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的车驾很快就到了南大仓,他亲自到仓中查验了一个仓廒中的粮食后,肥胖的胡成才听到消息,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忙不迭地行礼,接着又陪太宗验了两个仓廒。让太宗心安的是,仓中满当当地存放着近三十万担上好的白米。

    胡成赔着笑脸道:“圣上,我们仓中全是扬州米,这里地势高,虽然连着下雨,却一点儿也没有受潮。”

    太宗用手指取出几粒米放在掌心,然后送入口中咀嚼了一下,说道:“嗯,不错!”

    就在这时,粮仓的一角,一只猫突然跃起,只听得一声惨叫,显然是有一只老鼠落入了猫爪之中。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太宗说道:“胡成,你这太仓老鼠不少啊。”

    胡成堆着一脸笑说道:“自古有仓就有硕鼠,没有根治的法儿,只好多养些猫了。”

    太宗听着向外走去,突然想起了什么,停了下来,对马宣良吩咐道:“你去看看,猫把那只老鼠吃完没有!”然后迈步走到胡成的太仓署大堂里坐下。

    不一会儿,马宣良就将一只小陶碗端了上来,里面有一小团米粒,马宣良说道:“圣上,这是从那只老鼠腹中取出的米粒。”

    太宗端起那只碗仔细查看,神色不禁严峻起来。他抬眼一瞥胡成,发现胡成神情紧张,额上不断有汗珠渗落。突然,太宗将碗重重地摔在案上,冷笑一声:“胡成,太仓当真养的好猫!”

    马宣良将碗端到胡成面前,胡成接过那碗,两眼一看,顿时面如土色。

    太宗怒道:“既然你太仓里的米都是好米,这仓中的老鼠却怎么偏偏好吃发了霉的陈粮?!”

    胡成脸色苍白,碗“啪”地掉到地上摔成了好几瓣,他身子一软,扑通跪下,一边如小鸡啄米般的叩首,一边连声说道:“圣上,臣罪该万死!”

    接着,这位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司仓郎中将李承乾在江白鼓动下,共同密谋卖粮赚取差价为太宗修翠微宫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太宗这才知道,自己一向溺爱的长子竟背着他干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些给朝廷带来一场刀兵之灾。

    他气得恨不得马上把李承乾召来千刀万剐,可当胡成交出了一幅李承乾亲手绘制的翠微宫图时,他的心又顿时软了下来。他仿佛看见了儿子抱着火箱替自己烘烤病腿时的情景,到嘴边的旨令却怎么也发不出去,到底还是儿子的孝心啊!

    太宗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问道:“太子那日来,身边可是跟着一个少年!?”

    胡成忙回道:“是跟着一个少年,太子殿下一会儿叫他承明,一会儿叫他贤弟,江大人鼓动太子贩卖粮食的时候,那个少年曾极力劝阻,但是太子也是出于一片孝心,便没有听取。”

    太宗长吁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来人,将胡成押下去,听候发落!”

    好歹杜睿还没有让他失望,如果杜睿也参与到这次的事情当中,太宗便是拼着对不住杜如晦,也要将杜睿处死,一个多智近妖,又邀功媚上的人是绝对不能留的。


()免费电子书下载
    此时胡成被抓的事已经传到了东宫,风刮动东宫的帘幕,宫中一片凄凉的氛围。李承乾丧魂落魄的在椅子上不住地念叨:“这下糟了,这下糟了!父皇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这下全完了!”

    昨日杜睿在东宫整整守了一夜,知道各处运进长安的粮食被运进了南大仓,杜睿方才离开,虽然走的时候,对李承乾说了,要安心,不会出事,但是一听到胡成被抓,事情已经泄露了,李承乾还是不禁一阵发慌。

    李承乾长吁短叹了良久,提起笔来,流着泪写下几行字。识字不多的恒连看他表情怪异,问道:“殿下,你这是写什么呀?”

    李承乾绝望地道:“我,我在上表向父皇请求废去自己的储位!免得让他为难。”

    “真是混账话!”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惊得李承乾一抖,笔“啪”地落下。

 第四十二章 风起

    李承乾闻言一惊,回头一看,见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走了进来。。长孙无忌显然听到了方才李承乾的话,气的须发皆张,指着李承乾斥道:“你真是长大了,担着天大干系的事居然也敢做了,要不是刚才胡成的母亲遂安夫人派人来向娘娘求救,我们都还被你蒙在鼓里呢!”

    长孙无忌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桌前,抓起李承乾写的表章看了一眼,往桌上一拍,更加生气,带着满脸怒意说道:“错了一步你还想错第二步?皇上还没说要废你呢,你倒自个废起自个儿来了?你当真以为着东宫的储位就关系着你自家是吗?”

    李承乾此时也是懊悔不已,满眼热泪,痛心疾首的说道:“不管怎么说,事情总归是因我而起,闯下如此大祸,要是再忝居在这东宫里,我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长孙无忌闻言,厉声道:“良心,你让出东宫就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了吗?”

