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艾绒(此时艾绒已呈湿润状),按压至不滴水,不烫手为度。放在神阙|穴
上,用胶布压盖固定,二十四小时换药一次,另用百分之五葡萄糖溶液二毫
升,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每侧一毫升),每日一次,可连用三至四次。用于
夏季流行性腹泻。一般五次痊愈。
出处:《中国针灸》一九八五·四·三十。
16。乌梅、川椒、黄柏各等分,鲜生姜适量。前三味共碾为未,加生姜共
捣制成糊膏状,将姜膏摊在纱布上。外敷神阙|穴,用胶布加压固定。用药半
小时,脐腹有温暖舒适感,一般外敷一次可症状告愈,若不愈,二至三日后
可换药再敷。用于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病性结肠炎及其它慢
性腹泻,寒性腹泻者。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一九八五·四·二十六。
17。肉桂三克,硫磺六克,白胡椒一点五克,鸡内金三克,枯矾六克,五
倍子六克,新鲜葱头三至五节。前六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葱头捣烂,
与上述药末拌匀。加适量醋酸调成糊状,平摊于脐部,用纱布覆盖井用胶布
贴稳,每天敷二小时即可,每日一次;六次为一疗程。若敷药后出现发痒、
灼痛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用于五更泻,症见泄泻日久,每日黎明前即感
腹痛,登厕必泻,小腹畏寒喜暖者。热泻及痢疾禁用此法。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一九八六·二·四十三。
18。清凉油适量,搽脐内,用于受凉而引起的单纯性腹泻。
出处:《群众医药》一九七六·七·四十三。
19。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灸甘草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热,
布包。放于脐上,热熨斗熨之,逼药气入腹,此法通治泄泻和痢疾。
出处:《理沦骈文》。
()免费TXT小说下载
20。苍术、厚朴、陈皮、山檀炭、车前子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热,
布包。放于脐上,热熨斗熨之。用于水泻。
出处:《理沦骈文》。
21。车前子适量。研细未,水调成膏。敷脐。用于水泻。
出处:《理沦骈文》。
22。车前子、肉桂各适量。研细末。纳脐。用于寒泻。
23。白芥子适量。研细末。纳脐。用于寒泻。
出处:《理论骈文》。
24。胡椒适量。研为细末,纳脐内。用于寒泻。
出处:《理沦骈文》。
25。官桂、厚朴各适量,姜汁少许。将前二药研细末,用姜汁调成膏,敷
脐。用于寒泻。
26。丁香、枯矾各适量。研细末,纳脐内。用于寒泻。
出处:《理论骈文》。
27。胡椒、大蒜、艾叶、吴萸、灶心土各适量,除大蒜外。余药研细末,
人大蒜捣如泥状,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理沦骈文》。
28。滑石、甘草、鲜车前子各适量。前二味研细末,用车前子捣汁调成饼;
敷脐。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29。猪苓、地龙、针砂各适量,葱汁少许。前三味研细末。加入葱汁调成
饼状,敷脐。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30。滑石三十克,酒芍十五克。灸甘草六克,炮姜一点五克,丹皮汁适量。
分别研细未,将滑石用丹皮汁浸煮收干,再加入余药,用水调成膏,敷于脐
部,用于热泻。
出处:《理沦骈文》。
31。硫磺、枯矾各适量,来砂少许,前二味研细末,朱砂为丸,纳脐内。
用于气虚暴泻。若泻不止行,用艾五百克坐身下,火烘脚。
出处:《理沦骈文》。
()好看的txt电子书
32。木鳖仁,丁香各适量。研细末,用唾液调成膏,纳脐泄气愈。用于水
泻。
出处:《理沦骈文》。
33。热泻散:黄连十二克,滑石三十克,木香十互克,吴茱萸十克。共研
细末。贴神阙|穴,大肠俞,胶布固定。用于热泻。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注: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旁开一点五寸。
34。木鳖仁五个,丁香五个,麝香零点三克,共研细末,米汤调作膏。纳
脐中贴之,外以膏药护住。用于水泻不止。
35。暖脐膏:白芥子九克,鲜姜一百二十克,红皮蒜三个,香油一百八十
克,章丹一百二十克。将药浸于香油内,文火熬焦去渣,再徐徐入丹,熬至
滴水成珠。贴肚脐。用于受寒肚痛、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36。封脐艾:陈艾叶、蛇京子各三十克,木鳖子二个(带壳生用)。共研
为细末和匀,用棉包裹。安在脐上,以纸圈固定,以熨斗熨之为妙。用于脐
腹冷痛或泄泻。
出处:《东医室鉴》。
37。熟艾十五克,硫磺六克,蓖麻仁七个。前二味碾末,同蓖麻仁共捣烂。
棉包安脐上,熨斗熨之,可止泄泻。
出处:《本草纲目》。
38。食盐少许。炒热,布包,热敷于脐部,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39。陈艾(醋灸)七片,蚯蚓五条。共捣烂如泥,用火烘烤。敷脐眼上,
