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胀的蜘蛛。王安讲着这些伤心事,心里不断涌起酸水,都被他压下去了。他讲话的腔调也没有变。这几年来,他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学生梦想,而不是伤感。他只是希望把事实陈述出来,让他的学生理解他的难处。
学生们一直垂着头。向倩兰的手上,已被吧嗒吧嗒掉下的泪水湿透了。
几天之后,书学费陆陆续续送来了。
只剩下一个学生没交,就是向倩兰。
眼看中心校规定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这天五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王安走到向倩兰身边,还没开口,向倩兰就哭了,说:“王老师,爷爷不给我钱。”
王安想了想说:“今天放学后我跟你去找你爷爷。别哭,有啥好哭的呢?”
向倩兰住在烟子村,过了野风垭,还要走好长一段路。向倩兰的家在村口,独门独户,龇牙咧嘴的堡坎上,立着一间龇牙咧嘴的土墙房。房前几棵桃树,被虫蚀得都快死掉了。刚上院坝,一条大灰狗就从屋檐下凌乱的柴草堆里冲出来,气势凶猛地嗥叫着。向倩兰喝一声:“灰儿!”灰狗立即止住叫声,温顺地摇着尾巴。
屋里黑乎乎的,散发着潮湿的霉味儿。王安都进屋走了两步,向倩兰的爷爷奶奶才从火边起身,口气平淡地招呼客人。他们好像早就预料到王安会来要书学费。向倩兰放了书包,给老师搭了根条凳过来。王安刚坐下,向倩兰的爷爷就对她大骂不止,说她花的钱比山上的树叶子还多,认的字呢?读的书呢?却见不到影子!王安说:“老人家,向倩兰的成绩很好……”她奶奶立即接过话头:“好?好个屁!还不滚上坡割草!”向倩兰吓得一抖,但她没动。她似乎觉得老师在这里,她应该陪着。她爷爷抓下墙壁上的一张纸,几把撕烂,扔到向倩兰头上,怒吼:“叫你去割草你听不见?你耳朵打蚊子去了?”向倩兰迅速去竹架上取下镰刀,跑出门去了。
那张纸是向倩兰上学期得的三好学生奖状。
王安看着那个瘦小的背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
两个老人并没有停止对孙女的咒骂,句句都含沙射影,表明老师们都是白拿钱。骂了好一阵,向倩兰的奶奶才从里屋拿出一块脏兮兮的手帕,一层一层剥开,取出里面的十三元钱。“拿去吧,”她以悲凉的口气说,“就这点了。等两个场赶过了再给你交齐。”
王安接过钱。微弱的光线中,他觉得钱的票面是那样深沉,带着奇异的重量。
刚才还气冲冲的男主人,这时候开始唉声叹气。家里没油吃了,连盐也没有了。其间,女主人牵起破旧的衣襟擦了一下眼角,不声不响地扛着锄头下地去了。而今,全靠这些衰弱的老人经营这片贫瘠土地上的庄稼。王安知道不能耽搁他们,再说时间不早,他自己也要抓紧往回赶,便站起身,把十三块钱递给男主人说:“你先留着用吧,钱凑齐了再交给我就是。”
第二天,王安问向倩兰爹妈的情况,向倩兰带着黑眼圈,对老师说:“有人说他们在新疆,有人说在福建。我有好几年没看见过他们。”王安以为向倩兰又要流泪,可她的语调是超乎寻常的平淡和冷静。王安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击打了一下,说了声:“哦。”
两个场赶过,向倩兰却没拿钱来。又过两天,她还是没拿来。王安心想又得自己跑一趟了,否则,再过几天,他那一千多块钱就彻底完蛋。这天他没随向倩兰走,他估计向倩兰已上坡干活去了,才出现在那个坑坑洼洼洒满鸡屎的院坝里。黑狗依然睡在屋檐下,抬眼望着他,但没叫,更没扑。它已经认识王安了。
王安正要喊人,男主人出来了,没等王安说一句话,就大发雷霆:“我准备好了你不来拿,没准备你又来了,我就不给!”
王安斜着身子钉在那里,喉咙里咕嘟两声,说:“向大伯,你准备好了,为啥不叫向倩兰带给我?”
“叫她带?三百块呀,带丢了你负得起责?”
“你既然知道她要交书学费……”
“说白了,我就是不想交!你们这些当老师的,除了要钱还知道个啥?人家当年那个秀才,自己修学校,自己拿钱让娃娃读书,你们比旧社会的人都不如!既然要钱才能读书,我不读那×行不行?不读书照样活人!我早就不想让她读了!”
