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
21世纪战略:追击“通用”;产量翻一番,年产
700万辆;国内市场
占有率
50%;世界市场占有率
10%,其中
2/5在美国设厂生产。
丰田在美国之所以取得成功,最佳的售后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
们在美国设有数千个销售服网点,以适应顾客的心理,让顾客买后完全可
以放心。世界各地到处都高悬着特大广告牌:“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
有丰田车”。丰田车的形象已深深地扎根于各国用户的心目中,这是它取
得成功的根本。
□创办丰田汽车学校
售后服务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占领市场的重要谋略。神谷规定:每售出
一辆车,一定要在三个月内找用户征求意见。神谷还规定:每售出一辆车,
都要建立“车历卡片”,登记该车出现的一切故障情况,并迅速反馈到生
产厂的质量监察室,由监察室找有关技术和管理部门共同研究改进。神谷
售报后服务的第三条规定:出售后的新车保修期为
2年或
5万公里,在这
期间的全部修理费由丰田汽车厂承担。据统计,在一辆车的耐用期限内,
一般要消耗两辆汽车的零部件,所以各销售公司与销售店都备有价值
400
亿日元的零部件。车子在保修期间,如果因为需要修理、检查而停驶,给
用户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都由丰田公司负责,或由丰田公司直接提供车
辆。以上各项售后服务,使丰田车的信誉与日俱增,丰田公司的生意也不
断兴隆,经久不衰。
神谷一直把人才的培养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他建议投资
4。2亿日元
创办丰田汽车学校。但是,此事提出后,遭到公司内外的尖锐批评。神谷
认为,只有让丰田职工都懂得汽车,都会开车,才能更深地爱护丰田。神
谷还鼓励丰田公司的儿童玩汽车的游戏,使他们在游戏中对汽车产生兴
趣,树立献身于汽车事业的理想。神谷特别注意培养优秀的推销员。他历
来认为:卖不出去的东西,不能叫商品。高水平的推销员是公司最宝贵的
财富,是公司发展原动力。1953年,丰田公司录用了一批大学生当推销
员,他们必须先经过严格的职业训练,通过授课和参观,使他们树立推销
汽车的理想,掌握基本的推销技勇能。从
1956年开始,丰田公司规定新
老推销员都要先经过
5周的预备教育,学习《丰田企业概论》、《神谷经
销思想》、《推销员的思考与认识》、《推销员的基础知识》等课程。公
司还规定,推销员每二年轮训一次,学习《贸易谈判专业技术讲座》,然
后分组参加实习,在实习时,一组当顾客,一组当推售员,彼此进行认真
的谈判训练,并把现场录相放给大家看,互相指出缺点,以迅速提高谈判
水平。由于推销员多是分散单独活动,因此公司要求他们加强自我约束,
并对他们进行《准则教育》,要求他们写出《自我申报》,以此作为业绩
考核的依据。1974年,神谷建立了“丰田进修中心”,不但培养推销员,
还培训课长、经理,严格推行岗位培训制度。
1978年,丰田汽车推销公司的推销员总数超过一万人,分布在
2900
多个营业所中,形成了一支庞大而精干的销售队伍。
□善于宣传自己是企业家成熟的标志
1957年
8月
25日是丰田人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皇冠”牌小
轿车和高级轿车首次登程赴美,开始与欧美车竞争美国市场。同年
10月,
在美国设立丰田销售公司,展开推销活动。可是,由于“皇冠”车功率不
足、车体笨重而未能得到美国人的青睐。接着,1959年
8月,日产汽车
公司适时推出了速度快、重心低的“蓝鸟”牌小轿车,国内计程车业争相
购买,丰田的“光环”牌小轿车又一次受到了冷遇。神谷为了抹去用户对
“光环”牌小轿车的坏印象,一方面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进行
种种破坏试验,如“悬岩坠落飞驶试验”,让大家都看到“光环牌”轿车
经受摔击的惊险场面。再一种惊险试验是让汽车用最高速度去冲撞许多铁
桶,然后把这种“铁桶已破坏,汽车还基本完好”的录相电视放给大家看。
还有一种让“光环”牌汽车从跳板上飞越很多排成行的汽车,而后还能行
驶的场面,反复在电视上播放,从而大大提高了“光环牌”汽车的声誉。
与此同时,丰田还散发广告,告诉用户每辆“光环牌”汽车降价为
5万日
尤(折合人民币为
2000多元),“坚固耐用,物美价廉”的广告宣传,
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4年,“光环”车赴美作破坏实
验,又进一步赢得了国际声誉。
为了让推销员更好地去宣传丰田汽车,神谷还特制了一大批印有“丰
田”商标的打火机、香烟盒、小玩具等礼品馈赠顾客。另外,神谷还让推
销员挨户向顾客散发各种汽车性能表、外型比较表、新型汽车使用说明
书,介绍丰田汽车公司情况的幻灯片等,或邀请顾客乘坐样品车。当推销
