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义许是腰弯得久了,只见他轻轻地舒了口气,微微直起身,左手伸到背后,轻轻地捶了下。
捶了下背,赵匡义扭动了下腰,再弯下身,再度在地图上涂画了起来。
岳啸放轻脚步,无声地走到赵匡义身后,蹲下身,双手捏成拳,在赵匡义背上轻轻地捶打了起来。
岳啸的力道、手法均拿捏得很好,本来腰背正酸痛着的赵匡义惬意地长出一口浊气,正在地图上涂画不停的手更是挥动得更快捷了。
好一会后,赵匡义才放下笔,直起腰,珍而重之地把那张地图折叠起来,放入了怀中。
这番动作完成后,他才头也未回地说道:“铮儿,你可以停下来了,为父没事了。”
他的话没有得到回应,那对拳头仍在自己背上轻捶不停,赵匡义转过头来,向自己身后望去。
他的目光正好对上了岳啸那清秀的面孔,赵匡义忙站起来,对着岳啸深深一揖,道:“老朽不知是将军......”
赵匡义有点惶恐的话语被岳啸打断了,岳啸忙上前扶着赵匡义,语音中不乏歉意地道:“先生切勿多礼,是岳啸使先生受累了。”
止着赵匡义的惶恐的推辞,岳啸扶着赵匡义在铺上坐下后,才开口问道:“先生,这几日的情形怎么样了?”
辽军的情报网被岳啸一举摧毁了,而他自己的情报却毫无阻碍、甚至比以往更为便利地传到了军中。在确定了赵匡义父女完全可信后,岳啸干脆把收集、整理情报的事务全交给了担当了自己军师,却暂时无所事事的赵匡义。而赵匡义在这项工作上也是效率极高,除把方方面面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以外,更是在军务上给了岳啸莫大的帮助。
得岳啸见问,赵匡义忙道:“禀将军,从燕云传来的情报得知,现在燕云的辽军正蠢蠢欲动,各州的辽军都在往瀛州城下集结,在酝酿着对瀛州的最后攻势。此外,西夏也从西面举大军侵入了辽国,正把聚在辽国北部的辽人赶得向更北之地逃窜。”
赵匡义说到这顿了顿,见岳啸面色依然平静如常,心中暗暗赞许。
他再接着道:“再就是从开封传来的消息,晋王和一并官员向陛下力谏,要陛下召狼骑军归国,不可再在辽国境内逗留,而要见好就收,以免被北上回援的大队辽军聚而歼之,而陛下并无给予理会,也没有给狼骑军下达任何命令。”
岳啸嘿了一声,见好就收?晋王还真是关心狼骑军啊。
这些天还真没什么特别的情况,只是皇帝的态度有些怪异,岳啸待赵匡义说完,点了点头,道:“好,那依先生看,接下来,我该怎么做还好?”
赵匡义笑道:“将军不是早已胸有成竹了吗?”
岳啸笑笑,却不置一词。
赵匡义小心地观察着岳啸的神色,沉吟了一会才道:“将军,现在这辽国战场上的形势俱在您掌握之中,可老朽斗胆问一句,将军大胜之后,将往何处?老朽观陛下的态度实在是模棱两可,不可捉摸。”
天色渐暗了,岳啸没有急着回答赵匡义的话,而是站起身,点着了油灯。待灯光燃起,才看着灯光,慢悠悠地道:“先生,你说,要是世人知道了我岳啸还活着,会是什么反应?”
岳啸一直封锁着信息的传播,以致外界俱不知道这支在辽国中纵横无敌的狼骑军是“已死”的岳上将军率领的。
赵匡义微眯着眼睛,看着岳啸在摇曳的灯光中忽明忽暗的脸庞,微笑道:“在老朽看来,待将军尚在人世的喜讯传到外界后,会有五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哦?哪五种?”
