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黄河,流的并不是泥浆,而实实在在皆是鲜血——随着日光的暗淡,变得乌紫乌紫。
天黑了,阎大浪集合人马,又点了一次卯,仅剩下路子、岩子等十几个人了。
他声音如闷雷似的对大家说:“皆不要哭泣,夜间声音传得远,叫狗日的吴佩孚听见了笑话咱。”
“醒哩、醒哩!”路子喊叫起来:“大师父动弹哩……”
阎大浪抱着李忠义颤颤地说:“大哥呀,我说过,咱兄弟就应该同生共死……”
“不不……”李忠义虚弱地说:“刚刚闭着眼,听到阎王来勾我魂哩……好生养活河子……一定要报仇……”他身子向上一挺,又朝下一沉,便断了气,那眼睛瞪得圆圆的,死不瞑目。
紧紧抱着他,阎大浪和路子等纤班弟兄过了一个时辰,可他再也不曾动弹一下,岩子才沉沉说道:“大师父去哩……”
阎大浪盘起辫子,擦着不尽的泪水,伸手强抹了两下,才将李忠义的眼睛合住,说道:“岩子呀,你不是爱唱歌么?再给大师父唱一次吧……他就好听……”
岩子唱起:
天下那黄河一根绳呦
咱拉着黄河度春秋呦
活着唱破天
死了便罢休
日也夸赞咱,月也陪伴咱
阴阳两悠悠
……
唱毕,他们默默地回到先前与洋人厮杀的阵地上,将阵亡的英雄们一一背到了河边。路子等人又摸到峡谷,为那些死于官兵枪下的兄弟们收了尸。
岩子率人砍来树枝,为每一位殉难者编一个花环。李忠义是纤班老大,又是众兄弟的大师父,他身上被套了三个花环。
一切准备停当,在茫茫夜色之中,阎大浪按照象族古老的仪式,令路子、岩子等人将李忠义他们的尸体逐个放入河中,进行水葬,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
象兮象兮
乃辈始祖
生生死死
佑吾随吾
今日去兮
魂归故土
……
《黄河谣》 第二部分《黄河谣》 第八章(1)
白龙旋风,你这河伯转世的妖孽魑魅,你这武林落叶的腐烂败类!你等着,我李家有人会找你报仇的……
1 河侠纤班离开鲤鱼滩不久,沿黄河的各路地方大员便纷纷来到此地。
先是山西巡抚毓贤带着长治知府林可秀等人送驾,接着又是河对面陕西巡抚朱烈岚带着潼关知府钱云通等人匆匆赶到,惶惶然迎驾。
朱烈岚诚惶诚恐地说:“太后老佛爷,一切都安排好了,西安也建起了行宫,快启程吧。”
荣禄、载漪、周颐夏等随行文武大员,早都等得不耐烦了。在朝廷和地方百官簇拥之下,慈禧出了厦房,决定弃舟乘车,改行旱路,继续向西前进。
朱烈岚和钱云通等人一来,就见慈禧手里抱着两个婴儿,大惑不解,又不敢多问。
直到上车,慈禧才肯松手,看也不看,将俩娃交给前来送行的阎赵氏和阎玉水,说声“是该交还你们了,”就在李莲英的搀扶下上了车。
鲤鱼滩的父老乡亲皆匍匐在地上,声声唤着:“敬祝太后一路平安……”
她却皱了皱眉头,对李莲英道:“查一查,可别把皇上落下哩!”
“太后放心,”李莲英忙说:“我早已经安排好了……”
话音没落,就见几个小太监慌慌乱乱,搀扶着身体虚弱的光绪上了另一辆车。
孔秀才见皇家车队这就要走,心急如焚,好不容易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竟挤翻了赵四爷,一边朝前爬行,一边喊叫:“太后吉祥……太后呀,学生讨封之事,请降懿旨呀……”
“罢罢……”慈禧在车上坐稳,不耐烦地挥动着手臂,对李莲英说:“通知朱烈岚,快快离开这地方!”
李莲英扬起脑袋,拖着怪异的长调喊道:“太后有旨——着陕西巡抚下令启程。”
终于,这个浩荡的皇家车队“轰轰隆隆”地离去,后面腾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把阎赵氏和阎玉水的眼睛都迷得张不开来。
“哇哇……哇哇……”河子和槐花,更是被尘土呛得大哭不止。
趴在地上的孔秀才,把慈禧刚说的那俩“罢”字听成了“八”字,喃喃道:“八年呀?是不是太长哩……”又想了想,自言自语道:“也许朝廷有难处,官多缺少……我已经等过十多年哩,再等八年又有何妨?等……等吧!”想通之后,他冲着车队不住地叩头,宣道“太后吉祥……祝太后顺风顺水……”
待滚滚黄尘土被河滩的风吹散开来,那风中的细土,又徐徐落入了黄河。
赵四爷从阎玉水手中抱过侄女,在脸上亲了一下,说道:“好乖乖,咱这就准备回家哩,还不知你娘想你想成了甚……”就大声嚷起来:“快备船呀……”
“我外甥……我外甥……”孔秀才这才醒悟过来,掸去长衫上的土屑,擦去脸腮上的泪痕,镇定一下情绪道:“行哩行哩……把河子给我吧,我这就和赵四爷回禹王滩去!”
