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合战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糠值募鞘露嘤形蟠涂湔牛桌氖录蚣堑闷南晗福尚哦群芨摺
  亲王一行在新在家附近还遇到了连歌师里村绍巴,绍巴为亲王提供了一架荷舆。荷舆是没有升殿资格的下级公家(“地下”)的乘坐物,虽然很粗糙,但也强似没有。于是亲王就从从人的背上下来,坐在荷舆上继续赶路。这一过程被吉田兼和记入了《兼见别本》。
  劝修寺晴丰和一个名叫河胜左近的熟人一起陪伴亲王前往内里。途中,又有权大纳言庭田重保和町人川端道喜赶来护佑。庭田可能是因为担心他在二条御所当值的儿子重通而找来的。川端道喜与专斋、绍巴一样都是住在新在家的町人,是经营糕饼粽子类的富商(知名产品是“元祖道喜饼”),与禁中的关系很密切。其后因为前来护驾这件事,他在六月九日被赏了银子一枚。(以上据《立入宗继文书》、《川端道喜文书》、《晴丰公记》)
  ●二条御所之战--信忠的奋战与绝命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再次回到二条御所。
  在亲王等离开之后,二条御所内外立时成为了阿修罗地狱般的战场。信忠方在打开的大手门内布置了铁炮、弓箭队,向涌入的敌军猛烈射击,将其击退。也许是由于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信忠方以奋战至最后的决心,殊死作战。战况之激烈,远远超乎明智方的预想。《惟任谋叛记》说信忠方在大门口坚守了“数刻”(一个时辰分作上中下三刻,一刻约合现在40分钟)之久。《莲成院日记》记道:
  “其后(指亲王等退去后),开门自内打出,舍生忘死,在御门前血战,三次击退敌军。然以寡敌众,必难久持。真洛中洛外未有之大乱也。”
  信忠方不仅在人数上绝对劣势,而且是仓促应战,很多人连甲胄都未备齐,因此防御力也与全副武装的明智军无法相比。虽然背水苦战,以一当十,但大门最终还是被明智方突破,信忠方退回到御殿上,信忠最后的奋战开始了。
  《惟任谋叛记》:“信忠御兄弟身着腹卷(一种轻便型的护身甲),身边约百人着具足,信忠带头冲出,直向前斩倒十七、八人。”
  “信忠御兄弟”指的是信忠和信长的第五子织田胜长。胜长幼名御坊丸,最初给迎娶信长叔母的美浓岩村城主远山景任做了养子,后来岩村城被武田胜赖帐下的秋山信友攻克,胜长被送往甲斐做人质。政变前半年的天正九年(1581)十一月,希望与信长和解的胜赖将其送还,信长在安土为其元服,取名源三郎胜长,并封给他尾张犬山城。(《信长公记》第十四卷)因尾张是信忠的分国,胜长就成为信忠属下的城主,在信忠进京时一同仕奉而来。不期又遭此大难,实在是非常不幸运的人。
  《惟任谋叛记》又接着写道,此时明智军的侍大将明智孙十郎、松生三右卫门、加成清次等拥健卒数百人至,信忠看到后,自其队正中切入,往来拼杀,孙十郎、三右卫门、清次三人皆被其所斩。《惟任谋叛记》的描述或有夸张,但是擅长剑术又无退路的信忠确实凶狠,仿佛剑豪将军足利义辉再现一般。弗洛伊斯在《日本史》第五十六章中也写道:“嗣子战斗非常勇猛,身上多处被铳弹弓矢击伤。”
  一方面是信忠方的顽抗,使明智军仅在御所内就折损了数百人,连指挥进攻的总大将,光秀五宿老之一的明智治右卫门也被信忠方的铁炮击成重伤;(《明智军记》第九卷)一方面是明智军的攻势如潮,一波受挫,马上换上第二波继续猛攻(可能也是因为御所内尤其是御殿内面积有限,大军团一时难以一拥而入的缘故)。战斗异常激烈。
  攻破了大门的明智军,针对信忠方在御殿上的死战又采用了非常手段。
  二条御所旁是太政大臣近卫前久的宅邸。原来的近卫邸从室町时代以来一直被称作“樱御所”,位置在土御门内里的西北角。是信长在天正五年(1577)二条御所竣工后,为表示与近卫家的亲密,特意让近卫家在近邻二条御所的位置营建新宅。因此前久的嫡子内大臣信基住在“樱御所”,前久本人住在二条新邸(因此前久被称作“下之大御所”)。
  苦战中的明智军注意到了近卫邸的地势。《信长公记》:“敌军登上近卫殿御殿,自屋顶向下,以弓矢、铁炮射入,(信忠方)死伤甚重,渐近无人也。”闯入近卫邸的明智军爬上屋顶,居高临下向信忠方射击。这是信忠方无法反击的角度,士卒死伤殆尽。而《明智军记》中则说:“敌城(二条御所)之北乃近卫殿之下馆,有屋舍颇高大。”“使兵登之,以玉火矢、棒火数十挺望城中打入,本丸燃起大火。”玉火矢就是火药箭;棒火是一种燃烧弹,形如短而粗的箭,棒内装满火药,用大筒发射。按照《明智军记》,爬上近卫家屋顶的明智军,不仅狙击信忠方的武士,而且使用火器点燃了御殿的大火。
