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借鉴“幻影”飞机的技术而研制出来的。1975年4 月29日,以色列骄傲地展示了
其最新式的“幼狮”喷气式战斗机。这种飞机与“幻影”飞机的模样极为相似。对
此做出了贡献的弗朗克内希特应以色列政府的邀请首次来到这个犹太国家,观看了
首次飞行。举目望着天空,弗郎克内克特心中明白:自己与中东天空中划过的那条
银带有着紧密的联系。
然而,以色列情报界领导人在对他的态度上有着矛盾心理。没人愿意想起那次
行动消极的一面。那个被擒并服了刑的人,以色列政府虽然邀请他来以色列,但是
并没有向他在公共场合正式表达欢迎。这也许是出于害怕舆论的评说。但总而言之,
弗朗克内希特感到自己被那些特工遗忘和抛弃了。
第十章 美人连环计——策反敌国飞行员
中东的阿以对抗在很大程度上是武器的对抗。谁拥有了新式武器,谁就占有了
主动。而“了解到敌人手中的武器,就等于已经战胜了敌人。因此,当苏制米格新
型飞机出现并卖给中东国家,摩萨德就开始了侦察行动。”在这场侦察行动中,美
人计屡试不爽,先后策反了伊拉克和叙利亚两位王牌飞行员。这两次行动使得以色
列掌握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米格—21、米格—23飞机。
一、米格—21
1 .米格—21歼击机。
1965年1 月的某一天,两位以色列将军进行的一次谈话,后来成为与1967年
“六天战争”取胜有关的秘密之一。谈话是在摩萨德局长阿米特将军简朴的办公室
里进行的,与他谈话的人是空军司令埃泽·魏茨曼将军。后者是前来说明空军在情
报方面需要些什么资料。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阿米特问道。
“我需要一架米格—21。”魏茨曼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几个小时后,阿米特召见了他的一个处长,并且开门见山地问道:“你知道什
么地方可以搞到一架米格—21吗?”
这位处长被问得目瞪口呆。米格—21是苏联最新式的喷气战斗机,在当时是世
界上速度最快、设备最先进的攻击型飞机之一。米格—21只供苏联红军空军部队的
优秀飞行员驾驶,连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空军还不配装备这种飞机。不过,为了
配合苏联在中东施加影响,1961年苏联以“绝对保密”为条件,向埃及、叙利亚和
伊拉克提供了几架米格—21样机。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空军都装备了米格—21。
而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对之几乎是一无所知。
另外,苏联知道,把米格—21战机派往国外,就要冒泄密的危险,所以采取了
极为严密的安全措施。接受苏联训练的飞行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关飞机的安
全、空勤和地勤人员的训练以及飞机维修都由苏联人负责。只供苏联空军中队的优
秀飞行员驾驶,就连华沙条约组织的其他国家部队的空军都没有装备这种型号的飞
机。这些样机只能在苏联顾问和克格勃特工的监督之下,才能用来训练阿拉伯飞行
员。
阿米特得知这一情况后,果断地命令道:“想法搞来一架。”
为此,摩萨德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其任务是研究如何劫持一架米格—21战斗
机。该小组设想了三种方案:空中拦截飞机并迫使它在以色列降落;让一名间谍以
飞行员的身份打入某一阿拉伯国家空军,并设法驾机飞回以色列;收买一名阿拉伯
飞行员驾机叛逃到以色列。
后一种方案难度很大,因为阿拉伯飞行员都享受着最好的待遇,金钱的诱惑不
大容易打动他们。但与前两种相比,该方案却具有简洁快速的特点,因此不失为一
种最佳的选择。至于目标国,该小组组长断定,在伊拉克动手相对容易一些。
此时,以色列情报部门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有关各阿拉伯国家空军的情报,摩萨
德情报搜集处的电脑中存储着敌方飞行员的详细资料。该处一名工作人员曾自豪地
说过:“我认识数百名阿拉伯飞行员,不仅知道其飞行训练状况,就连他们每个人
的爱好及私生活,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在对伊拉克空军中符合条件的飞行员进行严格的侦察、摸底和筛选后,摩萨德
最终选中了空军大队长穆尼尔·雷迪法少校。他是全国最有经验的老飞行员之一,
最初在美国空军受过训,后来又被派到苏联深造学习更高的驾驶技术。苏联和伊拉
克的保安部门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测验,当他晋升到享有特权的级别后,就让他驾驶
米格—21。