用布盖住,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40。艾叶适量。以酒炒艾为绒,作饼,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1。热柴灰适量,用布包敷于脐上。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2。糯米。酒糟、盐各适量,和匀,炒热。趁热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3。胡椒、大蒜各适量,捣作饼,敷于脐部。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4。艾叶、灶心土,门斗灰,吴茱萸各等分。共为末,用醋炒热,敷于脐
部。用于治疗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5。炮姜三十克,捣烂,贴于脐部,盖过丹田|穴(约长二寸五分,宽一寸),
布包扎一至二小时。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6。松香三克,大蒜二枚。将松香研成末,与大蒜同捣烂,敷于脐上,用
膏药盖贴。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验方。
47。生附子一大片,烘热。包肚脐上,用于寒泻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8。松香适量,研为细未,过筛,用酒或白蜜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
|穴,胶布固定。用于寒湿泻。
出处:民间验方。
49。肾泻散:吴荣英、补骨脂、五味子、生硫磺各三十克,带根须葱白十
根。葱白切碎,余药共为粗未。将上药放铁锅内,加黄酒适量,炒热,纱布
包裹,热熨神阙|穴,每次三十分钟,每日一至二次,一剂药可用三天。用于
五更泻属脾肾阳虚者。
疗效举例:周××,男,四十岁,一九九二年四月五日初诊,五更泻了
年余。患者每于晨起六时许即腹痛欲泻,泻后痛止或痛减,大便时稀,小腹
怕凉,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细弱。证属肾阳不足,夹
瘀为患,用肾泻散加生蒲黄,五灵脂各十五克,如上法用之,用药四剂痊愈。
半年后未复发。
50。久泻膏:生黄芪、补骨脂、乌梅炭、五倍子各三十克,米壳、肉桂各
十五克,川连、冰片各六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三克,用生姜汁调
成膏状。填敷神阙|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肤疾宁膏固定,三夭换药一次,用于
久泻。
()好看的txt电子书
疗效:治疗顽固性腹泻三十余例,无一不效。
51。胡椒未九克,生姜汁少许,调成稠膏状,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
每日换药一至二次,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2。胡椒未三克,饭团少许,拌匀,制成饼状,贴于脐部,每日换药一至
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寒泻。”
出处:民间外治法。
53。透刺神阙法:取三寸毫针从天枢|穴(脐旁开二寸)皮下进针,针尖向
脐中方向斜刺二至二点五寸深,持续缓慢捻转三至五分钟起针,每日一次,
用于急慢性肠炎、慢性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所致的腹泻,有显效。
疗效举例:王某,五十四岁,医生。患慢性肠功能紊乱已二十余年,虽
经多方治疗时愈时发,发时日解大便八至十二次,稀薄带有少量粘液,伴腹
痛腹胀,纳差。用上法并加刺双足三里,翌日大便二次,成形。依法继针六
次,病愈停针。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一九八三·六·封底。
备注:本法治脱肛效亦佳。气海透神阙可治膀胱炎,痛经。
54。蚯蚓五条,陈艾六片,米醋适量。将陈艾用醋灸过,然后与蚯蚓共捣
烂如泥,再用火烘热。趁热敷于脐眼上,用布盖扎,每日换药一次,连续数
日,以愈为度,用于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55。葱白根适量,黄丹少许。将葱白根洗净,捣烂如泥,入黄丹和匀为丸。
敷于脐部,布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至二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用于
水泻。
出处:《常见病民间传统外治法》。
56。神秘万金膏:草乌、川芎、大黄各十八克,当归、赤芍、白芷、连翘、
白芷、白蔹、乌药、官桂,木鳖子各二十克,槐、柳、桃、桑、枣枝各十二
克,(一方加苦参、皂英各十五克,一方加苏合香零点九克,名万应紫金膏)。
将上药细锉,用麻油一千克浸药一宿,用火熬至药焦色,用丝绢滤去渣,将
油再入锅,以文武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后入|乳香,没药末各十二克搅
匀。摊贴脐上,用于泄泻和痢疾。
()免费TXT小说下载
备注:本方贴患处可治疗风寒湿气所侵、跌打闪创伤损、一切疼痛,并
治一切无名肿毒;贴背心可治疗哮喘咳嗽;贴太阳|穴可治疗头痛眼疼。
出处:《膏药方集》。
57。丁香三克,大椒六克。研极细末放膏药中,贴脐中。用于水泻。
出处:民间验方。
58。葱、姜各适量,黄丹(如豆大)一粒。把葱、姜打烂、入黄丹和匀。
纳入脐中,外贴膏药。用于水泻。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资料》。
又方:葱白根捣烂,加入黄丹为丸,放脐上。
59。丁香、白芍、甘草各等分。研细末后,用唾液调和如饼状,敷于脐上,
外贴膏药保暖。
出处:民间验方。
60。硫磺、丁香各二克,白胡椒一点五克,绿豆粉四点五克。共研末和匀。
将药末少许敷在脐上,外以膏药封贴。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