    长孙无忌说着,一把拉起李承乾的衣袖将他拽到长孙皇后面前,指着自己的妹妹说道:“你给我好好地看着她,看着她的眼睛,她嫁到李家十七八年了,你记得她笑过几次?从这双眼睛里流出来的除了对你们几个儿女的慈爱,就是泪水。你可以不要这东宫,可她这么些年的苦,该让谁来补偿?”

    长孙皇后的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李承乾见状,也是心中大悲,扑通跪倒在地泣道:“母后!儿臣不孝!”

    长孙皇后抚着儿子的头道:“乾儿,谁一辈子能不犯个错?别想得太重,东宫这把椅子是天底下最不稳当的椅子,当年你大伯父就当真坐的安心吗?可是不管遇到什么事儿你都不能慌,再难也要想着法儿把它坐下去,千万不能自己摔下来!”

    接着长孙皇后转向长孙无忌,带着哀求说道:“哥哥,乾儿人小,不谙世事,你要帮帮他啊。”

    长孙无忌看看这母子俩,顿时感到一阵无力,叹了口气,转身抬步向承庆殿走去。。


()
    来到承庆殿门外,王德正一脸担忧的站在那里,长孙无忌小声问:“皇上在吗?”

    王德哭丧着脸道:“都发了半天火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沉,转身想走,可眼前又闪过妹妹那双含泪的眼睛,他和长孙皇后自小相依为命,如果说这个世界上,长孙无忌最在乎的是谁,那就一定是长孙皇后这个妹妹,稍一犹豫,又回转身来走到门口冲里喊了一声:“臣长孙无忌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宗正神色肃然的坐在几前,看着那幅翠微宫图,听到长孙无忌的声音,便抬起头来道:“你进来吧。”

    长孙无忌应了一声,连忙走了进来,太宗看着他,话中有话地说:“你是来给太子说情的吧?”

    长孙无忌说了一句让太宗意外的话:“不,臣是来告一个人状的。”

    太宗问:“你告谁?”

    长孙无忌一本正经地道:“臣告太子。”

    太宗闻言,脸上露出惊愕的神色,道:“你告太子?为何?”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唉,臣在中书内省当值,太子突然跑过来对臣说,自己无颜见圣上,让臣将一份请辞储位的表章呈给皇上。臣一问才弄明白,原来太仓出了这么大一档子事儿。臣听了后肺都快气炸了,连夜写出一道奏章来告太子犯下了三宗罪。”

    太宗不知长孙无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问道:“哪三宗罪?”

    长孙无忌说道:“这第一,私卖太仓粮食,闹出兵变,是为枉法。第二,他不忍见自己的父皇病痛,行孝心切,竟然不惜铤而走险,置国储的重担不顾,结果呢,不仅没能尽到孝心,反而让皇上旧病之上添新愁,陷入左右为难之境,是为忤逆。”

    长孙无忌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着太宗,见太宗听得入神,叹了口气道:“上一回,他在这儿劝朕重修翠微宫,朕就预感到他会干傻事儿!”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第三宗是乱政。。几年来国家一直备受胡寇欺凌,皇上殚精竭虑,好不容易将国内的几个大乱源平息下来,正积草囤粮,图谋北伐。太子为了行孝,犯下这么大的过失,给那些觊觎东宫的人可乘之机,他们必会以此为据,掀起废立的波澜,这一来朝局非两三年稳定不下来,胡寇日益强大,大唐永无宁日矣!”

    太宗神情一怔,抬起眼,久久看着长孙无忌:“你这是告状吗?这分明是在为太子辩护!”


()
    长孙无忌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臣下不敢。”

    太宗站起身来,回头对门外喊了一声:“马宣良。”

    正在宫外值守的马宣良走了进来。

    太宗吩咐道:“你连夜派人把胡成阖府人等押往北苑,秘密看管,不得让任何人与他们来往!”

    长孙无忌跪在地上看着太宗,心里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从皇帝的表情中,他已经探出了风向,太子的储位当无大碍。

    此时岑文本的府内,岑文本正端坐在棋盘前,先捏起一枚黑子落下,接着又捏起一枚白子落下。李恪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站在岑文本的背后,一声不吭地看着他下棋。书房里十分安静,只有棋子落下的声音不断发出,棋行到妙处,李恪禁不住喝彩道:“真是妙手,想不到最后居然是白棋赢了!”

    岑文本回过头来一拱手:“殿下!”

    李恪也一拱手算是回礼,接着一指棋盘道:“先生怎么总是自己和自己下棋?”

    岑文本道:“自己和自己下下棋,就知道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不光要想着自己如何出招,还要盯着别人怎么落子呀,殿下是未时来的吧?”

    李恪更是吃惊:“原来先生早就知道我来了,您这是一心能三用呀。”

    岑文本伸手端起一杯水,抿了一口道:“不瞒殿下说,臣能在这朝堂上战战兢兢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么点一心三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