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回到198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培伍那就是个人渣渣,坏得没边儿了,崔玉梅没嫁给他,那真是最英明的选择。对付他这种人,只能以暴制暴。只不过,却不能明摆着来,也不是当下,等这件事风头过了,谁都想不到的时候再动手,让他猜都猜不着是谁干的那才叫高杆儿。

    听她这么一劝,崔文武暂时先咽下了这口气,把这笔帐先记上,等到秋后一起算。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已是春末夏初。

    对于即将面临升学的六年级师生来说,正是要劲儿的时候,争分夺秒的复习着学过的知识,期望在小升初的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这时候全国还没有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像中心校这样的小学升学率要比下面村小要高上一些,近两年都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七八。表面上是这么回事,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优胜劣汰这么一说,只要不是全考个零蛋,有点分数就都能顺利升学。至于那百分之三二,倒不是卡在成绩上,完全是那些主动放弃念下去的学生拉低了这个概率。

    对于孩子的学业前途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跟李燕她妈那么彪悍坚持,有个别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读完小学六年级的书已经够用了,完全不必要念下去增加家里的负担。一百个学生里总会有那么两三个,最终没办法再读下去。

    而这些内情绝大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对于那个升学率也完全没有多少概念,总是心怀忐忑,担心稍不努力就会考不上,认真而执着的一遍遍的复习着功课。

    眼瞅着再有一个星期就要考试了,中午放学的路上,小三儿跟李燕念叨着自已的担心,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正巧副校长赵杰利从后面走上来,小三儿就问他:“赵校长,你说我们能不能考上?”

    赵杰利不笑都像在笑的小眯缝眼儿弯了起来:“放心吧,我保证你们都能考上。”

    “真的假的?”小三儿按捺着雀跃的心情想要再次确认。

    “真的!”

    “那太好了,要是真能考上就谢谢赵校长了。”有些熟悉的场景让李燕露出了笑容,循着记忆说出了即定的答案。

    “行,考上了给我买两斤香瓜吃就行。”赵杰利步子大,说话间已经走出去十几米远。

    “肯定给你买。”小三儿扯着脖子保证,生怕前面的人听不见。

    “燕子,你听见了吧,真是太好了,赵校长说咱们俩都能考上呢。”像是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原本的不安情绪全都一扫而空。

    李燕抿嘴轻笑的看着一脸喜悦的小伙伴,当初她的心情也跟小三儿一样,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考试前的烦燥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尽管她们一再下了保证,可最后也没真的给赵杰利买那两斤香瓜。倒不是因为忘记了,主要是兜里羞涩,反正目标已经达到了,不买也没什么关系,全当是忘了。

    这件事李燕倒是一直有印象,这回重来一遍,她觉得应该把这份人情给补上。加上当初联系马家兄弟卖药材那次,两下加起来倒真是应该向赵杰利表示下谢意。

    凌水镇有两个中学——凌水一中、凌水二中,两个中学一东一西,相隔大约一千米左右。一中距离正街比较近,也就一两百米的样子,在中心小学的后身。按照地区划分,一般非镇里下属的其他各村小学的生员升到一中就读,学校提供食堂,并且有专门的宿舍。而镇里的三所小学则要归属二中,这里没有食堂宿舍,全部是家近走读的学生。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会有少部分离一中较近的学生会选择就读一中,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两所中学一中建校更早些,师资力量来说二中更强势,学校就是这样,什么都是次要的谁的升学率高谁就是老大。近些年,二中的升学率明显高于一中,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一中的师生在二中师生面前就总有那么点儿抬不起头。

    中心小学的考场设在了二中,早上九点钟开考,上午数学,下午语文,其他辅课之前全部在学校考完了,主要还是看这两门。排大榜也是只计这两门的分数。

    八点钟的时候,二中的大操场上就聚集了三所学校的学生,大多以班级为单位,男生女生分开,这一堆那一伙凑到一块说说笑笑,缓解下紧张的情绪。

    李燕和田莉、郭美玲还有班上的两个女生一起,讨论了下可能会考到的题目,纷纷发表着自已的看法,打赌看最后谁猜得对。

    在这个问题上,李燕和她们是处于同一起跑线,当年小升初的考试题她早就忘到爪哇国去了,哪还记得考了什么?按说她成绩也不错,可比起其他好学生,考完试总会清楚的记得考过的哪道哪道题,跟别人对对答案什么的,她就不行了,也可能是考得时候精神过度集中,只要结束的铃声一响,脑袋立马条件反射性的放空,半点不记得过程,半个小时内绝对会忘光光。

