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与亚洲的经济事务。而随着东亚经济的日益繁荣,东亚地区在日本经济外交中的重要性也
越来越强了。9

总之,日本的在地区主义方面,在战后20世纪的50多年中,经历了太平洋主义占绝对
优势、亚洲太平洋主义与太平洋主义并重以及东亚意识的回归的一个过程。以此为背景,东
亚也从配合美国战略的援助开发对象,发展为日本的对外出口的生产基地与直接投资基地,
再到生产基地与市场基地并重的相互依存的对象,东亚在日本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 

 

四 21世纪初期的东亚地区主义亚洲太平洋意识再度升温 

 

尽管日本日益认识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东亚意识的
完全回归,由于美国因素与历史因素的作用,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上的消极与暧昧仍有显现
的可能,同时也可能为亚洲太平洋意识的再度升温创造有利的条件。 

 2005年的亚洲峰会,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的亚洲太平洋意识的重新抬头。2005
年12月14日的首届东亚峰会在10+3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印度、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三个国家,
使东亚合作不仅在市场上,而且在合作机制上出现了开放性特征。“东亚峰会,顾名思义,
应是东亚各国首脑会议,但首届峰会就超出了东亚,包括了南亚的印度和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和新西兰,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这也无妨,因为东亚合作动一开始就持开放原则。但问题是,
这种成员扩大明显反映了某些大国在暗中角力”10。这些大国包括美国、日本以及印度等等。
其中美国从一开始就不愿意看到东亚出现一个排他性组织的出现,以削弱其在亚洲的利益以
及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抬头都会受到其遏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日本的一系列试图在亚
洲增加其领导作用的想法加以否定的原因,比如对日本倡导的AMF的否定等。另一方面,
作为其盟国,日本也是美国用以制肘其他国家在东亚地区的重要力量。因此,当东亚各国讨
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时候,美国就积极怂恿日本把他们的盟友澳大利亚、新西兰拉入进来。
目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密切以及影响力不断上升,日本为了平衡中国


的影响,也积极劝说东盟加纳澳新。而印度作为日本认为可以抑制中国的力量,是近年来日
本积极拉拢的对象,因此日本也积极支持印度的加入。11如果日本以及其他一些非亚洲国家
不是出于合作与共赢为目的来参与东亚峰会或者其他东亚经济合作,而是玩弄国际关系的均
衡或者零和游戏,那么这样的东亚经济合作的未来是不容乐观的。而且,日本的这些做法,
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强其自身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问题在于一个从独自性出发,而不是
出于合作共赢的动机的国家,是否能最终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而发挥主导作用,是值得怀疑
的。 

这次日本在东亚峰会前后的作为不仅深刻地表明了日本对“东亚共同体”的提倡与设想
其实无法摆脱“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的框架,而且也表明日本在继续“脱亚入欧”还是
回归东亚方面依然处于定位不清楚战略不清晰的状态,从而使日本虽然认识到东亚的与日俱
增的重要性,但是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立即表现出消极与暧昧的立场。也就是说,日本
的东亚观依然是不明确的和摇摆不定的。而这种战略不清晰的东亚地区主义必然对日本的东
亚经济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一方面东亚在日本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有回归东亚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的独自性思想的作用使其在对东亚开展经济活动的
过程中出现短视、保守以及利己主义等种种消极行为。其次,战略不清晰的东亚地区主义导
致日本在对待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上始终处于消极与暧昧的状态上,未能真正投入地参
与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而且在其他国家出现积极行动的时候则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局
面,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 特点极其影响 

 

概括而言,本文认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独自性。这
个独自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在对外政治经济战略上追随美国而试图与东亚保持距离的独自
性。在这一独自性的作用下,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上一直存在着较强的太平洋意识,以及有
别于东亚国家的“优越意识”,并因此长期以“亚太一员”自居。二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强大,
日本不甘心永远屈服于美国的制约之下的,希望摆脱美国而发挥自己在东亚的独特政治经济
作用的独自性。在这一独自性的作用,日本不时提出独自性的支援政策,独自性的合作政策
等。三是谋求主导东亚并在东亚保持领先地位的一贯野心作用下的独自性,即“日本中心主
义”。这种独自性使日本在“后雁行时代”也依然固守着“雁行思维”。 