王安还想说啥,可男主人将卧着的狗踢了一脚,狗像懂了他的意思,奋力跃起,朝王安扑过来。幸好王安手里拿着根竹棍,他边打边退,一直退到野风垭,狗才悻悻地打了转身。
回到家,母亲到沟边割猪草去了,银珠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见了王安,银珠说:“爸爸。”
王安脚底下生了根,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沿着根蔓往上爬。
王安说:“你再叫一声。”
银珠说:“爸爸。”
王安蹲到她身边去,说:“再叫。”
银珠说:“爸爸。”
王安一把将她搂进了怀里。
四
王安的工资并没被扣。他瞒着母亲,将家里的谷子卖掉了几百斤,把向倩兰的书学费凑齐了。那些谷子都是请人背上街的,为此又给出去三十块力钱。
可是向倩兰再没来上学。王安独自去找她爷爷的次日,她就没来上学。那天王安很冲动,甚至很失态,他摇响那个缺了一角的破铃铛,先去各班巡视,看人到齐没有。他一眼就看到了五年级向倩兰的那个位子空着,开始那一下并没吃惊,直到确认了那是事实,他才闭了一下眼睛。他以他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冲到讲台上去,大声问:“向倩兰呢?”
小学生上课都是叽叽喳喳的,平时老师随便提个什么问题,即便根本就不懂,教室也会如麻雀闹林,可今天没一个人回答王安。他们都看到老师的样子非同往常。老师的头发很柔软,绒毛似的,睡个觉起来,头发就卷曲得怎么梳也梳不直。他每天上学前,都用水把头发浸湿了,再细心地打理整齐。可今天老师的头发却胡乱绞成一团,在头顶上形成一个鸡冠这证明王安对向倩兰不来上学早有预感,心里搁着事,连梳头都忘记了老师的脸窄,牙却很大,旁边有一颗龋齿,上课的时候,他尽量不把那颗牙齿露出来,今天却全部暴露出来了。
王安又问了两声,一声比一声大,还骂了几句。
学生们望着老师,很无辜。
王安冲出教室,没给任何一个班的班长交代一声,就往野风垭走。走了一段,他又转过身,往回走。他突然有了个想法:把银珠带上。“把妹妹带来让我看看嘛”,这话向倩兰不知说过多少回了,王安当初以为只是孩子的好奇,现在他明白那不是的。那是因为孤独。当向倩兰的爷爷把奖状撕碎扔到她头上,王安就知道她是多么孤独。她家离烟子村聚居地那么远,本来就没孩子跟她玩,回到家,只有黑屋子迎接她,只有两个老人的叹息声和抱怨声迎接她。她心里唯一明亮的东西,除了上学,就是对父母的思念。而从她谈论父母时那种近乎冷漠的口气看来,她连思念也不会了。如果再不让她上学,繁杂阴郁的日常生活会拦腰斩断她的童年。再过几年,她就会像所有山里女人一样嫁人,从此把什么都不当一回事,跟男人们开粗俗的玩笑。她的脸看上去还是个青涩的孩子,可她很快会当上母亲。她的未来是看得见的,扳着指头也数得出来的。她将辛苦一生,养育她的孩子,直到她的孩子也当上了父亲母亲,直到她彻底老去,被岁月风干晾直了事……
王安最终没将银珠带上,也没立即去烟子村。他在回家途中走了一半的路程,又返回了学校。还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他上课呢。
放学后,他才上烟子村去了。向倩兰家的门锁着,泛白的木板门上扣着弯曲如弓的铁门扣,一把古老的大黑锁稳稳沉沉地悬着。
风在院坝里轻轻走过。到处不见一个人,连那条凶猛的大灰狗也没躺在屋檐下。
王安突兀地喊了一声:“向倩兰!”
没有人回答他。
风扫着王安的裤腿。因为残疾,他一年四季不能穿短裤,爬这么一趟山,裤腿上都是汗。
王安又喊,喊了向倩兰又喊向大伯,但答应他的只有他的回声。
王安说:“向大伯,向倩兰的书学费我已经帮她交了,你就让她上学去吧!”
回声灌进他的耳朵:“上学去吧上学去吧上学去吧……”
回声消失,又只剩下风的游走。
去中心校交账之前,王安又来了两次,每次都是他自己对自己说话。三次过后,他终于不再来了。就算这次他把书学费帮向倩兰交了,以后还能帮她交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没有这样大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只凭良苦用心远远不够。
那个周末,下了很大的雨。南山到处是竹木和山洞,随便刮点风,下点雨,山野间就有咆哮的气势。那天一丝丝儿风也没有,雨却下得惊心动魄。山上的雨总是说来就来,昨天晚上,王安还把银珠抱在怀里看满天的星斗,鸡叫三巡雨却下起来了。那雨刚下的时候,也如睡梦中突然被惊醒的人,有点不乐意和责怪的意思。可那到底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说集结就集结起来了,听那阵势,还以为是满天星斗落下来了呢。这样的雨不是下的,而是像河一样奔流而来。王安的屋后,紧贴一堵石墙。石墙下是条阴沟,石墙上是一孔废弃的砖窑。砖窑四周长满了慈竹。慈竹林里鬼哭狼嚎。不一会儿,砖窑孔喷出黑水,泄进了阴沟里。水挤不动,彼此冲撞厮杀。四面八方的水都往下泄,整个山野发出“吭吭”的喘息声,沉重得透不过气。在天地的轰鸣声里,却有一种将人彻底笼罩起来的静谧。山村已经不再是山村了,山村被暴雨分割和孤立起来,一个家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家都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王安听到母亲在安抚银珠。分明只隔着一层板壁,声音却断断续续的,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