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听风苑大约是一刻钟的工夫,打帘的小丫鬟笑盈盈请了安:“大老爷和大太太前脚刚到的。”
夏颐卿点点头,臻璇跟在他后头进去。
郑老太太在东次间,进去时臻璇便闻到了一股檀香味,老太太坐在罗汉椅上,笑着看着他们,而大老爷和大太太郑氏坐在了下首。
也许是因为郑老太太的笑容,也许是因为这檀香味,臻璇安心不少,抬眼看到站在老太太身边的廖妈妈冲她点头,臻璇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着是婚后头一次请安,等丫鬟们放了软垫,臻璇与夏颐卿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送上媳妇茶,郑老太太给了一只金雕石榴,意思便是多子多福,臻璇红着脸收了;郑氏关照了几句,才笑着把金簪给臻璇戴上。
夏湖卿进来问安,身边还有一个同龄少年,想来应当是四爷景卿。
礼数妥当之后,郑老太太由廖妈妈扶着站起来:“走吧,别叫老祖宗久等了。”
臻璇想过去伺候,郑老太太摆摆手:“同颐卿一道去,湖卿扶我就行了。”
臻璇只好退开,又见夏湖卿偷偷冲自己扮了一个鬼脸。不由微笑摇头,走到夏颐卿身边。
院子外头等了几辆青帷小车,臻璇和夏颐卿坐一辆,也许是因为新婚,也没人和他们挤,倒也宽敞。
小车动的时候,夏颐卿开口道:“老祖宗的院子远,祖母上了年纪也走不动了,往常只初一十五过去请安,母亲是日日去的。”
臻璇问道:“母亲每日什么时辰过去?”
“祖母是辰初准时用早食。母亲伺候祖母吃过早饭。辰时二刻去老祖宗那里。”
臻璇一一记下。
夏颐卿又说了几样家中行事。闭口不谈早上的事,臻璇更是不好意思开口,便先搁在一旁。
老祖宗住的长生居在长房和二房之间,他们到的时候。里头已经是一阵笑语,看来二房的人已经到了按照规矩,夫妻两人又给老祖宗磕了三个头。
老祖宗叫丫鬟捧了一个黑漆骨雕盒子出来,道:“都是些首饰,我大把年纪也用不了了,就给你了。”
臻璇双手捧过来。
一个男子声音不轻不重,正好叫屋子人都听见:“婧衣,你看老祖宗偏心的,这一盒沉甸甸的。可比给你的重多了。”
臻璇循声望去,说话的人二十五岁的模样,这话是说给他身边的文静娘子听的。那两人便是大爷夏黎卿和大奶奶杨氏了。
臻璇垂下眼帘,夏黎卿这话无论是什么意思,都轮不到她出声。
“你这猴头。这是要叫我再拿出些好东西来吧?”老祖宗大笑着道。
夏黎卿也笑了:“老祖宗不是说,这些首饰用不了了吗?”
“这就惦记上了?”老祖宗笑得直摇头,“想要东西,叫你媳妇自己同我说,你讨没用。还要给你将来的几个弟妹都留一些。”
夏黎卿还没说话,二老太太何氏已经开了口:“你要讨东西什么时候不成?别耽误颐卿媳妇认亲。”
夏黎卿这才作罢。
郑氏带着臻璇认了认。
二老太爷今年也是六十大寿,边上坐着的是何氏。
何氏生的大姑太太雅辞和六姑太太沁辞早就出嫁了,又生了嫡子二老爷,娶了张氏。大爷夏黎卿便是张氏生的,前些年杨氏进门,如今已有一个儿子傍身。张氏另有一个嫡女已经出阁,身边带了庶出的八爷夏恪卿和六小姐夏毓卿。
六老爷是庶子,娶妻陈氏,生了三爷苏卿,另有一个姨娘生了二姑奶奶奂卿。
彼此之间一一见了礼,夏恪卿与夏毓卿两兄妹没给臻璇什么好脸色,应当是还在气辰哥儿的事。
何老太太自然是瞧见了两个人的反应,笑着问臻璇道:“颐卿媳妇,我听说你娘家兄弟有一个从军的?”
