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西孤儿院纪事:回忆右派农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一天轮到梁百川值日打饭,他把六个人的馍馍和炒菜端回来给大家分饭的时候说,王哥,今天开始我们就不给你掐馍馍了。王汉元一怔,说,为啥不掐了?梁百川从饭盆里拿起一个糜子面碗坨子给了王汉元说,你看,这是你的馍馍,和我们的一样了。王汉元接过碗坨子看了看,他那个馍馍没有十字花的刀印了,只有一个道道。王汉元说不掐就不掐了吧。

  其实,这时候王汉元也用不着大家给他掐馍馍了。原因是1959年通渭县发生饥荒大量饿死人之后,饥荒就在定西地区的各县蔓延开来,到了1960年的七八月,各县都饿鸿遍野,路断人稀,各县都出现了大批孤儿,成立了孤儿院。定西县因为有个专署孤儿院,上级就说?不单另成立孤儿院?,各乡的孤儿都送到专署孤儿院来。专署儿童福利院的成立,是为了那时缓解通渭县的压力——那时通渭县出现了几千孤儿,但由于定西没房子没保育员,接了二百孤儿就停止了。通渭县和通渭县的各个公社都成立了孤儿院自救。现在专署叫接收定西县的孤儿,孤儿院就急剧地扩大了:找保育员,调老师,找房子——把原孤儿院旁边的一家民宅征用了,那家人姓高,有个姑娘叫高桂芳,刚刚从县卫校毕业,李叔叔把她也要来当保育员。把蒲剧团的房子也征用了,把三个院子的院墙打通连在一体了。就这还不行,又把北街火神庙那儿的讲师团赶走了,把房子要过来了,建立了专署儿童福利院二部。定西县的孤儿们呼噜呼噜地涌进来的时候,大娃娃们就都迁移到了二部,一部——就是原先我们住的物资局——成了七八岁以下娃娃们的天下。

  定西县的大娃娃也到了二部,我们的房子也分进来几个。我们是轿子车接来的,他们因为在本县,离得近,由各公社和大队自己送来,驴驮人担进来的。由于财力不足,准备也不足,这帮娃娃进来后好长一段时间,还穿着自己的破衣裳。他们每天吃完了饭,不管多毒的太阳,就在台阶和门口坐着晒太阳,东倒西歪的。乍一看,就像一堆破布。

  他们和我们吃一样多的饭,但他们好像比我们刚进福利院时饿得还厉害,只要是能塞进嘴里的东西抓起来就吃。有一次外边的农民给食堂送萝卜,卸车时掉下了一些萝卜缨子,一帮穿得破破烂烂的娃娃冲上去就抢,连洗都不洗就往嘴里塞,咔嚓咔嚓嚼着吃了。他们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吃了这一顿不管下一顿。有一天吃过午饭回到房子里了,有个娃娃看见王汉元手里抓着一把馍馍疙瘩慢慢地嚼着,一会儿吃一疙瘩,过一回儿又吃一疙瘩,就馋得受不了啦,说,王哥,把你的馍馍给我给上两疙瘩。王汉元瞪了他一眼:你说给你两疙瘩?那娃娃说你已经吃饱了,没心吃了,给我两疙瘩嘛,我饿得很。王汉元很凶地说,谁说我吃饱了?我给你说我吃饱了?那娃娃赶忙说,我说错了,我说错了。可是王哥,他们天天都给你掐馍馍,你饿得不那么劲大嘛,就给上我两疙瘩嘛,你也饿不着。王汉元不吭声了,确实的,自从打了那一仗之后,一二十个娃娃给他掐馍馍,舀一勺勺汤面条,他顿顿都能吃饱,再也不觉得饿了。那娃娃看他不吱声,就接着央求。央求来央求去,王汉元说话了:你说得对,我是饿得不劲大,但这个年头哪有白给馍馍的。那娃娃又央求:不给了借上些也行。王汉元说,借上些?你拿啥还我?娃娃想了想说,明天中午还你,明天中午我少吃些,把借下你的还上。王汉元斜着眼睛看那娃娃,说,不借不借,我还要吃哩。说着,他就又吃起手里的馍馍来。他越吃那娃娃越馋,就又说,王哥,你看这样好不好,你把你的馍馍给我借上半个,明天吃饭我给你还一个。 
6

 2007…07…10 05:21

  一听这话,王汉元说,说话算话?

  那娃娃说,说话算话,明天的饭打来,全还给你,我不吃了。

  王汉元把他手里的馍馍疙瘩给了那娃娃,并说,这够半个馍馍吧!