    自小到大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考后翻书对对答案这种事,对于李燕来说那就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这就造成了她对考试题目无从下手的局面,半点儿捷径都走不了,跟所有人一样只能循规蹈矩的大面积复习。好在她基础过硬,小学的这些课程还难不倒她,答个九十多分还是不成问题。

 第九十九章

    第九十九章

    理科向来是李燕的强项,小学的数学题对她来说实在算不上困难,加上这次的题出的又不偏,难易程度完全在中等范围,答起来很是轻松,不到二十分钟就全部答完。

    如果现在就交卷显然会成为被注意的焦点,左右出去也是干站着,倒不如跟教室里坐着多好,低头仔细的检查了两遍答案,这时候已经有个别同学去交卷了。监考老师比较好奇的翻了翻卷纸,看看答没答完,负责任的叮嘱着教室里的同学要仔细检查,估计是刚才交卷的那位答的并不怎么样。

    这次的考试是所有学生混在一起排列的坐位,一个教室里三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加上别的班同学,真正一个班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临进考场之前,司永刚特别叮嘱不要提前交卷要认真检查答案,六年二班的学生也都挺听话,或许是不想被人背后告状,再挨批评。李燕回头挨个的看了一圈儿,全都老实的坐在那儿呢。

    直到剩下最后几分钟了,三十号人有二十个已经交了卷,只留*个还在位置上,监考的老师有些不耐烦道:“要是都检查好了就交了吧,干坐着也没多大用处。”

    这明摆着是催促,坐在最后的张浩率先站起来走向讲台。他这一带头,二班的几个同学全都跟着起身交卷,好像都在那憋着呢。李燕也把卷交了走出了教室。

    差不多刚走下台阶的时候铃声就响了,操场上早就聚集了提早交卷的同学,看见她出来纷纷叫她。

    李燕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总在三四名那块转悠,除了学习委员郭美玲和班长郭浩牢牢的把持着前两名的位置,也就属她学习好了。

    在六年二班的前十名,统一被划分为好学生范围内。像是前三名这样好学生中的好学生,尤其是考试后,顿时就成了对照答案的对象了。先一步出来的张浩已经被几个男生围了起来,郭美玲那头也没闲着,身边好几个女生在那里问东问西。

    那些没排上号在外围的同学,见到了李燕就像看到了救星,眼前顿时雪亮的涌了上来。

    “哎,李燕,你最后那道题答案是十二还是八?”

    “十二根本就不对,肯定是八,对吧副班长?”

    “你们怎么算出来的,我怎么是七呢?”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李燕仔细想了想,不能完全确定的道:“好像是十二吧?”

    “到底是多少,怎么还好像啊,你没记住啊?”

    李燕汗了下,呵呵傻笑:“我记不清楚了,不就是那道除法题,应该是十二。”

    “哦,我答对了。”

    “完蛋了,四分没了。”

    对答案就是这样,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顿议论过后也快十一点了,该到回家吃饭了,下午一点半还得考语文。

    家近的同学都回家去了,较远些的都留在了学校,找个小卖部买块面包喝瓶汽水就算解决了。

    差不多两个半小时,这么长时间没事可干,女生们还好些,在操场边上找块石头或是台阶坐下来聊聊天,男生们好动也呆不住,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学校操场石墙外紧邻的那户人家后院有棵杏树,瞅着挺粗有些年头了,树头上挂着果,每颗都有鸡蛋大小,尽管是半青半黄没有熟透,却足够勾引得这群正是嘴馋年纪的小姑娘小小子们口水直流。

    这时候就显出有个好同桌的重要性了,汪阳这小子在家野惯了,多高的树他都敢去爬,动作敏捷的像猴子,手脚并用几下子就窜到了树叉上,也怕被人发现,迅速的摘了七八个杏儿装满了衣服兜就翻墙回到了操场上。整个动作利落干净,仅仅用了不到五分钟。

    李燕跟小三儿、田莉坐在压着篮球架子的大石板上,三人刚吃完了面包,汽水喝完根本不怎么解渴,正嗓子有些发干的时候,汪阳就把他刚才的成果递了过来:“喏,李燕,给你两个杏儿吃——”

    “我也要,给我一个呗?”田莉也伸出了手。

    两人的关系一般,只是同班同学汪阳也不好意思拒绝,给了她一个,只是表情没那么痛快。

    旁边的小三儿虽然也挺眼馋,可到底不熟悉,不好意思张嘴要,李燕回手分了一个给她。

    汪阳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就又递给了她一个:“这杏儿我刚才吃了,可好吃了,李燕你赶快尝尝——”碰着李燕的手就往她嘴上送。

    其实这个动作很随意,两人同桌习惯了,谁也没有多去想。那杏儿绿中透着黄,新鲜饱满,难得又长这么大,看起来的确像是挺好吃的样子,李燕也没客气,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