雷迪法生活在伊拉克一个非常富有的、信奉基督教的家庭,父母及家人都是天
主教马龙派教徒。而在伊拉克,非穆斯林信仰者是受歧视的。50年代初期,伊拉克
犹太人大批遭到屠杀。穆尼尔的父母虽未受到迫害,但对伊拉克有着某种程度的憎
恨感,甚至有远离伊拉克的愿望。不过他们的儿子穆尼尔没有这种想法。他是在阿
拉伯学校接受教育和成长起来的,信奉基督教,而且他目前受到重用,驾驶着世界
上最先进的米格—21战斗机,自我有一定的优越感。此外,根据摩萨德秘密档案材
料记载,雷迪法的飞行大队曾参加过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村民的轰炸及扫射,但他
对政府的这一做法感到不满,并因自己参与屠杀感到内疚和沮丧。另外,他对苏联
顾问在空军基地表现出来的傲慢和专横颇为反感。
策反雷迪法叛逃被确定为摩萨德这一时期的重点行动,行动代号为“首饰行动”。
不久,数名精。已挑选的摩萨德特工取道欧洲,先后来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他
们之中包括一名出生在纽约并持有美国护照的年轻美貌的犹太女郎。这些身份不同
的特工将以各种“偶然巧遇”的方式,设法与雷迪法及其家人相识。
2 .美人计赚穆尼尔·雷迪法。
实际上,正是这位犹太女郎的出色表演,使得此次行动完美无缺。事后,恼羞
成怒的克格勃极力想搞清她的真实身份,但最终也没结果。至今,她的真实姓名和
身份仍是一个秘密,这里我们姑且称她为莫妮卡。
在一次有伊拉克军政要人参加的招待会上,莫妮卡巧妙地结识了英俊的伊拉克
飞行员穆尼尔·雷迪法。雷迪法对于莫妮卡也是一见钟情,立刻就被她那迷人的容
貌和非凡的气质所倾倒。之后两人频繁会面,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莫妮卡发现雷迪法确实非常同情库尔德少数民族,一谈到对山民屠杀的话题,
他的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脸上也显出难以控制的激动神情。
他认为他虽然是阿拉伯人,但不是穆斯林。他和他的家人都信仰基督教,并且
忠诚于基督教义。库尔德人既然已经属于伊拉克国,他们就应当享受与阿拉伯人同
等的待遇,政府不应该歧视和欺压他们。库尔德人的叛乱完全是由政府一手造成的。
事到如今,政府真该从自己这方面认真找一下原因,做出必要的让步,通过谈判和
平解决问题。大动干戈只会更加激发库尔德民族的反抗情绪,而动乱长期拖延下去
对国家也没有一点好处。
莫妮卡表示完全同意雷迪法的看法,也趁机谈起了美国黑人问题,同时表明了
自己对于美国政府种族歧视政策的强烈不满。
思想情感上的一致,使得两人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莫妮卡又巧妙地将话题转到
阿拉伯世界同以色列的战争上。对此,雷迪法也向她说出了心里话:他认为他可能
是出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生来就喜欢同情弱者。以色列国家那么小,人口也只有
几百万,但却顽强地对抗着周围几亿穆斯林。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敬佩。
莫妮卡决定趁热打铁,她同情地表达了对雷迪法的好感。
他认为雷是一个心地极其善良的好人。也十分理解每当他想起对无辜平民的屠
杀时,内心所遭受的是何等痛苦的折磨。并建议他应该想个办法摆脱这种处境。
但雷迪法觉得自己是个军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总得执行命人、莫妮卡来了个
欲擒故纵,建议雷退出现役,这样不就再也不用执行屠杀命令了。
但雷迪法立即拒绝了这一建议,一则上面肯定不会批准,甚至会因此引起怀疑。
再说他也不愿放弃所喜欢的飞行生涯。
此路不通,莫妮卡只好再想别的办法,也相信到时候总会想出个万全之策来的。
莫妮卡即将离去,雷迪法心中就感到一阵难过。他们认识已经有半个月了,虽
然也有亲呢之举,但却从来还没有上过床。莫妮卡曾向他解释说这完全是为了他好,
这种事在西方国家里算不上什么,可穆斯林国度却十分看重。她实在不愿为这种事
使他的声誉受到玷污。
莫妮卡建议他们一起去欧洲旅行一次,反正飞行员是可以请到假的。
早已被吊起了胃口的雷迪法立即答应了她的建议。于是,两人很快便双双飞到
了巴黎。他们在一家豪华饭店里住了下来,雷迪法终于如愿以偿,但从此却与莫妮
卡更加难舍难分了。
一天晚上,莫妮卡对躺在怀中的雷迪法说道:“这两天我一直在考虑帮你逃出
苦海的办法。我在特拉维夫有一些有趣的朋友,他们或许能够帮助你。”
雷迪法一听特拉维夫就紧张起来,莫妮卡笑着说道:“你就放心吧,咱们这次
特拉维夫之行会绝对保密的。我们可以使用假护照,我的一些朋友会帮咱们安排好
一切,甚至就连飞机票也不用咱们掏钱。就算是到那里解决不了问题,也不会让任
何人听到一丝风声的。”
雷迪法终于同意试试看。只要不走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