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省称《会编》)卷七十九,靖康元年二月七日“太上皇等出宫幸青城”引赵生生之:《中兴遗史》。
'7'《会编》卷五十六,靖康元年九月九十九日“李纲落职依旧宫观”引臣寮上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8'《靖康要录》卷十一,靖康元年十月一日,《丛书集成》初编本。
'9'今年四月,笔者趁去北京开会之便,持此文向同行学友王曾瑜研究员请益。曾瑜先生则以其大着《宋徽宗和钦宗父子参商》及《<宋史>与<金史>杂考·宋徽宗有三个王贵妃=相赠。前文载林甘泉主编《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后文见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一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我始知曾瑜先生对此事已作探讨,但鉴于本文与《参商》所用资料以及对某些资料的解释毕竟同中有异,故仍予刊布。
'10'《宋大诏令集》卷三十称赵楷为“皇第二子”,卷三十一称赵楫为“皇第三子”,是由于他们的二哥赵木圣出生后,当晚或次日即死去。赵木圣系郑皇后所生。
'11'《会编》卷二百二十八,绍兴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礼房报孝慈渊圣皇帝升遐”引蔡※《国史后补》。
'12'《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后妃传下》,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3'胡寅:《斐然集》卷十六《上皇帝万言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15'《宋史》卷二百四十六《郓王楷传》。
'16'宋徽宗有两位王贵妃,其一生赵楷、赵楫、赵枢、赵棣、赵木延,其二生赵植、赵机,死于政和七年九月,谥号为懿肃。《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六《帝系七·后妃》漏载其一,《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后妃传下》混二为一,当以《宋会要辑稿》后妃三之九及李埴《皇宋十朝纲要》(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卷十五《徽宗·嫔妃》所载为准。
'17'《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后妃传下》。
'18'《会编》卷九十九《诸录杂记》所载《靖康皇族陷虏记》将王贵妃列入“殁故贵妃”。确庵、耐庵编:《靖康稗史》(中华书局1988年崔文印笺证本)所收《开封府牒》、《南征录汇》、《呻吟语》、《宋俘记》等各种资料均可证明,王贵妃在北宋王朝覆灭时,随徽宗北迁。《呻吟语》载,靖康二年六月“初四日,王贵妃薨。”任崇岳先生所着《宋帝列传·宋徽宗、宋钦宗》称,王贵妃“绍兴五年(1135)死于燕山”(第23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或另有依据。
'19'《宋大诏令集》卷三十三《皇子楷特授剑南西川镇南节度使成都牧兼洪州牧制(宣和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冬祀)》;中华书局1962年校本。
'20'邓椿:《画继》卷二《侯王贵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二《蔡元长保和殿曲宴记》,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点校本。
'22'蔡☆:《北狩行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23'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会要辑稿》(以下省称《宋会要》)帝系二之二十,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25'宋时,称贡举礼部试第一名为省元。
'26'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宗室内臣及有官人应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点校本。
'27'《宋会要》选举八之三九。
'28'《宋大诏令集》卷三十三《皇子楷移两镇加恩制(政和八年闰九月十八日就外邸)》。
'29'《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
'30'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31'《宋史》卷二百四十六《郓王楷传》。
'32'《中兴小纪》卷一,建炎元年五月庚寅。
'33'《宋会要》礼四九之二三。
'34'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附录卷一载吴充:《(欧阳修)行状》,《四部丛刊》本。
'35'《宋会要》礼二八之六一。
'36'《宋会要》职官三四之三三。幷参看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第35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7'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考十二·干办皇城司》称:“皇城司亲从官数千人,……而殿前复不预。此祖宗处军政深意也。”中华书局1986年重印本。幷参看佐伯富:《论宋代的皇城司》,原载《东方学报》第九册,京都,1938年;收入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五卷《五代宋元》第337-369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此文素来为学界所重,惜只言未及赵楷提举皇城司事。
