为是不出来活动遇不上了,原来是被悄悄安排到这里了吗。
  果然,国家建设离不开人才,是人才总有用武之地。
  江秋月重新看到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授,见他往她这边扫过一眼,心中一动,有了点猜测。


第111章 
  下一刻,工作人员念到江秋月的名字,正是让她到那位老教授那里交谈,回答提问。
  江秋月眼中闪过了然,立马起身,不耽搁地走到老教授面前,和老人家对视一眼,本想喊上一声老师,刚动嘴就被他用手势打断。
  老教授状似无意地扫了眼四周,示意江秋月坐下谈,手上同时翻着两张纸。
  江秋月瞄了瞄,是她的报名表和考试试卷,不由紧张起来,像是回到前世面对老师检查作业时一样。
  “你会俄语和英语?”老教授放下试卷,抬头问道。
  江秋月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说自己只会一些皮毛,还不精通。
  “小姑娘,想不想做我的助理?”老教授用英语问道,平静的脸上带出了褶子,笑看着她。
  江秋月惊喜地立马点头,同样回以英文,“当然,是我的荣幸!”
  说是助理,其实相当于跟着大佬学习了,让她怎能不欢喜。
  两人用英文交谈了一会儿,老教授当场点中了她,其他领导们没有异议,他们两个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通,外人听的两眼懵,不知道在说啥,这说明人家小姑娘确实有那个料。
  同时,那些人不免唏嘘,要搁早前,这些会说洋鬼子话的人非得都打成臭老九不可,但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才还真不行,有的外文资料,不翻译解释通了,工程师都看不懂的。
  就这样,江秋月是临河村进来的四个知青中第一个被录用的,在老教授那里确认后,她被管人事的领导叫去仔细问了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以及思想水平,最后给她办了一个学徒工的证明,算是暂时成了钢铁厂的一员。
  这个学徒工,是记在老教授名下的,每月能拿到十八块工资和三十斤粮票,福利方面看跟着的师傅,师傅满意的话就跟着厂里走,师傅不满意证明学徒做的不好,是没有福利拿的。
  这些是江秋月拿到学徒工证明和身份卡片时得到的信息,等到她的考察期过去,家庭成分和思想作风方面没问题的话,就能转为临时工了,到时候每月能拿二十四块钱,节假日还有福利拿。
  虽然工资方面相比正式工少,更比不上彭敬业的,但是江秋月仍然心情很激动,相当于有了工作,还能跟着大佬实战学习,机会难得。
  而且,有知青补贴在,工资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主要是有个开拓眼界和培养能力的机会。
  江秋月在一切办妥后,被通知下周一可以来正式入厂,早上八九点上班,下午五六点上班,中午能在厂里食堂吃顿饭,凭粮票买。
  有大佬师傅的关照,江秋月入职的流程办理的很顺利,完后她回到食堂外面,等着刘爱英他们三个出来。
  刘爱英先出来的,神情有点沮丧,怏怏不乐的样子,看来面试结果不太乐观。
  “你还好吧?”江秋月关心的问道。
  刘爱英摇摇头,说问的东西回答不上来,一些表格统计之类的又不会做,那个提问她的领导当场摇了头,估计她没戏了。
  江秋月只能先安慰安慰她,把自己过了的好心情按捺下来。
  随后出来的人越来越多,陈忠华和林文清夹在其中,手上拿着一张条子,神情看上去很兴奋。
  四个人聚到一块,江秋月得知他们两个都过了,以后要跟在工程师后面摆弄机械、学做图纸,是一项考验脑力和知识程度的活。
  陈中华透露他以前上高中时就比较喜欢研究这方面,有关那些东西的书本还牢牢记在脑子里,即使是比较浅显的理论基础,也比其他人回答的有理有据些,所以被面试他的工程师看中留下了。
  而林文清,那家伙恬不知耻地直接说人家就看中了他的能说会道,另外还有高中文凭和对钢铁上的一点知识,同样被他的师傅相中。
  三人都进了,就剩下一个没进成,本来他们还顾忌着对方的情绪,没敢把通过的高兴劲儿表现的太明显,谁知刘爱英察觉后摆摆手释然道,“我没那本事,就不揽那瓷器活儿了,回队里养猪照样能不下地受累。”
  她如此看得开的态度,让另外三人松口气。
  江秋月带着他们把办理工作证的流程重新走了一遍,凭着师傅开的条子拿到两张写着各自姓名和车间的卡片。
  出去时,外面方卫东几个还在等他们,得知一气儿进了三个,都挺高兴的。
  毕竟出来的那些知青中,大都是一个村的能进去一两个就不错了,有的甚至一个都没有,全部抓瞎,他们队上的能进三个说明比其他队能力强不是。
  来接人的柳大听说后,同样是这么想的。进的人多好啊,给青山大队增光添彩了,到时候他父亲去县里开会,都能当作一个工作要点拿出来说说,面上有光。
  一行人坐驴车回去,当晚在知青院开了一桌简单的宴席庆祝。
  队长家送来一坛自家酿的高粱酒,开宴时柳建国过来喝了两杯,说上一段鼓励的话就告辞了。
  由于是为成功进入钢铁厂的三人庆祝,江秋月他们免不了要出点血,负责宴席的食材什么的。
  陈中华和林文清掏钱和粮票去村里买来一些细粮和菜干,江秋月把自个菜园子里的菜拔出一篮子,带上一块腊肉和着油盐酱醋等调料送过去,同刘爱英一起把一桌席面拾掇的像个样子。
  有酒有肉有菜,众人吃吃喝喝,一晚上兴致高昂。女知青多少顾忌点,浅尝一杯,吃菜吃的多。而男知青们则是碰到酒就放不下,几个人你敬我我敬你的喝开了,结束时撂倒了几个。
  好在陈中华还清醒着,喝醉的男知青有他看顾,至于收拾残羹剩菜的人手有刘爱英和王莲她们,江秋月趁着天还未黑,赶回了养殖处。
  等到下周一,被录用的三人开始了学徒工的上班生活。
  江秋月其实很想骑自行车去,快的话二十来分钟就到了,但是陈中华和林文清没有车子,她自己一个女知青骑行不安全,索性三人都坐队长家的驴车上下班。
  当然了,驴车也不是白用的,他们跟柳建国说好每天一个人给一毛钱,如此一来,即堵住了其他人的嘴,也能不欠大队长家人情。
  一个月就早晚送一次,其他时间不耽误驴车的使用,还能每月增收九块钱,大队长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养殖处养猪的活计,正式交给了刘爱英去做,等柳二媳妇春天生了孩子,就和刘爱英一起饲养。
  毕竟刘爱英如今算是顶替下江秋月的活,顺便还暂时帮着柳二媳妇做工,已经从下地上工的队伍里脱离出来了,没有用完后到时间再把人甩掉的道理。
  江秋月既然不做养猪的活了,养猪的那份工分随之也没有了,转给了刘爱英。
  以后队上记工分、分粮食就没江秋月的份了,她现在相当于半个吃供应粮的,户口挂在临河村,工作在钢铁厂。
  连同陈中华和林文清均是如此,被钢铁厂录用的知青以后只能凭厂里发的工资粮票和福利过活,队里不发粮食,他们只能拿粮票向村里买着吃,即使这样,仍然被村里人羡慕万分。
  而对于有知青补助的人来说,户口还在农村,知青补助是不变的,到手的粮票多,日子会更好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