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上的这种独自性对日本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战略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演变的历程中,一方面为顾及与西方盟国的关系而采取在亚洲与太平洋
之间的平衡政策,对东亚地区内的经济合作持比较消极有时甚至是排斥的态度,而另一方面
则随着自己经济力量的不断强大以及东亚地区经济的繁荣,日本也有回归亚洲的形势之迫,
以及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新亚洲参与战略的需要,以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追求独自的作用与贡
献。因此,日本政府会提出一些所谓的独自的亚洲支援政策、独自的亚洲资金合作方针等,
而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加强日本产业竞争力,在东亚国际分工中继续充当领头雁,以及在东
亚地区经济合作中占据主导权。 

然而,为了主导东亚,日本又不得不在战略上依赖美国,以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制衡自
认为在东亚有竞争的国家,以谋求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对于日本来说,
如何既能摆脱美国,又能在东亚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境。因此,日本在东亚地区
主义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独自性有如一把双刃剑,可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比如,日本
有试图摆脱美国的牵制而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方面做出独自的作用与贡献的意愿,这种独自


性的增强可以加强日本参与东亚经济的意识,促进其参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性,以及更
好地为东亚经济发展做贡献;而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掌握主导权的独
自性,甚至试图借助地区外的力量来竞争主导权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包括在
地区主义上如何平衡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矛盾,“雁行思维”的固守与飞速发展的东亚经济
一体化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势必将影响日本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领导作用
的发挥。因为,在东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东亚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紧密,
且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如果日本过分强调“日本中心主义”的独自性,那么
不仅可能影响日本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领导作用的发挥,甚至可能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
进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总 结 

总而言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秩序、经济格
局的变化影响着日本的东亚地区主义,而日本的东亚地区主义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东
亚经济战略的演变。日本的在地区主义方面,在战后20世纪的50多年中,经历了太平洋主
义占绝对优势、亚洲太平洋主义与太平洋主义并重、东亚意识有所回归以及亚洲太平洋意识
再次升温的一个过程。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日本的东亚地区主义如何演变,但是始
终体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独自性”,而且这种独自性的影响具有正负双重效果。本
文认为,日本惟有多一些摆脱太平洋意识的独自性,而少一些在东亚地区主义上“日本中心
主义”的独自性,才能更好地在地区经济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
易,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背景,而且还关系到当代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意志。
“日本中心主义”具有日本传统文化背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从近来日本的政治走向
来看,新保守主义占据潮流,日美同盟进一步加强。加上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惟恐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超过日本,因此与中国争当领导人
的意识也不断抬头,并试图借助其盟国来制肘中国,从而使其亚洲太平洋意识的再一次抬头。
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方面仍然没有完全地回归东亚,这就决定了日本在东亚
地区的经济合作方面,仍然是保守的,缺乏足够的开放意识与合作意识,这必将影响其在东
亚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1 本文中所谓的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是指日本对东亚地区的认识、态度,这种认识与态度是
日本借以采取对东亚采取的政治经济政策与战略的基础。 

2 所谓的科伦坡计划,就是指1950年1月在锡兰首都科伦坡制定的对英国的自治领地和殖
民地的开发计划。初期计划于同年9月在伦敦发布。该计划的最初参与国有澳大利亚、家难
大、锡兰、印度、新西兰、巴基斯坦、英国、马来、新加坡、北婆罗洲和沙捞越(马来西亚
州名,Sarawak)等英联邦诸国。1951年有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美国,1952年有缅甸和尼
泊尔,1953年有印度尼西亚,1954年有日本和泰国先后加盟。 见'日' 小林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