  明智军的这一招很见效,御殿四方起火,信忠方再也无法应对,命运终结的时刻即将来临了。最后关头,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们留下了不少动人的逸话。
  信忠的近侍下方弥三郎是自幼年时起就陪伴信忠,从小姓一直培养起来的。奋战到最后,他的左脚和腹部都受了重伤,肠子也流了出来,一边包扎着伤口来到信忠身边。这时信忠同样多处负伤,抚慰弥三郎道:“可谓勇锐。然而今生不及恩赏,且冀来世相会吧。”两人相视一笑,年龄相仿的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亲近感此时远远超越了主从关系。之后弥三郎又走出向明智军挑战,战死时二十九岁。(《士林溯洄》)
  信忠吩咐担任介错(切腹的助手)的镰田新介(或谓为“五左卫门”),揭开走廊的地板,把自己的遗体藏匿于其下。说完就切腹自尽了。残存的家来们也都排坐着切腹为信忠殉死。新介在负责介错后,依照遗命将尸体藏好。因此信忠的尸体没有被明智军发现,而是与御殿一起在红莲烈焰中归为灰烬。信忠享年二十六岁。(《信长公记》第十五卷、《惟任谋叛记》)
  但是新介并没有为信忠殉死,而是活着逃离了二条御所。十几年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他战死在“高丽的南门”。(《山鹿语类》第十五卷)《明智军记》说新介跳入一口一丈深的井内,在井下的大石头后藏身,一直躲到深夜之后,才偷偷的溜走,从而死里逃生。新介的这种举动是违反当时道德的,因此受到责难。相反,也有主动赶来尽节的。
  小姓棧汕Т谭钚懦ど下搴螅虿≡陬葜行菅L攀卤浞⑸鹕碛贤跤1还儆钟椅烂胖浦沽怂⒂勺约捍嫠汕Т叭ァP胖腋卸拢洞透擞钟椅烂拧T诙跤恼蕉分校钟椅烂乓卜苷蕉馈#ā兜贝恰肪矶
  美浓住人松野平介一忠得知事变发生,立即前往助战,但是晚了一步,在途中就得知了信长父子的死讯,于是就前往位于三条坊门押小路的妙显寺(在妙觉寺西),准备追腹(即追随死去的主君而切腹)。光秀的宿老斋藤利三与平介相知,派人前去劝说他不要自尽,并且邀请他出仕明智家,为平介所拒绝。平介认为,自己接收了信长过分的恩赏,在最要紧的时刻却没有尽到力,再要投降敌人真是莫大的耻辱。平介本是医生,也通晓歌道,便作下辞世句“その時に消え殘る身の浮雲も終には同じ道の山風”和偈子一首“手握活人三尺剑,即今截断尽乾坤”,随后切腹自尽。(《信长公记》第十五卷)对于平介的死,《惟任谋叛记》中评价道:“寔当世无双之举也。”
  无独有偶,一位名叫土方次郎兵卫的谱代众,宿在较远的上京柳原,没有来得及赶上战斗,于是也追腹而死。
  在二条御所的战斗中,信忠方的死殁者除了信忠、胜长兄弟外,还有信忠的叔父津田又十郎(织田长利)和津田勘七、津田九郎二郎(元嘉)、津田小藤次等一门,村井父子三人(贞胜、贞成、专次),信长奉行众的菅屋长赖、福富平左卫门、野野村三十郎,马回众的团平八、斋藤新五郎、坂井越中、毛利新介等,或战死,或自尽。
  《信长公记》中,除了信忠以外,总共提到了61个战死者的名字。这只是有名有姓的武士的数字,加上身份低微没有留下名字的,实际数量必定远大于此。《家忠日记增补追加》称“从士百五十余人皆死”,《明智军记》中称“共四百三十余人”,《多闻院日记》则说“其外小性(原文即此字)众五六百生害了”。《多闻院日记》中的数字似乎多了一些,从其行文看,可能是包含了在本能寺战死者的名字。
  当然,在二条御所的战斗中,也有形形色色幸存下来的人物。其中最特别的,恐怕是黑奴弥助了。这是天正九年(1581)二月,耶稣会的东洋巡察师瓦利尼亚诺到日本时送给信长的。信长从来没有见过肤色这么黑的人,新奇之余,为其取名“弥助”(读音是yasuke,这在九州方言里是“假”的意思。据说信长起初一直怀疑黑人的肤色是染上去的,而成天让弥助泡在木桶里洗澡,起名或许源于此),收其为佣人。《信长公记》第十四卷中以惊奇的口气描述了弥助,说他看上去有二十六、七的年纪,全身浑黑如牛,极为强健,力气胜过十个人。也许是信长对待弥助远胜于西方殖民者对待一般黑奴,使弥助心存感激的缘故,弥助在信长死后,赶去信忠处助战,最后被生擒。明智的家臣向光秀询问如何处置这个特殊人物,据说回答是“黑奴只是动物,什么也不懂,而且也不是日本人,就免其一死吧”,结果弥助被送还给教会。此后他的命运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以上见《耶稣会日本年报·;上》)
  从战乱中逃出命来的知名人物,有织田源五长益(有乐斋)和水野宗兵卫忠重。长益是信长之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