阎赵氏有些舍不得,但无奈李老太爷在家盼着抱孙子——那老汉,脾气好生了得!于是,很不情愿地说了声“交给你,我真舍不得哩,”只好撒了手。
她嫌堂兄弟阎百川净惹是生非,昨天一早,就指使丈夫阎千山把那娃送往太原去了。这会儿,见四哥和孔秀才执意要离开,便说道:“这样吧,当家的不在,我就做一回主吧……而今眼目之下,官兵一过来,匪事也消停哩。”对身边两个本家子侄道:“赶紧备下小船,把咱早已预备下的礼物皆装好,这就送他们走。”
赵四爷和孔秀才从阎玉水手里接过装满婴儿尿布的大包袱,另外又从一个女人手中接过阎赵氏给俩娃做的虎头鞋鞋、虎头帽帽,以及小衣小裤之类,连连道谢。
“把我的也带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小鱼儿钻了出来,一手拎着奶罐罐,一手捧着奶瓶瓶,皆都交到了赵四爷手中……
忙忙碌碌,絮絮叨叨,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孔秀才和赵四爷的船儿才得以起航……
2 禹王滩的李老太爷,最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他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又惦记着赵家送去招魂的那女娃,同时刚为义和团筹备的一些物资,等着他们来人运走,就发现风头急转,大河上下到处都在捕杀义和团,急得他整日在家打转转,见谁都不顺眼:“咋搞的?咋就没有一样舒心事呢?这可真是乾坤颠倒,妖邪横行……”
这李老太爷,和华山道长李道之,以及纤班故主李道衍是同胞兄弟,名叫李道生,脾气不好,心眼愣实诚。他牢牢守着祖上传下的生意,不肯过江湖生活,也反对儿子当河侠,但血液中仍涌动着大义。自从被大哥说服,接受了义和团左殿主的名分,他就和右殿主赵家一起,秘密联络大河上下的各路商家,并派出赵家三兄弟外出运筹,千方百计为义和团效劳出力。
这会儿,他胡乱叫骂一通,觉得口渴,喝了一口茶,就瘫在太师椅上抽起了大烟。屋子正堂,供着大象幻青牛,先人老子骑着它云游天下的宝像,两面挂着对联,道是:
重义气生意兴隆通四域
讲诚信财源茂盛达三滩
续室红儿急忙服侍他躺下,一边为他续火点烟泡,一边劝道:“老爷呀,你可真是的,这么一把年岁哩,还是腰里掖着一把牌,见到谁就跟谁来,身子骨要紧哩!”
他眼睛一瞪,猛吸一口,边吐烟边说道:“红儿呀,老爷最近心烦透顶,不免时常冲你发火……你小小年纪,还得多担待点儿……”
红儿脸一红,勾下毛脑袋道:“我倒没事,早都惯哩,就是老爷能听我劝才好……”
她生得颇具姿色,只是眼儿有些斜视,倒显出聪明和机灵来,说道:“老爷呀,你可不能老闹气呀,不然我咋给已故的太太交代?”
这红儿刚过二十,本是李府老太太娘家的孩子,长期服侍多病的李老太太,算得上是一个贴心丫环。
李老太太过世之后,她死活不愿离开李家,李道生托孔秀才给介绍了个婆家,她也不肯嫁人,撅着小嘴说:“都别逼我,横竖我就在李家过一辈子哩!”
李道生没办法,也就梳弄了她,收房完事……
《黄河谣》 第二部分《黄河谣》 第八章(2)
此时,在李家院外,二公子李勤义按爹爹的嘱咐,将给义和团筹办的东西掩藏起来。两个子侄活儿正干得起劲,忽然,如是一股旋风,禹王滩降下兵马车骑。接着,满世界都在呐喊:“土匪来哩……白龙旋风来哩……”
刹那间,老人在叫,娃娃在哭,女人和汉子们到处乱跑,分不清个天地日月来。
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李勤义就见一个匪首赤裸着膀子,胸毛闪闪发亮,胳膊上纹着滚龙,手持鬼头大刀,边跑边吼:“李府到哩……弟兄们,给老子上……”
“嚓嚓”两声,李家两个子侄的脑袋,就像砍西瓜似的被砍他们落在地。
李勤义一时吓煞,后退两步,脸色煞白,靠在朱漆大门上,瑟瑟说道:“这……这是咋的哩?不分青红皂白,咋就大开杀戒哩?”
那匪首正是白蛟,他被溅了一身血,转头朝后喊道:“大哥,军师……快来呀,你们看,这小子正是李家老二……”
在他的召唤下,“呼呼啦啦”冲过来一彪匪兵,皆都手握鬼头大刀,气势汹汹,不可一世,闯到李家门口时,“刷刷”地分成两列,让出道来,就见路中间出现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的汉子,人长得清秀英俊,动作也潇洒倜傥,举手投足,像是一介儒雅书生,边走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