'3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二,庆历八年闰正月丁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39'《宋史》卷一百一十九《职官志六·皇城司》,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40'《宋会要》职官一七之二十。
'41'《宋会要》职官三四之三三。
'42'《宋会要》礼二四之六七。
'43'《宋大诏令集》卷三十三《皇子楷特授剑南西川镇南节度使成都牧兼洪州牧制(宣和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冬祀)》。
'44'周火军:《清波杂志》卷一《潜邸瑞应》,中华书局1994年刘永翔校注本。
'45'据陆游《家世旧闻》卷下记载,林灵素胡诌:“天有九霄,神霄最尊,上为神霄帝君,实玉帝长子,下降世间,而其贰曰青华、长生二帝君,实治神霄府事。”“好事者或谓青华为上,长生为郓王。”中华书局1993年点校本。
'46'《宾退录》卷一载《林灵素传》。
'47'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以下省称《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二十七《方士》引《杨氏编年》,《宛委别藏》本。
'48'《清波杂志》卷六《冷茶》。所谓春贴子是立春之日剪贴于宫中门帐的文字,体近宫词,多用绝句。据同书卷十《春帖子》记载,“自政、宣以后,(春贴子)第形容太平盛事,语言工丽以相夸;殆若唐人宫词耳。”
'49'《宋史》卷四百七十《王黼传》;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六《王黼传》,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
'50'《宋史》卷四百六十八《杨戬传》。
'51'《会编》卷五十二,靖康元年八月二十三“诛童贯于南雄州”。
'52'蔡※:《铁围山丛谈》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53'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以下省称《编年录》)卷十三,靖康元年三月“童贯池州居住”,中华书局1986年王瑞来校补本。
'54'《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三上钦宗皇帝书》。
'55'《铁围山丛谈》卷一。
'56'《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
'57'《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以下省称《宋史全文》)卷一四政和五年八月戊申,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
'58'《宋史》卷四百七十二《蔡京传》。
'59'《少阳集》卷一《登闻检院上钦宗皇帝书》。
'60'《宋会要》帝系二之二八。
'6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皇太孙》,《国学基本丛书》本。
'62'《东都事略》卷十七《钦宗皇太子谌世家》。
'63'《东都事略》卷一百六《王黼传》。
'64'《宋史》卷三百五十七《程振传》。
'65'《会编》卷三十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诏王黼长流衡州”。
'66'《宋史》卷二十三《钦宗本纪·赞曰》。
'67'王成棣:《青宫译语》,见《靖康稗史》之四。
'68'王明清:《挥麈录》后录余话卷一《佑陵召东宫》,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点校本。
'69'赵与时:《宾退录》卷一载耿延禧:《林灵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点校本。
'70'《靖康要录》卷一,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八日。
'71'《会编》卷四十二,靖康元年三月二日“进士张柄等上书论事可嘉”引朱邦基:《靖康录》。
'72'汪藻:《浮溪集》卷二十四《尚书刑部侍郎赠端明殿学士程公(振)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程振》,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杨戬死于宣和三年,徽宗杀杨冯一事当发生在此前。《靖康要录》卷一载,政和六年四月,以“内符宝郎冯杨为家令”。“冯杨”或系“杨冯”之误,《宋史》卷三百五十七《程振传》、《东都事略》卷一百九《程振传》均作“杨冯”。
'74'李纲:《梁溪集》附录《(李纲)行 状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梁溪集》卷四十《论水灾事乞对奏状》。
'76'《宋史全文》卷十四宣和元年六月。
'77'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一,《四部备要》本。
'78'参看王曾瑜:《宋钦宗和他的四名宰执·宋钦宗和耿南仲》,载漆侠、王天顺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16-1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斐然集》卷十六《上皇帝万言书》。
'80'《宋史》卷三百五十二《李邦彦传》。
'81'《会编》卷二百二十八,绍兴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礼房报孝慈渊圣皇帝升遐”引李丙《丁未录》及《钦宗实录》;《靖康要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