员把这些工作做到用户家里时,用户都非常热情的接待推销员。为了宣
传,丰田在日本东京火车站和行人拥挤的品川车站修建了几座过路“天
桥”,既能使行人得到安全,又替自己作了广告牌,一举两得。丰田还捐
赠了
3亿日元,在东京银座设立了
120处电子计算机交通信号系统,使交
通拥挤现象大为缓和。现在,日本警视厅已在全国采用了这种系统。
七十年代,由于广告宣传得力,使六十年代中期起家的丰田汽车厂,
跃升到日本汽车业产值、产量、纯利、出口额等全部第一的显赫地位。1982
年,丰田汽车公司已挤入世界最大汽车企业行列之中,位居第二,仅次于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但它所有的经济效益指标都超过了美国通用汽车公
司,而独占第
二、摩托车王国的君主本田宗一郎
二、摩托车王国的君主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从小就喜爱机械技术。小学毕业后,他来到东京一家汽车
修理厂当了徒工。六年后,掌握了修理汽车技术的本田宗一郎回家乡办起
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1935年,本田成立了“东海精机”,转产活塞环。
战后,他毅然卖掉了“东海精机”,从零开始,选择了生产摩托车的艰难
历程。
本田公司从生产由自行车改装的“吧嗒吧嗒”开始,陆续研制和生产
出摩托车及赛车。1949年,技术型的本田宗一郎与经营型的藤泽武夫两
人共同合作,成为理想的经营搭挡。1958年,本田车打入美国市场,后
又陆续打入欧洲并连续十一次在国际摩托在大赛中夺魁。70年代以来,
本田公司年产摩托车
250万辆,1981年年产各式汽车
1OO多万辆,成为
日本较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修车匠发家史的启示
1907年,本田宗一郎出生在一个小镇修理自行车的铁匠铺之家。1922
年,15岁的本田应聘到一家修车行当学徒工。1928年的一天,当了六年
学徒工的本田宗一郎回到山川环抱的静冈县老家,挂起了“艺术商会洪松
支店”的牌子。这是本田事业的开端。
本田的修车技术名闻遐迩,远近顾客都慕名前来。那时,他的愿望是
一个月赚足一千日元。时过三年,爱动脑子的本田以铁制幅条代替木制幅
条的设计,取得了工商省专利局的专利。此时,他的工厂已发展到五十余
人,实现了他三年前的理想。1936年,30岁的本田驾驶一辆福特赛车参
加比赛,他以每小时
75公里的速度取得了冠军,但谁也没想到这辆福特
车是经过他改装之后才有这个性能的。这件事对他一生从事汽车卫业具有
很大的影响。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因维修进口车的生意清淡,
他开始转向生产汽车活塞环。但由于产品太脆易坏,在市场上打不开销
路,他开始意识到汽车工业远不是铁匠铺所能胜任的事。修造汽车和制造
摩托,是宗一郎的最大
兴趣。由于缺乏资金,他决定先生产汽车发动机用的活塞环。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在当时条件下,改良汽缸结构在一
般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1938年,本田克服种种困难毅然决然地到日本汽车专科学校深造。
在学校里,他比一般同学要大十多岁,为了专心学好技术,他放弃了德文、
伦理等一些课程。校长问他:“你不准备要毕业文凭吗?”他果断地回答
说:“毕业文凭像电影票一样不值钱,我是为学技术而来的,不是为了混
一张文凭。”后来,校长果然没有发给他文凭。从学校出来后,他又继续
从事生产汽车活塞环的行业,并给自己的企业命名为“东海精机”。由于
有了技术知识,他终于研制出了新的活塞环,“东海精机”也因此有了一
定的名气,成为最有影响的企业之一。不久,他的“东海精机”就被美国
飞机夷为平地,整个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
定的名气,成为最有影响的企业之一。不久,他的“东海精机”就被美国
飞机夷为平地,整个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
一切从零开始!本田决心以技术上独特的个性创造一个全新的企业。
在那些日子里,他时而聚友饮酒畅谈,时而苦苦思索。。战后的陆军仓库
里堆满了战时用的小型发动机。本田用较低的价格将这些发动机买下,装
在自行车上,制成了简易摩托车。1949年
10月,本田和一位叫藤泽武夫
的承包商合作,由藤泽武夫负责向全国推销可装在自行车上的小马达。经
销人每卖一台,可得
28%的回扣。两个星期后,本田在全国建立了
1300O
个代销点。这样,本田摩托车很快就在日本走红运了。当时日本的交通十
分混乱,公共汽车很少,因而摩托车一时就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交通工具,
购买者很多。在东京举行的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