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兔和猫》以描绘细腻为特性,显露了作者的特殊风格,在《呐喊》的四篇小品中是难得的。它和《鸭的喜剧》虽为姊妹篇,同时创作,同时发表,也用同一背景,而在作风上显然各有特点了。
注释
本文原刊于《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3期。
《孙氏兄弟谈鲁迅》 第四部分《鸭的喜剧》(1)
——《呐喊》谈丛
孙伏园
《呐喊》中的四篇小品,论篇幅以《一件小事》为最短,《鸭的喜剧》次之,《兔和猫》与《头发的故事》较长;论抒情诗味则以《鸭的喜剧》为最浓厚,余三篇都不及而各有其他特点。
全篇的中心内容是“怀爱罗先珂君”,而以《鸭的喜剧》先后陪衬,始终贯串。
篇末注有:“一九二二年十月”。据我的回忆,这民国十一年的岁月,在作者的整个生活中,属于较为安闲恬静的段落。结束了绍兴的老屋,新置了北平八道湾的房产,久未团聚的全家人,已在这宽大素朴的新居中团聚了年余。老太太健康快乐,侄儿女欣欣向荣。公教人员的欠薪虽已开始,还没有十分严重。作者和他的二弟之间的情感的隔阂还没有发生。
投入了这和乐家庭中,使这和乐家庭更为和乐的,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君。他留居日本多年,说得一口与日本人一样的日语;在这和乐家庭中,除了老太太与大太太二人以外,其余不论大小男女,他和他们都谈得来,都有很深的友谊。
太太们到布店去买衣料,爱罗先珂君也贡献意见,说这一段好看,那一段不好看;小孩们到万牲园去看老虎,爱罗先珂君也同去,整半天的站在栅栏外面,忽而喜笑,忽而惊恐,欣赏的程度与情感的激动,和小孩子们完全一致。他是一位未婚的男性,声调的清越,约在女低音与男高音之间,听去像是出于一位成年女子和未成年男子之口。而常识之丰富,态度之和蔼,使他简直成了这和乐家庭中的一员。
作者说:“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仲密君是作者的二弟,《说文解字》云:“周,密也”,周与密是同义字。“仲密”等于“二周”,自然便是“大周”的弟弟。所谓“仲密君的家里”,可以有两种说法:鲁迅先生平素舍名务实,一切都愿意由他的二弟出面,例如《会稽郡故书杂集》原是他自己的著作,就用他二弟的名义印行。再如一次新年我去,看见鲁迅先生正在用一颗木质名戳,印在空白的红色贺年片上,“恭贺新禧”等字样都是现成的,盖上去的却赫然是他二弟的名字,我问“今年要散贺年片了吗?”他答“平常都不散,今年来的太多了,不回似乎不恭敬,打算凡有来的就用他的名义回一张,不来的依旧不散。”这已经是把二弟当作家庭对外的代表了。我猜想警察局的户口册上,也报二弟为“户主”的。那么所谓“仲密君的家里”指的就是这个大家庭了。
另一种说法是:鲁迅先生平素自觉只是孑然一身,行李简单,随时可以出走,并没有一个一般意义所谓的家,自然更没有一个可以招待国际宾客的家了。因此他说“仲密君的家里”是自自然然的,谁也看得出来是别一个人的家,与作者的家无关。
这两种说法是互相映带也互相补足的。作者说:“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这显示着作者的住处与爱罗先珂君的住处,中间颇有相当距离似的。然而下文的描写,如科斗如何生脚,小鸡如何吃去了铺地锦,乡下人如何带了小鸭来,小鸭如何跳入水池吃去了科斗,及小鸭如何变成大鸭等等。总之是《鸭的喜剧》的全部发展,又像作者亲身经历。作者的住处与爱罗先珂君的住处简直没有多少距离似的。所谓“仲密君的家里”的两种说法如果明白了以后,这其间可能发生的矛盾自然丝毫没有了。
“我偶尔得了闲暇,去访爱罗先珂君”,作者这样的口气,由我来借用,倒是很合事实的。我曾去访过几回,都由作者陪我进入爱罗先珂的室内;有一次也是夜里,纸窗上已经没有灯光了,经作者询问,才知道爱罗先珂君还在熄了灯读杂志。我们便进去了,看见所谓读杂志者,是爱罗先珂君在被窝里头,把杂志摊在被盖上面,用两手摸着读的。盲人读的杂志,文字上凸,是从纸背刺印而成的。现在似乎中国也有了,我那时却是第一次见,于是我先把杂志参观了。
“这几天有什么新闻吗?”照例是爱罗先珂君先问我。我懂得这个道理,因为北平发生的新闻,并没有凸文的报纸杂志对他报道,非用口头询问便无法知道。我是新闻记者,他以为问我是最稳妥的。可惜我不能和他直接谈话,我不懂俄语,不懂日语,不懂世界语,而且有鲁迅先生在旁,也不需要用我那三不像的英语说长道短,所以照例由我把国际近事和地方新闻择要用绍兴话进述一遍,然后鲁迅先生用日语讲给他听。他问这问那,鲁迅先生大都答复了,间或问我一下以后答复;我问这问那,大抵直接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间或问一下爱罗先珂君以后再答复我。
