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胡博士
第1节:帮助孩子制订复习计划
高中毕业班的老师讲课速度很快,留的作业很多。有不少考生在复习功课时缺乏计划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做数学题,一会儿背英语,忙忙乱乱,哪一科也没学好。因此,要想事半功倍,考生应该制订一个适合自己水平和进度的复习计划。家长则可以在一旁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建议。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开始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比如,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教孩子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学生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孩子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告诉他,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强调,执行计划贵在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考生计划制订得头头是道,但是只能执行两三天,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还像过去一样,放学回家后想做什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做什么,原先的计划形同虚设。
第2节:跟着老师步子走
高三的老师都是很敬业的,他们和学生一样,对高考都非常重视。但是有些学生对老师的部署不理解,复习时自作主张另搞一套计划,家长也赞同。其实,老师们整天研究讨论的内容就是高考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也最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所以他们的教学计划具有很明确的针对性。紧跟老师,就基本上能掌握高考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避免走弯路。
对老师的引导有抵触情绪的考生,家长要懂得引导。当然,跟着老师的步子走不是说亦步亦趋,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掌握程度。
有的家长却很赞同孩子另搞一套学习计划,甚至还添油加醋:“你们老师不行,还是咱们自己来吧。爸爸给你请个家教。”我们不是一概地反对家教。不过试想,如果家教是一个大学生,或是一个其他年级的任课老师,他彻底掌握高三的教学要求需要下多大功夫?他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
有的家长喜欢道听途说,盲目购买一些教辅材料作为孩子的复习指导,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往往让孩子既耗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最后在考试时吃了大亏。
还有些家长出于好心,到处为孩子搜集解题“技巧”,却忽略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掌握好、能“吃透”,恰恰才是最快捷的成功途径。其他学生或老师有好的经验,应该学习,但不能机械地搬用。家长给孩子找回来一大堆材料,孩子感觉有压力,做也做不尽,看也看不完,心里肯定急躁。将主要精力放在这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能做不完或根本没时间做,进而影响对老师下一步讲课的理解,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甚至指责任课老师。孩子某门课没考好,有些家长不从孩子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上去找原因,而是一味指责:“你们的物理老师就是不行!你看XX学校XX老师,人家的物理教得多好,人家的学生考得多好!”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任课老师,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影响孩子在听这位老师讲课时的精神集中程度。面对孩子不理想的考试成绩,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家长和任课老师多沟通,把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对这门课的态度跟老师交换意见,获得老师的帮助。
第3节:家长少唠叨
大多数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直接为孩子辅导功课,所以最大的帮助就是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问题是,家长们往往只顾强调“学习”本身,却忽略了外在环境的重要性。
孩子在家学习时,电视机的音量一定要放小,以声音传不到孩子的房间里为宜。除了新闻联播以外,电视剧之类的节目尽量少看。因为大人一看孩子就想看,或者在自己房间里竖着耳朵听,这一集完了还惦记下一集,十分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此外,家长没有必要总去问孩子:作业做完了吗?什么什么复习完了吗?高三的学生对这些基本问题心里都有数,父母的唠叨对他实际是一种打扰。
帮助孩子营造一个整齐有序的学习小环境
一位高考成绩很好的考生谈及复习经验及教训时提到:“影响高考复习的因素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有一个整齐有序的学习小环境。”这位考生平时很用功,但有一个毛病,学习用品随手放,乱七八糟,从视觉上就让人烦躁。很多东西,比如书或考卷,用的时候找不着,越找不着越着急。一天晚上,他的一张数学练习的改正卷不见了,第二天又要上交。自己找了20多分钟,妈妈、爸爸又帮着找了将近1小时,最后发现夹在数学课本里。
说来并不是大问题,却引起了孩子父亲的重视。他认为,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放松心情,无形中缓解了学习压力。于是,父母帮助孩子把教科书、教辅、笔记、试卷分类放好,各类物品以科目标记,按顺序摆放,并要求孩子用后放回原处。
对比以前的杂乱无章,孩子深有体会。过去,他和同桌都没有养成这个好习惯,你的课本到我的桌上来找,我的试卷去你的书堆里翻。现在呢,需要什么一下就能拿出来,时间再也不会在“找”的过程中白白耽误了。
第4节:防止和克服复习的误区
防止和克服复习的误区
所谓高考复习的误区,就是考生在态度、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停滞不前。有心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因势利导,防止孩子进入这些误区,或把已经进入误区的孩子引入正途。
1题海战术
有些考生对“做题”理解得比较片面,搞题海战术,老师布置的做完了就做教辅材料上的,以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无往不胜”。适度的练习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地做题,并不见得覆盖了所有知识点,可能只是无谓的重复劳动,时间长了心情也变得很焦灼。其实,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善于梳理思路,通过同类的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归纳汇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只做3道题,就能总结出别人做30道甚至100道题也没有摸清的规律。
2忽视基础、偏重攻难
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首先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而是片面追求攻难题、解偏题、做怪题。
有志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难题是一定要做的,做好了才能拉开高考分数的距离。但是做难题必须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不是凭空攻克。没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作铺垫,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基础的题型才是高考试卷中的主导内容。所以,家长一定要时常提醒孩子注意这个问题。
3重时间轻效率
高三是拼命的一年,是忙上加忙的一年,就算过去最贪玩的学生也格外感到时间的宝贵。从某种意义来讲,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与掌握的知识应该成正比,但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有些考生过分重视时间,分秒必争,每天挑灯夜战到凌晨两三点,早上起来连早餐都不吃,跟爸爸妈妈说句话都认为是浪费时间……但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由于缺乏睡眠,白天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错过了老师的讲课。不吃早饭的后果是血糖低、心慌、出虚汗,更是影响听课效率。其实,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堂课,比自习几个小时的作用还大。这样的孩子,家长务必要给予正面引导,首先鼓励和肯定他们珍惜时间的精神,同时要讲明时间和效率的关系,要努力做到既抓紧时间又强调效率,将来才能考得好。
高三上学期,适当强调抓紧时间还是有必要的,到了下学期就要时间和效率并重,而五月以后更应该强调的就是效率了。
另外,家长不仅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在具体操作上也要给予一些指导,比如把“每晚12点以前睡觉”当做一项硬性要求。强调效率不等于忽视时间,有的考生以为“效率”就是解题的绝招,有了效率就可以少做题,一样能考好。这种投机心理着实不可取。
“重时间轻效率”的现象在高考冲刺阶段,比如每年四、五月份,特别常见,家长应该特别留心。
第5节:家长帮助孩子调节心态须知
家长帮助孩子调节心态须知
1每个孩子都有心理问题。
我们说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因为孩子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前,大多数家长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则往往掉以轻心。甚至有相当多的家长还不知道什么叫心理健康,认为孩子只要能吃能睡就是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就像头疼感冒一样,人人都可能遇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