“第一种,自然是普天下的百姓,都欢欣鼓舞,欢庆庇佑自己的军神,不但没有抛弃自己,还给自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
第二种,是譬如晋王那样的人物,心若死灰,哀叹自己的奸计不仅没能得逞,还平白承受了巨大的挫折;
第三种,是那些本来冷眼观望的人众,他们看热闹的愿望没能得到满足,会惊叹着,把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将军身上,再考虑自己应向哪个方向摇摆;
第四种,是将完败在将军手下的辽人,他们除了不得不承受将军带给他们的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之外,在自己心中埋下这样的想法:将军是他们的克星,是他们不可逾越的,让他们不得不仰望的高山。辽人一直崇拜强者,可以说,将军在一日,辽人都将不敢对汉人再有觊觎之心,再也不敢冒犯将军虎威;
第五种,是至关重要的。大燕国的皇帝陛下,老朽不知他到底知不知道将军仍在人世,只是,要是他知道将军尚在人世,却只是现在的这番对狼骑军不闻不问的举止,那他的心思就耐人琢磨了。”
赵匡义一口气把这些话说完后,目光炯炯地看着岳啸。
岳啸听完了赵匡义的话,低下头,沉默了。赵匡义把话说得够明白了,言语中的一些寓意,昭示得也够清晰了,甚至,有不少,是岳啸自己都没有考虑到的。
半晌,岳啸抬起头,有些艰涩地道:“第五种,先生好像有些多虑了。”他发现他的心中渐渐升起了浓浓寒意,他有点不能相信赵匡义的话,也不愿自己听到了这些话。
赵匡义摇摇头,沉声道:“将军,您可以想想,从您入京再到出京,事态都是怎么发展的,再到现在的境况。有些东西,不是将军不愿相信,就不会存在的。”他在心中暗暗摇头,自己的这位主公,什么都好,就是心底过于纯良,太容易相信他人,而对他人不抱什么戒心。
岳啸总不愿把人心想得太过黑暗。他在赵匡义的提醒下,在脑中一幕一幕地回放着从自己入京再到出京,再被刺杀的一系列情形,脸色渐渐灰败、黯淡了下来。

第九十六章 战前的宁静(3)
岳啸没说话,赵匡义也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岳啸。他看着岳啸渐渐变得扭曲、苍白了的脸。他发现自己的心有些绞痛,这个少年,以弱冠之龄,承受了太多的东西,他本来应该在这个年华无忧无虑的心,已经太过沧桑了,而他却还不得不用他的肩膀,扛起更多的东西,承担更多的苦难与折磨。
他不愿承认那些驻在人心中的黑暗,自己也一点都不愿相信啊,可就是这命运,让他和自己,都不得不先把本来纯色的红心,涂抹上一层厚厚的烟尘,再在眼前蒙上尘土,以审视的眼光,看着在自己身边过往的所有人。赵匡义在心中默默地慨叹着,他发现自己的心,也在随着岳啸,慢慢沉重了下来。
良久,岳啸才苍白着脸,注视着赵匡义,就是刚刚这一会,他想清楚了太多东西,他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被人当做工具使了,自己就好像是被人牢牢掌控的一个玩物,傻兮兮地被人肆意耍弄,而心中却乐此不疲,心甘情愿地充当着他人最犀利的工具。他在心中自嘲,原来,一切得来太过容易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太容易得到的信任,也万万是不可靠的。
尽管心中有了明悟,但是岳啸还嘴硬着:“可,先生,陛下要是真不知道我还活着的消息呢?”
赵匡义摇摇头,叹道:“将军,您认为,这可能吗?您能瞒过其他人,能瞒过这位手眼通天的一国之君?”
岳啸苦涩地笑笑,语音低沉地道:“可就是这样做,他能得到什么?”
“将军在拿下燕云八州之后,就被急召回了开封。那时燕云局势远未稳定,要是待将军把燕云八州的局势稳定下来了,燕辽间的实力对比,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后来的辽军屠城之举,也将不可能发生。可结果怎么样?将军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被急召回京吗?
再就是,在京中时,将军和晋王间的对抗,是谁在掌控着一切?将军所做的,不正是那位高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陛下,利用将军遂了自己的愿吗?
将军在赴燕云的途中遭到一伙武艺强横之极的贼人的刺杀,身边却只有二十来个亲卫,这不蹊跷吗?
将军身在敌国,手下只有一万多兵士,面对的却是十倍于己的辽军精骑,除了军中的将士,除了将军自己,谁人会相信将军能取胜?在那位看来,将军就是能胜,那自然也是惨胜。将军战胜了这支辽军,接下来,还要面对着盘踞在燕云的十万辽军,甚至,还有尚在辽国北面的西夏大军。然而狼骑军在辽国形势危急,前面是十万辽国精骑的压迫,将军在燕云的嫡系军队也处在危难之中,而那位却没有发大军支援狼骑军和在燕云与辽军艰苦对峙着的大军。其用意,难道不是昭然若揭的吗?
按说,这位燕国皇帝陛下,原是位难得的明君。老朽虽不知前因后果,却也敢为将军斗胆猜测,这位皇帝陛下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本来未死的岳上将军,这次真的死了!而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为老朽所不知的了。”
赵匡义用淡淡的语气说出了这番话,可在他话中不断出现的反问,话语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却让岳啸背脊发凉,他发现自己在这炎炎的夏日中,竟然身躯止不住地微微打起了冷战。
他原已经把一个一直萦绕在自己心间的前事深埋在了心底,不敢轻易去触动它,因为他怕自己会忍不住发狂,从而丧失心智的清明。但是此时,他发现,一个让自己心中冒起了烈火、遍体生寒的假设不可抑制地升腾了起来,此刻不断地在自己脑中肆虐着。
他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自己。终于,他发现,这个假设,其实,真的不是假设,而应该是真实。真可悲到可笑,自己的仇人,原来是他,害死义父的,却是他最亲密的兄弟。
可又一个疑问在他心中诞生了,那一切都是为什么?难道就只是功高震主?刚刚想明白了些,岳啸的心又揪得紧紧的了。
看着岳啸越锁越紧的眉头,本来不想打扰他的赵匡义忍不住出言开导道:“将军,此刻多想也无益,将军还是以眼下的战事为上才是,至于其他的,其实,都是在将军的掌握之中,老朽想,所有的一切,很快就会明晰的。”
岳啸虎躯一震,从与心结的纠缠中摆脱了出来。他望着赵匡义,深深一揖,诚恳无比地道:“多谢先生教诲。若不是蒙先生见教,岳啸迷失还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