臻璇应道:“是。”
何老太太哼笑了一声,斜斜扫了臻璇一眼:“难怪,这功夫练得真不错。”
“跟着傅家几位爷练的,哥哥中途出家的半吊子,总算也能见人了。”
何老太太笑容一顿,臻璇脸上瞧不出半点恼意,可何老太太相信她是听出了自己话里的意思,偏偏这么回过来,自己要再说什么便是在说傅家了。这般软绵绵,就是想再呛几句都无从下口,只好作罢。
郑老太太很满意臻璇的回答,笑着端了茶盏吃茶,她素来不喜欢何老太太,明明也是大家出身,说话做事却格外小气,年纪越大这些毛病越多。
老祖宗晓得他们不睦,认亲也认完了,便干脆都散了。
回到听风苑,东次间摆了饭,用了午饭之后,郑老太太也没有多留他们,叫臻璇回房理一理屋里的事。
与夏颐卿一道回房,进院子的时候,臻璇抬头看了一眼。
上面书了“天一”二字。
第二百零八章 新婚(二)
修改了一下。
感谢书友sunflower889的香囊,感谢书友呱呱的呱的平安符,谢谢。
最近码字速度明显下滑,一字一句都变得纠结了,果然女主做姑娘和小媳妇是不一样的,捂脸。
求收求订求票求支持~~~~~~
===================================
进了东次间坐下,执棋奉了茶,臻璇轻轻抿了一口。
夏颐卿去换了一件便服,在臻璇身边坐下,与执棋道:“把这院子里的人都叫来给奶奶磕头。”
臻璇等执棋应声下去了,也依样叫桃绫去把自己的陪嫁都叫进来。
等了一会,执棋回来了,垂手道:“二爷,二奶奶,杜姨娘来了。”
臻璇抬眼看向夏颐卿,见他面色如常,便应了一句:“请杜姨娘进来吧。”
从夏颐卿的脸上,臻璇瞧不出他对这个妾室是个什么态度,可既然一个是妻一个是妾,那茶是一定要喝了的。
端坐了身子,臻璇看见高高瘦瘦的一个女子被人搀扶着进来了。
就跟郑夫人说到的一样,杜姨娘病得不轻,脸色蜡黄,整个人都要靠在丫鬟身上,一吹风就要倒下,完全就是一个病西施。
执棋依照规矩,把一碗茶捧到了杜姨娘面前。
杜姨娘推开了扶着她的丫鬟,接过了茶盏,福身下去,两手把茶盏高举过了头顶,声音娇柔:“妾杜氏敬奶奶,奶奶喝茶。”
礼数一点都不错。
臻璇接了茶,喝了一口,送上见面礼,又叫执棋看了座:“我早听说你身体不好,却不料比我想得还要严重。”
杜姨娘虚坐在绣墩上。闻言微微一笑:“旧疾了,只能养着。”
“那就好好养着。”臻璇看着杜姨娘深凹的脸颊,隐约还能看出从前的清丽模样,“每日不用到跟前来伺候,养好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杜姨娘点头,没有多坐,起身退出去了。
臻璇问执棋道:“杜姨娘住在哪儿?”
“西厢房边上有个月亮门,穿过月亮门后头的小院就是杜姨娘住的,那道门每日戌正落钥,辰初开门。”
臻璇微微颔首。
杜姨娘一走。之前候在外头的下仆分批进来给臻璇磕头。除了执棋、执画。这院子里还有四个二等丫鬟,六个三等丫鬟,四个粗使婆子,都是不进屋伺候的。
另有两个小厮是跟在夏颐卿身边的。一个叫云在,一个叫昼锦。
分了红包,人都退出去之后,臻璇叫自己带来的四个丫鬟和两个婆子给夏颐卿行了礼。
今日认人也就是一个过程,光看一眼哪里分得出什么来,臻璇也不过是一个新嫁娘,即便是要接手这院子里的事,也要先熟悉起来。
倒是不急于一时的。
嫁到了这里,她有大把的时间去打理。
夏颐卿去了书房。臻璇只留了挽琴和桃绫在身边伺候,等执棋、执画退出去之后,臻璇略略松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桃绫给臻璇添了茶,帮臻璇按压着太阳穴。
挽琴站在边上。低声说着话:“杜姨娘病了很久了,一直卧床,二爷十天半个月才过去看她一回,通常坐一会儿就回来了。奴婢听几个婆子说,杜姨娘是过了老祖宗的病气,治不好的,能拖一天拖一天,不知道哪一天就没了。”
臻璇抿了抿唇:“我瞧着二爷待她并不亲近。”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挽琴答道。
臻璇知道挽琴的脾气,说话做事素来有分寸,若没有打听清楚的事,是绝不会乱嚼舌根的。
臻璇想了想,道:“我免了她的规矩,先养着吧。”
挽琴又给臻璇说了说这院子的情况。
东厢房三间,有两间打通做了夏颐卿的书房,另一间储物,放的都是夏颐卿的东西。
西厢房一间住了执棋和执画,另两间这回分给了挽琴她们四个。
南边倒座住着二等、三等和粗使的婆子,陈妈妈和高妈妈住在后罩房,后罩房另有三间是库房。
院子里配了一个小厨房。
臻璇记在心里。
说完了自己的院子,又说到了夏府里的人。
郑氏是郑老太太嫡亲的侄女,两婆媳感情不错,郑氏这么多年只得夏颐卿一个嫡子,温姨娘是郑氏的陪嫁开脸,长房的人口少,也没有什么纷争,却和二房一直都有些不对付。
这一点臻璇能够明白。
在这个家里,嫡长子和嫡次子是截然不同的。
二老太爷虽然是嫡出,上头却有一个哥哥,何老太太的脾气今天臻璇已经见识过了,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言语带刺。让何老太太这样脾气的人天天顶着“二房”的名号,心里怎么会过得去。
幸亏不是做了何老太太的孙媳妇。
夏颐卿到申时六刻时才回房来。
听见声响,臻璇从书中回过神来,起身行礼:“二爷回来了。”
夏颐卿点了点头,道:“祖母那里快开饭了。”
臻璇应了声,叫桃绫重新给自己梳了头,跟着夏颐卿往听风苑去。
夏颐卿脚步不快,让臻璇正好能跟上,他没有转过头,只是问了一句:“刚才见你在看书,看得什么书?”
臻璇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抬眼看着走在