我和爱罗先珂君虽未直接谈话,但相知得很熟,他也照鲁迅先生们的口气叫我“孙樣”,我也同样叫他“爱罗先珂樣”。他最怕寂寞,对作者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浙江省上似的寂寞呀!”所以略见文艺活动,他便欣喜异常。那时有个“俄国歌剧团”到了北平,已租定了“第一舞台”演唱,但是生意极差。蒲伯英先生们去看了,觉得艺术很高,即使内容不免陈旧,那是各国歌剧都如此,不能独怨俄国歌剧团。
据说这是沙皇时代三大歌剧团之一,革命政府只留下了一个,其余两团,一团向西流亡,到欧洲卖艺去了,一团向东流亡,经哈尔滨长春,沿途卖艺,来到北平。
《孙氏兄弟谈鲁迅》 第四部分《鸭的喜剧》(2)
我把这消息报告了鲁迅先生,他便邀了爱罗先珂君去看,我们数次在剧场中相遇。鲁迅先生看了第一次以后,写了一篇情文并茂的《为俄国歌剧团》,是诗,也是散文;是剧评,也是论文,现已收入全集中。爱罗先珂君看了几次,便和演员们很熟识了。现在记得起来的,有男演员叶里诺夫君与女演员切尔斯卡亚女士。叶里诺夫唱低音,庄谐杂出,切尔斯卡亚唱高音,举止天真。唱做到了顶点的时候,爱罗先珂君不但高声叫好,还要指定了当场主角的名字大叫,例如三呼“叶里诺夫!”或者三呼“切尔斯卡亚!”情感的激越到了极点。
蒲伯英先生等研究戏剧艺术的朋友们,则借以观摩他们的布景与化装。他们是赤手空拳来的,既不带什么物件,也不带什么资本,但到开幕一看,布景新奇极了,原来“第一舞台”有许多道具与布片,平时演京戏与文明戏时,谁也不愿意看它一眼的,不料经他们这样一凑,那样一拼,这样一翻,那样一倒,全变成俄国歌剧中的布景了。除了赞叹他们“化朽腐为神奇”的高妙技术以外,我们的布景工作者得到了许多启示。
化装方面也是如此。一位化装工作者觉得他们的面部化装除了钩勒匀称浓淡得中以外,还有油彩的质料问题,也可能使他们面部的表现极度自然,毫无化装的痕迹。他去访问他们,打听他们用的油是什么质料,答案很是隽妙:“老实告诉你,我们是用猪油熬的,只要多熬几道,猪油味就没有了,然后略加香料,气味自然馥郁。至于那样漂亮的女角,脸上化装的油彩原是猪油,说来决没有人相信,而且也不免侮辱女角,那你只要说是金刚石油好了。”
这些漂亮的女郎,据爱罗先珂君说,最要紧的是律己有把握,不为酒与恋爱所戕害,那么一过三十以后,或做歌唱教师,或为家庭主妇,可以永其天年,否则无有不夭亡者;男演员也差不多。转瞬二十五年了,切尔斯卡亚不知哪里去了,叶里诺夫也不知哪里去了,连爱罗先珂自己,一九二二年鲁迅先生已经如此怀念了,以后一直没有传来什么消息。鲁迅先生所怀念的恐也成了历史。
像《鸭的喜剧》一般的怀人小品,在中国文学上原有它的重要地位。鲁迅先生是中华民国开国以来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中有此一篇独特的作品,意义更为深长了。
注释
本文原刊于《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3期。
《孙氏兄弟谈鲁迅》 第四部分《白光》(1)
——《呐喊》谈丛
孙伏园
《呐喊》的第十一篇是《白光》。
鲁迅先生说过好几次,“我的小说中常常要出疯子”。
真的,《狂人日记》的主角是疯子,孔乙己是半疯,《药》的主角被人视为疯子,而《白光》的主角更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白光》的主角陈士成在科举时代考试落弟,受刺激过深,精神失了常态,作者从陈士成落弟写起,集中精力于主角一人的心理进程,直到他自杀为止,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虽有七个小学生作为配角,而所占地位极不重要。
作者用科举时代的落弟为题材,我们现在看来似乎隔膜。科举制度的废止已经四十年了,而《白光》的写作在一九二二年,到现在也已二十四年了;足见在写作当时,不过是十余年前事,题材的取用并不算很古的。
科举时代的“县考”,是把“童生”考取为“县学生员”,用现在的语言说来,似乎县立小学的入学考试。但是县学生员的名额有限,应试的童生很多,录取的机会便难得了。
录取的榜是写成“圆图”的,称为“头图”“二图”等等。原文说,“他于是重新再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十二个圆图应该是一百二十个名字,据我所知道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