  那娃娃说够了够了,接过来就吃了。

  转过天的中午,那娃娃就光吃了一碗煮茄子,馍馍给王汉元还了账。

  娃娃们都是饿急了的,为了当下能多吃一口饭往往不计后果:从这天起几乎每天都有一两个娃娃找王汉元借馍馍吃。凡是借了的,都要还高利贷,借半个还一个,借一个还两个。一顿还不上就分两顿还。结果是挨饿的人越是饿肚子,王汉元却天天吃得饱饱的。所以我们不给他掐馍馍以后,他也吃得很饱。

算起来,我们来到专署儿童福利院已经半年多了。这半年中娃娃们啥也不干,就是睡觉吃饭晒太阳,缓着。九月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缓过来了,大部分娃娃——除去死了的除去得伤寒得肝炎住医院的——精神都好起来了,福利院就组织我们上学了。福利院为娃娃们上课的老师也调来了,有临洮师范刚刚毕业的肖雁翎,有高俊褀,还有从兰州师范毕业的……

  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但没有教室,三年级以上的大娃娃到县上的大成小学去上课,是借人家的教室,二年级以下的到一部去上课。一部原物资局的院子里有个大会议室能当教室,还有蒲剧团的大房子也能当教室,就不用去大成小学了。我虽然个子大,岁数也算大的,但在家就上了个一年级,现在叫我上二年级。为了上课方便,我又搬回一部住去了,这就和年年和王汉元分开了。

  住的一分开,见面就少了,半个月一个月跑去玩一趟,见个面说说话。

  中秋节这一天,晚饭吃的长面,羊肉和洋芋丁丁炒的臊子,一人还发了两块月饼。肚子吃饱了,天黑的时候我跑到二部去了。

  进了年年住的房子和熟悉的人说话,突然我看见放碗放刷牙缸子的桌子上放着两块月饼。我问年年那是谁的月饼?年年说王汉元的。我问月饼怎么放在桌子上?他说吃不完呗!我惊奇得很,说他不怕人偷着吃了?年年说谁敢偷?不打死吗?我说吃口月饼就能打死吗?拿来拿来,我把他吃了,我看他来了打我!

  年年说我:拴拴,不能吃,那来了真打哩!

  我不信年年的话,我说,你拿来吧,我吃了,看他打我的。

  年年不拿。我拿过来吃了。我一边吃一边问,王汉元哪去了?他说了声不知道。我从年年说话的口气听出来了,年年对王汉元有看法,像是有啥意见,我就问他,你们咋了,闹矛盾了吗?他说有啥矛盾?我看他不愿说,就又问他王汉元哪去了?这次他说,可能看电影去了。我说他还有钱看电影?年年哼了一声,弦外有音。

  我在年年房子坐了一会儿,怕一部关门,就说回呢。年年送我到大门口,这才对我说王汉元变了,变得贪心不足,斤斤计较:他放账,放高利贷赚娃娃们的馍馍。借给别人一个馍馍,要还两个馍。我劝年年:这我都知道,他以前不就放账吗?你不要管这事,他又不给你放高利贷。年年说谁说的不给我放?那桌子上的月饼就是我的。我惊诧极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前两天借王汉元一个馍馍,王汉元说中秋节发月饼哩,借他的馍馍要还月饼,还馍馍不行……

  年年还说,王汉元把放账放来的馍馍拿到黑市上去卖钱……

  这次来二部虽然没见着王汉元,但我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了:他跟我跟年年是好朋友,还这么苛刻,这人的心太黑了!我好几天都在想着这事,想找个时间跟他谈一谈:吃的是贵重,但也不能赚好朋友的馍馍呀!过几天福利院组织娃娃们看电影,我在电影院门口碰见了王汉元。我把他叫到一边想劝劝他,不料刚一说对朋友要真诚的话,他立即跟我瞪眼睛:

  你算了吧,你把我的月饼吃了,我还没跟你要账哩,你还教训我来了!

  我当时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我啥话再也没说,但心里想,这样的人再不能当朋友了。

我也没想到,我和王汉元彻底决裂的日子来得那么快。过了不到两个月就是元旦,元旦放两天假,我又一次到二部去玩,去看年年,却和王汉元打了一仗。

  我是白天去二部的,年年住的房子里就有七八个娃娃,有的下棋打扑克,有的在睡觉。年年不在,王汉元也不在,就梁百川在家,蒙着头睡觉呢。我问他年年哪去了,梁百川说上街逛去了。我说你怎么不去逛街,他说肚子饿,没心思去。他说的话叫人觉得奇怪:这天我们一部改善伙食,吃的是油饼,煮的小米汤。因为过节,每个人多发了一份油饼,小米汤随便喝,不限量。难道二部没吃油饼,没改善伙食?于是我问他:怎么没吃饱呢,你们没吃油饼?他说,食堂炸油饼了,可我没吃上。我问咋没吃上?他说还了账了。问怎么回事,他回答,前些天借下王汉元一个馍馍,今天食堂给了两个油饼,他逼着叫还账呢,把两个油饼全都要走了。我听了这话心里不平,说他: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人的毛??你借他的馍馍做??

  我饿嘛!

  你不会过两天再还他吗?油饼和馍馍能相提并论吗?

  不行嘛,人家逼着要哩嘛!

  你不要给嘛。

  不给就打哩!

  听了梁百川的话,我半天没出声。后来才问:他把两个油饼都吃完了?还有他的两个也吃了吗?他回答,没吃完,他今天要账要回来六个油饼,加上他的两个,一共八个,他吃了三个就吃不下去了。我说那还有五个油饼哩?都卖了吗?他指着桌子旁用砖头支起来的一个小木箱说,在那个箱子里锁着哩。

  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说他:

  拧开,你把锁子拧开,把油饼吃了!

  他说,那不敢,来了打哩!

  我说,拧开,放心拧开了吃。他要是敢动手,咱一起打他!

  我说了这话,又朝房子里的七八个娃娃说,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